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CT结合腹腔镜对腹股沟疝的鉴别分型诊断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克举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6期515-516,I0003,共3页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疾病,又称疝气、小肠气。是由于腹壁薄弱,腹腔压力增高引起的,腹腔内脏器向体表突出的疾病。根据肿物突出的位置,可分为斜疝、直疝、股疝及复合疝,其中斜疝占腹股沟疝的85%~95%[1]。腹股沟疝诊断需通过症状、体征、...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疾病,又称疝气、小肠气。是由于腹壁薄弱,腹腔压力增高引起的,腹腔内脏器向体表突出的疾病。根据肿物突出的位置,可分为斜疝、直疝、股疝及复合疝,其中斜疝占腹股沟疝的85%~95%[1]。腹股沟疝诊断需通过症状、体征、结合腹部B超及腹部CT确诊。但对于微小、隐匿性疝或原因不明的下腹部包块,可出现漏诊误诊。近年来,腹腔镜疝修补技术的推广,降低了双侧疝、隐匿性疝的诊断漏诊率。我们通过对50例腹股沟疝患者术前腹部CT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结合术中腹腔镜下确诊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梳理研究,旨在通过对腹部CT在腹股沟疝的鉴别分型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最佳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增强CT 腹腔镜 腹股沟疝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后静脉血栓栓塞患者血清MMP-9、MIF、FM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裘文刚 陈冠亮 +2 位作者 马路遥 钱俊文 高文祥 《心电与循环》 2021年第6期603-607,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TE)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纤维蛋白单体(FM)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胃癌术后VTE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6...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TE)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纤维蛋白单体(FM)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胃癌术后VTE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60例单纯胃癌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清MMP-9、MIF、FM水平,分析与术后VTE发生的相关因素,评价血清MMP-9、MIF、FM水平对胃癌术后VTE的诊断价值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术后第3、5、7天血清MMP-9、MIF、FM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MMP-9、MIF、FM均是胃癌术后VTE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三者联合诊断VTE的AUC最大,为0.962。MMP-9>348.49ng/mL、MIF>213.08ng/mL、FM>22.11μg/mL患者3个月病死率高于MMP-9≤348.49 ng/mL、MIF≤213.08 ng/mL、FM≤22.11μg/mL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MMP-9、MIF和FM在胃癌术后VTE患者中均增高,并与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静脉血栓栓塞 基质金属蛋白酶 -9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纤维蛋白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2-3p通过靶向Bcl-2上调TP53蛋白表达抑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3
3
作者 骆锴冉 谢克举 +1 位作者 孟凡波 陈戈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93-398,共6页
目的探讨miR-342-3p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人甲状腺癌细胞系(FTC-133、TPC-1、BCPAP和SW1736)和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Nthy-ori3-1)中miR-342-3p表达水平。采用Lipofectamine 2... 目的探讨miR-342-3p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人甲状腺癌细胞系(FTC-133、TPC-1、BCPAP和SW1736)和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Nthy-ori3-1)中miR-342-3p表达水平。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向对数生长期的FTC-133细胞转染miR-342-3p模拟物(miR-343-3p mimics组),阴性对照(miR-NC组)及不进行任何转染的FTC-133细胞为对照组(Control组)。采用qRT-PCR法检测转染后各组的miR-342-3p的mRNA水平以验证转染效率,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评估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42-3p对Bcl-2的靶向调控作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thy-ori3-1细胞相比,甲状腺癌细胞系中miR-342-3p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F=5.732,P=0.011)。与Control和miR-NC组比较,miR-342-3p mimics组miR-342-3p表达水平显著增加(F=8.613,P=0.003),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5),细胞迁移速度和侵袭数目显著降低(F=38.542,P<0.001),pcDNA3.0-Bcl-2组的细胞48~96 h的增殖活性显著增强(F=11.257,P<0.001),pcDNA3.0-Bcl-2组的TP53蛋白水平明显下降(F=9.872,P=0.004),miR-342-3p mimics组TP53蛋白水平显著上升(F=12.548,P<0.001)。结论miR-342-3p mimics通过靶向抑制Bcl-2表达从而抑制FTC-13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有望作为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miR-342-3p BCL-2 增殖 迁移 侵袭
原文传递
大肠癌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叶琴 司文章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737-1740,共4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大肠癌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采...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大肠癌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A组患者术前胃肠道功能评定量表(GSRS)得分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3 d GSRS评分为(41.59±2.13)分,显著高于B组的(12.58±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83,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36.67%)显著高于B组(11.67%)(χ^(2)=23.987,P<0.05)。A组患者满意度(81.67%)显著低于B组(96.67%)(χ^(2)=19.556,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患者 术后 护理:综合护理干预 胃肠功能 恢复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