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MP-2/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晓曦 许东坡 +1 位作者 王力群 高凌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1期2190-2192,F003,共4页
背景: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但基质金属蛋白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关系还尚未得知。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lloproteinases-2/matrixmelloproteinases-9,MMP... 背景: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但基质金属蛋白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关系还尚未得知。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lloproteinases-2/matrixmelloproteinases-9,MMP-2/MMP-9)的表达和Ⅳ型胶原(typeIVcollagen,ColⅣ)的分布形式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揭示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机制。设计:以诊断为依据,设立对照的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随机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存档蜡块82例和对照组30例。本组全部为女性,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主要观察指标:检测乳腺癌组织和乳腺非癌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情况和ColⅣ的分布形式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对照组乳腺非癌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情况和ColⅣ的分布形式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①在82例乳腺癌组织中,MMP-2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43/82)和54%(44/82);ColⅣ分布形式中包裹型占15%(12/82)、崩解型占85%(70/8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MMP-2/MMP-9的表达与ColⅣ的分布形式相关(P<0.05),MMP-2/MMP-9的阳性者,则崩解型ColⅣ出现的概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2 MMP-9 乳腺癌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力群 《科技信息》 2010年第14期348-348,共1页
甲状腺癌多起病隐匿,常以无痛性甲状腺结节为最初临床表现。虽然通过临床触诊、B超、核素显像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FNAB)等综合评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的精确性,但早期诊断仍有困难。随着分子和蛋白水平对肿瘤研究的进展,与甲状腺... 甲状腺癌多起病隐匿,常以无痛性甲状腺结节为最初临床表现。虽然通过临床触诊、B超、核素显像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FNAB)等综合评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的精确性,但早期诊断仍有困难。随着分子和蛋白水平对肿瘤研究的进展,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转归有关的肿瘤标志物近年来出现较多,而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该具有特异性高、敏感性强、可信度高及稳定性强的特点[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肿瘤标志物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TT1基因多态性与吸烟者结直肠肿瘤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魁 黄立荣 《中外医学研究》 2009年第12期19-21,共3页
应用PCR方法,分析结直肠癌患者组57例,检测GSTT1在吸烟者结直肠肿瘤患者群体中的基因多态性分布,研究谷胱甘肽硫基转移酶GSTT1基因多态性与吸烟者结直肠肿瘤易感性。结果表明结直肠癌患者组GSTT1空白基因型吸烟者的频率显著高于非吸... 应用PCR方法,分析结直肠癌患者组57例,检测GSTT1在吸烟者结直肠肿瘤患者群体中的基因多态性分布,研究谷胱甘肽硫基转移酶GSTT1基因多态性与吸烟者结直肠肿瘤易感性。结果表明结直肠癌患者组GSTT1空白基因型吸烟者的频率显著高于非吸烟者(P〈0.05),危险度分析比值比OR为3.111(95%CI 1.055~9.176)。因此,GSTT1空白基因型在吸烟者中可增高结直肠癌的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TT1 基因多态性 结直肠癌 遗传易感性 吸烟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2/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2
4
作者 黄晓曦 许东坡 +1 位作者 王力群 高凌云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251-1255,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lloproteinases-2/matrixmelloproteinases-9,MMP-2/MMP-9)的表达和Ⅳ型胶原(typeIVcollagen,ColⅣ)的分布形式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揭示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机制,同时...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lloproteinases-2/matrixmelloproteinases-9,MMP-2/MMP-9)的表达和Ⅳ型胶原(typeIVcollagen,ColⅣ)的分布形式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揭示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机制,同时为可能应用MMPs抑制剂的新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2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乳腺非癌组织对照组中MMP-2、MMP-9的表达情况和ColⅣ的分布形式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1)在82例乳腺癌组织中,MMP-2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4%(43/82)和53.7%(44/82);ColⅣ分布形式中包裹型占14.6%(12/82)、崩解型占85.4%(70/82),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2)MMP-2/MMP-9的表达与ColⅣ的分布形式相关(P<0.05),MMP-2/MMP-9的阳性者,则崩解型ColⅣ出现的概率大。(3)MMP-9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MMP-2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关系虽有差别,但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癌MMP-2/MMP-9的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或转移密切相关,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恶性度和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基质金属蛋白酶 Ⅳ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晓曦 陈明铭 +2 位作者 陈依期 王力群 高凌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951-952,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组织蛋白酶D 浸润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uP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晓曦 陈明铭 +2 位作者 陈依期 王力群 高凌云 《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5年第16期1244-1247,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的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揭示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机制。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2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乳腺非癌组织中uPA的表达情况及...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的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揭示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机制。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2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乳腺非癌组织中uP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在102例乳腺癌组织中,uPA的阳性表达率为70.6%(72/102),与良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73 5,P=0.005;乳腺癌组织中uPA的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和临床TNM分期有关;uPA的阳性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无关。结论:乳腺癌uPA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uPA通过对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而促使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因此,检测uPA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并提示可能是评估乳腺癌预后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尿激酶 纤溶酶原激活剂/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MMP-TIM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黄晓曦 林修 许东坡 《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TlMP)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 ,揭示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机制。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82例乳腺癌组织和 30例乳腺非癌组织中MMP 2、MMP 9、TIMP 1...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TlMP)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 ,揭示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机制。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82例乳腺癌组织和 30例乳腺非癌组织中MMP 2、MMP 9、TIMP 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 :①在 82例乳腺癌组织中 ,MMP 2、MMP 9和TIMP 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2 .4 % (4 3/ 82 )、53.7% (4 4 /82 )和 32 .9% (2 7/ 82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②MMP 2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相关 ,级别越高其阳性表达率就越高 (Ⅰ级 /Ⅲ级P <0 .0 1) ;MMP 9、TIMP 1的表达在各组织学分级中虽有差别 ,但无显著性 (P >0 .0 5)。③MMP 2 /MMP 9与TIMP 1的表达平行关系无显著性 (P >0 .0 5)。④MMP 2或 /和MMP 9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5) ,TIMP 1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 (P >0 0 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MMP 9的高表达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基质金属蛋白酶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在98例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晓曦 陈明铭 +2 位作者 陈依期 王力群 高凌云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114-117,共4页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 B(CB)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 ,揭示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机制。方法 应用 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98例乳腺癌组织和 30例乳腺非癌组织中 CB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在 98例...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 B(CB)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 ,揭示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机制。方法 应用 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98例乳腺癌组织和 30例乳腺非癌组织中 CB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在 98例乳腺癌组织中 ,CB实质阳性表达率为 74 .5 % (73/ 98) ,与良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乳腺癌实质中 CB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 TNM分期密切相关 ;而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无关。结论 乳腺癌实质中 CB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而且可能是预测乳腺癌预后的一个独立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组织 CB 阳性表达 临床 病理分析 肿瘤 浸润转移 结论 实质 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蛋氨酸防治化疗后肝功能异常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力群 林文 +1 位作者 陈魁 陈依期 《肝脏》 2011年第6期474-475,共2页
随着肿瘤发病率不断提高,特别中老年患者增加,规范化、个体化综合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化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重要手段之一,大大提高了肿瘤患者生存率,延长无病生存期,但大多数化疗药物均要经过肝脏代谢,因此常引起药物性肝损伤(D... 随着肿瘤发病率不断提高,特别中老年患者增加,规范化、个体化综合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化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重要手段之一,大大提高了肿瘤患者生存率,延长无病生存期,但大多数化疗药物均要经过肝脏代谢,因此常引起药物性肝损伤(DILI)。化疗药物引起的DILI占其总发病率的20%~25%,是DILI第二大常见原因。化疗后肝损伤不仅可能导致治疗延迟而影响化疗疗效,而且DILI后再治疗可能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后 肝功能异常 腺苷蛋氨酸 临床观察 个体化综合治疗 药物性肝损伤 中老年患者 肿瘤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性静脉炎两种护理方法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芳 陈静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60-161,共2页
在我国,环境污染、社会压力大等综合因素导致肿瘤的发病率逐年提高.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对血管的损伤一直是国内外护理工作者的一大难题.化疗药物经常使用外周静脉滴注,其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83.33%[1],表现为... 在我国,环境污染、社会压力大等综合因素导致肿瘤的发病率逐年提高.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对血管的损伤一直是国内外护理工作者的一大难题.化疗药物经常使用外周静脉滴注,其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83.33%[1],表现为注射部位红、肿、热、痛,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还给后续的静脉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甚至会导致不必要的医患纠纷.为探讨如何更好地护理化疗性静脉炎,笔者对我科化疗性静脉炎患者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护理.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性静脉炎 护理方法 恶性肿瘤 化疗药物 静脉治疗 护理工作者 环境污染 静脉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立替康双周疗法治疗转移性大肠癌1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利勇 陈魁 章德昆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27-128,共2页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CPT-11)联合亚叶酸钙(CF)/氟尿嘧啶(5-Fu)双周疗法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伊立替康(艾力,CPT-11)180mg/m2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90分钟,第一天;CF200mg/m2静滴2小时,第一天;5-Fu400mg/m2静推后,5-Fu2.0mg...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CPT-11)联合亚叶酸钙(CF)/氟尿嘧啶(5-Fu)双周疗法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伊立替康(艾力,CPT-11)180mg/m2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90分钟,第一天;CF200mg/m2静滴2小时,第一天;5-Fu400mg/m2静推后,5-Fu2.0mg/m2用微量化疗泵持续静推44小时,每两周重复,至少应用两周期。以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标准分别对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全组18例,共进行67周期,平均4周期;CR0例,PR6例,SD7例,PD5例,有效率为16.7%。中位缓解期5个月;疾病中位进展时间6个月;中位生存期11个月。结论CPT-11为主联合CF/5-Fu双周疗法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疗效肯定,毒性反应降低,是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有效而安全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化疗 转移性大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力群 林文 +2 位作者 章德昆 陈魁 陈依期 《科技信息》 2010年第34期407-408,共2页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以提高对该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9年间4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42例占同期甲状腺癌患者的50.6%,...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以提高对该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9年间4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42例占同期甲状腺癌患者的50.6%,占同期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的14.43%,其中微小癌占了38.1%,颈淋巴结转移率23.81%。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率较高,结肿背景干扰甲状腺癌的检出;重视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及B超特征;对可疑结节术前在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可提高术前诊断率;冰冻切片快速病理检查是预防漏诊,提高术中甲状腺癌检出率的关键;甲状腺癌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加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或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加改良颈部淋巴结清扫是适宜的手术方式,术后辅以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乳头状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黑变病伴结肠癌诊疗体会(附2例报告)
13
作者 王力群 黄晓曦 陈依期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结肠黑变病 并发症 结肠癌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的诊治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力群 《科技信息》 2010年第16期358-358,共1页
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当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非缺碘地区约5%的女性,1%男性可检出甲状腺结节,其中5~15%为恶性。当人们发现自己得了甲状腺结节时,多会非常紧张,谈瘤色变,因为在许多百姓心中,结节的概念几乎与恶性肿瘤等同。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诊断 治疗结果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浅析
15
作者 陈明铭 陈依期 黄昭銮 《学会》 1999年第2期41-41,共1页
人们恐惧癌症的缘由不仅由于不能根治,而且还在于根治性治疗本身以及治疗的形体的改变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假如,一个从事癌症治疗的专科医护人员也如此悲观消极地看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诊疗与护理的整个过程,尤其... 人们恐惧癌症的缘由不仅由于不能根治,而且还在于根治性治疗本身以及治疗的形体的改变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假如,一个从事癌症治疗的专科医护人员也如此悲观消极地看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诊疗与护理的整个过程,尤其是首诊时影响着应接受有益的治疗而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病人 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 肿瘤病人 癌症治疗 整体护理 多学科治疗 区别对待 治疗过程中 药物成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IBI乳腺显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16
作者 黄晓曦 廖启芬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27-28,共2页
我们应用^99mTc-MIBI对163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乳腺显象,全部病例均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其中乳腺癌患者68例,显像阳性率为89.71%。与乳腺良性疾病组对照,P〈0.01,我们认为,该法对提高乳腺癌诊断率及定... 我们应用^99mTc-MIBI对163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乳腺显象,全部病例均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其中乳腺癌患者68例,显像阳性率为89.71%。与乳腺良性疾病组对照,P〈0.01,我们认为,该法对提高乳腺癌诊断率及定位具有极高价值,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TIBI 乳腺癌 放射性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cN_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章德昆 陈魁 +2 位作者 王力群 黄利勇 龚超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760-763,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00例cN0PTC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一组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00例cN0PTC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一组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各50例,统计两组标本的癌灶数目、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总数、淋巴结转移数目、甲状旁腺误切数目。监测术后24,48,72h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记录低钙血症及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的损伤情况。结果:甲状腺全切除组多发癌灶10例,多于对照组的5例(P<0.05)。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总数甲状腺全切除组256枚、平均(5.12±1.42)枚/例;对照组240枚,平均(4.8±1.39)枚/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淋巴结数甲状腺全切除组为128枚(50%),对照组为124枚(5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例数甲状腺全切除组23例(46%),对照组21例(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甲状旁腺误切情况、一过性及永久性低钙血症、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随访24-56个月,甲状腺全切除组无复发及转移。对照组4例术后1-2年对侧出现癌灶,补充行对侧腺叶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2例术后1.5和3年分别出现患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补充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组复发及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死亡发生。结论:在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治疗中,甲状腺全切除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能避免术后癌灶残留,与患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相比,其术后复发和转移风险降低,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颈淋巴结阴性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全切除术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