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负压吸盘个体化治疗75例儿童漏斗胸效果
1
作者 陈世恭 陈伟涛 陈新弟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负压吸盘个体化治疗漏斗胸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分析3D打印技术在对称型和非对称型漏斗胸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4月福州儿童医院收治的通过3D打印负压吸盘个体化治疗的漏斗胸患儿75例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3D打印负压吸盘个体化治疗漏斗胸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分析3D打印技术在对称型和非对称型漏斗胸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4月福州儿童医院收治的通过3D打印负压吸盘个体化治疗的漏斗胸患儿75例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Haller指数、漏斗胸深度、横径、纵径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等,通过3D扫描获得使用前后漏斗部各项指标,对使用前后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75例患儿被纳入研究,其中男52例(69.33%),女23例(30.67%);年龄平均为(5.57±3.66)岁。75例患者治疗后漏斗部凹陷横径、凹陷纵径、凹陷深度、Haller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4例对称型和31例非对称型漏斗胸患儿治疗后对称型漏斗部凹陷横径、凹陷纵径、凹陷深度、Haller指数也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形效果评价中,优秀1例,良好60例,一般14例,优良率高达81.33%。大部分患儿家属对诊疗效果表示满意(89.33%)。干预过程中出现相关不良反应较轻,多无需特殊干预。结论:3D打印负压吸盘个体化在治疗对称型和非对称型漏斗胸患儿均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个性化定制负压吸盘 3D打印 对称型 非对称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寰枢椎半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2
作者 郑伯禄 王沆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73-473,477,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寰枢椎半脱位的早期诊断与诒疗。方法选择1992年~2001年期间临床资料完整的32例寰枢椎半脱位患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32例小儿经过Glission牵引、抗感染和对症处理,31例患儿症状体征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1例患儿经反... 目的探讨儿童寰枢椎半脱位的早期诊断与诒疗。方法选择1992年~2001年期间临床资料完整的32例寰枢椎半脱位患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32例小儿经过Glission牵引、抗感染和对症处理,31例患儿症状体征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1例患儿经反复治疗,X线影像无明显改变。结论寰枢椎半脱位是儿童期突发斜颈最常见的原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外科非计划性拔除胃管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淑琴 林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7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儿外科非计划性拔除胃管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将我院外科收治的75例患儿,患儿均给予留置胃管,回顾性分析患儿一般资料,观察和记录患儿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对非计划拔管发生的具体因... 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儿外科非计划性拔除胃管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将我院外科收治的75例患儿,患儿均给予留置胃管,回顾性分析患儿一般资料,观察和记录患儿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对非计划拔管发生的具体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后给予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策。结果75例患儿中,非计划拔管患儿为22例,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29.33%,计划拔管患儿为53例,计划拔管发生率为70.67%,留置胃管过程中无脱管、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通过总结小儿外科非计划拔管风险,针对性制定护理干预计划,可预防非计划拔管情况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计划性拔管 胃管 危险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纵裁带蒂包皮瓣联合Duplay尿道成形术治疗儿童重度尿道下裂19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新弟 刘升 《临床外科杂志》 2006年第6期400-400,共1页
关键词 纵裁带蒂包皮瓣 Duplay尿道成形术 儿童重度尿道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间神经阻滞在儿童胸壁微创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世恭 潘耀彬 陈新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第4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Intercostal nerve block,INB)联合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在儿童胸壁微创手术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6例儿童胸壁畸形手术的患...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Intercostal nerve block,INB)联合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在儿童胸壁微创手术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6例儿童胸壁畸形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研究组采用罗哌卡因INB联合术后PCIA镇痛,对照组单纯术后使用PCIA镇痛。将两组患儿的术后疼痛数字(NRS)评分、术后肺不张发生率、氧合指数(PO_(2)/FiO_(2))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第1~3天NR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第1~3天PO_(2)/Fi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胸壁畸形微创术后的镇痛方案中,罗哌卡因INB联合应用PCIA术后镇痛作用效果明显,操作方法简便可靠,符合加速快速康复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 胸壁微创手术 罗哌卡因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儿童脑瘫(附43例报告)
6
作者 陈章明 郑伯禄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17-18,共2页
脑瘫是一种非进行性脑损害所致的综合征,病残严重,其中半数以上属痉挛型。传统的治疗方法对该病疗效不理想,易复发。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我院自1992年起,采用此项技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较满意。
关键词 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脑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激CPT模型和理性情绪理论的游戏服务在肠造口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林秋连 张淑琴 李婷婷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3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应激CPT(cognitive phenomenological transnational)模型和理性情绪理论的游戏服务在学龄期肠造口术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30例学龄期肠造口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 目的探讨基于应激CPT(cognitive phenomenological transnational)模型和理性情绪理论的游戏服务在学龄期肠造口术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30例学龄期肠造口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65例肠造口术患儿列为对照组,将2021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65例肠造口术患儿列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应激CPT模型和理性情绪理论的游戏服务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遵医行为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消极应对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遵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应激CPT模型和理性情绪理论的游戏服务应用于学龄期肠造口患儿临床护理中,可显著缓解患儿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提升其积极应对水平,提高遵医依从性,为患儿获取优质预后起到了重要作用,安全有效,应用简便,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CPT模型 理性情绪理论 游戏服务 肠造口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及睾酮对尿道下裂尿道板成纤维细胞雄激素受体活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林俊山 谢承 +1 位作者 陈瑞庆 李笃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7-512,共6页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尿道板成纤维细胞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表达情况及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睾酮(testosterone,T)对AR活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尿道下裂患儿的尿道板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EGF...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尿道板成纤维细胞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表达情况及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睾酮(testosterone,T)对AR活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尿道下裂患儿的尿道板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EGF和不同浓度睾酮干预,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及图形分析技术检测成纤维细胞中AR活化水平的变化。结果:在生理浓度睾酮(3×10^(-8)mol/L)的作用下,中远端型尿道下裂组与对照组AR的活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型尿道下裂组的成纤维细胞AR的活化水平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01)。在睾酮浓度为3×10^(-6)mol/L时,3个组AR活化有明显差异(对照组>中远端型组>近端型组,P<0.001)。在EGF与生理浓度睾酮干预下,近端型尿道下裂组的成纤维细胞AR的活化程度升高最为明显,与对照组及中远端型组有明显差异(P<0.001),中远端型组AR的活化升高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提高(P=0.02)。结论:尿道下裂尿道板成纤维细胞AR的表达与活化均存在异常,EGF可提升不同类型尿道下裂尿道板成纤维细胞AR的活化水平,尤以近端型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睾酮 雄激素受体 尿道下裂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脾韧带缺如并原位脾扭转1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李立帜 李康 +3 位作者 陈珊 郑俊燕 林扬 郑德鑫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85-187,共3页
脾扭转是临床罕见的小儿急腹症之一。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短时间内可导致脾脏血运障碍、淤血肿胀,甚至缺血梗死,出现相应急腹症表现。但患儿往往主诉不清,体征无特异性,因而诊断困难,容易漏诊、误诊。本文报道1例脾韧带缺如并原位脾扭... 脾扭转是临床罕见的小儿急腹症之一。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短时间内可导致脾脏血运障碍、淤血肿胀,甚至缺血梗死,出现相应急腹症表现。但患儿往往主诉不清,体征无特异性,因而诊断困难,容易漏诊、误诊。本文报道1例脾韧带缺如并原位脾扭转的诊疗经验,结合文献对该病进行系统复习,进而探讨儿童脾扭转的临床特点及诊疗难点,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扭转 诊断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叶准直器叶片宽度对宫颈癌调强放疗计划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济杭 柏朋刚 +2 位作者 陈文娟 林发生 李奇欣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9年第10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2种不同宽度的多叶准直器(multi-leaf collimator,MLC)对宫颈癌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计划的影响,比较2组计划在靶区剂量均匀性、适形性以及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等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宫颈癌患... 目的:探讨2种不同宽度的多叶准直器(multi-leaf collimator,MLC)对宫颈癌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计划的影响,比较2组计划在靶区剂量均匀性、适形性以及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等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20例,在Pinnacle3计划系统上分别选择配置10 mm MLC的Elekta Synergy直线加速器和5 mm MLC的Elekta Axesse直线加速器,以相同的剂量限制条件来设计IMRT计划,依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比较2组计划的靶区适形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平均剂量、最大剂量、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和机器跳数(machine unit,MU)等的差异。利用SPSS 19.0软件对2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2种不同MLC配置的IMRT计划均能满足临床需求。配置5 mm MLC的IMRT计划的靶区CI为0.87±0.01、HI为0.092±0.012,优于配置10 mm MLC的计划的CI(0.86±0.02)和HI(0.102±0.0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置5 mm MLC的IMRT计划的危及器官包括膀胱、直肠、小肠、股骨头和骨髓的平均受量均略有降低,膀胱受照剂量超过45 Gy的体积百分比(V45)减少了2.3%,直肠V45减少了4.0%(P<0.05)。配置5 mm MLC的计划MU为720.0±49.7,明显高于配置10 mm MLC的计划(652.1±55.3)(P<0.05)。结论:对于宫颈癌的IMRT计划,配置5 mm MLC的计划无论在靶区适形性、均匀性还是在危及器官受量上都有一定的优势,但MU明显上升。在IMRT临床应用中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相关因素如靶区大小、机器设备维修保养、操作方便等来选择参数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放射治疗 多叶准直器 剂量-体积直方图 剂量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母细胞瘤中Par-4的表达及过表达Par-4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新弟 林向上 +3 位作者 王倩 王涛 陈世恭 陈海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639-642,共4页
目的:研究肾母细胞瘤中Par-4的表达及过表达Par-4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收集肾母细胞瘤组织及肿瘤旁正常组织,测定Par-4的表达量;培养SK-NEP-细胞,转染Par-4质粒后,测定Par-4的表达量、细胞生长情况以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 目的:研究肾母细胞瘤中Par-4的表达及过表达Par-4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收集肾母细胞瘤组织及肿瘤旁正常组织,测定Par-4的表达量;培养SK-NEP-细胞,转染Par-4质粒后,测定Par-4的表达量、细胞生长情况以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肾母细胞瘤组织中Par-4的表达量显著低于肿瘤旁正常组织,不同组织分型肿瘤组织中Par-4的表达量无差异,TNM III-IV期、有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中Par-4的表达量显著低于TNM I-II期、无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组织;转染不同浓度的Par-4质粒后,细胞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100μg/mL质粒的抑制效应最为显著;转染100μg/mL的Par-4质粒,NF-kB的表达量低于阴性对照组,FasL、Fas、Caspase-3、Caspase-8的表达量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肾母细胞瘤中Par-4的表达量显著降低,过表达Par-4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杀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前列腺凋亡应答蛋白4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尿液引流方式对中重度尿道下裂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新弟 刘升 林向上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11期790-791,共2页
目的总结不做膀胱造瘘术一期治疗中重度尿道下裂的手术经验并分析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尿道下裂术后做膀胱造瘘术89例,不做膀胱造瘘术97例,以造瘘组作为对照组,无膀胱造瘘组为试验组,并对两组病例的一期治愈率等效果按不同术式进行统计... 目的总结不做膀胱造瘘术一期治疗中重度尿道下裂的手术经验并分析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尿道下裂术后做膀胱造瘘术89例,不做膀胱造瘘术97例,以造瘘组作为对照组,无膀胱造瘘组为试验组,并对两组病例的一期治愈率等效果按不同术式进行统计学的比较分析。结果相同术式下膀胱造瘘组与无造瘘组相比较术后一期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下裂术后不做膀胱造瘘术是一种可靠的矫正中重度尿道下裂术式,可以减轻患者的创伤,减少并发症,值得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尿道成形术 膀胱造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淑琴 郑娟娟 林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10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术后的应用价值及对通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7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为期6个月的延...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术后的应用价值及对通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7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为期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的遵医依从性,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况及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在家庭护理过程中排便功能锻炼、坚持扩肛、科学饮食、儿童行为控制等遵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出院后6个月内感染、吻合口出血、粘连性肠梗阻及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出院后焦虑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患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学习问题、品行问题、多动指数和心理障碍等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排便通畅、大便颜色正常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HD患儿及家属的遵医依从性,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心理状况及排便情况,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 依从性 并发症 心理状况 排便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阑尾残端置管造瘘在小儿一期末段回肠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圣余 谢承 +2 位作者 林立华 傅俊杰 张通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74-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经阑尾残端置管造瘘在小儿一期末段回肠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实用价值。方法 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38例不同病因引起的末段回肠病变患儿,均采用急诊或亚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均行一期末段病变回肠切除吻合术,吻合口... 目的探讨经阑尾残端置管造瘘在小儿一期末段回肠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实用价值。方法 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38例不同病因引起的末段回肠病变患儿,均采用急诊或亚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均行一期末段病变回肠切除吻合术,吻合口距离回盲瓣10 cm以内,同时经阑尾切除的残端置入硅胶管至吻合口近端行回肠造瘘术。结果所有病例手术顺利,除末段回肠闭锁与胎粪性肠梗阻伴末段回肠狭窄的患儿于术后8 d及6 d肛门及造瘘管排气、排便以外,其余病例均于术后3~4 d肠功能恢复,全部病例于肛门排气排便第2天拔除胃管予流质饮食,1~2 d后无腹胀及呕吐,予半流质饮食,术后4~5 d右髂窝引流管未见明显液体引出并经超声检查腹腔无积液后予拔除引流管,7~14 d腹部探查切口拆线愈合良好,带造瘘管出院,平均住院时间9 d。出院后2~5 d患儿饮食及大小便正常,造瘘管无明显粪便排出,在门诊拔除造瘘管,2~3 d后瘘口自行愈合。门诊随访6个月至2年,未见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腹膜炎、肠粘连及肠扭转等并发症。结论小儿末段病变回肠切除一期回肠吻合术,吻合口距离回盲瓣10 cm以内,辅以经阑尾残端置硅胶管至吻合口近端行回肠造瘘术,能有效避免吻合口漏等致命性并发症的发生,且保留了回盲瓣的生理功能,对患儿消化吸收及生长发育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段回肠 吻合口漏 回盲瓣 阑尾造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通福 刘昇 +2 位作者 魏剑圣 陈济杭 林芃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7期36-38,共3页
目的评估小儿肠套叠早期复发的发生率,探讨儿童肠套叠早期复发的相关诱发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确诊为肠套叠并行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的22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8)和未复发组(n=217)。对... 目的评估小儿肠套叠早期复发的发生率,探讨儿童肠套叠早期复发的相关诱发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确诊为肠套叠并行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的22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8)和未复发组(n=217)。对两组临床资料、影像等进行研究,并复习患儿超声及透视图像。结果复发组中,6例(75.0%)患儿在冬季出现早期复发;两组患儿年龄、发病季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肠套叠早期复发相对较少,复位后无需入院长期观察治疗,应根据临床情况进行个体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早期复发 诱发因素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圣余 谢承 +2 位作者 林立华 傅俊杰 张通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611-614,共4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手术经验及技巧。方法本研究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经腹腔镜行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的26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21例,女童5例,年龄15~59 d,平均32 d...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手术经验及技巧。方法本研究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经腹腔镜行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的26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21例,女童5例,年龄15~59 d,平均32 d;体重2. 5~4. 8 kg,平均3. 4 kg。结果 26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0~55 min,平均38 min。术后8~12 h拔除胃管并开始喂糖水,2~3 d过渡到全奶喂养。术后住院时间3~7 d,平均4 d。26例术后全部以门诊方式随访1~2年,术前呕吐症状消失,无切口感染或戳孔疝发生,无生长发育迟滞,无肠黏连及肠梗阻等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狭窄 肥厚性 先天性 腹腔镜 治疗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缺陷理论的个体化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儿及其家属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郑娟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20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零缺陷理论的个体化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儿及其家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 目的探讨基于零缺陷理论的个体化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儿及其家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基于零缺陷理论的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T1)、进入手术后(T2)、麻醉前(T3)时患儿的心率、血压、血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情况。结果两组患儿T1,T2,T3时观察组心率、血压、血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基于零缺陷理论的个体化护理能缓解患儿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缺陷理论 个体化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肾积水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涛 郑伯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25-427,432,共4页
胎儿肾积水(Prenatal Hydronephorsis)是指孕期产检发现的肾脏发育异常,根据不同的文献报道,一过性的胎儿肾积水可达到0.7%~5%[1-5]。而肾积水在出生以后仍有存在的患儿比例可达到约60%[6]。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大一部分... 胎儿肾积水(Prenatal Hydronephorsis)是指孕期产检发现的肾脏发育异常,根据不同的文献报道,一过性的胎儿肾积水可达到0.7%~5%[1-5]。而肾积水在出生以后仍有存在的患儿比例可达到约60%[6]。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大一部分婴儿肾积水自然好转。但仍有一小部分患儿,由于没有定期随访,导致不可逆性肾盂积水、肾皮质变薄、单侧或双侧肾功能严重下降,给患儿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一部分肾积水患儿我们称为先天性肾积水(Congen-ital Hydronephorsis)。目前国内外仍没有对胎儿肾积水及先天性肾积水做出明确、统一的定义,可认同先天性肾积水与胎儿肾积水为等同词语。现就胎儿肾积水的诊治进展作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肾积水 诊治 先天性肾积水 肾脏发育异常 定期随访 肾盂积水 不可逆性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肾积水3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新弟 林向上 +2 位作者 陈世恭 王倩 林芃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Anderson-Hynes)在小儿肾盂成形术中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因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导致的肾积水患儿36例,均行经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术中置入双"J"管,起到支...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Anderson-Hynes)在小儿肾盂成形术中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因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导致的肾积水患儿36例,均行经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术中置入双"J"管,起到支撑管兼引流管的治疗作用,在后壁吻合完成以前先不将过多的肾盂切除,可以在操作过程中用于提拉牵引来显露输尿管管腔,以检查吻合口内部的情况,采用一根19 Fr的儿童锁骨下静脉穿刺套管针经Trocar导入近端输尿管口后顺行将双"J"管插入膀胱。结果术后无伤口感染、漏尿,有轻度尿急、尿频患儿8例,有轻度血尿5例,均无腰痛、肾绞痛。术后5例出现发热、尿常规白细胞3+,给予抗生素治疗后仍反复发作,拔管后症状消失。术后定期3、6、9个月复查彩超示患儿肾积水程度缩小且肾实质厚度增加19例,肾积水程度无继续加重5例,吻合口狭窄2例。结论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导致的肾积水,应用双"J"管内引流术为基础可以避免肾盂造瘘,缩短手术时间,具有创伤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 腹腔镜 肾盂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脓穿孔性阑尾炎患儿血清CRP水平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涛 林向上 王倩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20期3543-354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CRP对于5岁以下小儿化脓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实施阑尾切除术的患儿154例纳入本次观察,通过组间和组内进行比较,寻找CRP对5岁以下小儿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之处,并对5岁以下小儿化脓穿孔... 目的:探讨血清CRP对于5岁以下小儿化脓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实施阑尾切除术的患儿154例纳入本次观察,通过组间和组内进行比较,寻找CRP对5岁以下小儿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之处,并对5岁以下小儿化脓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截断值用ROC曲线计算。结果:CRP在5岁以下小儿化脓穿孔性阑尾炎与6岁以上急性化脓穿孔性阑尾炎之间有明显差异(P值为0.001),余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CRP诊断5岁以下化脓穿孔性阑尾炎的最佳截断值为69.95mg/L。结论:5岁以下化脓性阑尾炎患儿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5岁以上患儿,CRP>69.95mg/L可以较好地预测化脓穿孔性阑尾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5岁以下小儿 化脓穿孔性阑尾炎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