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德市成年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曹艳林 雷鸣 +2 位作者 刘德贝 吴建华 夏先考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3期372-373,共2页
目的:了解常德市成年人(≥18岁)代谢综合征(M S )的患病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常德市2个区3063名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空腹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常德市成年人M S患... 目的:了解常德市成年人(≥18岁)代谢综合征(M S )的患病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常德市2个区3063名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空腹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常德市成年人M S患病率为21.61%,男性(24.10%)明显高于女性(1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MS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男性MS患病率先随年龄增长而上升,40~50岁达高峰,随后有所下降。MS以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和血脂紊乱为主。结论常德市成年人MS患病率比较高,男性人群具有较高的患病风险。中心性肥胖和高血压可能是常德市成年人MS的主要组分。MS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应加强对肥胖人群的监控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肥胖 常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呼吸内科病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被引量:17
2
作者 雷鸣 刘德贝 雷雨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2期1471-1472,共2页
目的调查了解老年呼吸内科病房病原菌感染的现状,对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制定干预措施。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老年呼吸内科785例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785例患者检出396株病原菌,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感染最高,占48... 目的调查了解老年呼吸内科病房病原菌感染的现状,对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制定干预措施。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老年呼吸内科785例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785例患者检出396株病原菌,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感染最高,占48.9%;其次是胃肠道感染,占23.2%。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短、大量使用抗生素及侵入性诊疗操作等有相关性。结论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缩短住院时间等是降低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医院感染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前感染性标志物检测及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志斌 雷鸣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70-571,共2页
目的探讨患者术前(产前)或受血前血液感染性标志物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359例术前(产前)和受血前患者静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 目的探讨患者术前(产前)或受血前血液感染性标志物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359例术前(产前)和受血前患者静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用梅毒血清学(TRUST)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检出HBsAg阳性率为12.90%,抗-HCV阳性率为0.70%,抗-HIV初筛阳性率为0.04%,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78%。结论检测术前(产前)或受血前患者血液感染性标志物,对明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避免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控制院内感染、防止医疗纠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肝炎抗体 丙型 HIV抗体 梅毒血清诊断 交叉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肺炎的临床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卓志娟 姚莉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30-431,433,共3页
目的探讨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出现的47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肺炎患者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有基础疾病,... 目的探讨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出现的47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肺炎患者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有基础疾病,广谱抗生素的使用、ICU内的停留时间、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肺炎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仅对复方新诺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较为敏感,敏感率在80.85%~61.7%之间。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系统感染,该菌耐药情况十分严重。缩短住院和入住ICU时间、尽量减少有创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减少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交叉感染 肺炎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KD-EPI方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评价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宏斌 夏先考 吴建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936-938,941,共4页
目的比较CKD-EPI方程与MDRD方程估算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适用性,并应用CKD-EPI方程分析GFR下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0年11月住院CKD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共289... 目的比较CKD-EPI方程与MDRD方程估算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适用性,并应用CKD-EPI方程分析GFR下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0年11月住院CKD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共289例,应用CKD-EPI方程和MDRD方程估算GFR[分别用GFR(CKD-EPI)和GFR(MDRD)表示],应用Person相关分析法和Bland-Altman分析法比较两种方程GFR估算值(eGFR)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根据GFR(MDRD)将受试者进行CKD分期,对各期血肌酐(Scr)、GFR(MDRD)、GFR(CKD-EPI)进行比较。GFR(CKD-EPI)与受试者其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男、女组间年龄、Scr、GFR(MDRD)和GFR(CKD-E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程eGFR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回归方程为GFR(MDRD)=0.944×GFR(CKD-EPI)+0.612(r2=0.960,P<0.001)。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GFR(CKD-EPI)与GFR(MDRD)比较,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根据GFR(MDRD)将受试者分为5期。CKDⅠ、Ⅱ、Ⅲ期GFR(CKD-EPI)均值比GFR(MDRD)分别增高了4.15、7.34、1.60 mL.min-1.(1.73 m2)-1,而CKDⅣ、Ⅴ期比GFR(MDRD)分别降低0.25、0.41 mL.min-1.(1.73 m2)-1。GFR(CKD-EPI)与受试者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Scr、血尿酸(SUA)、空腹血糖(FBG)、尿蛋白(UP)、尿蛋白与肌酐比值(UP/Ucr)呈负相关,与总胆固醇(TC)、尿尿酸(UUA)呈直线正相关(P<0.05),与性别、三酰甘油(TG)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应用CKD-EPI方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能减低MDRD方程在健康人群中的系统性低估,扩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适用性。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与传统性危险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 肾疾病 MDRD方程 CKD-EPI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曲松和青霉素分别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光荣 何平 +1 位作者 谢小毛 周金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2期81-81,共1页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和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 96例早期梅毒患者随机分为头孢曲松治疗组和青霉素治疗组。治疗后追踪观察 1年 ,并对所有病人作RPR、TPHA复查 ,以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梅毒均有显...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和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 96例早期梅毒患者随机分为头孢曲松治疗组和青霉素治疗组。治疗后追踪观察 1年 ,并对所有病人作RPR、TPHA复查 ,以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梅毒均有显著疗效 ,两组病例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头孢曲松是治疗对青霉素过敏梅毒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疗效 早期梅毒 头孢曲松 青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监测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判断慢性肝病预后 被引量:9
7
作者 吴建华 夏先考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2-293,共2页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血清胆碱酯酶 (ChE)活性对慢性肝病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速率法检测 1 0 8例正常对照组血清ChE活性 ,动态监测 1 5 9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ChE活性 ,并按血清ChE活性变化的情况分组观察其预后转归。结果 ...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血清胆碱酯酶 (ChE)活性对慢性肝病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速率法检测 1 0 8例正常对照组血清ChE活性 ,动态监测 1 5 9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ChE活性 ,并按血清ChE活性变化的情况分组观察其预后转归。结果 各组慢肝患者血清ChE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ChE活性正常患者(Ⅰ组 )除极少数发展为肝硬化 (4 / 93)外 ,多数预后良好 ;血清ChE活性一过性降低但最终恢复正常的患者 (Ⅱ组 )除少数转归肝炎肝硬化 (3/ 5 1 )、极个别发展为重症肝炎死亡 (1 / 5 1 )外 ,其他预后都比较好 ;血清ChE活性持续减低且呈不断下降趋势的患者 (Ⅲ组 )多数预后不良 ,血清ChE活性长期低于 30 0 0U/L的患者病死率极高 (8/ 9)。结论 血清ChE活性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 ,对估计肝脏的储备功能、了解病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监测 血清胆碱酯酶 活性 慢性肝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emclin600检测系统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分析灵敏度与功能灵敏度的验证 被引量:4
8
作者 曹艳林 刘德贝 +1 位作者 邹飞扬 夏先考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1290-1292,共3页
目的对Chemclin 600检测系统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项目的检测低限和功能灵敏度进行验证。方法制备两组不同的样品,一组为HBsAg空白样品,对空白样品进行连续10d重复性实验,验证HBsAg的检测低限;另一组为系列低浓度的HBsAg样品... 目的对Chemclin 600检测系统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项目的检测低限和功能灵敏度进行验证。方法制备两组不同的样品,一组为HBsAg空白样品,对空白样品进行连续10d重复性实验,验证HBsAg的检测低限;另一组为系列低浓度的HBsAg样品,对其也进行连续10d重复性实验,验证其功能灵敏度。结果 Chemclin 600检测系统测定HBsAg的最低检测限为0.4ng/mL,与科美生物厂家产品说明书吻合,其最低检出量应不高于1.0ng/mL;功能灵敏度验证值为1.0ng/mL,与科美生物厂家产品说明书符合(<1.2ng/mL)。结论 Chemclin 600检测系统检测HBsAg的检测低限和功能灵敏度均符合厂商的声明。此系统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HBsAg检验结果,适合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检测低限 功能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脂素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邓毅 雷鸣 +1 位作者 吴雪峰 周权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20期3112-3114,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脂素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脂素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血清内脂素和ox-LDL水平。收集各入选病例相关临床资料,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每支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分。同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Gensini评分与冠心病各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脂素和ox-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各临床组间血清内脂素和ox-LD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脂素、ox-LD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内脂素、ox-LDL、TC、LDL-C、LP(a)水平均为冠心病患者冠脉Gensini积分的影响因素。结论血清内脂素和ox-LDL水平可预测冠心病的发生风险,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内脂素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GENSIN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OC曲线评价尿蛋白定量与定性检测对蛋白尿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宏斌 夏先考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986-987,共2页
目的观察尿蛋白定量与定性检测方法间的差异,确定诊断蛋白尿的临界值,评价尿蛋白定量和定性检测方法对蛋白尿的诊断价值。方法尿蛋白阴性组146例和尿蛋白阳性组79例,两组分别进行尿蛋白(UP)定量、尿肌酐(UCr)和磺基水杨酸法、尿干化学... 目的观察尿蛋白定量与定性检测方法间的差异,确定诊断蛋白尿的临界值,评价尿蛋白定量和定性检测方法对蛋白尿的诊断价值。方法尿蛋白阴性组146例和尿蛋白阳性组79例,两组分别进行尿蛋白(UP)定量、尿肌酐(UCr)和磺基水杨酸法、尿干化学试纸条法尿蛋白定性的检测,并绘制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UP和UP/UC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92、0.935,两者间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和UP/UCr判定尿蛋白阳性的临界值分别为148 mg/L和8.34mg/mmol,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6.2%和83.5%,特异度分别为95.9%和94.5%,Kappa值分别为0.928 7和0.792 0。与磺基水杨酸法进行比较,干化学试纸条法检测尿蛋白的灵敏度为86.1%,特异度为97.9%,Kappa值为0.860 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148 mg/L为临界值,UP定量分析法诊断蛋白尿的准确度高于干化学试纸条法。结论应用ROC曲线法确定尿蛋白定量检测方法的临界值,有助于提高蛋白尿的筛查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曲线 蛋白尿 肌酸酐 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APN与NT—proBNP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德贝 赵春林 邹飞扬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10期1972-1974,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联素(APN)与N末端B型脑钠钛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探讨其与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CHF患者63例,根据1994年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分为Ⅱ...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联素(APN)与N末端B型脑钠钛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探讨其与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CHF患者63例,根据1994年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分为Ⅱ级17例,Ⅲ级28例,Ⅳ级1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身高、体重、血脂、APN、NT—proBNP,计算体重指数,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CHF患者血清APN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随着NYHA分级的增加而明显升高,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HF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APN、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数转换的血清APN水平与血清NT—proBNP呈明显正相关(r=0.7u,P〈0.01)。【结论】联合监测血清APN和NT—proBNP水平对于判断CHF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A液 慢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KAT7对肺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鸣 王晴美 +3 位作者 龚永禄 杜维 邓毅 罗迪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162-1166,共5页
目的探讨lncRNA-KAT7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变化及对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lncRNA-KAT7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lncRNA-KAT7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瞬时转染技术在A549细胞内... 目的探讨lncRNA-KAT7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变化及对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lncRNA-KAT7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lncRNA-KAT7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瞬时转染技术在A549细胞内过表达lncRNA-KAT7,q-PCR检测lncRNA-KAT7的过表达效率;采用Transwell实验分析lncRNA-KAT7过表达对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肺癌组织中lncRNA-KAT7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选取的38份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84.2%(32/38)的肺癌组织标本中lncRNA-KAT7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标本;lncRNA-KAT7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P=0.043)、肺癌组织学类型(P=0.001)及年龄(P=0.027)有关,但与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TNM分期、T分级及性别无关(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与pcDNA-3.1组比较,pcDNA-lncRNA-KAT7组平均每个视野穿至小室外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lncRNA-KAT7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调控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作用,其有望成为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中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KAT7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血常规、HbA1c、PCT、hs-CRP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涛 王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4期1732-1736,共5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血常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92例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其中非重症肺炎30例(非重症组),重症肺...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血常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92例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其中非重症肺炎30例(非重症组),重症肺炎62例(重症组),比较两组患者及重症组中存活者、病死者的血常规[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绝对值(LYM#)、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HbA1c、PCT、hs-CR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重症组WBC、NEUT、HbA1c、PCT、hs-CRP水平高于非重症组,LYM#低于非重症组(P<0.05)。(2)治疗前病死者NEUT、HbA1c、PCT、hs-CRP水平高于存活者,LYM#低于存活者(P<0.05);与治疗前比较,存活者治疗1、3 d后WBC、NEUT、HbA1c、PCT、hs-CRP水平均降低(P<0.05);病死者治疗前,治疗1、3 d后WBC、NEUT、HbA1c、PCT、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NEUT、HbA1c、PCT、hs-CRP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在预测价值方面,治疗1 d后PC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其次是hs-CRP、HbA1c、NEUT,治疗3 d后的AUC由大到小依次为hs-CRP、HbA1c、PCT、NEUT。结论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WBC、NEUT、HbA1c、PCT、hs-CRP存在明显异常,NEUT、HbA1c、PCT、hs-CRP水平与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重症肺炎 血常规 高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热休克蛋白90α、凋亡促进因子Bax、凋亡抑制因子Bcl-2表达水平变化及与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涛 杜维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8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凋亡促进因子Bax(Bax)及凋亡抑制因子Bcl-2(Bcl-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保存的NSCLC组织110例(NSCLC组),同时选取肺良性病变组织100例作为对...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凋亡促进因子Bax(Bax)及凋亡抑制因子Bcl-2(Bcl-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保存的NSCLC组织110例(NSCLC组),同时选取肺良性病变组织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HSP90α、Bax和Bcl-2表达。结果NSCLC组HSP90α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64%和55.4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Bax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2.7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II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HSP90α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24%和91.11%,明显高于I^II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肿瘤直径>3 cm患者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3.44%,明显高于肿瘤直径≤3 cm患者(P<0.05);中低分化患者Bax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1.43%,明显低于高分化患者(P<0.05);NSCLC组织HSP90α和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626,P<0.05),Bax与HSP90α和Bcl-2表达呈负相关(rs=-0.609和-0.594,P<0.05)。结论NSCLC组织HSP90α和Bcl-2呈高表达,而Bax呈低表达,相关因子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大小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90Α BAX Bcl-2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联合阿希米治疗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游哲辉 黄开淑 雷鸣 《中国医学工程》 2004年第5期71-72,75,共3页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阴道应用阿希米治疗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疗效,并与单纯阿奇霉素治疗组进行比较。方法将96例定量PCR法检测沙眼衣原体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用阿奇霉素联合阴道应用阿希米治疗,对照组46例单纯应...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阴道应用阿希米治疗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疗效,并与单纯阿奇霉素治疗组进行比较。方法将96例定量PCR法检测沙眼衣原体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用阿奇霉素联合阴道应用阿希米治疗,对照组46例单纯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阿奇霉素联合阴道应用阿希米组痊愈47例(94%),显效2例(4%),有效1例(2%),有效率100%;单纯用阿奇霉素治疗组痊愈30例(65.2%),显效7例(15.2%),有效5例(10.9%),无效4例(8.7%),有效率91.3%,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阴道应用阿希米治疗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较单纯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更佳,是临床治疗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一种极有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联合用药 阿希米 女性 生殖道感染 沙眼衣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N端前体脑钠肽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卓志娟 汤兰桂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8期2199-2200,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和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对冠心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门、急诊及住院患者血清标本检测Hcy及NT-proBNP浓度。根据患者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和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对冠心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门、急诊及住院患者血清标本检测Hcy及NT-proBNP浓度。根据患者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组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为排除心血管疾病的体检者标本。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组血清NT-proBNP、Hcy均高于对照组。三组间比较,血清NT-proBNP、Hcy增高依次为AMI组大于UA组大于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及血清NT-proBNP水平的升高,三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而Hcy水平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进行一定的评估,而NT-proB-NP水平可直接反映心肌有无缺血及缺血程度。二者联合检测可对冠心病的病情作出客观评价,以便及早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酸 利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严莉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9期837-838,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患儿性别、年龄及季节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1342例患儿MP-IgM抗体(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结果分别与患儿性别、年龄及季节的相互关系。结果 1342例患儿中MP-Ig...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患儿性别、年龄及季节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1342例患儿MP-IgM抗体(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结果分别与患儿性别、年龄及季节的相互关系。结果 1342例患儿中MP-IgM抗体检出阳性471例,阳性率35.1%。其中1~5岁儿童发病最多。男女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夏季发病率较高。结论 MP是引发儿童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清被动凝集法检测MP-IgM具有操作简便、敏感度高、能早期诊断等优点,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抗体 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卓志娟 雷鸣 夏先考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3期2992-2994,共3页
脂联素(APN)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由脂肪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血浆蛋白,具有广泛而活跃的生物学作用,在能量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抗炎性反应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显示,血浆APN水平在糖尿病、... 脂联素(APN)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由脂肪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血浆蛋白,具有广泛而活跃的生物学作用,在能量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抗炎性反应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显示,血浆APN水平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体内明显降低,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德贝 夏先考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7期2130-2131,共2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肝硬化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14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分为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54例,无消化道出血组60例,另选择5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将两组血小板参数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 目的观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肝硬化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14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分为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54例,无消化道出血组60例,另选择5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将两组血小板参数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比容(PCT)分别为(71.95±55.35)×109/L、0.08%±0.07%,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分别为(12.06±1.23)fL、15.92%±3.33%,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PLT、PCT、MPV、PDW均比无消化道出血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对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判断有无出血倾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出血 血小板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杆菌PCR实验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先考 汪建国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0年第2期146-147,共2页
关键词 结核杆菌 PCR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