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融媒体时代《电视摄像》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渭南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类专业为例 |
赵晓娟
|
《高教学刊》
|
2021 |
7
|
|
2
|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策略——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 |
赵晓娟
|
《传播力研究》
|
2018 |
1
|
|
3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师范高校文化育人实践路径 |
王有景
|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
2024 |
0 |
|
4
|
试论地方文化研究与中文学科建设关系 |
凌朝栋
曹强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5
|
文学疗治:鲁迅与沈从文比较研究的别一种视角 |
任葆华
白建西
|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6
|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评《中国古代文学与教育之关系研究》 |
王有景
|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7
|
渭南方言词寻源(二) |
田晓荣
姚艳丽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2
|
|
8
|
渭南方言中的“下” |
卜晓梅
王玉鼎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2
|
|
9
|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焦虑——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历史性与民族性的双重危机 |
王衡
|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0
|
文学隐喻概说 |
王炳社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5
|
|
11
|
文学理论关键词的选择、言说与启发——对中国当前文学理论学科发展与教材创新的一种认识 |
徐军义
|
《武陵学刊》
|
2016 |
3
|
|
12
|
李健吾文学批评中人性论的文化阐释——人的精神文化品格 |
王衡
|
《船山学刊》
CSSCI
|
2009 |
2
|
|
13
|
新时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守正与创新” |
徐军义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4
|
渭南方言中的四字格俗语 |
田晓荣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3
|
|
15
|
论杨炯及其文学创作 |
王晓红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2
|
|
16
|
略论茅坤《史记》选本的古代文学批评价值 |
王晓红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2
|
|
17
|
《终南十志》异名源流考辨兼及文学史意义探析 |
李娜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9 |
1
|
|
18
|
试析明代提学官之文学教育职能 |
李波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0 |
1
|
|
19
|
论民间文学中的关中方言 |
杨雅丽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1
|
|
20
|
立言不朽:论刘勰文学价值追求——读《原道》、《征圣》、《宗经》 |
方科平
|
《前沿》
CSSCI
|
200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