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金洲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99-101,共3页
本文比较了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的现状,运用态势分析法分析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文章最后提出实现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生物医药 创新 风险投资 联盟 专利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1b对荷ACHN肿瘤裸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邢爽 黄海潇 +6 位作者 李明 熊国林 谢玲 何绚 何社辉 沈纯 罗庆良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08年第3期4-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1b(PEGIFNα-1b)对荷人肾腺癌细胞(ACHN)瘤裸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制备荷ACHN瘤鼠模型,分溶剂对照及PEGIFNα-1b50,150和300μg组。给药组每只鼠每周1次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PEGIFNα-1b,溶剂对照组注...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1b(PEGIFNα-1b)对荷人肾腺癌细胞(ACHN)瘤裸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制备荷ACHN瘤鼠模型,分溶剂对照及PEGIFNα-1b50,150和300μg组。给药组每只鼠每周1次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PEGIFNα-1b,溶剂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溶剂,连续5周给药。每周1次测量肿瘤体积和动物体重,第5周末取肿瘤测其体积与重量。结果:第5周末各组肿瘤体积分别为给药前的258.9%,152.0%,95.5%和67.5%,三个给药组按肿瘤重量计算肿瘤抑制率分别为28.91%,37.68%和49.53%(P<0.05)。结论:每周1次,连续5周皮下注射PEGIFNα-1b可以显著抑制ACHN荷瘤裸鼠肿瘤的生长,其中300μg剂量组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α-1b 人肾腺癌细胞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α干扰素对裸鼠体内人肾腺癌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海潇 邢爽 +6 位作者 李明 熊国林 谢玲 何绚 何社辉 沈纯 罗庆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3-685,共3页
目的比较国产长效干扰素PEG IFN α-1b与原型IFNα-1b及进口PEG IFN α-2b对荷瘤裸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对数生长期的人肾腺癌ACHN细胞接种于雄性BALB/c裸鼠体内制备荷瘤小鼠模型,接种后4周按肿瘤大小将ACHN荷瘤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PEG... 目的比较国产长效干扰素PEG IFN α-1b与原型IFNα-1b及进口PEG IFN α-2b对荷瘤裸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对数生长期的人肾腺癌ACHN细胞接种于雄性BALB/c裸鼠体内制备荷瘤小鼠模型,接种后4周按肿瘤大小将ACHN荷瘤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PEG IFN α-1b、PEG IFN α-2b和IFN α-1b4个组。溶剂或受试药均连续5周皮下注射给药,给药后每周1次测量动物体重及肿瘤体积。给药后第5周末将动物全身麻醉后处死,称量肿瘤重量,并计算肿瘤抑制率。结果显示第5周末PEG IFN α-1b、PEG IFN α-2b和IFN α-1b组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37.68%、44.31%、48.10%,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α干扰素对裸鼠体内ACHN肿瘤生长均有明显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腺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变化情况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卢建溪 巩伯梁 +2 位作者 阳莉 梅明珠 李刚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9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变化情况。方法选取16例应用ADV治疗的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一片段PCR法扩增了用药前(baseli...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变化情况。方法选取16例应用ADV治疗的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一片段PCR法扩增了用药前(baseline,BL)、用药后第28周、52周、92周时的HBV全基因组,克隆后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基因型分型。结果16例CHB患者治疗开始时(baseline,BL)的HBV基因型分布为:B型9例,C型7例,未发现A、D、E、F基因型。但有5例患者在接受ADV治疗后的28周、52周、92周,基因型发生了变化即从B型变为C型,或从C型变为B型。结论本研究发现,在ADV治疗CHB过程中,31.25%患者体内的HBV基因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及其生物学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阿德福韦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1b对裸鼠HepG-2瘤形成的抑制作用
5
作者 邢爽 欧红玲 +7 位作者 黄海潇 李明 熊国林 谢玲 何绚 何社辉 沈纯 罗庆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47-849,共3页
目的比较干扰素α-1b(IFNα-1b)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1b(PEGIFNα-1b)抑制荷HepG-2裸鼠肿瘤形成的效果。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HepG-2细胞接种于BALB/c雄性裸鼠背部皮下制备荷瘤动物模型。接种后14d按肿瘤大小将荷HepG-2瘤鼠随机分... 目的比较干扰素α-1b(IFNα-1b)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1b(PEGIFNα-1b)抑制荷HepG-2裸鼠肿瘤形成的效果。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HepG-2细胞接种于BALB/c雄性裸鼠背部皮下制备荷瘤动物模型。接种后14d按肿瘤大小将荷HepG-2瘤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PEGIFNα-1b组和IFNα-1b组3组,均连续5周皮下注射,每周1次。用电子数显卡尺测量肿瘤体积,第5周末全身麻醉处死裸鼠后测量体重、肿瘤体积和重量。结果观察期内PEGIFNα-1b和IFNα-1b对肿瘤的抑制率分别达56%和42%,未见其对荷瘤鼠体重有明显影响。结论PEGIFNα-1b对裸鼠体内HepG-2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1B HEPG-2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 IFN α-1b重复给药对恒河猴的毒性实验
6
作者 黄海潇 宋良文 +6 位作者 熊国林 谢玲 邢爽 李明 沈纯 何社辉 罗庆良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9-300,共2页
目的评价PEG IFN α-1b对恒河猴多次皮下注射给药的毒性作用,提供PEG IFN α-1b对恒河猴毒性反应的靶器官及其损害的性质,确定PEG IFN α-1b的无毒反应剂量,为制定临床用药方案提供参考资料。方法24只成年健康恒河猴(雌雄各半)分为溶剂... 目的评价PEG IFN α-1b对恒河猴多次皮下注射给药的毒性作用,提供PEG IFN α-1b对恒河猴毒性反应的靶器官及其损害的性质,确定PEG IFN α-1b的无毒反应剂量,为制定临床用药方案提供参考资料。方法24只成年健康恒河猴(雌雄各半)分为溶剂对照、PEG IFN α-1b600、100和15μg/kg4组,每组雌、雄动物各3只。各组动物隔天一次分别皮下注射溶剂或不同浓度的PEG IFNα-1b各2ml,90d共注射45次。PEG IFN α-1b给药量分别相当于成人一次剂量的230、30和6倍。结果给药期间所有动物反应无异常,无死亡。动物的体重、体温、血压、呼吸、尿常规及凝血指标无异常。30项外周血象结果表明,给药期间各组动物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减少,以大剂量组尤为明显,减少幅度约50%;单核细胞有升高,血小板数有降低的趋势,但各剂量组间无明显的量效关系。给药期间所有3个剂量PEG IFN α-1b组动物的16项血浆生化指标与同期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动物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IgE检查结果与药前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个不同剂量PEG IFN α-1b给药后20d,血清中结合抗体滴度均开始明显升高,以大剂量组尤为明显。此后仍呈波动性升高的趋势,至停药后30d仍处峰值。PEG IFN α-1b皮下注射90d和停药后30d3个给药组均未查到中和抗体的产生。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大剂量PEG IFN α-1b给药组动物给药90d处死猴肾小球毛细血管减少,基底膜增厚,间质细胞增生;胸腺小叶蜕化,细胞数减少,胸腺脂肪化,停药后30d,上述病理变化消失,未见异常改变;肝中央静脉旁可见淋巴小结形成,肝细胞出现散在大片状水肿,胞体肿胀,但未见到肝细胞坏死现象,停药30d时可见个别动物仍有肝细胞广泛性水肿;骨髓细胞明显疏松,数量明显减少,可见多发性细胞坏死小灶,伴有明显地髓腔内出血。PEG IFN α-1b中、小剂量及溶剂对照组未见上述异常病理改变。结论PEG IFN α-1b100和15μg/kg隔天一次、连续90d皮下注射恒河猴给药期间除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数降低外,其他各项指标包括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改变。PEG IFN α-1b600μg/kg组动物给药期间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降低至药前值的52%和80%,肾小球毛细血管减少,间质细胞增生;肝细胞胞体肿胀;骨髓细胞疏松,数量减少,可见有细胞坏死小灶。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尤其是在大剂量、长期给药时,应密切观察肝、肾功能指标及外周血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1B 恒河猴 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蝙蝠蛾拟青霉发酵培养基配方 被引量:10
7
作者 巩伯梁 董冰雪 +2 位作者 李长杰 张丽萍 李刚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1年第4期17-23,共7页
为了提高虫草无性型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菌丝体中的腺苷含量,采用响应面法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蝙蝠蛾拟青霉腺苷收率的8个相关因素进行了筛选,从中确定其主要影响因... 为了提高虫草无性型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菌丝体中的腺苷含量,采用响应面法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蝙蝠蛾拟青霉腺苷收率的8个相关因素进行了筛选,从中确定其主要影响因子为马铃薯和蚕蛹粉。然后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上述2个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并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浓度。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马铃薯8.25%,蔗糖1%,玉米粉1%,蛋白胨0.5%,蚕蛹粉0.81%,KH2PO40.1%,MgSO4.7H2O 0.1%,(NH4)2 SO40.1%。该配方所产生的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中腺苷含量由优化前的2.15 mg/g(干重)提高到3.44 mg/g(干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蛾拟青霉 Plackett-Burman设计法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法 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C对婴儿双歧杆菌SOD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罗燕 葛兰 +3 位作者 陈红兵 杨平常 刘志刚 杨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03-1106,共4页
目的:探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DDC)对婴儿双歧杆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作用。方法:采用厌氧活化扩增法培养婴儿双歧杆菌,根据绘制出的最适生长曲线,在平台生长期内加入不同浓度(200、1 000μmol/L)的DDC作用一段时间(0、0.5、... 目的:探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DDC)对婴儿双歧杆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作用。方法:采用厌氧活化扩增法培养婴儿双歧杆菌,根据绘制出的最适生长曲线,在平台生长期内加入不同浓度(200、1 000μmol/L)的DDC作用一段时间(0、0.5、1、2、4、24 h),然后离心收集细菌、进行超声破碎,测定细菌裂解液中SOD的活性。作为阳性对照,我们也检测了DDC对小鼠肠道裂解液中SOD活性的影响。结果:我们发现上述不同浓度的DDC作用于婴儿双歧杆菌一定时间后,对其SOD活性无显著影响。动物实验表明DDC作用于小鼠一定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DDC影响小鼠体内SOD活性,但不影响婴儿双歧杆菌SOD的活性。推断婴儿双歧杆菌SOD抑制剂不是DDC,SOD抑制剂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抑制剂 婴儿双歧杆菌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灵芝菌粉抑制小鼠肿瘤及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巩伯梁 李刚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7年第3期46-48,共3页
研究了发酵灵芝菌粉对接种S-180瘤细胞后的实验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发酵灵芝菌粉对正常的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以及脾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灵芝菌粉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正常小鼠腹... 研究了发酵灵芝菌粉对接种S-180瘤细胞后的实验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发酵灵芝菌粉对正常的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以及脾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灵芝菌粉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以及脾脏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无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灵芝菌粉 抑制肿瘤 巨噬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毕赤酵母系统高效表达灵芝中的免疫调节因子LZ-8蛋白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细忠 肖建勇 +2 位作者 巩伯梁 习梅兰 李刚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1年第3期1-5,共5页
根据Murasugi等发表的LZ-8基因的DNA序列,利用PCR方法从灵芝菌丝体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到lz-8基因。将该基因构建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上,电激转化毕赤酵母。对转化子先后进行PCR和PCR-Southern鉴定,表明lz-8基因已转入毕赤酵母。转化子经... 根据Murasugi等发表的LZ-8基因的DNA序列,利用PCR方法从灵芝菌丝体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到lz-8基因。将该基因构建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上,电激转化毕赤酵母。对转化子先后进行PCR和PCR-Southern鉴定,表明lz-8基因已转入毕赤酵母。转化子经发酵培养后用SDS-PAGE电泳方法检测发酵液,证明毕赤酵母中成功地表达出LZ-8蛋白,而且表达量可高达35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Z-8 免疫调节因子 毕赤酵母 高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技术选育可常温发酵的中国被毛孢新菌株 被引量:1
11
作者 巩伯梁 徐长豪 +2 位作者 周建华 宋细忠 李刚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是天然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的真正无性型,其生长温度低(低于20℃),生长缓慢(发酵周期长达20~30d),对人工发酵的技术条件要求很高,因而大大增加了工业化发酵生产的成本和技术难度... 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是天然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的真正无性型,其生长温度低(低于20℃),生长缓慢(发酵周期长达20~30d),对人工发酵的技术条件要求很高,因而大大增加了工业化发酵生产的成本和技术难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验中从天然冬虫夏草子座中分离到中国被毛孢菌株BS-1,并对其进行了原生质体紫外诱变处理。经过粗筛和精筛,从中选出一株可常温下(25~28℃)发酵、生长迅速(发酵周期4~5 d)、有效成分(甘露醇和腺苷)含量显著高于原始菌株的诱变株BS-5962。通过连续10代PDA斜面继代培养和摇瓶试验,以及连续3批的1t罐的中试试验,检查结果表明所得诱变株性状优异而稳定。可为降低中国被毛孢的液体深层发酵成本和技术难度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中国被毛孢 原生质体 紫外诱变 常温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科血毒清胶囊主要药效学研究
12
作者 王一欣 孙雅煊 +2 位作者 李刚 王子仁 郑秋生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46-50,共5页
目的研究皮科血毒清胶囊灌胃给药对丙酸杆菌致大鼠耳廓痤疮模型的影响以及抗炎、镇痛作用。方法用临床分离痤疮丙酸杆菌造成大鼠耳廓痤疮模型,观察皮科血毒清胶囊对造模所致的化脓性炎症病理变化;观察皮科血毒清胶囊对体外培养的标准菌... 目的研究皮科血毒清胶囊灌胃给药对丙酸杆菌致大鼠耳廓痤疮模型的影响以及抗炎、镇痛作用。方法用临床分离痤疮丙酸杆菌造成大鼠耳廓痤疮模型,观察皮科血毒清胶囊对造模所致的化脓性炎症病理变化;观察皮科血毒清胶囊对体外培养的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小鼠体内抗菌作用;通过皮科血毒清胶囊对小鼠耳廓肿胀、腹腔白细胞游走、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等影响试验,观察其抗炎作用;同时观察皮科血毒清胶囊对去势小鼠的睾酮和雌二醇水平的影响,从而了解其作用是否与激素样作用有关。结果皮科血毒清胶囊能明显减轻或消除丙酸杆菌致大鼠耳廓痤疮模型化脓性炎症病变,体内体外均有抗菌、抗炎作用,对去势小鼠的睾酮和雌二醇水平未见明显影响。结论皮科血毒清胶囊无激素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科血毒清胶囊 痤疮模型 抗炎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LGG相关产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水华 何询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1年第4期68-72,共5页
LGG作为世界上研究得最多的菌株之一,很多文献报道该菌有各种临床疗效,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经科学设计的人体临床试验得以开展,以前宣称的很多疗效并未在人体试验中得到证实,本综述目的是通过对近年发表的文献进行综述,主要从临... LGG作为世界上研究得最多的菌株之一,很多文献报道该菌有各种临床疗效,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经科学设计的人体临床试验得以开展,以前宣称的很多疗效并未在人体试验中得到证实,本综述目的是通过对近年发表的文献进行综述,主要从临床疗效的角度和安全性的角度来阐述论证LGG应用研究的可能性,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关于LGG疗效的正反两方面的信息,希望能为中国的相关研发单位和企业提供一些风险警示,以防过于乐观地进行相关的药品研发或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益生菌 健康功能 鼠李糖乳杆菌 L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肝细胞生长因子活性检测方法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乾兰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比较3种可用于促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活性检测方法的优劣,以确定HGF活性的常规检测方法。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材料,分别用3H-TdR掺入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和XTT-PMS法检测HGF的生物活性,比较线性相关系数(r)和最大刺激指数(... 目的比较3种可用于促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活性检测方法的优劣,以确定HGF活性的常规检测方法。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材料,分别用3H-TdR掺入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和XTT-PMS法检测HGF的生物活性,比较线性相关系数(r)和最大刺激指数(SI)及3种方法操作的简便性。结果MTT法的灵敏度(SI=3.65)与准确度(r=0.91)均较差;XTT-PMS法虽然灵敏度(SI=7.72)不如3H-TdR掺入法(SI=23.19),但准确度(r=0.98)最佳,操作最为简便。结论3种方法中,XTT-PMS法如以标准品校正,可作为HGF活性常规检测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肝细胞生长因子 ^3H-TdR掺入法 四甲基偶氯唑蓝比色法 XTT-PM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一欣 孙雅煊 《甘肃科技》 2006年第6期105-106,共2页
干扰素在某些病毒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方面显示了巨大的潜力,PEG干扰素系将干扰素与PEG共价结合在一起,改善了干扰素的生物活性。本文PEG干扰素的长效机制、聚乙二醇修饰的方法、PEG干扰素的生产工艺、PEG干扰素纯品质量控制和我国PEG干扰... 干扰素在某些病毒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方面显示了巨大的潜力,PEG干扰素系将干扰素与PEG共价结合在一起,改善了干扰素的生物活性。本文PEG干扰素的长效机制、聚乙二醇修饰的方法、PEG干扰素的生产工艺、PEG干扰素纯品质量控制和我国PEG干扰素的应用现状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聚乙二醇干扰素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 研究现状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维酮碘软膏杀精子作用初步研究
16
作者 王乾兰 吴晶 刘子龙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7-299,共3页
目的:初步研究聚维酮碘软膏的杀精作用,明确该药对育龄妇女生育安全的影响。方法:体外杀精试验按照国际计划生育基金会体外杀精试验改良法进行,体内抗生育试验按照国家对杀精药品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效学研究方法进行。结果:离体状态... 目的:初步研究聚维酮碘软膏的杀精作用,明确该药对育龄妇女生育安全的影响。方法:体外杀精试验按照国际计划生育基金会体外杀精试验改良法进行,体内抗生育试验按照国家对杀精药品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效学研究方法进行。结果:离体状态下,聚维酮碘软膏可以在20s内杀死全部供试的大鼠和人类精子;在家兔活体试验中,所有经聚维酮碘软膏处理过的受精雌兔,均未能受孕。结论:聚维酮碘软膏在体内外对精子均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对于想要生育的妇女,应避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维酮碘 壬苯醇醚 杀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26kDa谷胱苷肽-S-转移酶抗血清的制备
17
作者 郎春鹏 谭晓红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12期2115-2116,2143,共3页
目的制备日本血吸虫26kDa谷胱苷肽-S-转移酶免疫血清。方法大量诱导表达日本血吸虫26kDa谷胱苷肽-S-转移酶,予亲和层析纯化;用纯化蛋白免疫家兔,制备谷胱苷肽-S-转移酶的免疫血清。结果亲和层析纯化获得26kDa谷胱苷肽-S-转移酶,融合蛋... 目的制备日本血吸虫26kDa谷胱苷肽-S-转移酶免疫血清。方法大量诱导表达日本血吸虫26kDa谷胱苷肽-S-转移酶,予亲和层析纯化;用纯化蛋白免疫家兔,制备谷胱苷肽-S-转移酶的免疫血清。结果亲和层析纯化获得26kDa谷胱苷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免疫家兔三次后获得谷胱苷肽-S-转移酶的免疫血清,其滴度达1:12800。结论纯化的谷胱苷肽-S-转移酶免疫家兔诱导产生了高滴度的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谷胱苷肽-S-转移酶 纯化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溶解后活性稳定性的分析
18
作者 马鸿杰 刘传灵 +1 位作者 黄秋茹 毛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5期197-198,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 b(赛若金)溶解后生物学活性的稳定性。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干扰素活性检测第一法,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CPE)检测溶解后的赛若金分别在4℃及25℃条件下放置不同时段的生物活性,与标准品比较,... 目的研究分析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 b(赛若金)溶解后生物学活性的稳定性。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干扰素活性检测第一法,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CPE)检测溶解后的赛若金分别在4℃及25℃条件下放置不同时段的生物活性,与标准品比较,评估其溶解后的稳定性。结果 4批次不同规格的赛若金经4℃存放12、24、36、48 h后生物学活性相当于0 h活性的93.93%~100.31%,生物活性无明显的下降,相对稳定。4批次不同规格的赛若金经25℃存放12、24、36、48 h后生物学活性相当于0 h活性的81.90%~100.46%,生物活性有所波动,依旧在合格范围内。结论赛若金溶解后性质稳定,使用本品除了现配现用,还可以提前溶解配制,适当条件下保存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 生物学活性 细胞病变抑制法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癀胶囊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19
作者 马鸿杰 毛新 +2 位作者 邓若娟 刘传灵 傅月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8期193-195,共3页
目的研究克癀胶囊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以氨苄西林为标准品,京制牛黄解毒片和蒲地蓝消炎胶囊作为对照品,采用牛津杯法和药敏纸片法检测克癀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4种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克癀胶... 目的研究克癀胶囊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以氨苄西林为标准品,京制牛黄解毒片和蒲地蓝消炎胶囊作为对照品,采用牛津杯法和药敏纸片法检测克癀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4种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克癀胶囊药液的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有关,即药液浓度越高,抑菌能力越强,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为0.10~0.20 g/ml。而克癀胶囊对大肠埃希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或白色念珠菌无抑菌作用。结论克癀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制生长作用,抑菌浓度较牛黄解毒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癀胶囊 牛津杯法 药敏纸片法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基因表达的调控及作用机制
20
作者 巩伯梁 郎春鹏 《甘肃科技》 2007年第6期83-87,7,共6页
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存在各种调控机制,如基因转录中有PKC介导的转录调节和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上调等;转录后许多生长因子也对PAI1起调控作用;另外,文章也进一步阐述了PAI1与体内其它蛋白质之间的... 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存在各种调控机制,如基因转录中有PKC介导的转录调节和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上调等;转录后许多生长因子也对PAI1起调控作用;另外,文章也进一步阐述了PAI1与体内其它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 基因结构 转录调控 蛋白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