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被引量:22
1
作者 文艳红 王向军 +1 位作者 钟晓红 郭铁成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1-692,共2页
目的探索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6例DN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基础饮食治疗、控制血糖方法相同。观察组23例给予厄贝沙坦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3例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疗程均为8... 目的探索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6例DN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基础饮食治疗、控制血糖方法相同。观察组23例给予厄贝沙坦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3例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尿微量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值均较治疗前下降,而以观察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DN,在降低尿蛋白排泄、改善血脂和肾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单用厄贝沙坦,两者联合应用在延缓DN进展方面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起到相互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注射液 厄贝沙坦 糖尿病肾病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对策 被引量:8
2
作者 鄢燕琼 陈传绮 +1 位作者 郭铁成 钟晓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糖尿病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5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查阅大量参考文献,采用自编问卷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糖尿病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5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查阅大量参考文献,采用自编问卷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寻找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生率为6.44%(23/3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β=-1.26,P=0.000﹚、糖尿病足相关知识掌握程度(β=-1.44,P=0.000﹚和糖尿病足PDCA循环管理(β=-1.68,P=0.000﹚是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保护因素,糖化血红蛋白异常(β=1.16,P=0.000﹚是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概率较高,其发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健康宣教和血糖监测,优化糖尿病患者的预防措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 影响因素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CN2、CTRP3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罗千军 陈传绮 鄢燕琼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脂质运载蛋白2(LCN2)、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38例,根据患者是否患有DR以及疾病严重程度将患... 目的探讨脂质运载蛋白2(LCN2)、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38例,根据患者是否患有DR以及疾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T2DM组、NPDR组和PDR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的血清LCN2、CTRP3以及炎症因子、糖脂代谢指标。分析DR患者血清LCN2、CTRP3水平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LCN2、CTRP3水平对DR的诊断价值。结果PDR组、NPDR组、T2DM组、对照组的血清LCN2水平逐渐降低,血清CTRP3水平逐渐升高(P<0.05),经Pearson分析显示,DR患者血清LCN2水平与体质指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CTRP3水平与TNF-α、IL-1β、FPG、HbA1c、三酰甘油(TG)均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CN2的曲线下面积为0.743,CTRP3的曲线下面积为0.846。二者联合检测时,灵敏度为92.00%,特异性为76.19%,约登指数为0.682。结论LCN2在DR血清中水平增加,而CTRP3水平降低,且其表达水平与部分糖脂代谢指标、炎症因子存在相关性,两指标对DR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二者联合检测诊断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运载蛋白2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炎症因子 糖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T1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易感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庄严 栗俊杰 +1 位作者 陈传绮 王黎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6期2193-2195,2198,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PVT1)基因的学校苷酸的多态性(SNP)与糖尿病肾病易感相关性。方法利用MassARRAY质谱分析对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PVT1基因的5个SNP位点(rs10808565、rs13447075、rs2648862、rs2720709、rs2648875... 目的分析探讨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PVT1)基因的学校苷酸的多态性(SNP)与糖尿病肾病易感相关性。方法利用MassARRAY质谱分析对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PVT1基因的5个SNP位点(rs10808565、rs13447075、rs2648862、rs2720709、rs2648875)多态性检测,通过统计学分析各位点多态性在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组中的差异,探讨PVT1基因的SNP位点与糖尿病肾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样本PVT1各基因(rs10808565、rs13447075、rs2648862、rs2720709、rs2648875)符合Hard-Weinberg遗传平衡分布,rs2648875多态性在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0808565、rs13447075、rs2648862、rs2720709在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人中PVT1rs2648875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存在易感相关性;rs10808565、rs13447075、rs2648862、rs2720709与糖尿病肾病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5
作者 庄严 栗俊杰 +1 位作者 张诗蒙 陈传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400-3403,共4页
目的分析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PVT)1的1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糖尿病(DM)及糖尿病肾病(DN)关系。方法利用Mass ARRAY质谱分析对DM及DN患者进行PVT1基因11个SNP位点(rs11993333、rs1499368、rs1499373、rs2250888、rs2648876、rs2... 目的分析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PVT)1的1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糖尿病(DM)及糖尿病肾病(DN)关系。方法利用Mass ARRAY质谱分析对DM及DN患者进行PVT1基因11个SNP位点(rs11993333、rs1499368、rs1499373、rs2250888、rs2648876、rs2720659、rs2720660、rs2720662、rs2720666、rs2720667、rs3815871)检测,分析各位点多态性在DM、DN组及健康对照组分布差异,探讨PVT1基因不同SNP位点与DM及DN的相关性。结果 DN组与DM组10个SNPs(rs11993333、rs1499368、rs2250888、rs2648876、rs2720659、rs2720660、rs2720662、rs2720666、rs2720667、rs3815871)多态性均有显著差异;DN组及健康对照组11个SNPs位点多态性均无显著差异;DM组及健康对照组5个SNPs(rs2250888、rs2648876、rs2720660、rs2720666、rs272066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国人群PVT1基因多态性与DM及DN存在易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渗透微泵稳定抑制小鼠血浆CD26/DPPIV分子酶活性的研究
6
作者 薛兴奎 韩新华 +2 位作者 蔡思齐 陈晓玲 Melody Y.Zeng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4-428,共5页
目的研究采用皮下植入渗透微泵给予西他列汀对小鼠体内CD26/DDPIV蛋白酶活性的作用效果与持续时间。方法将灌注西他列汀药物的渗透泵经手术植入BL6/C57小鼠皮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监测小鼠体内血液药物浓度,酶标法检测小鼠血浆DPPI... 目的研究采用皮下植入渗透微泵给予西他列汀对小鼠体内CD26/DDPIV蛋白酶活性的作用效果与持续时间。方法将灌注西他列汀药物的渗透泵经手术植入BL6/C57小鼠皮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监测小鼠体内血液药物浓度,酶标法检测小鼠血浆DPPIV蛋白酶活性,流式细胞术观察小鼠脾T细胞CD26分子的表达,利用Transwell小室检测小鼠T细胞迁移能力。取渗透泵周围皮肤,病理切片检查小鼠皮下病理损害或炎性反应。结果B6/C57小鼠在植入渗透泵后,体内药物浓度比采用直接皮下注射法稳定,持续时间久,血浆DPPIV蛋白酶活性抑制程度与血药浓度明显相关。给药24 h后,小鼠脾T细胞CD26分子表达无明显变化,渗透泵组迁移能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皮下植入渗透泵小鼠组饮食活动度无明显改变,皮肤病理检查未见炎性反应与病理损害。结论通过渗透泵给予小鼠药物能够保持西他列汀血药浓度稳定,持续抑制体内DPPIV活性,降低T细胞迁移能力,为CD26/DPPIV分子功能与免疫体内研究提供更方便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6/DPPIV分子 西他列汀 渗透泵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6基因敲除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的研究
7
作者 薛兴奎 韩新华 +2 位作者 蔡思齐 陈晓玲 Melody Y.Zeng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230-1233,共4页
目的研究CD26基因敲除对建立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的影响。方法分别提取CD26基因敲除C57BL/6小鼠(CD26^(-/-))骨髓细胞和脾T细胞,输注经过900 cGy剂量照射的BALB/C小鼠,进行异基因小鼠骨髓移植。根据回输的细胞不同分为骨髓细胞组(BM组)... 目的研究CD26基因敲除对建立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的影响。方法分别提取CD26基因敲除C57BL/6小鼠(CD26^(-/-))骨髓细胞和脾T细胞,输注经过900 cGy剂量照射的BALB/C小鼠,进行异基因小鼠骨髓移植。根据回输的细胞不同分为骨髓细胞组(BM组)、小鼠骨髓加脾脏T细胞组(BM+SP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异基因小鼠移植的嵌合体。移植后监测小鼠体质量、活动度、弓背情况、毛发等,统计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指数。取小鼠肝脏、皮肤、肠道组织,制备病理切片,镜下观察病理变化。结果敲除CD26的造血干细胞顺利植入受者小鼠体内,BM组、BM+SP组在第8周嵌合率[(71.16±7.34)%vs (66.72±6.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的供者造血干细胞能在受者体内引起GVHD的发生,在移植后第35天,BM组、BM+SP组小鼠体质量分别平均下降2.2%与28.5%,GVHD分数分别为0.30±0.44与5.2±1.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取小鼠肝脏、皮肤、肠道组织,病理切片评估,结果显示,BM组和BM+SP组均有明显的病理损害,提示有GVHD的发生。结论 CD26基因敲除小鼠造血干细胞能够顺利植入受者小鼠并构建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导致GVHD发病,为研究CD26在异基因骨髓移植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6 移植物抗宿主疾病 异基因骨髓移植 嵌合体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传绮 鄢燕琼 +1 位作者 钟晓红 袁庆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第8期779-781,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深圳南山区健康体检者3460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统计甲状腺结节发生率,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本组甲状腺结节发生率为44.8%;女性甲状腺结节发生率(51.6%)高于男性(36.4...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深圳南山区健康体检者3460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统计甲状腺结节发生率,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本组甲状腺结节发生率为44.8%;女性甲状腺结节发生率(51.6%)高于男性(36.4%)(P〈0.01);甲状腺结节组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25.7±2.6)kg/m2]、收缩压[(134±22)mmHg]、空腹血糖[(5.9±1.4)mmol/L]、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of assessment for insulinresistanceindex,HOMA-IR)(3.4±1.8)明显高于非结节组[(23.5±2.8)kg/m2、(128±12)mmHg、(5.0±1.1)mmol/L、2.6±1.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状腺结节与空腹血糖(OR=1.145,95%CI:1.062-1.249,P=0.001)、BMI(OR=1.227,95%CI:1.128-1.326,P=0.002)呈正相关;甲状腺结节发生率随HOMA—IR增长而增高。结论深圳南山区居民甲状腺结节发生率较高;甲状腺结节与胰岛素抵抗具有相关性,肥胖及高血糖是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胰岛素抵抗 体质量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