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损检测技术在城市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邓鹏 袁狄平 +1 位作者 何存富 肖仪清 《无损检测》 CAS 2021年第1期87-90,共4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数量及基础设施的规模越来越大,灾害事故频发,城市公共安全成为突出的问题。无损检测技术具有非破坏性,其可以在不破坏基本结构的前提下对各类承灾载体进行安全检测,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共安全领...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数量及基础设施的规模越来越大,灾害事故频发,城市公共安全成为突出的问题。无损检测技术具有非破坏性,其可以在不破坏基本结构的前提下对各类承灾载体进行安全检测,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共安全领域。简要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的概念、方法、发展现状,详细阐述了各类无损检测方法在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等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评估、监测中的应用情况。最后,结合城市公共安全的发展需求和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促进作用,对无损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安全 监测预警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2013—2022年危险化学品企业和事故统计分析及安全监管与应急救援对策研究
2
作者 苏俊杰 张安运 +2 位作者 汪圣华 朱建淼 黄文宏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5年第1期59-63,70,共6页
为对浙江省危险化学品生产和使用企业的安全监管及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提升提出对策,统计了浙江省危险化学品企业数量和2013—2022年危险化学品事故情况,分析了企业行业分布、事故发生的时段分布特征以及当前的安全监管问题。结果表明,... 为对浙江省危险化学品生产和使用企业的安全监管及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提升提出对策,统计了浙江省危险化学品企业数量和2013—2022年危险化学品事故情况,分析了企业行业分布、事故发生的时段分布特征以及当前的安全监管问题。结果表明,浙江省危险化学品企业集中分布在轻工、机械、化工和纺织等行业,每年6—9月是危险化学品事故多发月份,约占全年事故的39.6%;每天上下班后的一段时间是事故高发时段,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明显高于其他时段,9:00和10:00分别是化工总警情和火灾的最高峰;企业安全设防水平低、员工安全培训不到位、监管和应急救援准备不足是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类型、事故情况以及安全监管问题提出了监管和应急救援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 化工安全 事故与监管 数理统计 灭火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行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探索——以X景区为例
3
作者 姜珊珊 袁庆华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5年第2期39-44,共6页
近些年发生的一些重特大事故表明,传统的隐患排查治理不能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亟需通过构建以风险管控为核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互联的双重预防机制,将事故控制在萌芽阶段。基于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行业各类风险特... 近些年发生的一些重特大事故表明,传统的隐患排查治理不能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亟需通过构建以风险管控为核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互联的双重预防机制,将事故控制在萌芽阶段。基于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行业各类风险特征分析,探索采用极端和现实风险分析方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创建模型,以X景区为例,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创建实际运行研究,最终为推动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行业双重预防机制构建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安全技术与安全控制对策的研究
4
作者 陈建勋 孔燕燕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4年第20期151-153,共3页
为避免因出现化工安全事故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保证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首先,本文介绍了互联网技术、故障诊断和检测技术、安全仿真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其次,针对化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增强员工... 为避免因出现化工安全事故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保证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首先,本文介绍了互联网技术、故障诊断和检测技术、安全仿真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其次,针对化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生产监督机制以及安全技术、制定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预案、坚持信息技术和生产相结合等多个方面入手,为实现对化工安全控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为后期化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安全 影响因素 安全控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安全风险特征及对风险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超 翁文国 +2 位作者 陈勇 代宝乾 秦挺鑫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230,共8页
为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管理的科学性、精准性、规范性,分析城市安全风险特征,提出对风险管理的启示。首先,分析风险的定义和内涵,建立城市安全风险的因果链模型,提出城市安全风险分类;然后,结合城市的静态和动态特征,分析4类城市安全风险... 为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管理的科学性、精准性、规范性,分析城市安全风险特征,提出对风险管理的启示。首先,分析风险的定义和内涵,建立城市安全风险的因果链模型,提出城市安全风险分类;然后,结合城市的静态和动态特征,分析4类城市安全风险的特征;最后,结合城市安全风险管理实践,提出通用性的及针对4类风险的城市安全风险管理启示。结果表明:城市安全风险表现为传统风险累积、新兴风险涌现、复杂风险加剧、极端风险频现的特征。应建立通用性的城市安全风险管理框架,以及具有针对性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置措施,并将其融入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安全风险 风险管理 传统风险 新兴风险 复杂风险 极端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主动封孔技术封孔效果实验研究
6
作者 向贤伟 翟成 林柏泉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70,共8页
钻孔封孔效果优化是提高瓦斯抽采效率的关键技术难题。提出一种自适应主动封孔技术,设计并搭建了钻孔封孔—瓦斯抽采耦合模拟实验平台,采用六氟化硫(SF_(6))作为示踪气体,系统考察了聚氨酯、膨胀水泥和柔性材料3种封孔材料、柔性材料制... 钻孔封孔效果优化是提高瓦斯抽采效率的关键技术难题。提出一种自适应主动封孔技术,设计并搭建了钻孔封孔—瓦斯抽采耦合模拟实验平台,采用六氟化硫(SF_(6))作为示踪气体,系统考察了聚氨酯、膨胀水泥和柔性材料3种封孔材料、柔性材料制备参数及自适应主动封孔工艺对封孔效果的影响规律。分析管路负压衰减发现:3种材料中柔性材料封孔初始负压最大、衰减最慢,其封孔保压性能最优;柔性材料水料比越大,初始负压越大但衰减越快;采用自适应主动封孔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初始负压值和延长衰减时间。分析管路SF_(6)体积分数变化发现:3种材料中柔性材料封孔SF_(6)平均体积分数最高、衰减率最低,抽采效率最优;柔性材料水料比越大,SF_(6)体积分数越高,表明抽采率越大,但负压衰减速率也越大;提高补浆压力可以增高SF_(6)体积分数和抽采率;采用先注入高水料比浆液后补注低水料比浆液的工艺顺序,可发挥柔性材料渗透性和保水性的双重优势,获得最佳封孔效果。自适应主动封孔技术实现了对动态裂隙的主动填充,为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的封孔提供了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注浆封孔 柔性封孔材料 自适应主动封孔 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责任体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奎 井佩玉 +1 位作者 陈嘉巍 李志明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S01期43-46,56,共5页
构建参建各方安全责任体系是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为研究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以及参建各方安全责任体系,基于PDCA管理模式和极端风险评估法,对参建各方依据风险等级进行分级,提出了基于项目法人视角的水利建设工程参... 构建参建各方安全责任体系是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为研究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以及参建各方安全责任体系,基于PDCA管理模式和极端风险评估法,对参建各方依据风险等级进行分级,提出了基于项目法人视角的水利建设工程参建各方安全责任体系构建路径。实践证明:项目法人根据各参建单位的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系统规范参建各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可形成完善的案例责任体系。本研究可为工程建设参建各方安全责任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建设 项目法人 参建各方 PDCA管理模式 安全责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深圳:强化应急避难场所管理 夯实安全韧性基础
8
作者 郭晓梅 黄晶晶 +2 位作者 江雨桐 林钦 焦圆圆 《中国减灾》 2024年第7期28-29,共2页
应急避难场所作为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大突发事件预警响应、抢险救援、过渡安置过程中,发挥转移避险、安置避难群众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深圳作为超大城市之一,人口众多、产业密集、经济发达,因而更要清醒面对... 应急避难场所作为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大突发事件预警响应、抢险救援、过渡安置过程中,发挥转移避险、安置避难群众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深圳作为超大城市之一,人口众多、产业密集、经济发达,因而更要清醒面对城市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强化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管理,增强城市基础设施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城市基础设施 公共安全 超大城市 维护社会稳定 抢险救援 重大突发事件 广东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城市暴雨洪涝灾害调查评估工作思考——深圳市“9·7”特大暴雨调查评估实践
9
作者 焦圆圆 习树峰 +1 位作者 赵娜 刘长杰 《中国减灾》 2024年第11期36-39,共4页
做好调查评估工作是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重要抓手,通过分析灾害成因、总结应对经验、分析短板弱项并提出建议,可以进一步优化灾害应对工作。2023年9月7—8日,深圳市遭遇突发性特大暴雨,作为高强度开发、人口高度密集、社会经济高速... 做好调查评估工作是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重要抓手,通过分析灾害成因、总结应对经验、分析短板弱项并提出建议,可以进一步优化灾害应对工作。2023年9月7—8日,深圳市遭遇突发性特大暴雨,作为高强度开发、人口高度密集、社会经济高速运转的超大型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开发 超大城市 暴雨洪涝灾害 特大暴雨 灾害成因 评估实践 高度密集 调查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灾害综合危险性评估方法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10
作者 赵娜 习树峰 +1 位作者 焦圆圆 黄晶晶 《天津科技》 2024年第6期56-60,共5页
以深圳市为例,对比权重分析法、最高危险性评价法及聚类分析法3种综合危险性评价方法的优劣性和适用范围,结果表明:权重分析法操作方便灵活,但权重的取值存在主观性;最高危险性评价法能凸显区域内最危险的灾害类型,但需要各灾种的危险... 以深圳市为例,对比权重分析法、最高危险性评价法及聚类分析法3种综合危险性评价方法的优劣性和适用范围,结果表明:权重分析法操作方便灵活,但权重的取值存在主观性;最高危险性评价法能凸显区域内最危险的灾害类型,但需要各灾种的危险性评价为同一时空维度,且有统一的评判标准;聚类分析法对灾害影响进行自然空间分类,更适用于单灾种影响分区集中的地域。深圳地区主要影响灾种为台风和暴雨洪涝,地形因素导致地质灾害和暴雨洪涝影响范围分散,更适合使用最高危险性评价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灾种 综合危险性 最高危险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评估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11
作者 刘娟 何望波 +1 位作者 黄海燕 张大伟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4年第16期124-126,共3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挑战和风险,如火灾、爆炸、化学泄漏等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稳定发展,构建科学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型成为企业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挑战和风险,如火灾、爆炸、化学泄漏等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稳定发展,构建科学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型成为企业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基于风险评估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型的构成以及基本要素,并对安全生产管理和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模型的应用策略,为安全生产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 风险评估 管理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InSAR技术的深圳市莲塘地铁站站后折返线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叶凯 侯建香 +1 位作者 金典琦 杨珍 《城市勘测》 2019年第6期167-171,共5页
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InSAR作为一种主动微波遥感技术,在区域微小形变监测应用中日趋成熟,本文以深圳市地铁2号线莲塘地铁站站后折返线(在建)为例,采用2015年1月~2018年5月的51景COSMO-SKyMed卫星影像数据,基于PS-InSAR技术(Permanen... 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InSAR作为一种主动微波遥感技术,在区域微小形变监测应用中日趋成熟,本文以深圳市地铁2号线莲塘地铁站站后折返线(在建)为例,采用2015年1月~2018年5月的51景COSMO-SKyMed卫星影像数据,基于PS-InSAR技术(Permanent Scatterers,InSAR)成功获取了该区域"漏斗"式地表形变场,有效揭示了莲塘地铁站站后折返线周边建构筑物时序形变信息,并用水准和地下水位监测信息验证InSAR监测的可靠性,通过分析计算,所得结果如下:①以莲塘站站后折返线为中心,形成沉降"漏斗",范围约0.08 km^2;②自2017年1月开始,竖井周边地表累积沉降量逐渐增加,最大线性沉降速率约15.2 mm/a,截至2018年3月,该区域沉降趋于收敛;③InSAR监测数据的中误差(m0)为7.68 mm,与水准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INSAR COSMO-SKyMed 莲塘地铁站 中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生产领域行刑衔接法规分析与对策建议研究
13
作者 王奎 李浩宜 李志明 《印制电路资讯》 2024年第2期30-33,共4页
生产安全事故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伤害和巨大损失。随着社会进步,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近年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企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法律法规。本文结合深圳市宝安区联昇线路... 生产安全事故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伤害和巨大损失。随着社会进步,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近年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企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法律法规。本文结合深圳市宝安区联昇线路科技有限公司“12·25”较大中毒窒息事故,梳理现有安全生产领域法规符合性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法律法规 行刑衔接 符合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构建“智慧安全城市” 被引量:1
14
作者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1年第15期14-17,共4页
提高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提升突发事件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推动城市安全管理从被动式、应急式向主动式、预警式模式转变。面临新时代中国城市综合应急管理的新挑战,面向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 提高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提升突发事件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推动城市安全管理从被动式、应急式向主动式、预警式模式转变。面临新时代中国城市综合应急管理的新挑战,面向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构建“监测预警-应急管理-智慧建造”产品体系,全面支撑城市公共安全建设,助力城市构建动态化、立体化、精细化的城市公共安全监管及风险防控体系,同时整合城市公共安全产业链,实现城市公共安全研发体系科技成果转化并实现规模化应用,助力打造“智慧安全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安全 研发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 风险防控体系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隐患排查治理 监测预警 规模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PSP-InSAR技术的深圳市长岭皮水库坝体形变监测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松 倪绍文 +1 位作者 习树峰 董凯 《大坝与安全》 2018年第1期27-31,共5页
水库边坡的形变一直是评估其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以2013~2016年内COSMO-Sky Med系统采集的SAR数据为输入,利用PSP-In SAR技术对深圳市内大部分水库边坡开展了形变监测。在重点分析长岭皮水库坝体边坡形变的过程中,结合水位变化数据,建立... 水库边坡的形变一直是评估其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以2013~2016年内COSMO-Sky Med系统采集的SAR数据为输入,利用PSP-In SAR技术对深圳市内大部分水库边坡开展了形变监测。在重点分析长岭皮水库坝体边坡形变的过程中,结合水位变化数据,建立了目标点随水位和时间变化的形变模型,成功分解出由水库水位变化导致的形变和水库自身沉降而引起的形变,并对水库不同坡面的形变分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相比于传统技术,InSAR技术能在水库边坡及周边区域获取密集的监测点,能全面揭示水库及周边的形变信息,未来有能力为水库边坡的形变机理研究和稳定性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COSMO-SkyMed PSP-InSAR 水库边坡 形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菲涅尔透镜的重型车辆右侧直接视野优化研究
16
作者 宋明涛 张希 祁首铭 《物流科技》 2025年第2期81-85,共5页
重型车辆右侧直接视野盲区范围大,碰撞事故风险以及严重程度高,需要进行直接视野优化。为减小右侧直接视野盲区,以凹透镜为原型构建车窗贴片式菲涅尔透镜三维模型,通过光线追迹模拟以及实车验证方法,评估了不同参数组合下菲涅尔透镜对... 重型车辆右侧直接视野盲区范围大,碰撞事故风险以及严重程度高,需要进行直接视野优化。为减小右侧直接视野盲区,以凹透镜为原型构建车窗贴片式菲涅尔透镜三维模型,通过光线追迹模拟以及实车验证方法,评估了不同参数组合下菲涅尔透镜对右侧直接视野盲区宽度的影响并建立量化模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菲涅尔透镜可有效减小右侧直接视野盲区宽度与盲区角,透镜半径越大、焦距越小,效果越明显;右侧直接视野盲区宽度与透镜F数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则由驾驶员眼点高度决定;所提出的菲涅尔透镜有效降低因驾驶员眼点高度变化造成的右侧直接视野盲区宽度波动,使驾驶员视野范围更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直接视野 菲涅尔透镜 光线追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源+承灾体+减灾体”的城市安全表征“库-网-流-谱-法”理论框架 被引量:5
17
作者 岳清瑞 陆新征 +7 位作者 许镇 田源 顾栋炼 郑哲 徐永嘉 费一凡 孙楚津 施钟淇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2-62,共11页
我国的城市安全面临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多种重大挑战。针对城市安全现阶段的实际需求与重要难题,该研究引入“减灾体”和“减灾力”的概念,以风险源、承灾体和减灾体为三大基本要素,依托数字孪生、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新技术,建立了... 我国的城市安全面临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多种重大挑战。针对城市安全现阶段的实际需求与重要难题,该研究引入“减灾体”和“减灾力”的概念,以风险源、承灾体和减灾体为三大基本要素,依托数字孪生、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新技术,建立了基于“风险源+承灾体+减灾体”的城市安全表征“库-网-流-谱-法”理论框架,并对该框架中每个环节涉及的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所提出的理论有望更加合理地表征城市的管理能力在城市安全中的作用,助力实现城市安全性态的动态表征以及相关决策的智能学习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安全 城市安全表征 风险源 承灾体 减灾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高度城市化地区极端降雨特征分析及阈值确定——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15
18
作者 马雨露 赖成光 +2 位作者 习树峰 陈晓宏 邓家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76-81,共6页
研究南方高度城市化地区极端气候变化规律,定义极端降雨事件的阈值并对地域风险进行评估,对于完善区域"三防"指挥系统的预报预警方案,应对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极端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深圳市为... 研究南方高度城市化地区极端气候变化规律,定义极端降雨事件的阈值并对地域风险进行评估,对于完善区域"三防"指挥系统的预报预警方案,应对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极端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深圳市为例,在收集统计2000-2015年暴雨灾害事件和相应的多个站点降雨数据基础上,采用模糊识别、PCI等方法分析了该区域的降雨雨型、集中度特征,并采用百分位法对深圳市极端降雨阈值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造成深圳市内涝的大部分降雨主要是单峰型;均匀大量降雨是内涝主要产生原因;大鹏新区的降雨阈值最高,降雨阈值空间分布图从东往西呈逐渐减少趋势;深圳市极端降雨阈值为降雨频率P=1%的降雨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雨事件 雨型识别 降雨集中度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停电事件公众行为及应急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邵光正 《中国应急救援》 2023年第1期68-72,共5页
研究大面积停电等极端电力灾害中公众行为及其风险管理有助于提升城市应急效率。本文分析了影响公众行为的关键因素及其关联关系,构建公众行为机理模型。基于情景推演分析和公众行为机理模型,设计了城市大面积停电公众调查问卷并收集相... 研究大面积停电等极端电力灾害中公众行为及其风险管理有助于提升城市应急效率。本文分析了影响公众行为的关键因素及其关联关系,构建公众行为机理模型。基于情景推演分析和公众行为机理模型,设计了城市大面积停电公众调查问卷并收集相关数据;研究了公众风险感知和应急能力现状、存在的不足及对政府部门的诉求等,提出政府和公众提升电力应急能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停电 公众行为 机理模型 情景推演 问卷调查 应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SAR技术的深圳市地表沉降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典琦 陈天东 +1 位作者 况达 张会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1年第13期78-80,共3页
针对区域地表沉降安全风险,采用PS干涉测量技术(PS-InSAR)获取了2016年5月至2020年8月深圳地表沉降数据,利用莫兰指数(Moran's I)热点分析(Getis-Ord Gi^(*))对研究区地表沉降格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局Moran’sI指数达到了0.... 针对区域地表沉降安全风险,采用PS干涉测量技术(PS-InSAR)获取了2016年5月至2020年8月深圳地表沉降数据,利用莫兰指数(Moran's I)热点分析(Getis-Ord Gi^(*))对研究区地表沉降格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局Moran’sI指数达到了0.45(p=0.001),宝安-南山-福田-罗湖片区是沉降风险高聚集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沉降 永久散射体 雷达干涉测量 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