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钟丽花 王亚洲 李欣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调查海南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流行病学情况,为海南省NRDS预防措施制定提供参考,降低NRDS率,提升人口出生质量。方法收集整理海南省5家综合医院和2家妇产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新生儿资料,统计NRDS发生率、新生儿情况:... 目的调查海南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流行病学情况,为海南省NRDS预防措施制定提供参考,降低NRDS率,提升人口出生质量。方法收集整理海南省5家综合医院和2家妇产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新生儿资料,统计NRDS发生率、新生儿情况: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Apgar评分等情况。孕妇情况:年龄、胎次、高危妊娠及类型、分娩方式、是否阴道难产及难产类型(巨大儿、糖尿病、扁平骨盆、肩难产等)。按照是否为NRDS,将新生儿分为NRDS组和非NRDS组,采用病例对照组研究法,比较两组新生儿及孕妇上述指标的差异,分析海南省新生儿NRDS的影响因素及危险因素,了解NRDS患儿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探讨NRDS预防和治疗措施。结果海南省2014年1月-2017年1月纳入调查医院共出生新生儿32183例,NRDS 392例,NRDS率1. 22%。胎儿性别、出生体质量、胎龄、出生Apgar评分、胎数、胎次、高龄产妇、胎次、阴道难产、高危妊娠是影响NRDS的相关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多胎、低体质量出生、胎龄≤35周、高龄产妇、阴道难产是NRDS危险因素。结论 NRDS预后差,产前对产妇及胎儿发生NRDS的危险因素评估,对于有NRDS危险因素的产妇做好产时应激预案,提升NRDS抢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胎儿指标 孕妇特征 危险因素 治疗方案 预后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7年与1989—1996年海南省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晓燕 陈积雄 +1 位作者 郑丕媚 窦倩如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24期3690-3693,共4页
目的研究2006—2017年12年来海南省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并比较1989—1996年发病率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登记海南200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全省各县级以上医院0~14岁儿童新诊断1型糖尿病病例。根据2000年第五次和2010年第六次全... 目的研究2006—2017年12年来海南省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并比较1989—1996年发病率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登记海南200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全省各县级以上医院0~14岁儿童新诊断1型糖尿病病例。根据2000年第五次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海南省的0~14岁人口资料,以等比方法计算其他年份的各年龄、各性别的人口数。计算年校正发病率,应用x^2检验、Poisson公式检验及Poisson回归分析检验发病率差异显著性。并比较与1989—1996年发病率的变化。结果共登记新诊断病例152例,平均年粗发病率为0. 71/10万(95%CI:0. 39/10万~1. 26/10万),校正平均年发病率为0. 72/10万。性别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经x^2检验相互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 51,P <0. 05)。10~14岁发病率最高。与1989—1996年比较,总校正发病率为0. 30/10万,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海南省儿童2006—2017年校正平均年发病率为0. 72/10万,与1989—1996年比较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发病率 海南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麦伟虎 向伟 +4 位作者 郭梦颖 陈彩华 黎小年 朱道谋 郑君 《精准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328-332,共5页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制订海南地区的ROP筛查标准。方法对2017年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和海南省内各市县医院转诊来我院的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如患有严重疾病认为较高危的可适当扩大筛查范围。资...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制订海南地区的ROP筛查标准。方法对2017年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和海南省内各市县医院转诊来我院的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如患有严重疾病认为较高危的可适当扩大筛查范围。资料完整并随访的有1 124例(2 248眼),其中男624例,女500例,出生胎龄(GA)<37周,出生体质量≤2 000g。采用新生儿眼底广域成像系统(Retcam3)或双目间接眼底镜进行眼底筛查,并详细记录眼底发育情况。发生ROP的早产儿须对其全身情况进行记录,并随访至病变退化或视网膜完全血管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ROP的相关高危因素。结果发生ROP的早产儿209例,占18.5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胎龄小、出生体质量低、有吸氧史、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胎盘早剥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发生ROP的重要高危因素(P<0.01);而性别、分娩方式、试管婴儿、多胎妊娠、感染、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与ROP发生无关(P>0.05)。结论海南地区ROP发生率为18.59%,高于国内部分地区,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新生儿有胎龄小、低出生体质量、吸氧史、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胎盘早剥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危险因素时应予以特别关注,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RO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 早产儿 流行病学研究 新生儿筛查 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宣肺止嗽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效果观察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3
4
作者 钟丽花 张薇 +1 位作者 邢凯慧 杨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1-694,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宣肺止嗽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46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根据随机区组设计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干...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宣肺止嗽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46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根据随机区组设计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宣肺止嗽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气指标、肺功能、免疫球蛋白水平、血清细胞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2%)显著高于对照组(80.8%)(P<0.05)。观察组喘息缓解时间、罗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T、TPTEF/TE、VPTEF/V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G、IgA及Ig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PCT、MCP-1显著低于对照组,INF-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宣肺止嗽合剂可有效改善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提高免疫指标,降低炎性因子,促进患儿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 宣肺止嗽合剂 小儿支气管炎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汉、黎族7月龄至7岁儿童营养不良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亚明 郭德兴 +7 位作者 郭秀风 李琼昭 李庆宣 谢跃琦 夏兰 黄美娇 高允锁 陈桂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2-32,共1页
为了解海南省汉、黎族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利用2000年海南省汉、黎族7月龄至7岁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WHO的诊断标准(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和身高别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分别诊断为中度体重低下、发育... 为了解海南省汉、黎族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利用2000年海南省汉、黎族7月龄至7岁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WHO的诊断标准(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和身高别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分别诊断为中度体重低下、发育迟缓和消瘦),对海口、五指山两市945名(男童516名,女童429名)7月龄至7岁儿童进行营养不良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黎族 儿童 营养不良 流行病学 调查 汉族
原文传递
海南省汉、黎族孕妇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亚明 郭德兴 +7 位作者 郭秀风 李琼昭 李庆宣 谢跃琦 夏兰 黄美娇 高允锁 陈桂芳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8-229,共2页
关键词 海南 汉族 黎族 孕妇 铁缺乏症 流行病学 诊断标准
原文传递
小儿腹泻应用整体护理程序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9
7
作者 谢玉美 王仁媛 陈贝贝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3期499-501,共3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程序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92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患儿家...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程序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92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患儿家属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小儿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程序能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还能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泻 整体护理程序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鲁斯特钠联合布地奈德辅助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秀英 冯小伟 +2 位作者 廖锋 向伟 陈实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8期3405-3407,共3页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钠联合布地奈德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以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66例MP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钠联合布地奈德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以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66例MP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d)静脉滴注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斯特钠治疗联合布地奈德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喘息、肺部啰音等消失时间、影像学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1、-2.859、-5.25、-15.82,P<0.05);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Z=-5.798,P<0.001);哮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1、13.81,P<0.05)。结论孟鲁斯特钠联合布地奈德辅助治疗MP肺炎可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哮喘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孟鲁斯特钠 布地奈德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溶血病与G6PD缺乏症致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小明 邢凯慧 +1 位作者 庄太平 陈彩华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060-1062,共3页
目的比较ABO溶血病与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致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入住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104例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ABO组)与51例G6PD缺乏症(G6PD组)所致高胆红素... 目的比较ABO溶血病与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致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入住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104例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ABO组)与51例G6PD缺乏症(G6PD组)所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72 h内ABO组97例(93.27%),G6PD组47例(92.16%)出现黄疸并达峰值;ABO组黄疸出现时间为(1.28±0.78)d,明显短于G6PD组的(1.83±1.0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O组与G6PD组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分别为(326.54±91.05)μmol/L和(360.23±128.34)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O组与G6PD组黄疸平均消退时间分别为(5.58±1.24)d和(5.94±1.65)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3例存在急性胆红素脑病表现,其中ABO组2例,G6PD组1例。结论 ABO溶血病与G6PD缺乏症是足月新生儿早期高胆的常见原因;新生儿ABO溶血病较G6PD缺乏症所致新生儿黄疸发生时间早,黄疸程度及消退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溶血病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高胆红素血症 足月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患儿肝损害状况调查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文琳 林秋玉 沈敏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70-371,共2页
目的了解轮状病毒感染致急性腹泻患儿肝损害发生状况。方法 2013年5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幼儿腹泻160例,采用金标法检测血清RV抗原,采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和IL-10水平。结果本组诊断RV感染70例,非RV感染90例;在RV... 目的了解轮状病毒感染致急性腹泻患儿肝损害发生状况。方法 2013年5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幼儿腹泻160例,采用金标法检测血清RV抗原,采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和IL-10水平。结果本组诊断RV感染70例,非RV感染90例;在RV感染患儿,肝损害发生率为24.3%,明显高于非RV感染组的6.7%(P<0.05);32例1岁以上RV感染者肝损伤发生率为6.0%,显著低于38例1岁以下患儿的15.8%(P<0.05);在RV感染组,53例肝功能检查正常者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分别为(4.47±1.38)pg/ml、(101.85±17.46)pg/ml、(24.53±5.37)pg/ml,明显低于17例肝功能损害者【分别为(5.83±2.06)pg/ml、(119.53±20.48)pg/ml、(29.38±6.43)pg/ml,P<0.05】。结论 RV感染腹泻患儿往往会出现肝损害,尤其是1岁以下患儿,应注意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轮状病毒 腹泻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改善小儿急性哮喘预后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黄玲 王仁媛 符增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208-211,共4页
哮喘属于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其致病机制复杂,T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均参与其中,不易根治。研究显示,哮喘易转归急性期,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可致患儿气道高敏反应,诱发呼吸窘迫、气喘及气促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 哮喘属于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其致病机制复杂,T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均参与其中,不易根治。研究显示,哮喘易转归急性期,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可致患儿气道高敏反应,诱发呼吸窘迫、气喘及气促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或猝死,且病情反复发作、治疗周期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小儿急性哮喘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71例婴幼儿五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小明 冯乃超 王绍胜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5期2544-2545,共2页
目的了解海口市及其周边地区婴幼儿微量元素的缺乏情况,为本地区微量元素的补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 871例于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常规健康体检的婴幼儿全血五种微量元素经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检测结... 目的了解海口市及其周边地区婴幼儿微量元素的缺乏情况,为本地区微量元素的补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 871例于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常规健康体检的婴幼儿全血五种微量元素经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检测结果。分为≤1岁、1~2岁、2~3岁三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婴幼儿全血中铜、镁、铁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大,血锌水平增加,血钙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 871例婴幼儿全血标本检测到锌缺乏574例(30.68%)、铁缺乏84例(4.49%)、钙缺乏14例(0.75%)、铜缺乏9例(0.48%)、镁缺乏4例(0.21%),其中以锌缺乏最常见。结论海口市及其周边地区婴幼儿五种微量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缺乏,其中以锌缺乏最常见,重点应注意微量元素锌的监测与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微量元素 原子吸收光谱仪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3
作者 谢玉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在本院门诊雾化吸入治疗中心做雾化吸入治疗的10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雾化吸入治疗前先对家长进行健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在本院门诊雾化吸入治疗中心做雾化吸入治疗的10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雾化吸入治疗前先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良好率92.0%与总有效率9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0%与68.0%(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雾化吸入患儿的依从性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小儿支气管哮喘 雾化吸入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对早产儿120例临床护理效果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婵 符传杰 +2 位作者 吴惠文 轩妍 徐克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82-485,共4页
就目前的统计情况来看,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大约在6%左右,临床病死率则在30%以下。由于早产儿是在身体还未满足出生条件的情况下即分娩,因此其体内各系统功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问题,而且自身抵抗能力较弱,胃容量较普通婴儿更小,体温无法... 就目前的统计情况来看,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大约在6%左右,临床病死率则在30%以下。由于早产儿是在身体还未满足出生条件的情况下即分娩,因此其体内各系统功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问题,而且自身抵抗能力较弱,胃容量较普通婴儿更小,体温无法更好地调节,并且并发症概率也要高于普通新生儿。因此,在早产儿分娩后的护理干预工作十分重要,其是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关键,需要不断创新护理方法提升工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死率 统计情况 临床护理 护理干预 体质量 新生儿室 体位护理 呼吸道护理 鼻饲管 出生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鲁司特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儿肺功能及血清IL-4和IL-25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钟丽花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8期2859-2860,共2页
目的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6~14岁哮喘患儿肺功能和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25(IL-25)的影响。方法将6~14岁哮喘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糖皮质激素吸入干预组(A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B组),... 目的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6~14岁哮喘患儿肺功能和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25(IL-25)的影响。方法将6~14岁哮喘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糖皮质激素吸入干预组(A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B组),各40例。于治疗前和12周后检测肺功能和血清IL-4I、L-25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以B组更加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IL-4I、L-25均明显降低,B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口服孟鲁司特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明显纠正炎性细胞因子IL-4I、L-25的异常改变,改善患儿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肺功能 孟鲁司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IL-22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小燕 陈运旺 +1 位作者 徐莉副 雷智贤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第7期1091-1092,1104,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外周血白介素-22(IL-22)表达变化,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8月收治的ARDS患儿72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20例为正常健康对照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外周血白介素-22(IL-22)表达变化,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8月收治的ARDS患儿72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20例为正常健康对照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22表达水平。结果轻、中、重度组ARDS患儿外周血IL-2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儿童(P<0.01)。其中重度组IL-22表达显著高于中度组(P<0.01),中度组IL-22表达又显著高于轻度组(P<0.01)。ARDS患儿外周血IL-22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r=0.612,P<0.05)和SOFA评分(r=0.637,P<0.05)呈显著正相关。死亡组患儿外周血IL-22表达水平为37.45±5.36μmol/L,显著高于存活组的17.39±24.27μmol/L(t=21.273,P<0.0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截断值21.54μmol/L,诊断敏感性为82.7%,特异性为72.4%。结论 ARDS患儿外周血IL-22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有可能用于ARDS患儿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白介素-22(IL-22)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行为训练联合托吡酯对癫痫患儿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子友 冯乃超 王博雄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22期3436-3437,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训练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患儿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进修医院儿科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癫痫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儿使用托吡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训练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患儿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进修医院儿科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癫痫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儿使用托吡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实施健康行为训练,分别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服药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等进行客观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癫痫患儿采用健康行为训练联合托吡酯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儿服药的依从性以及改善预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训练 托吡酯 癫痫 依从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09年海南省手足口病242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钟丽花 朱道谋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469-1469,共1页
手足口病近年在儿童中常见流行,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二者所致的手足口病临床难以区别。与CA16不同,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儿童 EV71
原文传递
吗啡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机械通气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研究
19
作者 王亚洲 张笃飞 雷智贤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522-525,共4页
目的探讨吗啡对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机械通气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94例重症HFMD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2组均给予机械通气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静脉给予咪达唑仑维持,实验组则静脉给予... 目的探讨吗啡对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机械通气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94例重症HFMD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2组均给予机械通气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静脉给予咪达唑仑维持,实验组则静脉给予吗啡维持。比较2组镇静前和镇静后1 h、4 h,12 h、24 h时的Ramsay评分,各项临床指标,机械通气治疗12 h后各项指标水平及患儿预后情况。结果2组镇静后各时间点Ramsay评分均比镇静前有所提高(P<0.05),且镇静后1 h和4 h实验组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达到满意镇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人住监护室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机械通气12 h后实验组患儿氧合指数(0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吸气峰压(PIP)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啡在重症HFMD患儿机械通气治疗中镇静效果显著,可以快速达到满意镇静,改善患儿缺氧症状,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监护室时间,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吗啡 机械通气 镇静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腹泻应用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4
20
作者 范平莉 陈姣 +1 位作者 符海珠 王琼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1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90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临床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90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临床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止吐时间、大便正常时间以及脱水纠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腹泻患儿中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提高服务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其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泻 护理干预 综合性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