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临床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侯伟 金茜 +3 位作者 于盈 杨亦德 邱济海 谢红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8-621,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征与病理相关性。方法:对11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检测血清HBV-DNA水平、HBV血清标记物、血清ALT水平、血清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及Ⅳ型胶原)。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征与病理相关性。方法:对11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检测血清HBV-DNA水平、HBV血清标记物、血清ALT水平、血清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及Ⅳ型胶原)。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织病理与年龄、血清HBV-DNA水平、血清ALT水平、纤维化血清标志物的关系。结果:11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脏病理改变,其中G2及以上占75.4%,S2及以上47.4%;以ALT水平进行分层分析发现ALT水平与纤维化分期及炎症程度分级无关(χ2=5.236,P>0.05;χ2=3.993,P>0.05);血清HBV-DNA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肝脏纤维化及炎症无关(F=2.139,P>0.05;F=1.776,P>0.05);以不同年龄组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年龄与纤维化分期及炎症程度有关,随着年龄增加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加重(χ2=30.862,P<0.01;χ2=21.167;P<0.05);随肝脏病理炎症及纤维化进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PCllI、ⅣC水平逐步升高,以HA、ⅣC敏感性最高。结论:年龄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相关,血清纤维化标志物是反映肝脏病理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病理学 血清学指标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凤玲 金茜 +3 位作者 于盈 毛娟娟 侯伟 陈永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4期23-26,30,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肝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SD大鼠51只,随机分4组:健康对照组6只,急性肝衰竭(ALF)模型组15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组15只,大黄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MD+BMSCs)组15只。D-氨基半乳... 目的探讨大黄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肝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SD大鼠51只,随机分4组:健康对照组6只,急性肝衰竭(ALF)模型组15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组15只,大黄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MD+BMSCs)组15只。D-氨基半乳糖(D-Gal N)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BMSCs组及EMD+BMSCs组于造模后12 h尾静脉注射BMSCs悬液1.5 m L(约含BMSCs1.0×106 cells/m L),共1次;EMD+BMSCs组于造模后12 h开始腹腔注射大黄素10 mg/kg,每天2次,共3 d。ALF模型组于造模后12 h尾静脉注射等体积无菌PBS。各组大鼠均在造模后72 h,以10%的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取门静脉血及肝组织标本。测血清ALT、AST、TBil,免疫组化测肝组织Bcl-2、Bax及PCNA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72 h,ALF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和TBil指标显著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91、6.796、6.835,P均<0.05)。与ALF模型组比较,BMSCs组及EMD+BMSCs组血清ALT、AST、TBil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EMD+BMSCs组为著。EMD+BMSCs组中Bcl-2、PCNA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ALF模型组,而Bax表达则显著低于ALF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57,P<0.05)。结论大黄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功能的改善及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更佳,此种作用可能部分与Bcl-2/Bax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肝功能衰竭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涂文辉 侯伟 +3 位作者 金茜 邱济海 宋玉龙 张惠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35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30例肝衰竭患者经单纯血浆置换术(plasma exchange,PE)治疗后临床转归,评价PE术治疗肝衰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PE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PE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比较PE组和对照组治疗2... 目的探讨30例肝衰竭患者经单纯血浆置换术(plasma exchange,PE)治疗后临床转归,评价PE术治疗肝衰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PE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PE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比较PE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的疗效、最终治愈好转率、平均住院日等,并观察PE术的不良反应。结果 PE组30例患者治疗2周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TBIL、ALT、AST、INR下降(P<0.05),PTA升高(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不明显(P>0.05);PE组治愈好转率(24/30)80%,对照组为(15/3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平均住院日34.0 d,对照组44.8 d,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3.89%,且程度较轻。结论单纯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良好,是抢救肝衰竭患者极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肝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脏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凤玲 金茜 +1 位作者 于盈 侯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150-3152,共3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脏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组。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大黄素组于造模后12 h开始腹腔注射大黄素10 mg/kg,每天2次...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脏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组。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大黄素组于造模后12 h开始腹腔注射大黄素10 mg/kg,每天2次。模型组及大黄素组分别在造模后24、72、120和168 h,随机各取6只,门静脉血测肝功能,肝组织10%甲醛液固定,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检测PCNA。结果 :造模后24 h,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值明显升高,分别为(335.3±101.7)U/L和(625.2±124.3)U/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9.5±3.1)U/L和(78.5±4.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46和7.327,均P<0.01),以72 h为著。造模后72 h,大黄素组血清ALT、AST分别为(136.8±56.2)U/L和(185.5±78.7)U/L,显著低于模型组的(769.0±124.4)U/L和(1 203.7±223.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424和3.958,均P<0.01)。造模后24 h,模型组PCNA为0.103±0.017,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054±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5.575,P<0.01),72 h达高峰,为0.141±0.092,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大黄素组24 h PCNA的表达为0.165±0.031,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0.274,P<0.01),72、120 h大黄素组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7.758和4.591,均P<0.01)。结论:大黄素能显著提高肝功能衰竭大鼠肝脏PCNA的表达,其对肝功能的改善作用,可能与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急性 大黄素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近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叶丹 王凤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7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治疗的10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100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恩替卡韦0.5mg/...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治疗的10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100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恩替卡韦0.5mg/次,定时空腹口服,每天1次;观察组同时予苦参素胶囊0.2 g/次,每天3次,连续治疗48周,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24周、48周后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的联合应答率、病毒学应答率、生化学应答率、HBe Ag血清转换率、无应答率。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较治疗前以及治疗24周后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联合应答率、病毒学应答率、生化学应答率、HBe Ag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无应答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数不良反应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影响治疗。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近期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HBEAG阳性 恩替卡韦 苦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9例初治菌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MSCT表现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登法 杨铁军 +4 位作者 叶啸 华浅近 丁力 王林友 杨亦德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4期123-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初治菌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MS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登记治疗、资料完整的初治菌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9例,由2名胸部影像专家阅片,分析、记录该病胸部MSCT表现特点。结果59例菌阴活动... 目的探讨初治菌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MS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登记治疗、资料完整的初治菌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9例,由2名胸部影像专家阅片,分析、记录该病胸部MSCT表现特点。结果59例菌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经过6个月正规药物治疗后均有吸收好转。59例菌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男40例,女19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33.2岁。肺部病变累及两肺上叶为主,其中两肺上叶同时受累15例,仅左肺上叶受累16例,仅右肺上叶受累11例。两肺下叶受累8例,两肺上下叶受累6例,两肺弥漫受累3例。初治菌阴活动性肺结核MSCT征象中,小叶中心结节55例,腺泡结节50例,树芽征47例,小叶样实变28例,磨玻璃影26例,边缘模糊的实变18例,支气管壁增厚15例,厚壁空洞9例,多发结节内小空洞3例,上述征象检出率分别为93.2%、84.7%、79.7%、47.5%、44.1%、30.5%、25.4%、15.3%、5.08%。非活动性肺结核MSCT征象中,斑块16例,边缘清晰高密度结节15例,条索影14例,钙化14例,支气管扩张3例,肺结构扭曲变形2例,上述征象检出率分别为27.1%、25.4%、23.7%、23.7%、5.09%、3.39%。结论小叶中心结节,腺泡结节,树芽征是初治菌阴活动性肺结核MSCT最常见征象,代表结核杆菌易支气管播散特点。结合病灶部位、形态可以提高菌阴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菌阴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尼培南联合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金茜 王冬国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3期1-4,8,共5页
目的探讨帕尼培南与舒巴坦联合应用对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帕尼培南敏感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各40株菌株,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及联合药敏棋盘法测定帕尼培南与舒巴坦单用及联合使用的MIC值,计算部分抑菌指数(∑FIC),确... 目的探讨帕尼培南与舒巴坦联合应用对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帕尼培南敏感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各40株菌株,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及联合药敏棋盘法测定帕尼培南与舒巴坦单用及联合使用的MIC值,计算部分抑菌指数(∑FIC),确定两种药物的体外联合效应。结果帕尼培南敏感鲍曼不动杆菌联合使用帕尼培南及舒巴坦较单独用药MIC50及MIC90均下降了2个倍比稀释度,帕尼培南耐药菌株联合用药后MIC50及MIC90均下降了1个倍比稀释度;联合给药对帕尼培南敏感菌株的协同作用为30.0%(12/40),部分协同为45.0%(18/40),相加作用为15.0%(6/40);帕尼培南耐药菌株结果显示协同作用为10.0%(4/40),部分协同为57.5%(23/40),相加作用为22.5%(9/40),2组无关作用均为10.0%(4/40),无菌株存在拮抗作用。结论帕尼培南联合舒巴坦在体外试验中对于鲍曼不动杆菌主要表现为协同和部分协同作用,两种药物联合较单药治疗能更有效地抑制鲍曼不动杆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帕尼培南 舒巴坦 棋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白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侯伟 涂文辉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12期966-967,共2页
目的 :调查台州地区引起肺部感染的肺炎克雷白杆菌 (KP)耐药性及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菌株的发生趋势。方法 :以VITEK AMA分析系统收集台州市立医院 2 0 0 0~ 2 0 0 3年引起肺部感染的KP共 5 3 1株 ,用GNS 12 0药敏卡检测其对... 目的 :调查台州地区引起肺部感染的肺炎克雷白杆菌 (KP)耐药性及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菌株的发生趋势。方法 :以VITEK AMA分析系统收集台州市立医院 2 0 0 0~ 2 0 0 3年引起肺部感染的KP共 5 3 1株 ,用GNS 12 0药敏卡检测其对 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4a来引起肺部感染的KP对氨曲南、头孢匹肟、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增高 ,而对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复方磺胺甲唑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较小 ,所有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 2 0 0 0~ 2 0 0 3年 4a间产ESBLs的KP检出率分别为3 2 .5 3 % ,41.3 5 % ,63 .0 3 % ,68.72 %。有逐年递增趋势 (χ2 =42 .65 8,P <0 .0 1)。结论 :本地区近 4a来引起肺部感染的KP对氨曲南、头孢匹肟、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等耐药率明显增高 ,产ESBLs的KP逐年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白杆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中大黄提取物治疗作用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叶丹 王凤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2期32-34,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采用大黄提取物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D-氨基半乳糖建立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选取SD大鼠15只,随机分为3组(n=5)。A组为健康大鼠,不施加任何试验处理;B组为肝衰竭大鼠,造模后12 h尾静脉注射1 mL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对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采用大黄提取物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D-氨基半乳糖建立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选取SD大鼠15只,随机分为3组(n=5)。A组为健康大鼠,不施加任何试验处理;B组为肝衰竭大鼠,造模后12 h尾静脉注射1 mL生理盐水;C组为大黄提取物治疗组,造模后12 h向腹腔注射大黄提取物(10 mL/kg),每日3次,连续注射2 d。各组大鼠均在造模48 h之后注射10%的水合氯醛进行麻醉,取门静脉血以及肝组织标本进行试验指标观测。结果 B组大鼠造模后出现急性肝衰竭表现,而A组、C组均无或仅有少量症状出现。B组大鼠在造模48 h后血清ALT、AST以及TBiL含量均出现显著上升,而C组出现下降。结论大黄提取物有利于促进急性肝衰竭大鼠的恢复,并且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增强BMSCs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此治疗方法能够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为肝功能障碍患者提供一定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提取物 急性肝衰竭 大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盈 李海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2期228-228,共1页
关键词 重型病毒性肝炎 预后因素 病历资料 病死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标记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熔解曲线分析方法定量检测HBeAg阳性患者前C区变异株 被引量:1
11
作者 涂文辉 侯伟 +9 位作者 张瑾 吕莹 王瑾瑜 张咏梅 张轶俊 刘红艳 朱浩翔 秦艳丽 毛日成 张继明 《肝脏》 2013年第5期297-302,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HBV复杂前C区变异株精确定量的检测系统。方法分两步实时PCR完成检测。首先应用野生株阻断探针(WT-blocker probe)进行选择性抑制野生株病毒的扩增,而含量偏低的变异株病毒得以扩增约10000倍,使其在后续反应中易于检出;第... 目的建立一种HBV复杂前C区变异株精确定量的检测系统。方法分两步实时PCR完成检测。首先应用野生株阻断探针(WT-blocker probe)进行选择性抑制野生株病毒的扩增,而含量偏低的变异株病毒得以扩增约10000倍,使其在后续反应中易于检出;第二步应用单标记探针(Simple Probe)结合熔解曲线分析系统精确定量检测前C区G1896A、G1899A、G1896A/G1899A变异株。通过PBPPO(primer-blocker-probe partial-overlap)设计减少基因多态性对检测的影响,来提高检测精确度。检验结果经直接测序及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予以证实。结果 4种标准质粒(G1896/G1899、G1896A、G1899A、G1896A/G1899A)能够很好地被检出并予以区分,突变检测灵敏度达到0.01%;10例HBeAg阳性(直接测序法鉴定前C区变异阴性)患者血清标本中,每例至少1种前C区变异株被检出。结论单标记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熔解曲线分析能够早期灵敏检测前C区变异株,前C区变异株进化过程及机制还需进一步大样本、纵向队列研究予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单标记探针 熔解曲线分析 前区变异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穿刺病理与血清HBV-DNA载量、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金茜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7期614-61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肝脏病变程度与血清HBV-DNA含量的关系及肝组织纤维化分期与血清纤维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59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血清免疫学指标分为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均进行肝穿刺组织学检查及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肝脏病变程度与血清HBV-DNA含量的关系及肝组织纤维化分期与血清纤维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59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血清免疫学指标分为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均进行肝穿刺组织学检查及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BV-DNA、放免法(R IA)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HA、LN、PCⅢ、C IV)。结果HBeAg阳性组患者不同炎症分级的HBV-DNA水平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纤维化分期的H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eAg阴性组患者不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H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HA、PCⅢ、C IV水平随着纤维化程度加重而递增。结论HBeAg阳性组患者中随着炎症损伤加重,HBV-DNA水平增高。HBeAg阴性组肝脏病变程度与HBV-DNA水平无直接相关,不同HBV-DNA水平者均应及时进行肝活检明确病变程度。而联合检测血清HA、LN、PCⅢ、C IV是反映肝脏纤维化程度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肝脏病理 肝纤维化 HBV—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达灵致肝损伤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毛娟娟 于盈 +2 位作者 杨亦德 程伟松 金茜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期101-103,107,共4页
目的验证可达灵所致肝损伤,分析肝损伤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感染科收治的服用可达灵致肝损伤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资料、临床特征及用药前后转氨酶、胆红素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验证可达灵所致肝损伤,分析肝损伤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感染科收治的服用可达灵致肝损伤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资料、临床特征及用药前后转氨酶、胆红素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治20例可达灵致肝损伤患者,年龄46~76岁,60岁以上患者13例(65.00%),女13例(65.00%),在服用可达灵3~12周后出现肝损伤,损伤类型以肝细胞型肝损伤为主。其中仅6例患者有黄疸、恶心及疲劳不适等临床表现,所有患者经护肝治疗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可达灵可致患者发生肝损伤,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故服用可达灵期间应密切监测肝功能,以便及时发现肝损伤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灵 肝损伤 脂肪肝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中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1例
14
作者 谢红东 侯伟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失代偿期肝硬化 中药治疗 拉米夫定 联合 临床并发症 肝硬化合并 终末阶段 反复发作 慢性肝病 治疗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BCP区A1762T/G1764A变异株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15
作者 吕莹 涂文辉 陈晓蓉 《肝脏》 2017年第7期605-607,共3页
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BCP区A1762T/G1764A变异株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单标记探针联合选择性阻断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精确定量检测97例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BCP区A1762T/G1764A变异株,并进行统计学分... 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BCP区A1762T/G1764A变异株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单标记探针联合选择性阻断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精确定量检测97例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BCP区A1762T/G1764A变异株,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7例HBeAg阳性患者变异株的含量会随着HBV DNA水平的升高而降低(P<0.01)。变异株含量同时与HBeAg水平呈显著相关,随着HBeAg水平的升高,变异株含量降低(P<0.01)。结论对HBV感染者的BCP区A1762T/G1764A变异株进行定量检测,可对患者病情的可能发展进行预测,从而可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BCP区 A1762T/G1764A双变异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应用腹水浓缩超滤回输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4年第4期3-4,10,共3页
目的:寻找治疗难治性腹水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应用北京伟力新世纪科学发展有限公司制造的伟力电脑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治疗仪治疗。结果:40例难治性腹水患者经治疗后,每次滤出液2600~14500mL,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尿量增加,肾功能检... 目的:寻找治疗难治性腹水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应用北京伟力新世纪科学发展有限公司制造的伟力电脑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治疗仪治疗。结果:40例难治性腹水患者经治疗后,每次滤出液2600~14500mL,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尿量增加,肾功能检测明显改善。结论:腹水超滤浓缩是一种临床治疗难治性腹水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腹水 肝硬化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治疗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沙门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17
作者 杨年忠 梁祚法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846-846,共1页
关键词 沙门菌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食堂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6
18
作者 杨亦德 金茜 +2 位作者 毛娟娟 梁勇 王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2012年9月~2015年1月肺结核门诊诊断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入组11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8例,共脱落19例,完成疗程97例,实验组49例,对照组48例;实... 目的探讨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2012年9月~2015年1月肺结核门诊诊断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入组11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8例,共脱落19例,完成疗程97例,实验组49例,对照组48例;实验组(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3HRZELfx/5HRLfx。对照组(标准化疗方案):2HRZESm/6HRE。观察临床疗效、痰菌转阴率、胸部CT疗效、不良反应,8个月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实验组痰菌阴转率为97.96%,对照组痰菌阴转率为81.25%。两组痰菌阴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痰菌转阴率实验组要好于对照组。胸部CT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胸部CT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实验组胸部CT疗效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5例,对照组不良反应15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实验组治疗能明显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结论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的治疗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在临床疗效、胸部CT疗效、痰菌阴转率均优于标准化疗方案,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标准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链霉素 肺结核 化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36量表评估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亦德 谢红东 +5 位作者 金茜 邱继海 王凤玲 毛娟娟 梁勇 王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0期15-19,共5页
目的应用SF-36量表中文问卷,评价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1月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9例,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3HRZELfx/5HRLfx;对照组48例,标准化疗方案:2HRZ... 目的应用SF-36量表中文问卷,评价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1月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9例,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3HRZELfx/5HRLfx;对照组48例,标准化疗方案:2HRZESm/6HRE。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结束时分别应用SF-36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测量。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F-36量表8个维度及总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具有可比性。2治疗3个月后SF-36量表测量值显示实验组8个维度及总得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能够更早地得到改善。3完成疗程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F-36量表总的得分及8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完成疗程时的SF-36量表测量值显示,8个维度及总的得分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5对照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结束的SF-36量表测量值显示,7个维度及总的得分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P维度在3个月后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维度得分在治疗结束时得分恢复,提示对照组在强化期注射链霉素针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两组经抗结核治疗后,患者生命质量最终均得到改善,但是对照组在注射链霉素针过程中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实验组能更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链霉素 肺结核 SF-36量表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及其相关蛋白泛素化修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涂文辉 刘锦 朱传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91-2197,共7页
蛋白质泛素化广泛存在于细胞内,是蛋白翻译后的一种修饰。HBV及其相关蛋白的泛素化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HBV及其相关蛋白的泛素化修饰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了解HBV的复制调控及其蛋白的泛素化研究提供了借鉴,为治愈慢性HBV感染提供新... 蛋白质泛素化广泛存在于细胞内,是蛋白翻译后的一种修饰。HBV及其相关蛋白的泛素化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HBV及其相关蛋白的泛素化修饰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了解HBV的复制调控及其蛋白的泛素化研究提供了借鉴,为治愈慢性HBV感染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蛋白质类 泛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