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炭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概况和展望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忠强 刘婷婷 +2 位作者 王升忠 孟宪民 吴良欢 《科技通报》 2007年第2期277-281,共5页
泥炭是沼泽中死亡植物残体长期积累转化形成的有机矿产资源,是高效的土壤改良剂,天然的离子交换剂和吸附剂,植物和微生物优良的生长载体,在土壤改良、植物生长,微生物培育,重金属去除、有机物降解,废气吸附等方面应用广泛。本文综述泥... 泥炭是沼泽中死亡植物残体长期积累转化形成的有机矿产资源,是高效的土壤改良剂,天然的离子交换剂和吸附剂,植物和微生物优良的生长载体,在土壤改良、植物生长,微生物培育,重金属去除、有机物降解,废气吸附等方面应用广泛。本文综述泥炭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并探讨泥炭作为土壤污染的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方法衔接体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泥炭属性 环境修复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霉素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生态效应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家德 钱海丰 +2 位作者 胡宝兰 王智烨 徐茜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71-774,787,共5页
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动态变化表明,低浓度井冈霉素对细菌总数没有明显影响,较高浓度井冈霉素可促进细菌总数的增加,其中浓度在60mL/kg时,井冈霉素对细菌的刺激强度最高,为对照的220倍,过高浓度的井冈霉素(240mL/kg)对细菌总量的促进作用... 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动态变化表明,低浓度井冈霉素对细菌总数没有明显影响,较高浓度井冈霉素可促进细菌总数的增加,其中浓度在60mL/kg时,井冈霉素对细菌的刺激强度最高,为对照的220倍,过高浓度的井冈霉素(240mL/kg)对细菌总量的促进作用反而不明显。井冈霉素对土壤中放线菌数量是先刺激后抑制,刺激强度最高时,放线菌数量可增至对照的61倍左右;而最高抑制强度可使放线菌的数量降至对照的14.5%。井冈霉素对真菌的敏感性较低,只有浓度高达120、240mL/kg时,才对真菌产生明显刺激作用,最高刺激强度为同时期对照的118倍。发光菌的毒理试验表明,低浓度井冈霉素毒性很低,较高浓度时呈现较大毒性,但能在短期内恢复,而过高浓度时的井冈霉素可能对土壤微生物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霉素 微生物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间水环境容量多目标公平分配的水环境基尼系数法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丁江 吕军 沈晔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1,共4页
基于区域间水环境容量分配的控制指标和公平性准则分析,应用水环境基尼系数概念,以定量表达各公平性准则;并将各控制指标的水环境基尼系数均达到最小值作为界定多目标公平性的标准值。以此为基础,以各区域水环境容量分配比例为搜索变量... 基于区域间水环境容量分配的控制指标和公平性准则分析,应用水环境基尼系数概念,以定量表达各公平性准则;并将各控制指标的水环境基尼系数均达到最小值作为界定多目标公平性的标准值。以此为基础,以各区域水环境容量分配比例为搜索变量,以水环境基尼系数达到多目标公平性标准值为目标,采用多目标最优化方法确定区域间水环境容量公平分配方案。应用该方法,对长乐江流域水环境容量在区域间的分配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将水环境基尼系数作为水环境容量分配结果的公平性衡量指标具有客观性,确定的水环境容量公平分配方案体现了多目标公平性。水环境基尼系数法可以推广至同一层面、具有可比性的排污单位间水环境容量公平分配问题上,且方法简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基尼系数 水环境容量 区域 分配 多目标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修复技术应用前景广泛 被引量:6
4
《国际学术动态》 2006年第3期26-28,共3页
由国际植物营养学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浙江大学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植物修复与生态健康国际研讨会于2005年9月10~13日在杭州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荷兰... 由国际植物营养学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浙江大学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植物修复与生态健康国际研讨会于2005年9月10~13日在杭州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荷兰、日本、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捷克等15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5省市共计200多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以促进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部门在植物修复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协作为宗旨,以“植物修复与生态健康”为主题,把农业、环境、生态学、化学等相关学科的专家集在一起,研讨环境污染的植物修复科学理论,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学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技术应用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际研讨会 印度尼西亚 生态健康 生态环境质量 环境修复 农产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和形状特征的水稻扫描叶片氮素营养诊断 被引量:26
5
作者 顾清 邓劲松 +3 位作者 陆超 石媛媛 王珂 沈掌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0-174,159,共6页
使用扫描仪获取水稻叶片图像,综合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参数优选和分类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水稻叶片的光谱和形状特征,并进行了氮营养的诊断与识别。研究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提取叶尖部位的黄化面积比例,指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使用扫描仪获取水稻叶片图像,综合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参数优选和分类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水稻叶片的光谱和形状特征,并进行了氮营养的诊断与识别。研究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提取叶尖部位的黄化面积比例,指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此参数与叶片氮含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863)。提取整叶和叶尖的颜色参数并分别与叶片氮含量进行指数回归分析,发现叶尖部位的颜色特征能更好地反映叶片的氮素营养状况。采用CfsSubsetEval和Scatter search相结合方法对特征进行约简与优化,根据选择结果结合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模式识别。精度检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缺氮和正常叶片的正确识别率较高,随氮素水平的升高,正确识别率降低,对过量水平的正确识别率较低,叶面积在缺氮和正常模式下能对识别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图像 氮素 光谱特征 形状特征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低温冷害监测评估及预报方法评述 被引量:28
6
作者 程勇翔 王秀珍 +2 位作者 郭建平 赵艳霞 黄敬峰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7-303,共7页
对作物冷害指标、风险及损失评估、监测和预报,以及近年来业务化应用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比较了这些领域新老研究方法的优缺点。重点介绍3S技术和作物模型在这些领域的应用。探讨了遥感温度反演与冷害监测相结合的可行途径,作物... 对作物冷害指标、风险及损失评估、监测和预报,以及近年来业务化应用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比较了这些领域新老研究方法的优缺点。重点介绍3S技术和作物模型在这些领域的应用。探讨了遥感温度反演与冷害监测相结合的可行途径,作物模型用于区域冷害损失评估所需的尺度转换及相应冷害模块添加等问题。明确了新技术与冷害研究相结合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和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可为冷害研究的技术革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冷害 遥感反演 作物模型 风险评估 损失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倒伏水稻识别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占宇 王大成 +1 位作者 李波 黄敬峰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2-345,共4页
运用可见光/近红外光谱仪获取正常的和受稻飞虱、穗颈瘟危害而倒伏的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反射率光谱进行降维处理,提取2个主分量光谱.其中,第一主分量PC1代表了水稻冠层的光谱特性,第二主分量PC2反映了倒伏水... 运用可见光/近红外光谱仪获取正常的和受稻飞虱、穗颈瘟危害而倒伏的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反射率光谱进行降维处理,提取2个主分量光谱.其中,第一主分量PC1代表了水稻冠层的光谱特性,第二主分量PC2反映了倒伏水稻的冠层光谱变化信息.将前2个主分量作为支持向量分类机(SVC)的输入向量,建立分类模型.结果表明,对受稻飞虱危害倒伏的水稻验证数据的识别精度为100%,对受穗颈瘟危害倒伏的水稻验证数据的识别精度为90.9%.研究表明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倒伏水稻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飞虱 穗颈瘟 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反射率 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分类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计算机视觉和光谱分割技术进行水稻叶片钾胁迫特征提取与诊断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石媛媛 邓劲松 +3 位作者 陈利苏 张东彦 丁晓东 王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4-219,共6页
实时、便捷、可靠的作物营养诊断和监测方法是科学施肥的基础。传统手段在取样、测定、数据分析方面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时效性差。通过静态扫描技术采集不同钾营养水平的水稻叶片图像,利用面向对象的光谱分割技术和最近邻分类器... 实时、便捷、可靠的作物营养诊断和监测方法是科学施肥的基础。传统手段在取样、测定、数据分析方面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时效性差。通过静态扫描技术采集不同钾营养水平的水稻叶片图像,利用面向对象的光谱分割技术和最近邻分类器,根据扫描图像中目标对象的光谱、空间、形状等特征对钾胁迫叶片特征进行了准确的提取和识别,并从分类结果里初步判断出斑点区域面积比例随钾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用叶片图像进行缺钾叶片量化诊断时,第三完全展开叶优于第一完全展开叶。随机选取250个点利用误差分析矩阵方法进行精度评价,总体识别精度为96.00%,KAPPA系数为0.945 3。这一叶片特征提取方法为水稻钾胁迫量化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光谱分割 钾胁迫 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纳滤预处理环氧树脂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建军 陈灵聪 谢正苗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66,共4页
本文针对环氧树脂生产废水采用FeSO4、PAM、有机改性膨润土等进行混凝强化预处理,再用纳滤膜分离技术对预处理水中有机物和盐进行分离回用。结果表明:以FeSO4或PAM为混凝剂单独作用时,COD最佳去除率为28%;两者结合COD总去除率可达40%;... 本文针对环氧树脂生产废水采用FeSO4、PAM、有机改性膨润土等进行混凝强化预处理,再用纳滤膜分离技术对预处理水中有机物和盐进行分离回用。结果表明:以FeSO4或PAM为混凝剂单独作用时,COD最佳去除率为28%;两者结合COD总去除率可达40%;利用膨润土原土作吸附剂,总去除率最高为32%;采用有机膨润土吸附,COD去除率可达到72%。预处理脱盐率仅为8.7%。强化预处理以后,采用两级纳滤膜分离技术,出水的含盐量从48.54g/L降至低于10g/L,大大降低了高含盐对有机废水后续生物处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废水回用 纳滤 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rra与Aqua 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的县级水稻总产遥感估算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代亮 黄敬峰 +1 位作者 孙华生 王福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6-522,共7页
以湖南省醴陵市为研究区域,在比较分析Terra卫星与Aqua卫星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增强型植被指数的基础上,结合这两个卫星提供的空间分辨率为250m、时间分辨率为16d的植被指数产品,建立水稻各主要生育期增强型植被指数平均值乘以水稻面积... 以湖南省醴陵市为研究区域,在比较分析Terra卫星与Aqua卫星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增强型植被指数的基础上,结合这两个卫星提供的空间分辨率为250m、时间分辨率为16d的植被指数产品,建立水稻各主要生育期增强型植被指数平均值乘以水稻面积的结果与乡镇级水稻总产的一次线性、二次非线性及逐步回归模型。通过误差分析,选择最优遥感拟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下一年水稻总产。结果显示,水稻种植区Terra卫星与Aqua卫星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增强型植被指数有超过50%的偏差绝对值小于0.03;93.22%、99.50%的偏差绝对值分别小于0.08、0.10。水稻遥感拟合模型模拟结果相对误差小于0.1%,预测模型的估产结果比遥感拟合模型的拟合结果的误差大,但相对误差仍然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增强型植被指数 水稻 估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体中的阴离子通道 被引量:2
11
作者 尤江峰 郑绍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6-272,281,共8页
阴离子通道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营养吸收及适应干旱、盐胁迫、铝毒和缺磷胁迫等不良环境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介绍了它们在植物体内的广泛定位,细胞功能,基本性质和介入的可能的信号传导过程,使研究者更加深刻地认识植物体中的阴离子... 阴离子通道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营养吸收及适应干旱、盐胁迫、铝毒和缺磷胁迫等不良环境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介绍了它们在植物体内的广泛定位,细胞功能,基本性质和介入的可能的信号传导过程,使研究者更加深刻地认识植物体中的阴离子通道,以便对各种类型阴离子通道的进一步研究。另外,本文还介绍了保卫细胞膜上S-型阴离子通道的可能蛋白质组成和小麦根尖编码铝诱导苹果酸分泌转运体的可能基因,旨在探讨阴离子通道分子生物学基础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通道 信号传导 调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源汤浦水库水中耗氧系数k1的确定
12
作者 胡绵好 袁菊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684-2685,共2页
根据生化需要量公式y(t)=L1=L0(1-e^-k1t),且[t/y(t)]^1/3-t是线性关系,由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求出耗氧系数k1和水中总的生化需氧量L0。由动力学方程求出任意时间t的y(t),可知水库的污染程度,从而制定富营养化水体的处理方案,建立... 根据生化需要量公式y(t)=L1=L0(1-e^-k1t),且[t/y(t)]^1/3-t是线性关系,由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求出耗氧系数k1和水中总的生化需氧量L0。由动力学方程求出任意时间t的y(t),可知水库的污染程度,从而制定富营养化水体的处理方案,建立水库水污染的控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水体 生化需氧量 耗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非点源磷污染的遗留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昊 陈丁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52-2364,共13页
流域非点源磷污染的遗留效应是许多流域经过多年污染控制努力后水质仍未见成效的重要原因。本文综述了流域非点源磷污染遗留效应的形成过程机理、模型方法及对水质的影响。由于化肥施用等人为磷过量输入以及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滞后性,... 流域非点源磷污染的遗留效应是许多流域经过多年污染控制努力后水质仍未见成效的重要原因。本文综述了流域非点源磷污染遗留效应的形成过程机理、模型方法及对水质的影响。由于化肥施用等人为磷过量输入以及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滞后性,磷在土壤、沉积物、地下水等介质中大量累积,在人为扰动、气候变化等作用下,累积的遗留磷会重新释放/流失,因而成为受纳水体长期的污染源。数学模型是解析流域非点源磷污染遗留效应的主要方法,现行的模型仍以统计模型为主,其中ELEMeNT-P模型是唯一针对遗留效应问题研发的过程性模型。模型估算结果表明,很多流域的遗留磷是受纳水体磷污染的重要甚至主要原因,且其污染影响可长达数十年到数百年。总体而言,目前对流域非点源磷污染遗留效应的过程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相关模型尚难以模拟遗留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未来研究应深入探究流域遗留磷累积-释放-输移的动态过程机制,改进模型的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块,强化模型的多时空尺度模拟功能及多重验证,以精确刻画流域遗留磷的污染贡献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为突破非点源磷污染治理困境提供关键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遗留效应 水文 生物地球化学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铜对砷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方清 晏士玮 +4 位作者 崔彩云 周彩玲 吴凡 李育键 叶文玲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5期826-831,共6页
为了研究纳米氧化铜(nCuO)对砷(As)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在培养皿中进行12 d的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2 mg·L^-1砷处理下,添加低浓度纳米氧化铜(0.5和1 mg·L^-1)可以缓解水稻幼苗的砷毒害,添加高浓度的纳... 为了研究纳米氧化铜(nCuO)对砷(As)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在培养皿中进行12 d的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2 mg·L^-1砷处理下,添加低浓度纳米氧化铜(0.5和1 mg·L^-1)可以缓解水稻幼苗的砷毒害,添加高浓度的纳米氧化铜(10、20和50 mg·L^-1)会抑制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根长,降低干重。与单独砷处理相比,添加纳米氧化铜可以提高水稻叶片SOD活性(0.5、1和20 mg·L^-1)及CAT活性(1、10、20和50 mg·L^-1)。水稻地上部和根部砷含量随着纳米氧化铜的加入而降低。由此可见,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铜对砷胁迫下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铜 砷胁迫 水稻 发芽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水产养殖水体氮化合物去除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风 方萍 +1 位作者 朱日清 朱嘉燕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274-277,共4页
从甲鱼池底泥中分离纯化获得一株水质净化功能目标菌,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G+Cmol%含量及16S rDNA全序列分析,该菌株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培养试验证明,该菌株对光照、通气和pH等环境条件具有较广的适应范围。... 从甲鱼池底泥中分离纯化获得一株水质净化功能目标菌,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G+Cmol%含量及16S rDNA全序列分析,该菌株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培养试验证明,该菌株对光照、通气和pH等环境条件具有较广的适应范围。甲鱼苗养殖池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水体中铵态氮和氨态氮的净化作用显著,对亚硝氮的净化效果尤为突出,达到65.4%。因此,该菌株可望开发成为微生态制剂,用于改善水产养殖水体的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亚硝态氮 铵态氮 氨态氮 水质净化 水产养殖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年限茶园土壤氮磷养分流失规律 被引量:6
16
作者 巩龙达 郭德浩 +2 位作者 金树权 吕军 张奇春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280-283,共4页
我国的旱地经济作物品种多样,分布广泛,但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宁波市横溪水库流域有较大规模的重建和部分新垦的茶园,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本研究通过建设径流小区,收集了2018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所有自然... 我国的旱地经济作物品种多样,分布广泛,但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宁波市横溪水库流域有较大规模的重建和部分新垦的茶园,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本研究通过建设径流小区,收集了2018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所有自然降雨的径流样品,经过对径流中可溶性氮磷和颗粒态氮磷的含量分析,探讨了不同种植年限茶园土壤养分流失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横溪水库流域重建茶园初期土壤泥沙、颗粒态氮磷流失较大,但较快趋于稳定;种植1 a的茶园土壤侵蚀量可达到8.5 kg·hm^(-2),而经过多年种植后茶园的水土流失明显减少。本研究初步探明了横溪水库流域重建茶园的土壤氮磷流失规律,建议在优化施肥的条件下,做好重建茶园初期水土防护,可以降低重建茶园的面源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茶园 水土流失 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点源污染河流水环境容量的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27
17
作者 陈丁江 吕军 +3 位作者 金培坚 沈晔娜 史一鸣 龚冬琴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5-1219,共5页
基于河流一维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和实测水文水质参数的统计分析,应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分析模型各输入参数的灵敏度以及水环境容量值的概率分布,建立了非点源污染河流水环境容量的分期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本方法表达了由于获取的河流系... 基于河流一维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和实测水文水质参数的统计分析,应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分析模型各输入参数的灵敏度以及水环境容量值的概率分布,建立了非点源污染河流水环境容量的分期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本方法表达了由于获取的河流系统信息不确定性和非点源污染发生的随机性引起的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不确定性,给出了不同水文期在不同可信度下的河流水环境容量,为实现非点源污染的总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应用本方法,对长乐江的总氮水环境容量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水质控制目标,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中90%可信度的总氮水环境容量分别为487.9、949.8、1392.8kg·d-1,其中稀释容量是各水文期水环境容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据此,各水文期流域内的总氮现状入河量需削减1258.3~3591.2kg·d-1,丰水期是削减量最大的时期.不确定性分析方法计算得到的水环境容量是基于非点源污染河流水文水质状况的实际变化,这相对于按某一设计流量来确定水环境容量的常规方法更为科学、合理,拓展了水环境容量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容量 非点源污染 不确定性 MONTE CARLO模拟 河流 总氮
原文传递
1980~2010年浙江某典型河流硝态氮通量对净人类活动氮输入的动态响应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柏发 陈丁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911-2919,共9页
以浙江某典型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1980~2010年的水质水量和氮源数据及LOADEST模型,估算了逐年河流NO-3-N通量和净人类活动氮输入(NANI),分析了河流NO-3-N通量和NANI的年际演化特征及其动态响应关系,探讨了每年NANI、滞留氮库、自然背... 以浙江某典型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1980~2010年的水质水量和氮源数据及LOADEST模型,估算了逐年河流NO-3-N通量和净人类活动氮输入(NANI),分析了河流NO-3-N通量和NANI的年际演化特征及其动态响应关系,探讨了每年NANI、滞留氮库、自然背景源对河流NO-3-N通量的贡献.结果表明,1980~2010年,河流NO-3-N通量和NANI总体上都呈现出先增后减的抛物线型变化趋势,均在1998年左右分别达到峰值5.74 kg·(hm2·a)-1和77.5 kg·(hm2·a)-1;过去31 a,河流NO-3-N通量和NANI分别净增加了~42%和~77%.化肥氮和大气氮沉降是NANI的主要来源,分别占了NANI的~48%和~40%.河流NO-3-N通量的年际变化不仅与NAIN(R2=0.27**)和化肥氮输入量(R2=0.32**)显著相关,而且与河流年均流量(R2=0.79**)或降雨量(R2=0.63**)具有更强的相关性,意味着河流NO-3-N的来源除了当年的NAIN,还受滞留氮库的影响.所建立的以NANI和流量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能很好地模拟河流NO-3-N通量变化(R2=0.94**).该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在NANI和流量分别降低30%的情况下,河流年均NO-3-N通量将分别减少~21%和~30%;每年的NANI、滞留氮库、自然背景源对河流当年NO-3-N通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3%、~24%、~23%.河流NO-3-N通量长期的年际变化是NANI和水文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由于滞留氮库的影响,与源控制方式相比,增加"汇"景观应该能更加快速地削减河流NO-3-N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态氮 净人类活动氮输入 滞留氮库 动态响应 河流
原文传递
我国主要河流水系硝态氮污染特征及定量源解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韦英怀 胡敏鹏 陈丁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5-767,共13页
准确定量污染来源组成是有效控制水体硝态氮污染的关键科学基础.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收集了2000~2022年我国167条主要水系河流的硝态氮浓度和硝态氮的氮氧同位素等数据,分析了七大主要河流水系硝态氮污染的时空变异规律及其转化特征,定... 准确定量污染来源组成是有效控制水体硝态氮污染的关键科学基础.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收集了2000~2022年我国167条主要水系河流的硝态氮浓度和硝态氮的氮氧同位素等数据,分析了七大主要河流水系硝态氮污染的时空变异规律及其转化特征,定量识别了河流硝态氮的污染来源组成.结果表明,我国主要河流水系ρ(NO_(3)^(-)-N)平均值为(4.54±3.99)mg·L_(-1),其中9.6%的河流硝态氮浓度超过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规定的限值(10.0 mg·L_(-1)),海河水系的硝态氮污染最为严重.东部地区河流水系的硝态氮浓度总体高于西部,各大河流水系支流的硝态氮浓度高于干流.除黄河水系以外,其他水系枯水期的硝态氮浓度总体高于丰水期.珠江水系、黄河水系中下游地区、辽河水系中游地区、松花江水系,以及海河水系河流水体存在显著的硝化作用,而长江水系、淮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下游地区存在显著的反硝化作用.污水/粪肥是长江水系、海河水系、辽河水系,以及东南诸河水系硝态氮的主要来源(>50%),土壤氮是松花江水系硝态氮的主要来源(56.4%),化肥氮、土壤氮和污水/粪肥对珠江水系、淮河水系和黄河水系硝态氮的污染贡献为20%~40%.污水/粪肥对水系支流硝态氮贡献率总体大于干流的,土壤氮对干流硝态氮的贡献总体大于支流的.土壤氮、化肥氮和大气沉降氮对丰水期河流硝态氮的贡献率高于枯水期,而污水/粪肥对枯水期河流硝态氮的污染贡献率高于丰水期.因此,海河水系、长江水系、辽河水系、黄河水系支流与下游干流地区和珠江水系下游地区应重点控制生活和生产的污水排放等点源污染,而淮河水系、松花江水系、黄河水系中游干流地区和珠江水系中上游地区要重点控制化肥和土壤氮等流失造成的非点源污染.研究结果可为有效控制我国各河流水系硝态氮的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态氮 源解析 河流 氮氧同位素 非点源污染 点源污染
原文传递
水源区河流非点源污染物入河量计算的水质方程反演方法 被引量:14
20
作者 沈晔娜 吕军 +2 位作者 陈军华 陈丁江 史一鸣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68-1774,共7页
以水质一维流方程为基础,建立了水源地区非点源污染物入河量计算的反演模型;计算了浙江省湖州市老虎潭水库水源地区各条支流的非点源污染物入河量;并通过对实测水文水质参数的统计,采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分析了模型各输入参数的敏感... 以水质一维流方程为基础,建立了水源地区非点源污染物入河量计算的反演模型;计算了浙江省湖州市老虎潭水库水源地区各条支流的非点源污染物入河量;并通过对实测水文水质参数的统计,采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分析了模型各输入参数的敏感性.由于该模型所有敏感参数都可以实测获得,避免了关键参数取值的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了非点源污染过程定量分析的客观性;该模型在计算非点源污染物入河量时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根据研究区域的水文水质监测频率计算任意时段内的非点源污染物入河量.结果表明,该水源区所有溪流中的氮、磷污染物负荷量都与溪流流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p<0.01),因此,丰水期是非点源污染物入河的集中期;对输入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对模型输出结果影响最大的是溪流的流量,其次是段末浓度和背景浓度,综合降解系数和流速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方程 反演模型 不确定性分析 非点源污染 入河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