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志鸿 武维梅 +1 位作者 郭向杰 邵军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1999年第4期317-317,共1页
关键词 急诊科 医护人员 调查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领导理论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向芬 刘利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第12期88-89,共2页
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生进入护理工作岗位的第一步,是护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首要过程,因此临床实习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带教质量的优劣对护生将来独立进行护理工作的质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目前临床上多数仍采用传统的"灌注... 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生进入护理工作岗位的第一步,是护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首要过程,因此临床实习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带教质量的优劣对护生将来独立进行护理工作的质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目前临床上多数仍采用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导致护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领导理论 急诊科 护理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5版JCI评审标准的急诊科护理管理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向芬 朱群 刘爱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4期191-192,共2页
急诊科是医院的一线窗口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急危重症患者的安全和就医感受。根据JCI评审标准,健全规章制度,改变管理模式,提高急诊工作质量,以确保患者安全。
关键词 JCI标准 患者安全目标 急诊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门诊护生临床带教方法的改进
4
作者 李翠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1期1294-1294,共1页
关键词 护生 急诊科 门诊 临床带教 患者 抢救 急危重症 师生 教法 知识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提高服务质量的流程管理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新 韩红霞 +1 位作者 刘爱 张向芬 《护理学报》 2015年第22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提高急诊科服务质量中的效果。方法分析急诊科实施流程管理前急诊患者就诊流程及存在问题,确定需要改造的流程,对急诊医疗服务、急诊疾病诊治、行政管理等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并实施,通过对实施前、后各6个月的工作进行...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提高急诊科服务质量中的效果。方法分析急诊科实施流程管理前急诊患者就诊流程及存在问题,确定需要改造的流程,对急诊医疗服务、急诊疾病诊治、行政管理等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并实施,通过对实施前、后各6个月的工作进行效果评价,对服务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我院急诊科室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后,差错事件和投诉事件的数量较前减少(P<0.05),患者对医护服务态度、等待时间、诊治过程和诊治结果的满意度和医护人员满意度,均较管理措施实施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P<0.05)。结论实施全面流程管理有助于提升急诊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流程管理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心源性胸痛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新艳 肖子亚 +1 位作者 杜斌 李勇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318-1321,共4页
目的总结心源性胸痛患者临床特征,加深临床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胸痛中心收治的心源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性别、年龄、来院方式、发病时间、既往史、合并症、临床... 目的总结心源性胸痛患者临床特征,加深临床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胸痛中心收治的心源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性别、年龄、来院方式、发病时间、既往史、合并症、临床表现、诊断及转归情况等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共纳入心源性胸痛患者3107例,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1.54:1,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65~74岁,84.84%的心源性胸痛患者自行来院就诊,发病时间好发于冬季,且凌晨、上午和晚上发病率最高。按照诊断进行分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1099例(35.37%),不稳定型心绞痛(UA)1573例(50.63%),非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心源性胸痛435例(14.00%)。AMI患者多为持续性胸痛,UA和非ACS心源性胸痛患者多为间歇性胸痛,不同类型患者伴随症状、既往史/合并症各异,各型患者占比最高的既往史均为冠心病。心源性胸痛患者院内死亡率为1.71%(53/3107),死亡率最高为AMI患者,死亡原因均为心源性死亡。结论心源性胸痛患者有一定的发病规律,各型患者临床特征不同,AMI患者死亡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胸痛 胸痛中心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前准备时间缩短原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爱 张向芬 韩红霞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1期597-597,共1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前准备时间缩短的原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急诊PCI前的准备工作。结果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室、心内科、介入科的密切配合工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前急诊科平均停留...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前准备时间缩短的原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急诊PCI前的准备工作。结果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室、心内科、介入科的密切配合工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前急诊科平均停留时间由2013年1月~6月35min缩短到2013年7月~12月25min。结论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急诊PCI前的急诊停留时间,使其更早更快开通狭窄冠脉,营养缺血心肌,减低死亡率和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时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媛媛 张向芬 +1 位作者 朱群 张新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第9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的效果。方法:通过在急诊科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提高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对活动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将相关的措施和规程标准化。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的效果。方法:通过在急诊科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提高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对活动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将相关的措施和规程标准化。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从63.5%提高至90%以上。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的应用,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病情评估和综合判断能力,提高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急诊科 预检分诊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采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马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2期136-137,共2页
目的分析急诊采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胺碘酮治疗)与对照组(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目的分析急诊采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胺碘酮治疗)与对照组(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诊采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胺碘酮 老年 快速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风险分层评分的构建 被引量:3
10
作者 孟凡亮 付凤霞 +4 位作者 徐鑫 王新艳 李勇 师猛 肖子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15-20,共6页
目的 构建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诊断具有较高预测价值的AAS风险分层评分(AAS-RSS)。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怀疑AAS患者共630例,根据AA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AS组和非AAS组,其中AAS组346... 目的 构建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诊断具有较高预测价值的AAS风险分层评分(AAS-RSS)。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怀疑AAS患者共630例,根据AA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AS组和非AAS组,其中AAS组346例,非AAS组284例。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AS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AAS-RSS,绘制ROC曲线对AAS-RSS进行评价。结果 AAS组男性、高血压病、突发胸背部痛、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疼痛评分≥5分、持续无缓解、大汗、呼吸困难、呕吐、动脉搏动消失或无脉、四肢血压差异明显、新发主动脉瓣杂音、低血压或休克、D-二聚体、C反应蛋白,合并心包填塞、肠功能障碍、急性肾损伤发生率高于非A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S组深吸气或咳嗽诱发、针刺样疼痛、心悸、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非A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突发胸背部痛、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心悸、动脉搏动消失或无脉、D-二聚体、C反应蛋白、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是AAS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β值大小及结合ADD-RS(主动脉夹层检测风险评分),共有23个变量被有效整合成AAS-RSS。AAS-RSS分值高低与AAS的发生呈正相关(r=0.72,P<0.05)。AAS-RSS、ADD-RS预测发生AA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9(0.898~0.941)、0.734(0.694~0.773)。AAS-RSS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699,截断值为8.5分,AAS-RSS评分9分为区分高危AAS和低危AAS的界值。AAS-RSS识别高危AAS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9.3%、80.6%;ADD-RS识别高危AAS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0%、52.5%。结论 AAS-RSS对AAS风险分层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急性主动脉夹层 风险分层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中动脉相关性的腕管综合征个案报道与文献回顾
11
作者 巩超 董晓艳 +1 位作者 曾文超 郭洪敏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71-372,389,共3页
目的 通过文献资料回顾,探讨正中动脉相关性的腕管综合征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2022年4月收治的1例腕管综合征伴有正中动脉患者术中切断腕横韧带,松解游离正中动脉,保留正中动脉的连续性。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手指麻木及无力较前明显改善... 目的 通过文献资料回顾,探讨正中动脉相关性的腕管综合征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2022年4月收治的1例腕管综合征伴有正中动脉患者术中切断腕横韧带,松解游离正中动脉,保留正中动脉的连续性。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手指麻木及无力较前明显改善,轻微无力感,但不影响日常生活。结论 终生留存正中动脉可能是腕管综合征的罕见原因,通过文献回顾,使外科医生了解这种解剖变异,以防止术中损伤该血管影响手指血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正中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12
作者 郭延吉 刘成林 +5 位作者 王蔓蔓 师猛 李勇 李若萌 付敏 肖子亚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549-554,共6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院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潜在影响要素,构建一个高效且准确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急诊科的AMI患者临...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院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潜在影响要素,构建一个高效且准确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急诊科的AMI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根据院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和无MACE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并将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基于此分析,构建针对AMI患者PCI术后院内MACE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通过绘制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估其预测准确性,并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来评估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筛选,本研究共纳入了583名患者,其中发生院内MACE的患者85例(14.58%)。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无MACE组比较,MACE组年龄、Killip分级≥I级、肌红蛋白(MYO)、B型脑钠肽(BNP)、白细胞计数(WBC)凝血酶原时间(PT)心电图T波改变、心脏彩超室壁运动异常发生率、心肌缺血时间>6h、PCI术前发生MACE例数以及左前降支狭窄率等指标升高;发病前曾口服抗板药物、冠心病史、冠心病家族史例数、入院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降低。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Killip分级、BNP、心肌缺血时间>6h以及PCI术前已经发生MACE是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风险因素,发病前曾口服抗板药物和LVEF是独立保护因素。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通过独立风险因素构建出列线图模型,进行ROC曲线分析的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7,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48%和67.66%。此外,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对模型的拟合优度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χ^(2)=1.937,P=0.983。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以有效评估AMI患者在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风险,为PCI术后AMI患者的预后判断提供了新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列线图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酞普兰中毒致5-羟色胺综合征1例
13
作者 崔园园 刘雷 +1 位作者 李含 李静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4年第2期525-529,共5页
西酞普兰作为一种高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5-羟色胺综合征是5-羟色胺大量蓄积导致中枢5-羟色胺能系统过度兴奋而出现的恶性综合征。西酞普兰过量致5-羟色胺综合征有潜在的致死风险,目前有关西酞普兰过量... 西酞普兰作为一种高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5-羟色胺综合征是5-羟色胺大量蓄积导致中枢5-羟色胺能系统过度兴奋而出现的恶性综合征。西酞普兰过量致5-羟色胺综合征有潜在的致死风险,目前有关西酞普兰过量的临床数据有限,总体救治经验少,本文对1例因西酞普兰中毒致5-羟色胺综合征患者成功的诊治过程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酞普兰 5-羟色胺综合征 药物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宋芹 邵军 +1 位作者 孙霞 王翠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4期645-646,共2页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急性 纳洛酮 预后 重度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研究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李海军 赵兴勤 +2 位作者 谷琳琳 田建元 李勇 《医学综述》 2012年第2期264-266,共3页
百草枯属于剧毒类除草剂,中毒后主要导致肺、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其中以肺组织损伤为主。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早期中毒患者多死于多脏器损害,后期多死于肺纤维化。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给予早期清除毒物、血液灌流、血... 百草枯属于剧毒类除草剂,中毒后主要导致肺、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其中以肺组织损伤为主。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早期中毒患者多死于多脏器损害,后期多死于肺纤维化。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给予早期清除毒物、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和保护重要脏器等治疗。由于百草枯中毒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寻求其发病机制和有效的药物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多脏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与血胆碱酯酶对判断中毒程度的比较 被引量:23
16
作者 宋芹 王翠萍 戈秋影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8年第11期683-684,共2页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及血胆碱酯酶(ChE)与中毒程度的关系,从细胞学指标方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更好地估计患者的预后。1996年6月~1998年5月,我院对15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测...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及血胆碱酯酶(ChE)与中毒程度的关系,从细胞学指标方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更好地估计患者的预后。1996年6月~1998年5月,我院对15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测定了血清CPK和血ChE,并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 血清 CPK 诊断 C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7例急性毒鼠强中毒血清酶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芹 郭向杰 +1 位作者 王翠平 邵军 《临床荟萃》 CAS 1999年第20期944-945,共2页
为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酶学的改变及意义,我们对本院1996年1月至1998年6月收治的77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进行了酶的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77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中毒组)均为住院病例。其中... 为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酶学的改变及意义,我们对本院1996年1月至1998年6月收治的77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进行了酶的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77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中毒组)均为住院病例。其中男26例,女51例,年龄12~75岁,平均43.8岁,所有病例均由消化道吸收中毒。其中45例为口服混有毒鼠强的粉剂或水剂,32例为食过被毒鼠强污染的食物。对照组55例为正常健康体检者。其中男36例,女19例,年龄18~46岁,平均30.8岁。急性毒鼠强中毒者均有明确的服毒史及经本市毒物研究所鉴定为毒鼠强中毒。1.2 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鼠强中毒 血清 酶学 急性 药物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抗生素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现状 被引量:9
18
作者 孟凡亮 刘枫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636-639,共4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根据患者群体的不同可达9%~70%。一旦发生VAP,其病死率可高达25%~50%。VAP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多药耐药(MDR)菌感染可导致VAP的治疗难度进一步增大。该类...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根据患者群体的不同可达9%~70%。一旦发生VAP,其病死率可高达25%~50%。VAP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多药耐药(MDR)菌感染可导致VAP的治疗难度进一步增大。该类细菌对常用抗生素不敏感,而敏感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抗菌作用,但其治疗窗口较窄,易出现不良反应,从而限制了在临床的使用。局部给药在取得疗效的同时可以降低全身不良反应。大量研究证实通过雾化吸人给药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同时减轻了全身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给药治疗 常用抗生素 雾化吸入 全身不良反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常见并发症 敏感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救治体会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兴勤 杨庆忠 +2 位作者 张晓娟 马丽 田建元 《西部医学》 2011年第3期503-50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存活,占41.2%;4例自动出院,占33.3%;3例患者临床死亡,占25.0%。结论急性百草枯农药中毒可以导致多脏...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存活,占41.2%;4例自动出院,占33.3%;3例患者临床死亡,占25.0%。结论急性百草枯农药中毒可以导致多脏器损害;早期积极治疗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死亡率 多脏器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胸痛中心数据库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勇 肖子亚 +5 位作者 王新艳 张亚斌 李腾 徐鑫 师猛 郭向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443-446,452,共5页
目的 基于胸痛中心数据库,构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早期诊断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胸痛中心的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诊断NSTEMI将患者分为NSTEMI组(n=154)和非N... 目的 基于胸痛中心数据库,构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早期诊断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胸痛中心的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诊断NSTEMI将患者分为NSTEMI组(n=154)和非NSTEMI组(n=2098)。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将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研究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NSTEMI早期诊断列线图模型;绘制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估预测准确度,利用Homser-Lemeshow统计量对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 共纳入2252例患者,其中确诊的NSTEMI患者154例(6.84%)。多因素分析显示,24 h内心绞痛发作≥2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史、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剑突下不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肌钙蛋白I(cTnI)升高和心电图ST段压低是胸痛患者诊断NSTEMI的独立因素(P<0.05)。进一步构建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胸痛患者NSTEMI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997(P<0.01),特异度为97.38%,灵敏度为98.70%。采用Homser-Lemeshow进行拟合优度检验,表明所构建的急性胸痛患者诊断NSTEMI的列线图模型可以很好的拟合(χ^(2)=1.713,P=0.989)。结论 基于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数据库我们构建了急性胸痛患者诊断NSTEMI的列线图模型,本模型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胸痛患者NSTEMI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早期诊断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