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经鼻内镜外科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小军 储九圣 蔡克敏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经鼻内镜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后6个、12个月的临床疗效进...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经鼻内镜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后6个、12个月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6个、12个月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Lund-Kennedy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且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和Lund-Kennedy评分低于术后6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00例患者的病情完全控制率为88%,其中不伴鼻息肉患者病情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伴鼻息肉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类型、是否伴有变应性鼻炎、VAS评分、Lund-Mackay评分、Lund-Kennedy评分、术后随访依从性、是否复发是影响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外科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其治疗效果会受到是否伴有鼻息肉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 鼻内镜 治疗效果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渊通窍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红美 鲍学礼 +1 位作者 储九圣 黄永久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62-64,共3页
目的随访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常规治疗及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成药鼻渊通窍治疗后的恢复情况,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009~2012年在我科就诊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病人共110例进行随机分成两组,其中55例为常规治疗组,另... 目的随访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常规治疗及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成药鼻渊通窍治疗后的恢复情况,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009~2012年在我科就诊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病人共110例进行随机分成两组,其中55例为常规治疗组,另一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鼻渊通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单纯抗生素激素治疗组和联合鼻渊通窍加抗生素激素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2.87%和74.3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鼻渊通窍治疗比单纯常规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鼻渊通窍颗粒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特色护理在耳鼻喉科患者自护能力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凌素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20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专科特色护理在耳鼻喉科患者自护水平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专科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专科特色护理在耳鼻喉科患者自护水平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专科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护能力、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自护水平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专科特色护理通过专业、规范的健康宣教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提高其对自护水平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特色护理 耳鼻喉科 自护能力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传播媒介下的居家延续护理在喉癌患者喉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周宇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5期120-122,共3页
目的:分析新型传播媒介下的居家延续护理在喉癌患者喉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4月—2024年4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施喉切除术的60例喉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试验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 目的:分析新型传播媒介下的居家延续护理在喉癌患者喉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4月—2024年4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施喉切除术的60例喉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试验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新型传播媒介下的居家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吞咽功能锻炼依从性、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MDADI)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头颈肿瘤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QLQ-H&N35)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吞咽功能锻炼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护理后,两组MDADI、ESCA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试验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QLQ-H&N35评分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传播媒介下的居家延续护理在喉癌患者喉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改善吞咽困难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传播媒介 居家延续护理 喉癌 喉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中隔缝合在鼻中隔矫正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勇 黄永久 刘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评价鼻中隔缝合在鼻中隔矫正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成2组。缝合组:术后5-0薇乔线贯穿连续缝合鼻中隔黏膜;填塞组:术后以高膨胀海绵填塞鼻腔。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2天对患者主观不适感以视觉模拟评... 目的评价鼻中隔缝合在鼻中隔矫正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成2组。缝合组:术后5-0薇乔线贯穿连续缝合鼻中隔黏膜;填塞组:术后以高膨胀海绵填塞鼻腔。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2天对患者主观不适感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分,并观察术后鼻中隔血肿、鼻腔粘连等临床指标。结果术后第1天、第2天两组患者在鼻塞、头痛、口干、睡眠困难、吞咽困难5个方面的VAS评分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鼻中隔血肿、鼻腔粘连、感染等方面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与鼻腔填塞相比,鼻中隔缝合在降低患者痛苦、提高术后舒适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 鼻中隔缝合 鼻腔填塞 鼻中隔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用于局部麻醉鼻中隔矫正术超前镇痛效果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黄永久 王菲 +5 位作者 孔旭辉 储九圣 吴江 毛明荣 朱雅斌 鲍学礼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4年第12期653-654,共2页
目前,国内和发展中国家许多医院鼻内镜手术仍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如何减轻患者术中疼痛、增加舒适度和安全性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地佐辛为人工合成的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具有镇痛效应强、安全性高、药物依赖发生率较低及副作用... 目前,国内和发展中国家许多医院鼻内镜手术仍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如何减轻患者术中疼痛、增加舒适度和安全性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地佐辛为人工合成的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具有镇痛效应强、安全性高、药物依赖发生率较低及副作用小等特点[1]。本研究将地佐辛用于局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患者,观察其超前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前用药(Preanesthetic Medication) 镇痛(Analgesia) 鼻中隔(Nasal Septum) 内窥镜检查(Endoscopy) 地佐辛(dezoc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汪羽 孔旭晖 鲍学礼 《医学综述》 2015年第23期4372-4374,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内镜组和侧切开组,各40例。鼻内镜组在鼻内镜下手术切除...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内镜组和侧切开组,各40例。鼻内镜组在鼻内镜下手术切除,侧切开组行鼻侧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患者预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鼻内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侧切开组[(74±13)m L比(96±17)m L](P<0.01)。随访期内鼻内镜组总复发率为15.0%(6/40),低于侧切开组的35.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不典型增生、手术方式以及核分裂象数是影响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率低;不典型增生、手术方式以及核分裂象数是影响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翻性乳头瘤 鼻腔鼻窦 鼻内镜 复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壁软骨切除联合贯穿缝合治疗耳廓假性囊肿60例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勇 凌素萍 +5 位作者 周宇 刘玉彪 刘军 黄永久 储九圣 孔旭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12期782-783,共2页
目的探讨前壁软骨切除联合眼膏纱条贯穿缝合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60耳)耳廓假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前壁软骨切除联合眼膏纱条贯穿缝合的手术方式,术中切除囊肿前壁软骨和搔刮后壁软骨表面,使后壁软骨与耳... 目的探讨前壁软骨切除联合眼膏纱条贯穿缝合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60耳)耳廓假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前壁软骨切除联合眼膏纱条贯穿缝合的手术方式,术中切除囊肿前壁软骨和搔刮后壁软骨表面,使后壁软骨与耳廓前壁皮肤更好的形成粘连性愈合,术后采用眼膏纱条贯穿缝合固定加压,观察耳廓的恢复情况。结果 60例均一次性治愈,囊肿消失,耳廓形态恢复良好。随访6~1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前壁软骨切除联合眼膏纱条贯穿缝合治疗耳廓假性囊肿,手术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不易复发,保持了耳廓良好的形态,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 耳软骨 耳郭假性囊肿 软骨切除术 贯穿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黄永久 鲍学礼 +2 位作者 孔旭辉 赵小军 蔡克敏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46-348,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鼻中隔穿孔直径小于1.0cm者鼻内镜下颞肌筋膜植入直接封闭,直径大于1.0cm者鼻内镜下鼻底黏膜翻瓣或转移加筛骨垂直板和颞肌筋膜“三明治”式封闭,术后使用己烯雌酚纱布片贴附...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鼻中隔穿孔直径小于1.0cm者鼻内镜下颞肌筋膜植入直接封闭,直径大于1.0cm者鼻内镜下鼻底黏膜翻瓣或转移加筛骨垂直板和颞肌筋膜“三明治”式封闭,术后使用己烯雌酚纱布片贴附促进黏膜生长。结果直接封闭5例,翻瓣封闭6例,转移封闭4例,随访3~12个月,15例鼻中隔穿孔修补成功14例,成功率93.3%。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孑L修补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大穿孔选用鼻底黏膜翻瓣或转移加筛骨垂直板和颞肌筋膜“三明治”式封闭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穿孔 内镜检查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孔旭辉 鲍学礼 黄永久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总结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2001年收治的8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行局部肿瘤切除2例;行外耳道袖状切除加腮腺浅叶切除2例;行肿瘤切除加扩大乳突根治3例(1例手术5... 目的探讨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总结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2001年收治的8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行局部肿瘤切除2例;行外耳道袖状切除加腮腺浅叶切除2例;行肿瘤切除加扩大乳突根治3例(1例手术5次,最后1次行颞骨次全切除术);行耳廓全切除加颞骨次全切除术1例。后4例术后辅以放疗。随访5~15年,2例健在,2例6年后肺转移带瘤生存,2例8年后死于肺转移,2例失访。结论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早期确诊和彻底手术是延长患者生命的关键。肿瘤易发生肺转移,远期预后不佳,提倡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肿瘤 腺癌 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9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勇 毛明荣 +1 位作者 朱勇 鲍学礼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77-278,共2页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导致该病发生的因素多为鼻腔鼻窦及邻近部位的局部病变以及某些影响鼻腔血管状态和凝血机制的全身疾病。部分严重的鼻出血可能造成失血性休克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鼻内镜能提供良好的照...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导致该病发生的因素多为鼻腔鼻窦及邻近部位的局部病变以及某些影响鼻腔血管状态和凝血机制的全身疾病。部分严重的鼻出血可能造成失血性休克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鼻内镜能提供良好的照明和清晰的视野,微波操作安全、简便,使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成为重要诊治手段。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患者90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出血 鼻内镜 微波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治疗老年人后鼻部出血140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永久 鲍学礼 孔旭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45-1746,共2页
鼻出血好发于儿童和老年人。鼻出血的诊治有较快进展,包括鼻内镜检查热凝止血、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栓塞、鼻内镜蝶腭动脉结扎或电凝等。对于不同方法治疗后鼻部出血的疗效、优缺点各家报道不一。
关键词 后鼻部出血 鼻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敏祛风汤治疗大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的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孔旭辉 黄永久 +4 位作者 马兆鑫 黄平 李明 齐玲 鲍学礼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观察截敏祛风汤对大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健康大鼠40只,随机分为截敏祛风汤组(A组)、西替利嗪组(B组)、模型对照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每组10只,以卵清蛋白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用药治疗7天。观察行为学、鼻黏... 目的观察截敏祛风汤对大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健康大鼠40只,随机分为截敏祛风汤组(A组)、西替利嗪组(B组)、模型对照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每组10只,以卵清蛋白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用药治疗7天。观察行为学、鼻黏膜光镜和电镜下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C组出现典型的行为学变化,黏膜水肿、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以及细胞超微结构改变。A、B组上述变化明显减轻,接近D组水平。结论截敏祛风汤可明显改善大鼠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聚集及活化,减轻变应性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截敏祛风汤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廓软骨膜炎治疗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2
14
作者 储九圣 黄永久 鲍学礼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8年第5期353-354,352,共3页
目的探讨耳廓软骨膜炎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效果。方法对29例耳廓软骨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抗炎、切开引流及清创术。结果1例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控制,其他28例感染性软骨膜炎... 目的探讨耳廓软骨膜炎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效果。方法对29例耳廓软骨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抗炎、切开引流及清创术。结果1例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控制,其他28例感染性软骨膜炎患者全部治愈,仅使用抗生素治疗5例,切开引流5例,清创术18例。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要致病菌。耳廓外形无明显畸形17例,耳廓轻度畸形7例,患者耳廓明显缩小畸形5例。结论根据病因、致病菌、发病时机选择正确的方法是治愈:耳廓软骨膜炎,减轻耳廓畸形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膜炎 感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微波热凝治疗变应性鼻炎60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4-4,40,共2页
关键词 鼻内镜 微波热凝 治疗 变应性鼻炎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围术期护理实施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金梅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64-66,80,共4页
目的分析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临床护理的有效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我院收治的150例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分为观察组75例、对照组75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配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 目的分析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临床护理的有效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我院收治的150例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分为观察组75例、对照组75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配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0.67%,对照组手术总有效率为74.67%(x^2=0.4444,P=0.505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14.67%(x^2=5.0051,P=0.0253);观察组术后1、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为(48.33±4.73)分、(35.49±3.71)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1、3个月评分(55.98±5.34)分、(41.18±3.55)分(t=7.5829、7.8356,P=0.0000、0.0000)0结论对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在保证手术效果基础上提升手术安全性,更大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鼻内镜 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后带蒂皮瓣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永久 鲍学礼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1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上皮缺损的有效修复方法。方法 26例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患者,应用耳后带蒂皮瓣一期修复术腔上皮缺损,系统观察修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均在1月内干耳,术腔无肉芽生长。术后随访1~16年,全部患者乳... 目的探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上皮缺损的有效修复方法。方法 26例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患者,应用耳后带蒂皮瓣一期修复术腔上皮缺损,系统观察修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均在1月内干耳,术腔无肉芽生长。术后随访1~16年,全部患者乳突术腔基本消失,外耳道略宽,后壁皮肤光滑、洁净,术后听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对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出现的上皮缺损,耳后带蒂皮瓣修复法简单方便,成活率高,有利于缩短干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后皮瓣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 上皮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养血通窍汤联合甲钴胺治疗慢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俊 梅余霞 +2 位作者 杜松涛 季瑾 黄永久 《系统医学》 2020年第2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耳鸣临床应用益肾养血通窍汤联合西医治疗的疗效。方法以2017年12月—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90例慢性耳鸣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基础上联合中药益肾养血通... 目的分析慢性耳鸣临床应用益肾养血通窍汤联合西医治疗的疗效。方法以2017年12月—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90例慢性耳鸣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基础上联合中药益肾养血通窍汤治疗,比较症状改善、耳鸣程度改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结束后症候积分为(3.42±0.59)分,低于对照组(5.29±1.13)分(t=9.841,P<0.05);观察组治疗后耳鸣严重程度Ⅰ、Ⅱ级比重高于对照组,Ⅲ、Ⅳ级比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为(7.82±1.43)分,低于对照组(10.67±1.28)分(t=9.962,P<0.05)。结论益肾养血通窍汤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耳鸣能够更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耳鸣程度,更有效提升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耳鸣 益肾养血通窍汤 西医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NA基因p.A267T变异首发与中国汉族人群耳-腭-指综合征相关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静 郑好 +5 位作者 胡清强 张玉婷 孔旭辉 汪羽 储九圣 庞秀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3-548,共6页
目的 耳-腭-指(趾)综合征(Oto-palato-digital syndrome,OPDS)为一类罕见X连锁显性遗传综合征型耳聋,主要表型涉及耳聋、颅面畸形及指趾畸形等多个方面。本研究拟对前期所收集的疑似OPDS综合征性耳聋家系进行遗传性病因探寻,并对该家系... 目的 耳-腭-指(趾)综合征(Oto-palato-digital syndrome,OPDS)为一类罕见X连锁显性遗传综合征型耳聋,主要表型涉及耳聋、颅面畸形及指趾畸形等多个方面。本研究拟对前期所收集的疑似OPDS综合征性耳聋家系进行遗传性病因探寻,并对该家系进行婚育指导,从而实现OPDS综合征型耳聋的一级预防。方法 收集家系成员临床资料;采集外周静脉血;抽提DNA;利用一代测序技术对三大常见耳聋基因进行全序列筛查排除致病突变后,利用靶向外显子捕获二代测序技术对所有已知耳聋基因进行筛查;对可疑致病突变利用Sanger测序技术进行家系内成员验证,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蛋白预测功能软件对可疑致病突变位点进行致病性预测。结果 既往报道一次的与OPDS相关FLNA基因可疑致病突变c.799G>A (p.A267T)在本研究家系内呈现基因型-表型共分离。工具软件预测结果提示该位点致病可能性大。结论 本研究首次在中国汉族OPDS家系中发现FLNA基因p.A267T突变,该突变二次重现及工具软件预测结果提示其很可能为OPDS致病性突变,很可能为本研究家系的遗传致病性因素。氨基酸改变所致功能增益效应很可能为该突变潜在致病机制。本研究为FLNA基因p.A267T突变导致OPDS进一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腭-指综合征 FLNA基因 p.A267T 功能增益效应 遗传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术在鼻腔及鼻窦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赵小军 庞秀红 +2 位作者 王菲 郭青 戴翔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9期1114-1119,共6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在鼻腔及鼻窦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鼻腔及鼻窦血管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采取介入栓塞术治疗)和对照组(采取鼻内镜切除术治疗),每组42...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在鼻腔及鼻窦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鼻腔及鼻窦血管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采取介入栓塞术治疗)和对照组(采取鼻内镜切除术治疗),每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鼻腔功能指标[鼻气道阻力、鼻腔最小横截面积至前鼻孔的距离(DCAN)、鼻腔容积(NCV)、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嗅觉功能、黏膜形态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的IL-6、IL-8、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鼻气道阻力、DCAN均低于对照组患者,NCV、NMCA均高于对照组患者,T&T标准试嗅法评分、Lund-Kennd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出血、坏死、囊样息肉变、头痛及面部胀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介入栓塞术对鼻腔及鼻窦血管瘤患者的手术创伤较小,能够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鼻腔及嗅觉功能,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术 鼻腔及鼻窦血管瘤 炎性因子 鼻腔功能 嗅觉功能 鼻内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