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糖尿病患者及其新生儿护理干预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23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及其新生儿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和效果,以便给妊娠糖尿病患者及其新生儿提供更好的护理。方法妊娠糖尿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治疗组接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及其新生儿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和效果,以便给妊娠糖尿病患者及其新生儿提供更好的护理。方法妊娠糖尿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治疗组接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满意度94.59%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36/37,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70.27%、(28/37,75.6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及其新生儿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护理干预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干预体会
2
作者 刘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24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家长的护理总满意度(95.0%...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家长的护理总满意度(95.0%)优于对照组(7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硬肿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薛云丽 杨静 +1 位作者 杨丽 王倩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23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硬肿症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本院诊治的42例硬肿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常规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和观察组(鸟巢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疗效、体温恢复时间、...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硬肿症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本院诊治的42例硬肿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常规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和观察组(鸟巢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疗效、体温恢复时间、硬肿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体温恢复时间、硬肿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硬肿症中的护理效果较好,可辅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更受患儿家长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巢式护理 新生儿硬肿症 护理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期183-184,共2页
目的 分析和总结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护理配合要点和护理体会。方法 对6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清理呼吸道、建立有效呼吸、给予心肺复苏、合理药物应用、注意保暖等抢救措施。结果 65例窒息新生儿经过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均抢救成功,Apgar... 目的 分析和总结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护理配合要点和护理体会。方法 对6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清理呼吸道、建立有效呼吸、给予心肺复苏、合理药物应用、注意保暖等抢救措施。结果 65例窒息新生儿经过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均抢救成功,Apgar评分为8-10分,抢救成功率100%。结论 加强对新生儿监护,及时发现并快速给予有效的抢救措施,配合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抢救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部物理疗法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护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23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肺部物理疗法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护理策略。方法 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肺部物理疗法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肺部物理疗法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护理策略。方法 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肺部物理疗法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8%明显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肺炎患儿实施肺部物理疗法护理的临床疗效要明显好于常规护理,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物理疗法 新生儿肺炎 护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舒适护理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4期210-211,共2页
目的探讨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舒适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368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资料,分别在蓝光照射前、照射中、照射后给予相应的促进患儿舒适及保护性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结果经过蓝光照射... 目的探讨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舒适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368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资料,分别在蓝光照射前、照射中、照射后给予相应的促进患儿舒适及保护性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结果经过蓝光照射及其他治疗,配合相应的舒适护理干预措施,36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8.5 d,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结合相应的舒适护理措施,可提高蓝光治疗效果,增加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感,对缩短患儿治疗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蓝光照射 舒适护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被引量:3
7
作者 杨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24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27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蓝光照射、药物应用以及中草药治疗,同时给予保暖、合理喂养、预防感染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27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27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蓝光照射、药物应用以及中草药治疗,同时给予保暖、合理喂养、预防感染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27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全部痊愈出院,无不良后遗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把西医的快速治疗和中医的缓慢调节内环境完美结合,能够取长补短,配合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加快新生儿黄疸的归转,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对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中西医结合疗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摸护理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消退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薛莲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0期201-201,203,共2页
目的探讨抚摸护理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消退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患儿实施保暖、药物应用及蓝光照射等常规护理,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抚摸护理,观察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 目的探讨抚摸护理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消退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患儿实施保暖、药物应用及蓝光照射等常规护理,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抚摸护理,观察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经过两组患儿的对应护理,对照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也短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天对黄疸新生儿实施抚摸护理,可促进新生儿黄疸的消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抚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吸氧管脱落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薛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4期248-249,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模式在降低新生儿吸氧管脱落率中的应用。方法由科室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用讨论和查找的方法对新生儿吸氧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通过绘制鱼骨头等形式查找出新生儿吸氧管脱落的原因,制定并实施一系列防范吸氧...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模式在降低新生儿吸氧管脱落率中的应用。方法由科室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用讨论和查找的方法对新生儿吸氧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通过绘制鱼骨头等形式查找出新生儿吸氧管脱落的原因,制定并实施一系列防范吸氧管脱落的有效措施,以降低新生儿吸氧管脱落率,提高护理质量。结果在品管圈成员的指导和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参与下,我科新生儿吸氧管脱落率较以前显著下降,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结论品管圈工作模式可以有效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强自我管理和共同参与意识,有效提高了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对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新生儿 吸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脐部护理措施探讨
10
作者 薛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22期205-206,共2页
目的对新生儿脐带脱落前后的脐部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对新生儿脐带剪断后各时期行具体护理措施,并分析其效果。结果 117例新生儿中1例患儿发生出血,2例患儿发生轻度感染,经积极... 目的对新生儿脐带脱落前后的脐部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对新生儿脐带剪断后各时期行具体护理措施,并分析其效果。结果 117例新生儿中1例患儿发生出血,2例患儿发生轻度感染,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其他患儿脐带均自然脱落,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患儿脐部情况,实施科学的脐部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脐部出血、感染、渗出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脐带脱落时间,具有良好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脐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被引量:5
11
作者 阚艳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8期122-122,共1页
目的:通过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中西医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3年收治的112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112例患儿预后良好,平均治疗8~10天痊愈出院,... 目的:通过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中西医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3年收治的112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112例患儿预后良好,平均治疗8~10天痊愈出院,无患儿死亡。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可防可治,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精心护理,病情均可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护理 手足口病 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干预对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分析
12
作者 李甲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5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饮食干预对妊振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3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妊振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观察组在应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个体化饮食干预措施;对照组实... 目的探讨分析饮食干预对妊振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3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妊振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观察组在应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个体化饮食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临床药物治疗及常规健康宣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结果经过饮食干预措施的实施,观察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分别为(6.3±1.7)mmol/L、(9.1±1.4)mmol/L均优于对照组的(7.2±1.9)mmol/L、(12.3±2.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的饮食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妊娠糖尿病对新生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干预 妊振 糖尿病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席悦 张京铮 《临床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亚低...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亚低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炎性症状、神经行为评估量表(NBNA)评分。结果观察组各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17%,31/34)高于对照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7,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6、IL-18、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NBNA评分逐渐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NBNA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鼠神经生长因子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神经行为评分
原文传递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萍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3期357-358,共2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行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早产儿88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护理,对比两组早产儿喂养情况... 目的分析早产儿行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早产儿88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护理,对比两组早产儿喂养情况、喂养并发症发生率和神经行为评分。结果研究组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喂养并发症发生率为4.5%,低于对照组的20.5%(P<0.05)。研究组的神经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行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护理,可缩短经口喂养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神经行为评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袋鼠式护理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期护理方式在低体重早产儿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24期176-176,共1页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方式在低体重早产儿中的作用。方法 120例低体重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住院及出院的过渡期护理,对照组在出院后立刻结束护理。通过随访,对比两组低体重早产儿出院后第30、60天的生长发育...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方式在低体重早产儿中的作用。方法 120例低体重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住院及出院的过渡期护理,对照组在出院后立刻结束护理。通过随访,对比两组低体重早产儿出院后第30、60天的生长发育指标、再次就诊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低体重早产儿出院后第30天的生长发育指标、再次就诊率、护理满意度均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渡期护理可以为低体重早产儿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有效降低了再次就诊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期护理方式 低体重早产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不同用药时机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伟业 高航 朱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24期4318-432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用药时机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7月我院接收的200例贫血早产儿的资料,按照不同用药时机将其分为观察1组(早治疗,68例)、观察2组(晚治疗,68例)和对照组(64例);其中... 目的:探讨不同用药时机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7月我院接收的200例贫血早产儿的资料,按照不同用药时机将其分为观察1组(早治疗,68例)、观察2组(晚治疗,68例)和对照组(64例);其中对观察1组患儿在出生14d后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观察2组患儿在出生21d后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三组患儿治疗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铁蛋白、叶酸以及维生素B_(12)水平。结果: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后,观察1组患儿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以及网织红细胞水平明显比观察2组和对照组高(P<0.05)。观察1组患儿造血物质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观察2组(P<0.05)。观察1组组内大胎龄患儿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网织红细胞、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小胎龄患儿,而叶酸水平明显低于小胎龄患儿(P<0.05)。结论:对贫血患儿实施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建议在其出生第14天左右就开始使用,可有效改善患儿贫血状况,且胎龄越大的患儿治疗效果越好,可有效减少其输血次数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不同用药时机 早产儿贫血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综合护理干预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22期126-127,共2页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科室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在环境、饮食、心理、呼吸、以及对症处理等方面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科学的...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科室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在环境、饮食、心理、呼吸、以及对症处理等方面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80例肺炎患儿,78例顺利痊愈,1例合并心力衰竭,1例并发呼吸衰竭,经过全力抢救及对症处理均得到康复,治愈率达100%。结论采用积极、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使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更加充分的发挥,有效减轻患儿的痛苦及家庭负担,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 综合护理干预 中西医结合疗法 咳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环素治疗儿童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回顾性分析
18
作者 张宇 顾愚汉 +2 位作者 王卓 郑芝欣 朱萍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24年第10期1072-1077,共6页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治疗儿童耐药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性大叶性肺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耐药MP感染性大叶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其住院期间的临床表现、病原学检...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治疗儿童耐药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性大叶性肺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耐药MP感染性大叶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其住院期间的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临床疗效、安全性等病历资料。结果结果显示,在65例患儿中,包含男34例,女31例,其中≥8岁28例,<8岁37例,平均年龄(7.73±2.41)岁。临床表现以咳嗽(65例,100.0%)、发热(64例,98.46%)最常见。肺炎范围累及以右侧肺为主(33例,50.77%)。多西环素治疗平均疗程为(7.43±2.95)d,用药剂量为每12 h 2 mg/kg。50例(76.92%)患儿用药后平均(1.76±1.20)d体温降至正常,55例(84.62%)患儿用药后平均(3.58±1.89)d咳嗽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明显吸收54例(83.08%),平均时间(9.00±0.63)d。用药期间出现皮疹、疼痛各出现1例。出院随访至用药后3个月,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在确保合适剂量和短疗程前提下,以多西环素治疗儿童耐药MP感染性大叶性肺炎安全性较高,临床可适当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环素 儿童 耐大环内酯类肺炎支原体肺炎 大叶性肺炎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袋鼠式护理对低体重早产儿饮食摄入及发育的干预效果
19
作者 刘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4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低体重早产儿饮食摄入及发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4月出生的100例低体重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低体重早产儿饮食摄入及发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4月出生的100例低体重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出生2周、出生4周时的摄奶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4周时的身长、体质量、头围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加低体重早产儿的摄奶量,促进其生长发育,干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体重早产儿 袋鼠式护理 常规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痫三针”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及对脑电图、血清NSE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京铮 席悦 《临床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120-122,共3页
目的分析“痫三针”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对脑电图、血清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癫痫患儿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左乙拉西坦片治疗,... 目的分析“痫三针”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对脑电图、血清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癫痫患儿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左乙拉西坦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痫三针”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脑电图、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4.41%,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脑电图痫样放电次数减少,睡眠纺锤波次数增多,且观察组脑电图痫样放电次数低于对照组,睡眠纺锤波次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金属基质蛋白(MMP)-9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痫三针”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脑电图,降低血清NSE、S100β、MMP-9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痫三针” 左乙拉西坦 小儿癫痫 脑电图 血清NS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