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无效探究现象
1
作者 孙蓉 《新课程学习》 2010年第5期185-185,共1页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要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力求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关键词 学生学习方式 教师 探究活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实施 引导学生 新课程标准 平行四边形 锐角三角形 接受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雕细琢,创设生动的小学英语课堂
2
作者 徐琳琳 《新课程学习》 2011年第12期109-109,共1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力图通过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激活课堂教学,真...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力图通过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激活课堂教学,真正产生“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的景象。毫无疑问,活动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资源 教学媒体 开放策略 歌曲教学 竞争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三部曲
3
作者 刘露露 《新课程》 2016年第25期202-202,共1页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口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容易让教师忽略的一个环节,教师要想让学生更灵活地掌握英语能力,就必须采用科学的口语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口语能力,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只有...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口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容易让教师忽略的一个环节,教师要想让学生更灵活地掌握英语能力,就必须采用科学的口语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口语能力,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后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就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口语能力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疑让数学蒙上神秘色彩——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被引量:2
4
作者 姚雪梅 《网络科技时代》 2007年第20期70-70,共1页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设疑 求知欲 激发 色彩 数学 亚里士多德 不平衡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心优化语文作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被引量:2
5
作者 潘云娣 《新课程学习》 2011年第12期80-80,共1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语文作业是积累、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有效载体...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语文作业是积累、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有效载体,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促进个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语文作业 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琴瑟和谐 其乐融融——用“和谐”的观点审视语文课堂教学
6
作者 史建芳 《基础教育参考》 2010年第9期70-71,共2页
如果说教师是园丁,学生就是花朵,一年四季培育鲜花盛开是园丁最大的欣慰:如果说教师是蜡烛,学生就是烛光,有了烛光的蜡烛才能焕发出生命光彩;如果说教师是琴,学生就是瑟,只有琴瑟和谐,才能奏响最和谐的乐章。在课堂中,只有琴... 如果说教师是园丁,学生就是花朵,一年四季培育鲜花盛开是园丁最大的欣慰:如果说教师是蜡烛,学生就是烛光,有了烛光的蜡烛才能焕发出生命光彩;如果说教师是琴,学生就是瑟,只有琴瑟和谐,才能奏响最和谐的乐章。在课堂中,只有琴瑟和谐,才能让课堂充满快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和谐” 琴瑟 教师 学生 才能 园丁 蜡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淡生活化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7
作者 姚雪梅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第14期48-48,共1页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广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和数学教师,都应该"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数学课程与教学资源".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也相当...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广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和数学教师,都应该"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数学课程与教学资源".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也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资源 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 学生生活 数学教学 著名教育家 生活教育理论 数学教师 开发与利用 社会即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验——数学教学的追求
8
作者 孙蓉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3年第14期43-43,共1页
由于体验包含着人们的实际行为以及对这些行为的认识结果,因此人的五官都要参与其中,从而使体验具有直接性、形象性、动作性.这三种性质决定了体验对学习,特别是小学生的学习的重大意义.它对学生学习乃至整个人生都有影响.一、课前开放... 由于体验包含着人们的实际行为以及对这些行为的认识结果,因此人的五官都要参与其中,从而使体验具有直接性、形象性、动作性.这三种性质决定了体验对学习,特别是小学生的学习的重大意义.它对学生学习乃至整个人生都有影响.一、课前开放,体验数学知识的来源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是封闭的,直至上课了才会向学生揭示该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起点几乎从零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退位减法 封闭图形 数学学习活动 数学问题 认知发展水平 数量关系 走向生活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学生卡住了我脖子后的深思——不容忽视的心理辅导
9
作者 周雪萍 《贵州教育》 2006年第1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同学 心理辅导 自尊心 老师 消极暗示 批评 脖子 日常行为规范 不良情绪 学生卡
原文传递
让数学教学亲近生活
10
作者 潘云芳 《教师》 2010年第33期84-84,共1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规律中学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在趣味数学中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这门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规律中学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在趣味数学中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这门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才有可能把这门学科学好。那么,怎样才能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呢?本文综合实例,从生活素材、生活情境、生活空间这三方面,浅谈了怎样使数学亲近生活,希望能给广大教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生活情景 亲近 《数学课程标准》 学习数学 中学数学 实践经验 数学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课堂我们丢了什么——谈人文关怀流失的反思
11
作者 周雪萍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第4期129-129,共1页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活动,教育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培养人,培养人的真、善、美统一的完满的人格,具体表现在懂得生活,理解人,尊重人,善于与人合作,敢于超越他人和自己.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通过自己的学识、修养去影响、...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活动,教育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培养人,培养人的真、善、美统一的完满的人格,具体表现在懂得生活,理解人,尊重人,善于与人合作,敢于超越他人和自己.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通过自己的学识、修养去影响、陶冶孩子的心灵,最终让孩子产生体悟、顿悟,内化为心理财富,产生精神动力,去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数学课堂 反思 实践活动 人的发展 教学活动 数学教师 精神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思维,让课堂呈现“理性”之美
12
作者 陈正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第4期84-84,共1页
课程改革掀起了一股践行新理念的热潮,然而,当我们为了体现"创设情境"而绞尽脑汁,为了"合作交流"而费尽周折,为了"算法优化"而争论不休时,我们始终不能放弃的是什么?始终应该坚守的又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数学的理性之美!下面结合... 课程改革掀起了一股践行新理念的热潮,然而,当我们为了体现"创设情境"而绞尽脑汁,为了"合作交流"而费尽周折,为了"算法优化"而争论不休时,我们始终不能放弃的是什么?始终应该坚守的又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数学的理性之美!下面结合苏教版三下"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课例的新知探究部分谈一点我自己的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思维 “理性” 课堂 课程改革 创设情境 合作交流 一位数 三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为体验 所以感悟——例谈体积概念教学
13
作者 陈振萍 《网络科技时代》 2007年第20期62-62,共1页
《数学课程标准》在过程性目标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动词,强调小学数学要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觉深”。小学数学教学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 《数学课程标准》在过程性目标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动词,强调小学数学要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觉深”。小学数学教学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去感悟数学。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下面笔者就从体验感悟入手,谈谈小学数学中的体积概念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 体积 小学数学 学习过程 数学教学 过程性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的灵魂——数感
14
作者 周雪萍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年第24期142-142,共1页
"数感"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数感的建立可以让我们学会"数学地"思考,数感让人们可以把眼中的感觉量化,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可以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字联系起来,或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和解... "数感"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数感的建立可以让我们学会"数学地"思考,数感让人们可以把眼中的感觉量化,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可以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字联系起来,或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和解释.如:老师将要发本子给小朋友,我们总会自觉地用眼扫过桌子上的本子,以判断是否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感 数学 灵魂 数字联 有意识 小朋友 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学生在观察中提高写话能力
15
作者 徐国英 《现代教学》 2007年第10期39-39,共1页
有些低年级学生很怕写话,问他们为什么,最普遍的是不知道写什么,没有写话的愿望,这固然和学生的生活还不够充实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对周围的事物不留心,不注意观察,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自己的脑筋... 有些低年级学生很怕写话,问他们为什么,最普遍的是不知道写什么,没有写话的愿望,这固然和学生的生活还不够充实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对周围的事物不留心,不注意观察,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自己的脑筋去想。这样,学生就会常常发现新鲜的见闻,得到特殊的感受,就能把这些新意思说给大家听。有了这样的情感愿望,教师再因势利导,提供表达的机会,学生写话的内容就会比较充实、生动,思想感情也就显得真实、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 写话能力 思想感情 有意识 意思说 愿望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教学中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16
作者 史建生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08年第7期62-62,共1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也要让学生时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知道学习原本是有趣的、舒适的。
关键词 学习乐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课堂呼唤开放
17
作者 车樱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年第22期124-124,共1页
近年来全体教师通过领悟新课标改革精神,数学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数学知识为人类服务.成为21世纪每个公民应具备的素养之一.为了适应这... 近年来全体教师通过领悟新课标改革精神,数学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数学知识为人类服务.成为21世纪每个公民应具备的素养之一.为了适应这种数教育观念的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呼唤“开放式”,反对一言堂、齐步走的“封闭式”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开放式 教育观念 改革精神 21世纪 数学知识 新课标 封闭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敢问路在何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初探
18
作者 童振洪 《网络科技时代》 2007年第12期28-28,共1页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传统的数学课堂结构是以教师的讲授为核心来设计和安排的.从教学过程和方法看就是“提问-讲解-巩固-作业”:从教学关系看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给,你收”。这种刻板...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传统的数学课堂结构是以教师的讲授为核心来设计和安排的.从教学过程和方法看就是“提问-讲解-巩固-作业”:从教学关系看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给,你收”。这种刻板的程式化教学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被销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方式 学生 教学关系 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 教学过程 课堂结构 程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让课堂灵性飞扬
19
作者 吕雪华 《新课程(教研版)》 2010年第6期195-196,共2页
在课改实践中,要努力改变教学观念。而“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张扬着个性和灵性。在“对话”中,能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在“对话”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创生着新的表达方式与新的分... 在课改实践中,要努力改变教学观念。而“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张扬着个性和灵性。在“对话”中,能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在“对话”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创生着新的表达方式与新的分享方式,绽放出生命的灵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在课堂中不唯师、不唯同伴、不唯教材,充分发挥相互之间的对话,真正激活阅读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 不唯师 不唯同伴 不唯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