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特殊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四例
1
作者 吴淑坤 黄团新 +1 位作者 宋仕玲 桂文甲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555-556,共2页
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联用是目前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化抗病毒治疗方案,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可高达80%.但很多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能耐受这种标准化抗病毒治疗方案.为了让这部分患者也能得到抗病毒治疗,我们尝试在基础疾病稳定、征得患者及家... 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联用是目前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化抗病毒治疗方案,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可高达80%.但很多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能耐受这种标准化抗病毒治疗方案.为了让这部分患者也能得到抗病毒治疗,我们尝试在基础疾病稳定、征得患者及家属理解、知情并同意下,给予小剂量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进行个体化抗病毒治疗,使患者获得了持续病毒学应答,少数病情也得到改善.我们对4例特殊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使用个体化抗病毒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利巴韦林 丙型肝炎病毒 特殊人群
原文传递
武汉地区157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宋仕玲 桂文甲 +4 位作者 周洪清 黄艺芬 尹淑芬 李靖 吴淑坤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969-972,共4页
目的了解武汉市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点和乙型肝炎病毒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基因测序法检测武汉市区157例患者HBV基因型,目标检测基因型为A^H等8个基因型,检测HBV 11个耐药位点:rt L80、rt L169、rt V173、rt L180、rt A181、rt T184... 目的了解武汉市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点和乙型肝炎病毒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基因测序法检测武汉市区157例患者HBV基因型,目标检测基因型为A^H等8个基因型,检测HBV 11个耐药位点:rt L80、rt L169、rt V173、rt L180、rt A181、rt T184、rt A194、rt S202、rt M204、rt N236和rt M250,判断对HBV耐药的核苷类似物。结果武汉市区157例HBV感染者中,检出3种HBV基因型,其中B型占72.61%,C型占26.75%,D型占0.64%。共有68例(43.31%)耐药,其中B型70.59%,C型29.41%,基因B型和C型的HBV相比,耐药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9,P>0.05)。对拉米夫定耐药41例,占全部耐药病例的60.29%,其中B型占73.17%,C型占26.83%;204I位点耐药17例,180M+204I位点耐药6例,180M+204V位点耐药12例,180M+204V/I位点耐药6例。对阿德福韦酯耐药20例,占全部耐药病例的29.41%,基因B型占75.0%,基因C型占25.0%,耐药位点为236T为9例,耐药位点为181T/V为7例,236T和181T/V联合耐药4例。对恩替卡韦耐药5例,占全部耐药病例的7.35%,基因B型3例,基因C型2例。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耐药2例,占全部耐药病例的2.94%,均为基因C型。替比夫定耐药与其他核苷类似物耐药分析结果重复,共32例,占47.06%,基因B型75.0%,基因C型25.0%。结论武汉市区157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男性较多,感染HBV主要基因型为B型,其次为C型,患者主要表现为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耐药。临床应根据患者HBV基因型和耐药情况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HBV DNA 基因型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甘雪婷 黄团新 +3 位作者 伍秀珍 朱艳 刘章红 李靖 《武警医学》 CAS 2005年第10期751-753,共3页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注射液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90例因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给予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每次600mg,1/d;对照组32例,不用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停用抗结核药物。两...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注射液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90例因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给予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每次600mg,1/d;对照组32例,不用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停用抗结核药物。两组所采用的基础治疗相同,疗程均为30d。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ALT、AST、TBIL下降非常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硫普罗宁注射液对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普罗宁 抗结核药 药物性肝损害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 硫普罗宁注射液 治疗作用 临床疗效观察 治疗前后 结核病患者 血清ALT 治疗组 基础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林霉素同时致肝肾损害1例 被引量:7
4
作者 郭均平 张金安 黄艺芬 《中国药师》 CAS 2013年第12期1895-1896,共2页
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类抗菌药,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48倍,对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常用于对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我国盐酸克林霉素杂质限度为低于8%,而美国则低于6%[1]。据文献报道,克林霉素排在前3位的药物不良反应的... 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类抗菌药,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48倍,对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常用于对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我国盐酸克林霉素杂质限度为低于8%,而美国则低于6%[1]。据文献报道,克林霉素排在前3位的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类型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及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损害[2]。克林霉素致急性严重肝肾同时损伤的病例很少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使用克林霉素导致急性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临床特点、用药情况及预后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林霉素 肝损害 肾损害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团新 吴淑坤 +1 位作者 桂文甲 宋仕玲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830-83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和风险。方法对37例CHC合并T2DM患者(CHC+T2DM组)和43例单纯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CHC组)给予Pe...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和风险。方法对37例CHC合并T2DM患者(CHC+T2DM组)和43例单纯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CHC组)给予Peg—IFNα-2a联合RBV抗病毒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CHC+T2DM组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低于CHC组(51.35%与88.10%,P〈0.05);CHC+T2DM组中3例患者因出现腹腔积液停止治疗,且出现白细胞减少、视网膜病变、甲状腺疾病、肺结节、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CHC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抗病毒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血糖异常。结论在积极监测、控制血糖基础上,对CHC合并T2DM患者进行合理的Peg—IFNα-2a联合RBV抗病毒治疗较为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2型糖尿病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利巴韦林
原文传递
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因子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和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宋仕玲 龚作炯 +2 位作者 张全荣 黄团新 吴淑坤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 :研究四氯化碳 (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及定位 ,血清IL 6、IL 10和IL 18的变化 ,以及肝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 :将 2 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 ,模型组... 目的 :研究四氯化碳 (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及定位 ,血清IL 6、IL 10和IL 18的变化 ,以及肝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 :将 2 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 ,模型组大鼠予以 40 %CCl4皮下注射 8周后处死。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GFβ1和CTGF在肝脏的表达及细胞内的定位 ;ELISA检测血清IL 6、IL 10和IL 18;电镜检测肝组织超微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大鼠比较 ,模型组大鼠肝内TGFβ1和CTGF表达增加 ,免疫阳性反应信号的主要位于纤维间隔中的细胞浆 ;模型组大鼠血清IL 6和IL 18升高 ,而IL 10较正常组降低 (P <0 0 5orP <0 0 1) ;超微结构符合肝纤维化改变。结论 :TGFβ1、CTGF、IL 6、IL 10和IL 18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发展有关 ,可作为抗肝纤维化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大鼠 细胞因子 超微结构 免疫组化技术 ELISA 肝星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诱发癫痫1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金安 郭均平 桂文甲 《中国药师》 CAS 2013年第10期1574-1575,共2页
患者,女,63岁,因"发现丙肝肝硬化3年余,神志不清1d"入院。患者近3年反复出现"双下肢浮肿,腹胀"等症,多次于我院和外院就诊,诊断"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给予护肝、利尿以及自服中药等对症治疗,双下肢水肿、腹胀消退不理想。2d前症... 患者,女,63岁,因"发现丙肝肝硬化3年余,神志不清1d"入院。患者近3年反复出现"双下肢浮肿,腹胀"等症,多次于我院和外院就诊,诊断"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给予护肝、利尿以及自服中药等对症治疗,双下肢水肿、腹胀消退不理想。2d前症状加重,伴纳差、乏力,1d前家属发现患者神志不清,呼之不能对答,无发热、呕血、黑便、大小便失禁等症状,遂急送我院,急诊以"肝性脑病、肝硬化"收入科。体检:T36.6℃,P96次/min,R 22次/min,BP 149/80mmHg,浅昏迷状态,呼之不应,对痛觉有反应,慢性肝病面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药品不良反应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对部队肺结核患者免疫球蛋白和C3、C4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宋仕玲 朱艳 黄团新 《武警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707-709,共3页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对部队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的影响,评价该药治疗肺结核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免疫治疗组。两组都使用短程标准抗结核方案2HRZE/4HR,免...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对部队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的影响,评价该药治疗肺结核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免疫治疗组。两组都使用短程标准抗结核方案2HRZE/4HR,免疫治疗组联合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第1、2个月检查IgAI、gGI、gM和C3、C4,并与20例健康人血清作对照组。结果和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肺结核患者治疗前IgGI、gM和C3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而C4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肺结核患者上述指标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治疗组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后IgMI、gG和C3、C4明显增高,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而IgA变化不明显(P>0.05)。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组患者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具有调节肺结核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作用,可辅助提高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免疫球蛋白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调查及心理干预 被引量:2
9
作者 宋仕玲 周洪清 +6 位作者 尹淑芬 桂文甲 李靖 黄艺芬 吴淑坤 黄团新 徐良勇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第9期1304-1306,共3页
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期间情绪障碍发生情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抗丙型肝炎病毒(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9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心理干预组每... 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期间情绪障碍发生情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抗丙型肝炎病毒(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9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心理干预组每周1次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分析两组患者SCL-90的分值变化并和中国成人常模对比。结果对照组SCL-90躯体化(t=2.68,P<0.01)、焦虑(t=1.99,P<0.05)、抑郁(t=1.72,P<0.05)、人际关系(t=1.71,P<0.05)和精神病性(t=1.85,P<0.05)等因子得分与中国成人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干预组SCL-90躯体化(t=2.72,P<0.01)、焦虑(t=1.97,P<0.05)、抑郁(t=2.02,P<0.05)、精神病性(t=1.93,P<0.05)等因子得分与中国成人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心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性改善患者情绪障碍,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抑郁得分(t=1.74,P<0.05)、焦虑得分(t=1.82,P<0.05)和精神病性得分(t=1.91,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其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期间存在躯体化、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对改善患者情绪障碍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利巴韦林 症状自评量表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结核病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淑芬 吴淑坤 +1 位作者 黄艺芬 周洪青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714-714,共1页
患者,男性,37岁。患者因“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性4个月余,抗HCV治疗14周,发热、干咳、胸痛5天”入院。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肺结核 持续病毒学应答
原文传递
芪胶升白胶囊辅助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淑坤 黄团新 +2 位作者 桂文甲 周洪青 宋仕玲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年第10期1043-1045,共3页
目的:观察芪胶升白胶囊辅助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标准化方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丙肝抗HCV治疗头12周使用芪胶升白胶囊的病例(37例)为治疗组,同期抗HCV治疗出现白细胞降低,根据聚乙二醇干扰素α-2... 目的:观察芪胶升白胶囊辅助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标准化方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丙肝抗HCV治疗头12周使用芪胶升白胶囊的病例(37例)为治疗组,同期抗HCV治疗出现白细胞降低,根据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使用说明而减量的病例(29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治疗开始12周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变化,以及病毒学应答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抗病毒治疗开始后2组患者白细胞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辅以芪胶升白胶囊治疗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在0.75×109/L以上,无需调整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剂量,且头晕、乏力、感染及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在EVR、ETVR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而持续病毒学应答方面治疗组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别不明显。结论:芪胶升白胶囊辅助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抗HCV治疗可减缓白细胞下降程度,减轻患者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依从性,使患者获得较高的ETVR和SVR,且安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慢性丙型肝炎 芪胶升白胶囊 白细胞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黄制剂对肝硬化模型大鼠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洪青 罗欣拉 陆定波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乳黄制剂对肝硬化模型大鼠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影响。方法用四氯化碳(CCl4)复合因素法制造肝硬化模型大鼠,分组治疗后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定量测定大鼠肝组织匀浆AGEs的含量。结果乳黄制剂... 目的观察乳黄制剂对肝硬化模型大鼠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影响。方法用四氯化碳(CCl4)复合因素法制造肝硬化模型大鼠,分组治疗后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定量测定大鼠肝组织匀浆AGEs的含量。结果乳黄制剂可明显降低肝硬化模型大鼠AGEs含量水平(P<0.05);预防组和模型治疗组肝组织的肝硬化以及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得到改善,其中预防组肝组织的病理变化改善明显。结论乳黄制剂能有效降低肝组织中AGEs的水平,有利于肝硬化程度的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黄制剂 肝硬化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洪青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567-567,共1页
患者,男,29岁,农民.因“发现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7~8年,乏力、食欲下降2个月”,于2013年8月19日以“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收入院.患者在入院前曾在当地诊所给予护肝及口服中药治疗1个月,症状无明显好转.既往自幼有“鼻出血”病史,曾在... 患者,男,29岁,农民.因“发现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7~8年,乏力、食欲下降2个月”,于2013年8月19日以“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收入院.患者在入院前曾在当地诊所给予护肝及口服中药治疗1个月,症状无明显好转.既往自幼有“鼻出血”病史,曾在外院诊断为“鼻中隔偏曲”给予手术治疗,几乎每天鼻出血症状无明显改善,每逢下雨和夏天鼻出血症状明显,入院前1个月症状加重.2012年10月因“贫血”在外院行骨髓穿刺检查,并有因“缺铁性贫血”输血史,具体不详.体格检查:体温36℃,呼吸18次/分,脉搏64次/分,血压120/60 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原文传递
先天性支气管动脉发育不良1例
14
作者 尹淑芬 张建庭 吴淑坤 《武警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1038-1039,共2页
咯血是一种常见症状,目前对其病因诊断的准确性已相当高。但由于各种原因,仍然有部分患者的咯血原因不十分清楚,尤其是胸部X线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提示某部分肺野模糊影征象的咯血患者,往往更多从结核、肿瘤等方... 咯血是一种常见症状,目前对其病因诊断的准确性已相当高。但由于各种原因,仍然有部分患者的咯血原因不十分清楚,尤其是胸部X线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提示某部分肺野模糊影征象的咯血患者,往往更多从结核、肿瘤等方面考虑。我院于2013-12-20确诊1例支气管动脉先天发育不良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发育不良 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
15
作者 甘雪婷 黄团新 伍秀珍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409-410,共2页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注射液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0例因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给予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每次600mg,1次/d,对照组32例,不用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停用抗结核药物。两...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注射液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0例因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给予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每次600mg,1次/d,对照组32例,不用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停用抗结核药物。两组所采用的基础治疗相同,疗程均为30d。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ALT,AST,TBL下降非常明显,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硫普罗宁注射液对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普罗宁 抗结核药 药物性肝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非阿德福韦治疗引起HBVrtA181T位点变异二例分析
16
作者 吴淑坤 黄团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693-694,共2页
病例1 男性,27岁.既往有输血史,患者直系亲属中有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HbsAg、HbeAg和HBcAb阳性3年.2年前例行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220.7 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46 U/L,HBVDNA阳性(未作定量检测),常规护肝治疗半... 病例1 男性,27岁.既往有输血史,患者直系亲属中有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HbsAg、HbeAg和HBcAb阳性3年.2年前例行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220.7 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46 U/L,HBVDNA阳性(未作定量检测),常规护肝治疗半年,间断复查ALT波动于110~141U/L,AST 42~46 U/L,乙肝5项定量HBsAg 9 340.10 COI,HbeAg 283.10COI,HbcAb 0.009 COI,HBV基因型C型,HBV DNA 1.39×108copies/ml,HBV变异株检测阴性,腹部彩超检查提示肝实质光点增粗,脾脏切面厚约3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似物 乙型肝炎病毒 rtA181T突变 sW172*突变
原文传递
抗结核药物诱发粒细胞缺乏症1例
17
作者 桂文甲 宋仕玲 《武警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297-298,共2页
抗结核药物诱发粒细胞缺乏症临床极为少见。粒细胞缺乏症合并感染发病危急,病死率高达60%~80%[1]。我院2013-05-26收治抗结核病诱发粒细胞缺乏症1例,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 结核药物 粒细胞缺乏症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老年患者口服阿德福韦酯致范可尼综合征1例
18
作者 尹淑芬 付炬炫 吴淑坤 《武警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263-1264,共2页
1病例报告 患者,男,66岁,因"左下肢关节酸痛6个月,加重1 d"于2014-05入我院。6个月前患者左膝关节、踝关节酸痛不适,局部略肿胀,无发热、皮疹、无游走性关节疼痛,无晨僵,无消瘦等症状。曾于多家医院骨科就诊无好转。1周前左下肢关节... 1病例报告 患者,男,66岁,因"左下肢关节酸痛6个月,加重1 d"于2014-05入我院。6个月前患者左膝关节、踝关节酸痛不适,局部略肿胀,无发热、皮疹、无游走性关节疼痛,无晨僵,无消瘦等症状。曾于多家医院骨科就诊无好转。1周前左下肢关节酸痛明显加重,影响行走及睡眠。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2008年住院查血常规:白细胞2.5×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红细胞3.0×1012/L,血红蛋白105g/L,血小板35×10 9/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阿德福韦 范可尼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治疗中类赫氏反应33例分析
19
作者 李靖 朱婷婷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结核病抗结核治疗中的类赫氏反应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2年1月-2013年1月住院初治及复治肺结核病发生类赫氏反应33例。结果:其中继发型肺结核18例,血型播散型肺结核3例,结核性胸膜炎5例,淋巴结核2例... 目的:探讨结核病抗结核治疗中的类赫氏反应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2年1月-2013年1月住院初治及复治肺结核病发生类赫氏反应33例。结果:其中继发型肺结核18例,血型播散型肺结核3例,结核性胸膜炎5例,淋巴结核2例,腰椎结核2例,结核性腹膜炎3例。类赫氏反应表现为高热、咳嗽、胸闷,胸部CT示病灶增多、扩大,浆膜腔积液增多或新近出现、淋巴结肿大。31例类赫氏反应发生于初治强化治疗期,2例发生于复治中。结论: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类赫氏反应主要发生在初治结核的强化期,复治过程中也可出现。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类赫氏反应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导致视网膜病变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尹淑芬 付炬炫 +2 位作者 吴淑坤 黄艺芬 杨云波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36-637,共2页
一、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8岁,体质量60kg。因“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性1年,抗HCV治疗40周,左眼视力模糊1周”入院。患者1年前体检发现ALT92U/L、HCV抗体阳性,未予治疗。40周前于本院查HCVRNA定量6.02×10^5IU/ml... 一、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8岁,体质量60kg。因“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性1年,抗HCV治疗40周,左眼视力模糊1周”入院。患者1年前体检发现ALT92U/L、HCV抗体阳性,未予治疗。40周前于本院查HCVRNA定量6.02×10^5IU/ml,HCV基因分型为1b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干扰素类 视网膜病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