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hTERC基因表达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韩英
段玲
+2 位作者
苏晶
曹玲
丁岩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06-908,938,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的表达及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宫颈病变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129例,依据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3组:宫颈上皮内瘤变低度病变组(CINⅠ)、高度病变组(...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的表达及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宫颈病变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129例,依据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3组:宫颈上皮内瘤变低度病变组(CINⅠ)、高度病变组(CINⅡ/Ⅲ)、宫颈癌组(SCC);同时选择健康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20例作为对照组建立实验室阈值;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两组标本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最终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FISH检测结果。结果:研究各组中CINⅠ,CINⅡ/Ⅲ,SCC的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1%,56.25%,75.00%,hTERC基因扩增比例随病变进展而增加;研究组与对照组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各组两两比较,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低度病变组与高度病变组、宫颈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度病变组与宫颈癌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SH方法检测hTERC基因可用于筛查宫颈高度病变及宫颈癌,其阳性扩增信号多倍体型可能是宫颈病变进展的预测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ERC基因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肿瘤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妇女宫颈病变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扩增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韩英
艾星子.艾里
+3 位作者
段玲
陈志芳
苏晶
丁岩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妇女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uman telomerase gene,hTERC)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高危亚型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比较50...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妇女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uman telomerase gene,hTERC)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高危亚型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比较50例维族和52例汉族宫颈病变患者hTERC基因扩增情况,同时检测HPV感染情况。结果:维族宫颈病变患者hTERC基因扩增率为62.00%,汉族宫颈病变hTERC基因扩增率为51.92%。随病变进展,维、汉族宫颈病变患者hTERC基因扩增均明显增加。维、汉族宫颈癌hTERC基因平均扩增倍数,在HPV各亚型感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HPV多重感染和单一感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宫颈病变总hTERC基因扩增倍数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ERC基因扩增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可能是宫颈癌进展的预测指标;多重HPV高危亚型感染可能是维族宫颈癌发病率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
人乳头瘤病毒
维吾尔族
汉族
原文传递
宫颈病变组织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亚型感染相关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韩英
李敏
段玲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年第8期744-746,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ERC)的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亚型感染情况,及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宫颈病变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129例,依据组织...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ERC)的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亚型感染情况,及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宫颈病变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129例,依据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I组41例、CINⅡ组29例、CINⅢ组35例及宫颈癌组(SCC组)24例,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各组均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及HPV DNA检测,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TERC基因扩增情况。结果 hTERC表达阳性率CINⅠ组(7.31%)、CINⅡ组(34.48%)、CINⅢ组(62.86%)及SCC组(75.00%)与对照组(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Ⅲ组与SCC组高于CINⅠ组(P<0.05);hTERC表达阳性率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931,P=0.031);对照组、宫颈癌前病变组(CINⅠ组+Ⅱ组+Ⅲ组)与SCC组HPV DNA阳性率分别为15.00%,45.71%,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C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呈正相关(r=0.381,P=0.002)。结论 hTERC扩增在宫颈高度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中比例较高,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可能是宫颈癌进展的预测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原文传递
题名
hTERC基因表达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韩英
段玲
苏晶
曹玲
丁岩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妇科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中心特检室
出处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06-908,938,共3页
基金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年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No:2009-QN-4)
文摘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的表达及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宫颈病变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129例,依据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3组:宫颈上皮内瘤变低度病变组(CINⅠ)、高度病变组(CINⅡ/Ⅲ)、宫颈癌组(SCC);同时选择健康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20例作为对照组建立实验室阈值;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两组标本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最终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FISH检测结果。结果:研究各组中CINⅠ,CINⅡ/Ⅲ,SCC的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1%,56.25%,75.00%,hTERC基因扩增比例随病变进展而增加;研究组与对照组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各组两两比较,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低度病变组与高度病变组、宫颈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度病变组与宫颈癌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SH方法检测hTERC基因可用于筛查宫颈高度病变及宫颈癌,其阳性扩增信号多倍体型可能是宫颈病变进展的预测性指标。
关键词
HTERC基因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肿瘤
荧光原位杂交
Keywords
hTERC gen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ervical neoplasms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妇女宫颈病变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扩增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韩英
艾星子.艾里
段玲
陈志芳
苏晶
丁岩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妇科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中心特检室
出处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3期238-240,共3页
基金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年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9-QN-4)
文摘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妇女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uman telomerase gene,hTERC)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高危亚型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比较50例维族和52例汉族宫颈病变患者hTERC基因扩增情况,同时检测HPV感染情况。结果:维族宫颈病变患者hTERC基因扩增率为62.00%,汉族宫颈病变hTERC基因扩增率为51.92%。随病变进展,维、汉族宫颈病变患者hTERC基因扩增均明显增加。维、汉族宫颈癌hTERC基因平均扩增倍数,在HPV各亚型感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HPV多重感染和单一感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宫颈病变总hTERC基因扩增倍数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ERC基因扩增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可能是宫颈癌进展的预测指标;多重HPV高危亚型感染可能是维族宫颈癌发病率高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
人乳头瘤病毒
维吾尔族
汉族
Keywords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human telomerase gen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human papillomavirus
Uygur nationality
Han nationality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宫颈病变组织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亚型感染相关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韩英
李敏
段玲
机构
上海市奉贤区
中心
医院
妇科微创病区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中心特检室
出处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年第8期744-746,共3页
基金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年专项科研基金资助(2009-QN-4)
文摘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ERC)的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亚型感染情况,及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宫颈病变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129例,依据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I组41例、CINⅡ组29例、CINⅢ组35例及宫颈癌组(SCC组)24例,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各组均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及HPV DNA检测,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TERC基因扩增情况。结果 hTERC表达阳性率CINⅠ组(7.31%)、CINⅡ组(34.48%)、CINⅢ组(62.86%)及SCC组(75.00%)与对照组(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Ⅲ组与SCC组高于CINⅠ组(P<0.05);hTERC表达阳性率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931,P=0.031);对照组、宫颈癌前病变组(CINⅠ组+Ⅱ组+Ⅲ组)与SCC组HPV DNA阳性率分别为15.00%,45.71%,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C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呈正相关(r=0.381,P=0.002)。结论 hTERC扩增在宫颈高度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中比例较高,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可能是宫颈癌进展的预测性指标。
关键词
宫颈癌
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Keywords
Cervical cancer
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humanpapillomavirus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hTERC基因表达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
韩英
段玲
苏晶
曹玲
丁岩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妇女宫颈病变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扩增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
韩英
艾星子.艾里
段玲
陈志芳
苏晶
丁岩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
5
原文传递
3
宫颈病变组织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亚型感染相关分析
韩英
李敏
段玲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