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兔迎春——扬州博物馆兔年生肖艺术展解读
1
作者 张历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3期37-39,共3页
兔子灵动可爱,性情温顺,自古就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此次展览,我们仔细筛选了扬州地区带有兔子形象的文物,将其分为生肖类、月兔类、淘气宝三类,为观众们带去兔子所独有的那份吉祥寓意,更为扬州文化旅游增添一抹温暖的亮色。
关键词 兔子 扬州博物馆 生肖类 月兔类 淘气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博物馆馆藏黄杨木雕赏析
2
作者 刘永红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22期6-9,共4页
黄杨木雕因其材料的珍贵性及独特性,加上匠人纯熟多样的雕刻技法,使黄杨木雕造型精巧细致,线条流畅自然,无斧凿痕迹,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及艺术价值,以馆藏黄杨木雕精品为例,来对其进行具体介绍。
关键词 黄杨木雕 摆件 馆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博物馆馆藏明代花鸟画珍赏
3
作者 张历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2期44-46,共3页
明代花鸟画坛名家辈出,面貌纷呈,成就斐然。其上承宋元,下启清代,影响至今,在中国绘画史中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六幅馆藏花鸟画作品,阐述明代花鸟画演变发展的脉络及审美取向。
关键词 明代 花鸟画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语境下的博物馆陶瓷文创设计——以扬州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丁犇 付丹 《陶瓷》 CAS 2023年第1期179-181,共3页
在新时代新进程中,多元化融合已经成为当下世界交流的新形式,我们如何通过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和交融,重新融入中华民族的传统内涵意义,从而将文化遗产“活”起来、“动”起来,这是我们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陶瓷文创产品从来就不仅仅是一... 在新时代新进程中,多元化融合已经成为当下世界交流的新形式,我们如何通过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和交融,重新融入中华民族的传统内涵意义,从而将文化遗产“活”起来、“动”起来,这是我们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陶瓷文创产品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件陶瓷物品,它更多的是体现文创产品的工艺审美和文创设计的精神内涵,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魅力和审美风尚。本文以扬州博物馆陶瓷文创设计为例,从多元化语境的角度来解读陶瓷文创产品的设计审美、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语境 扬州博物馆 陶瓷文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博物馆
5
《中国书画》 2003年第2期82-82,共1页
古城扬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我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因其'襟江带海',兼有渔盐之殷,历史上一直是东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扬州博物馆创建于1951年,初名为苏北文物馆,后几易其称,先后有'苏北博物馆'... 古城扬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我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因其'襟江带海',兼有渔盐之殷,历史上一直是东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扬州博物馆创建于1951年,初名为苏北文物馆,后几易其称,先后有'苏北博物馆'、'苏北扬州博物馆'、'江苏省扬州博物馆'等,当时属省级地志性博物馆,后因苏南、苏北合并建省而撤销。1958年重新建立扬州博物馆,为市级地志性博物馆,馆址初设梅花岭下史公祠内。1987年10月迁入扬州著名古刹'天宁寺'。天宁寺系清代扬州八大丛林之首,有'江淮寺冠'之称。始建于东晋,初为太傅谢安别墅,后舍宅为寺。晋末因西域高僧佛驮跋陀罗译《华严经》于此而易名兴严寺。唐代又名证圣寺,北宋政和年间始名天宁寺。至清代,天宁寺发展成'一庙五门天下少,两廊十殿世间稀'的大寺院。康熙、乾隆皇帝数次南巡,均驻跸寺内,今门前尚存御码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奉命在寺内刊刻《全唐诗》,纂修《佩文韵府》。文学名人孔尚任和书画家石涛、金农、李鳝、郑板桥等也先后客居寺内。扬州博物馆担负着考古发掘、文物收藏、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博物馆 梅花岭 佩文韵府 天宁寺 文物收藏 佛驮跋陀罗 寺内 《华严经》 《全唐诗》 清代扬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尚雅随俗 各臻其妙——扬州博物馆藏清代扬州书画精选
6
作者 高荣 《中国书画》 2019年第12期58-88,共31页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扬州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两淮盐业,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大都会。城市经济的繁荣兴盛,盐商巨贾的附庸风雅,地方官吏的大力扶持等诸多因素,致"天下名士,半在维扬"。
关键词 地方官吏 清代康熙 清代扬州 繁荣兴盛 扬州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博物馆馆藏长沙窑保护修复与研究——以唐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花鸟纹执壶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旋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21期50-53,共4页
唐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花鸟纹执壶是扬州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根据文物的病害状况,制定保护修复步骤,恢复其完整性,做到保护修复视觉效果"远看一致、近看有别"。这件执壶也是扬州出土的大量长沙窑瓷器之一,可见唐代长沙窑... 唐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花鸟纹执壶是扬州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根据文物的病害状况,制定保护修复步骤,恢复其完整性,做到保护修复视觉效果"远看一致、近看有别"。这件执壶也是扬州出土的大量长沙窑瓷器之一,可见唐代长沙窑瓷器通过扬州转运,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窑 保护修复 模印贴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
8
作者 袁淮 《中国博物馆》 2005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新馆(简称“双博馆”)位于扬州新城西区,自然风光秀美的人工湖畔。
关键词 雕版印刷 博物馆 扬州 中国 自然风光 城西区 人工湖 新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年有福 岁岁安康——扬州博物馆藏木版年画赏读
9
作者 宗苏琴 刘媛 +2 位作者 张历 陈允兰 庄志军 《文物天地》 2025年第2期22-26,共5页
年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远古时的原始宗教,历经唐、宋、元、明、清不断传承创新,衍生出木版年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绵延千载,生生不息。得益于长江文明、大运河文化的滋养,扬州木版年画在明代中期应运而生,成为江苏... 年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远古时的原始宗教,历经唐、宋、元、明、清不断传承创新,衍生出木版年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绵延千载,生生不息。得益于长江文明、大运河文化的滋养,扬州木版年画在明代中期应运而生,成为江苏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扬州木版年画注重南北交融,呈现“世俗文化和精英文化相结合”的独特风格,并在构思立意、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刻印技术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构建了扬州独有的木版年画语言体系。本文从发展简史、工艺流程和区域特色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全面解读扬州木版年画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 木版年画 鲜明特色
原文传递
众里寻“她”千百度——扬州博物馆藏女性主题文物赏读
10
作者 宗苏琴 封冰 《荣宝斋》 2024年第3期222-229,共8页
“她”,从表面来看,只是一个简单的字眼,但背后却蕴含着无数美丽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今日的“她”,多以独立自信的姿态立于世间,散发出无穷的人格魅力,而昔日的“她”,虽然见诸文献者寥寥无几,但其形象依然是个性鲜明、丰富多彩。她们... “她”,从表面来看,只是一个简单的字眼,但背后却蕴含着无数美丽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今日的“她”,多以独立自信的姿态立于世间,散发出无穷的人格魅力,而昔日的“她”,虽然见诸文献者寥寥无几,但其形象依然是个性鲜明、丰富多彩。她们或温柔端庄,或娇俏客人,或率意洒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鲜明 扬州博物馆 赏读 人格魅力 独立自信 文物 形象
原文传递
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的多元、包容与平等建设——从扬州博物馆谈起 被引量:2
11
作者 宗苏琴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177,共6页
2020年新冠疫情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形势更趋复杂化、极端化,博物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疫情期间,博物馆纷纷采用线上展览、云直播等方式,力图使博物馆转"危"为"机"。扬州博物馆顺势而为,在常... 2020年新冠疫情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形势更趋复杂化、极端化,博物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疫情期间,博物馆纷纷采用线上展览、云直播等方式,力图使博物馆转"危"为"机"。扬州博物馆顺势而为,在常态化服务中彰显平等理念,通过云上观博、提高馆内人员业务素质、传承创新等方式推动博物馆平等化建设。在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界应秉持多元和包容之心态,从数字化、线上宣传、线下互动等方面创新服务方式,从而推动博物馆范畴的"平等化"建设和社会的"平等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多元 包容 平等 扬州博物馆
原文传递
传统装饰艺术在博物馆展厅设计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李雨晴 《炎黄地理》 2025年第1期160-162,共3页
在当代博物馆展厅设计中,如何通过视觉语言传递文化内涵并增强展览的表现力与吸引力,是设计实践中的核心问题。传统装饰艺术作为历史文化的浓缩载体,以其独特的形式美感与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展厅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元素。将传统装饰... 在当代博物馆展厅设计中,如何通过视觉语言传递文化内涵并增强展览的表现力与吸引力,是设计实践中的核心问题。传统装饰艺术作为历史文化的浓缩载体,以其独特的形式美感与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展厅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元素。将传统装饰艺术融入展览空间,不仅能够强化展品的文化属性,还能丰富展厅的视觉表现层次,同时提升观众的沉浸式体验和文化认同感。文章结合传统装饰艺术的美学特征与功能性价值,探讨其在博物馆展厅设计中的文化意涵与实际运用,揭示传统装饰艺术与现代展览设计融合的创新路径,为博物馆展厅设计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装饰艺术 展厅设计 文化认同感 创新路径 文化意涵 沉浸式体验 展览空间 功能性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澄怀观道 “绘”以游之——扬州博物馆藏清代文人山水画品读
13
作者 宗苏琴 封冰 《荣宝斋》 2023年第8期6-55,共50页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城扬州应“运”而生,南临长江,北接淮河,东濒大海,中贯大运河,隋炀帝称之为“淮南江北海西头”,足见其地势之独特,水运之便利。纵观扬州历史,一直因水而兴,虽无名山胜景,却常有仁者与智者云集。北宋时期的欧...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城扬州应“运”而生,南临长江,北接淮河,东濒大海,中贯大运河,隋炀帝称之为“淮南江北海西头”,足见其地势之独特,水运之便利。纵观扬州历史,一直因水而兴,虽无名山胜景,却常有仁者与智者云集。北宋时期的欧阳永叔,曾于蜀冈之上,取“远山(镇江之焦山、金山、北固山等)来与此堂平”之意,而修建“平山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博物馆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隋炀帝 澄怀观道 古城扬州 北固山 海西头
原文传递
一画一世界 一展一乾坤——扬州博物馆“一花一世界”展的策展实践与思考
14
作者 宗苏琴 张历 李雨晴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14-119,共6页
近年来,中国博物馆界举办了大量书画展,逐步呈现出展览主题多样化、展览名家集聚化、展览策划情感化、展览关注度白热化等特点,为传统书画类展览策展打开了新思路。在书画类展览策划的过程中,“人”与“物”之间的情感联接是关键,也是... 近年来,中国博物馆界举办了大量书画展,逐步呈现出展览主题多样化、展览名家集聚化、展览策划情感化、展览关注度白热化等特点,为传统书画类展览策展打开了新思路。在书画类展览策划的过程中,“人”与“物”之间的情感联接是关键,也是书画作品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所在。基于此,扬州博物馆在特殊的疫情时期,策划了以“一花一世界——清代书画名家作品展”为代表的主题书画展,以期通过平凡事物入展,由表及里,由浅至深地通过自然之花,笔端之花,心底之花,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鼓舞士气、引发思考,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展现博物馆对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助力美好生活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策展 实践 思考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数字化中的应用前景
15
作者 封冰 《互联网周刊》 2024年第14期22-24,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在博物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博物馆作为当代科学知识传播与普及的机构,其使命履行的关键指标是传播的有效性,人工智能影像化技术可以将上、下游供应链进行充分融合,于上游可实现人...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在博物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博物馆作为当代科学知识传播与普及的机构,其使命履行的关键指标是传播的有效性,人工智能影像化技术可以将上、下游供应链进行充分融合,于上游可实现人工智能群体划分定位,于下游可实现博物馆藏品的智能分类、自动标签、虚拟导览和交互式体验,极大提升了观众的参观体验和信息获取效率。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发展与数字化更迭过程中也面临数据隐私、技术成本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挑战。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数字化中的困境、具体应用、面临的挑战、未来发展前景,为博物馆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博物馆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藏佛教版画述略
16
作者 高荣 《陶瓷研究》 2022年第2期80-82,共3页
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前,佛学经典的传播全靠手工抄写。雕版印刷可以大量地复制佛经和佛像,满足了大众的佛教文化需求,对于弘法传教发挥了重要功用。同时在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史上,佛教文化成为推动雕版印刷术的首要动力。二者相互依托... 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前,佛学经典的传播全靠手工抄写。雕版印刷可以大量地复制佛经和佛像,满足了大众的佛教文化需求,对于弘法传教发挥了重要功用。同时在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史上,佛教文化成为推动雕版印刷术的首要动力。二者相互依托,形成具有独特审美意趣的艺术——中国佛教雕版,自隋唐迄明清,雕版刻印的佛经中多附有佛画插图,是中国版画史的开篇之作。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收藏有晚清到民国年间的佛像版画,见证了佛像版画艺术渐趋衰落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版 博物馆 佛教 版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馆藏古代雕版的保管保护和利用研究--以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为例
17
作者 庄志军 《东方收藏》 2025年第1期127-129,共3页
木质雕版在我国使用历史悠久,是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木质雕版因其材质为有机生物材料,极易遭受腐朽和虫蛀,故在其收藏与保护的过程中需要予以重点关注。本文以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馆藏木质雕版病害的综合调查为基础,提出一... 木质雕版在我国使用历史悠久,是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木质雕版因其材质为有机生物材料,极易遭受腐朽和虫蛀,故在其收藏与保护的过程中需要予以重点关注。本文以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馆藏木质雕版病害的综合调查为基础,提出一些保养与修复方法,以期对雕版类文物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木质雕版 病害 文物保护
原文传递
博物馆文物保护中数字化应用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靳祎庆 《炎黄地理》 2021年第12期27-29,共3页
文物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是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做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得到了推广与应用,使文物保护... 文物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是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做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得到了推广与应用,使文物保护工作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应用 数字化技术 文化遗产 博物馆文物 文物保护与利用 文物保护工作 推广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博物馆文物保护实验室的建设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子尧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4期90-91,共2页
文物保护作为博物馆业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实验室建设也日益专业化、先进化、标准化,但我国博物馆文物保护实验室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在人才培养、制度建设、设备场地、合作交流、观念创新等方面予以提升。
关键词 博物馆 文物保护 实验室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博物馆学术研究特色化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靳祎庆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23期125-127,共3页
学术研究作为博物馆一切业务活动的基础,对提升博物馆整体业务水平意义重大。特色化的学术研究发展道路是一个博物馆彰显特色的重要途径。只有坚持特色化的博物馆学术研究发展方向、搭建特色化的学术研究平台、创建特色化的学术研究方式... 学术研究作为博物馆一切业务活动的基础,对提升博物馆整体业务水平意义重大。特色化的学术研究发展道路是一个博物馆彰显特色的重要途径。只有坚持特色化的博物馆学术研究发展方向、搭建特色化的学术研究平台、创建特色化的学术研究方式,才能使一个博物馆时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学术研究 特色化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