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种水牛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评定及瘤胃降解特性研究
1
作者 邵鹏程 唐庆凤 +6 位作者 覃林杰 卜泽明 湛扬阳 邹彩霞 文崇利 林波 孔志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819-7828,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6种水牛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及瘤胃降解特性。试验选用健康状态良好、体重相近的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装置的水牛,采用栓系式饲养,分别测定玉米、豆粕、麦麸、白酒糟、青贮玉米秸秆和花生秧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以及干物质(... 本试验旨在研究6种水牛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及瘤胃降解特性。试验选用健康状态良好、体重相近的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装置的水牛,采用栓系式饲养,分别测定玉米、豆粕、麦麸、白酒糟、青贮玉米秸秆和花生秧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以及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和有机物(OM)瘤胃有效降解率,并计算这6种水牛饲料原料的瘤胃降解氮(RDN)和可发酵有机物(FOM)含量。结果表明:1)麦麸、玉米、豆粕、白酒糟、青贮玉米秸秆和花生秧的DM瘤胃有效降解率分别为59.88%、65.18%、67.51%、50.01%、57.38%和60.48%,CP瘤胃有效降解率分别为71.95%、61.56%、58.84%、52.35%、54.86%和52.56%,OM瘤胃有效降解率分别为59.24%、65.10%、65.89%、49.22%、57.61%和61.40%;2)麦麸、玉米、豆粕、白酒糟、青贮玉米秸秆和花生秧的FOM含量分别为0.56、0.64、0.62、0.46、0.53和0.58 kg/kg,RDN含量分别为18.77、10.70、45.93、23.97、10.93和10.61 g/kg。综上所述,精料中玉米和豆粕的饲用价值较高,是优质的水牛饲料原料;粗料中青贮玉米秸秆和花生秧的饲用价值较高,是较优质的水牛粗饲料原料,在配制水牛饲粮时应该合理搭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瘤胃降解率 瘤胃降解氮 可发酵有机物 饲料原料 营养价值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翁超微粉干预河流型水牛犊牛腹泻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雅鑫 文崇利 +5 位作者 卢瑛 陈笑寒 黄才斌 梁淦 文信旺 韦科龙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6期38-41,共4页
试验旨在探究饲喂不同水平的白头翁超微粉对河流型水牛犊牛的平均日增重、腹泻情况、血常规及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120头7日龄健康犊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犊牛饲喂基础牛乳(不添加白头翁超微粉),试验... 试验旨在探究饲喂不同水平的白头翁超微粉对河流型水牛犊牛的平均日增重、腹泻情况、血常规及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120头7日龄健康犊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犊牛饲喂基础牛乳(不添加白头翁超微粉),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添加5、10、15 g/(头·d)的白头翁超微粉,随日龄增加每头犊牛每餐饲喂牛乳量约2.5~5.0 kg。试验期30 d,初乳期7 d,初乳期后第1 d至第3 d连续饲喂添加白头翁超微粉的牛乳,第4 d至第7 d饲喂基础牛乳,自初乳期后进行3个循环的饲喂。结果显示,试验Ⅲ组犊牛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P<0.05)。试验Ⅰ组腹泻率最高,为20.00%;对照组腹泻率为16.67%;试验Ⅱ组和Ⅲ组腹泻率均为13.33%。对照组腹泻死亡率为3.57%,试验Ⅰ组、Ⅱ组、Ⅲ组腹泻死亡率均为0。各组犊牛血液中白细胞数目(WBC)、血红蛋白(HGB)、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 (IgM)等血常规及血液免疫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有规律地添加10~15 g/(头·d)白头翁超微粉能够达到增加犊牛日增重和减少腹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 河流型水牛 犊牛腹泻 血常规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技术在奶水牛饲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徐艺铟 黄加祥 +4 位作者 陈飞旭 冯翠瑜 李孟伟 黄芬香 文崇利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35-138,共4页
随着畜牧业现代化的推进,奶水牛饲养管理也在向智能化转变,传统的饲养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畜牧业的需要,亟须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来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人工智能(AI)作为一种创新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决策能力。文章... 随着畜牧业现代化的推进,奶水牛饲养管理也在向智能化转变,传统的饲养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畜牧业的需要,亟须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来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人工智能(AI)作为一种创新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决策能力。文章从奶水牛行为监测与预警、健康监测与诊断、饲料管理与优化、繁殖管理与优化、环境监测与控制五个方面深入分析和探讨人工智能(AI)应用的必要性,以期为解决传统奶水牛饲养管理方法的不足及提高奶水牛饲养管理的科学性、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技术 奶水牛 行为监测 健康监测 环境监测 饲料管理 繁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初乳乳清蛋白质组学分析及抗菌肽筛选
4
作者 张悦 杨苑 +8 位作者 刘润峰 孙勤强 潘玉红 黄婧 刘瑞鑫 李敏玲 郑海英 付强 覃广胜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0,共6页
水牛乳清蛋白富含多种具有免疫调节和抗氧化功能的蛋白质和多肽,乳源抗菌肽的开发利用具备广阔前景。采用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水牛初乳、常乳乳清蛋白变化,共获得595种乳清蛋白质,分析结果表明,白细胞介素信号通路和干扰素信号... 水牛乳清蛋白富含多种具有免疫调节和抗氧化功能的蛋白质和多肽,乳源抗菌肽的开发利用具备广阔前景。采用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水牛初乳、常乳乳清蛋白变化,共获得595种乳清蛋白质,分析结果表明,白细胞介素信号通路和干扰素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在水牛初乳中表达量较高,涉及免疫调节、激活应答等生物学过程,其中STAT1、FABP3、ENPP2等蛋白质在初乳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水牛初乳乳清蛋白酶解多肽中分离和鉴定抗菌肽,通过抑菌试验证实水牛初乳中短链多肽具有更高的抑制效率,质谱分析得到4种具有广谱抑菌能力的候选抗菌肽,具备深入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初乳 乳清蛋白 免疫调节 抗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葚水牛乳酸奶的工艺研究
5
作者 谢芳 谭志华 +1 位作者 唐艳 李舒露 《中国奶牛》 2024年第3期46-49,共4页
本试验以水牛奶和桑葚为主原料,研制口感独特、具有高附加值的功能性桑葚水牛乳酸奶。采用正交试验筛选的酸奶最佳工艺参数为:桑葚果浆7%,乳酸菌发酵剂接种量6%,白砂糖3%,发酵时间5h。在此工艺下制备的酸奶口感爽滑,品质最佳。
关键词 桑葚 水牛奶 酸奶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的使用与水牛鲜乳中菌落总数及β-内酰胺酶残留关系的研究
6
作者 李治培 廖梦瑶 +3 位作者 李伟风 潘何剑 梁宇辰 潘玉红 《畜禽业》 2024年第10期33-36,共4页
为探究抗生素的使用与奶水牛鲜乳中菌落总数及β-内酰胺酶残留的关系,对某奶水牛规模场开展为期2个月的水牛生鲜乳监测工作。试验采用正常奶水牛生鲜奶样作为对照组,注射抗生素奶水牛的生鲜奶样作为试验组,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菌落总数... 为探究抗生素的使用与奶水牛鲜乳中菌落总数及β-内酰胺酶残留的关系,对某奶水牛规模场开展为期2个月的水牛生鲜乳监测工作。试验采用正常奶水牛生鲜奶样作为对照组,注射抗生素奶水牛的生鲜奶样作为试验组,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菌落总数、快速检测试剂条检测β-内酰胺酶。试验结果显示使用抗生素的奶水牛生鲜乳易检测出菌落总数超标及β-内酰胺酶阳性,同时奶水牛自身会产生内源性β-内酰胺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鲜乳 菌落总数 Β-内酰胺酶 内源性 抗生素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梢、万寿菊粕及甜玉米秸秆在奶水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
7
作者 罗鲜青 曾繁泉 +3 位作者 王克耀 彭丽娟 杨承剑 冯石绘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09,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甘蔗梢、万寿菊粕及甜玉米桔秆3种粗饲料的营养价值及在奶水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首先测定3三种粗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然后选取3头体重相近[(680.0±25.2)kg]、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摩拉杂交母水牛为试验动物,通过尼龙袋... 试验旨在研究甘蔗梢、万寿菊粕及甜玉米桔秆3种粗饲料的营养价值及在奶水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首先测定3三种粗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然后选取3头体重相近[(680.0±25.2)kg]、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摩拉杂交母水牛为试验动物,通过尼龙袋法测定3种粗饲料在不同时间点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降解率。结果表明:甜玉米秸秆的CP含量显著高于甘蔗梢和万寿菊粕(P<0.05),甘蔗梢NDF和ADF含量显著高于甜玉米秸秆和万寿菊粕(P<0.05),万寿菊粕的粗灰分(Ash)和NDF含量显著低于甜玉米秸秆和甘蔗梢(P<0.05)。甜玉米秸秆DM降解率在2、4、6、12、48、72 h显著高于甘蔗梢(P<0.05),万寿菊粕的DM降解率在12 h显著高于甘蔗梢和甜玉米秸秆(P<0.05);万寿菊粕和甜玉米秸秆的CP降解率在4、6、12、24、48、72 h均显著高于甘蔗梢(P<0.05);万寿菊粕NDF在4 h降解率达到21.56%,显著高于甜玉米秸秆和甘蔗梢(P<0.05);甜玉米秸秆在48 h和72 h的NDF降解率显著高于万寿菊粕(P<0.05),在72 h显著高于甘蔗梢(P<0.05);甜玉米秸秆ADF在48 h降解率显著高于甘蔗梢和万寿菊粕(P<0.05)。说明甜玉米秸秆的饲用价值较高,可作为奶水牛的优质粗饲料来源,甘蔗梢和万寿菊粕可通过搭配营养价值较高的饲料满足水奶牛对纤维饲料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袋法 粗饲料 奶水牛 瘤胃降解率 有效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期广西本地水牛下丘脑催产素的免疫组化定位
8
作者 宋小白 韩涛 +7 位作者 凌泽继 杨柄壮 许典新 秦津 韩忠燕 潘琼 李瑞明 谢莹雪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1,共3页
为研究青年期广西本地水牛催产素能神经元的表达特点,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的PicTure^TM二步法对广西本地水牛催产素神经元的定位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下丘脑分泌催产素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室旁核、视上核和弓状核,在视... 为研究青年期广西本地水牛催产素能神经元的表达特点,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的PicTure^TM二步法对广西本地水牛催产素神经元的定位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下丘脑分泌催产素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室旁核、视上核和弓状核,在视前内侧核、视交叉上核、下丘脑前核、下丘脑后核、背内侧核、腹内侧核和乳头体核等核团也有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元;阳性神经纤维仅见于室旁核、弓状核、乳头体核,在正中隆起第三脑室室管膜附近有较多数量的阳性神经纤维。观察结果提示:下丘脑催产素经神经垂体、第三脑室、血管3条途径释放;不同种属动物下丘脑催产素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产素 免疫组织化学 下丘脑 广西本地水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河流型水牛血清生化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钟华配 刘新勇 +7 位作者 李辉 黄健 谭正准 于农淇 曾令湖 程隽如 覃广胜 王晓丽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0-73,共4页
实验旨在研究摩拉、尼里和地中海水牛之间的血清生化指标差异。实验选取5~6岁,体重为600~650 kg的健康母水牛96头(摩拉水牛47头、尼里-拉菲水牛24头、地中海水牛25头),于颈静脉采血进行血清生化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尼里-拉菲水牛的总蛋... 实验旨在研究摩拉、尼里和地中海水牛之间的血清生化指标差异。实验选取5~6岁,体重为600~650 kg的健康母水牛96头(摩拉水牛47头、尼里-拉菲水牛24头、地中海水牛25头),于颈静脉采血进行血清生化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尼里-拉菲水牛的总蛋白(68.89 g/L)和球蛋白(36.04 g/L)含量最低,而谷丙转氨酶(44.12 U/L)含量最高(P<0.05),其总蛋白低于其他2个品种(P<0.05);地中海水牛的总胆红素(1.50μmol/L)、直接胆红素(0.98μmol/L)、总胆汁酸(36.899μmol/L)含量最高(P<0.05);在尿酸浓度上,地中海水牛(131.88μmol/L)最高(P<0.05);尼里-拉菲水牛的总胆固醇(1.83 mmol/L)、高密度脂蛋白(1.1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0.65 mmol/L)含量高于其他2个品种(P<0.05);地中海水牛的总胆固醇(1.56 mmol/L)、高密度脂蛋白(0.78 mmol/L)低于其他2个品种(P<0.05),其余指标差异不大。综上所述,尼里水牛可能在机体蛋白质合成与代谢、机体免疫等肝功能方面不如摩拉和地中海水牛,但其在肾功能和血脂方面较好;地中海水牛可能在肝脏代偿等肝功能方面强于摩拉、尼里水牛,而在肾功能、血脂方面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型水牛 摩拉水牛 尼里-拉菲水牛 地中海水牛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糟在奶水牛断奶犊牛过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钟华配 李治培 +1 位作者 韦科龙 覃广胜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第6期43-44,共2页
文章旨在研究啤酒糟对奶水牛断奶犊牛过渡中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8头体重、年龄相近、健康无疾病的奶水牛断奶犊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75kg啤酒糟,试验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k... 文章旨在研究啤酒糟对奶水牛断奶犊牛过渡中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8头体重、年龄相近、健康无疾病的奶水牛断奶犊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75kg啤酒糟,试验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kg啤酒糟。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啤酒糟试验组试验后生长速度和健康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84%和7.55%,其中试验Ⅱ组的增重效果最明显,但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试验组头均增质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9.92%和25.11%,试验组日均增质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8.70%和23.91%,试验组日均增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65%和20.93%。其中试验Ⅰ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组与对照组、试验Ⅰ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添加啤酒糟试验组与对照组体斜长、腹围、胸宽、胸深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啤酒糟试验Ⅱ组与对照组体高、胸围有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糟 奶水牛断奶犊牛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杂交水牛初配月龄及产犊间隔、犊牛出生重与泌乳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小荣 赵朝步 +6 位作者 邹彩霞 韦升菊 李舒露 潘玉红 谭正准 钟华配 覃广胜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6-228,共3页
为了探讨广西杂交水牛初配月龄、产犊间隔、犊牛出生重与第一泌乳期泌乳天数、泌乳量的关系,研究主要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水牛种畜场繁殖生产原始记录作为依据,分析76头杂交水牛初配月龄及各胎次产犊间隔、犊牛出生重以及第一... 为了探讨广西杂交水牛初配月龄、产犊间隔、犊牛出生重与第一泌乳期泌乳天数、泌乳量的关系,研究主要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水牛种畜场繁殖生产原始记录作为依据,分析76头杂交水牛初配月龄及各胎次产犊间隔、犊牛出生重以及第一泌乳期泌乳天数及泌乳量的规律。结果表明:杂交母水牛的平均初配月龄为32.75月龄,平均产犊间隔为18.29个月,平均出生重为37.74kg,第2—5胎的杂交水牛犊牛出生重显著高于第6—7胎(P〈0.05),杂交水牛不同初配月龄对其泌乳天数无显著影响(P:0.504),但初配月龄为31—36月龄的杂交水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初配月龄小于24月龄或25~30月龄的杂交水牛(P=0.015)。因此,适当推迟初配月龄有助于提高产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牛 初配月龄 产犊间隔 犊牛出生重 泌乳性能
原文传递
不同激素处理方案对水牛同期发情和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
12
作者 黄荣春 卢瑛 +8 位作者 黄健 梁淦 谭正准 于农淇 冯超 钟华配 陈笑寒 刘贵贤 覃广胜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0-293,共4页
为筛选高效的水牛同期发情处理方案,本研究选择64头体重(350~500)kg的健康沼泽型后备母水牛,随机分为自然发情组、PGc二次注射法组(PGc组)、CIDR+PGc法组(CIDR组)和GnRH+PGc+GnRH法组(GnRH组),采用B型超声波监测卵泡发育、排卵和黄体的... 为筛选高效的水牛同期发情处理方案,本研究选择64头体重(350~500)kg的健康沼泽型后备母水牛,随机分为自然发情组、PGc二次注射法组(PGc组)、CIDR+PGc法组(CIDR组)和GnRH+PGc+GnRH法组(GnRH组),采用B型超声波监测卵泡发育、排卵和黄体的形成过程,测定血液生殖激素含量,并统计胚胎移植后妊娠情况。结果表明:PGc组、CIDR组和GnRH组间水牛的发情率、排卵率、可移植率和胚胎移植受胎率均差异不显著,PGc组排卵率高于自然发情组(P<0.01);4组的排卵时间均相对集中,CIDR组排卵集中在处理结束后4~5 d,GnRH组排卵集中在处理结束后的2 d内;CIDR组黄体溶解天数长于PGc组(P<0.05);CIDR组促卵泡生成素平均水平高于自然发情组(P<0.01),PGc组促黄体生成素平均水平高于自然发情组和CIDR组(P<0.01),PGc组雌二醇平均水平低于CIDR组(P<0.05)、自然发情组和GnRH组(P<0.01),CIDR组孕酮平均水平高于PGc组(P<0.01),CIDR组抑制素平均水平低于PGc组(P<0.05)和GnRH组(P<0.01)。由此可见,PGc法(在卵巢上有黄体的情况下)排卵率较高,能有效提高水牛利用率;GnRH+PGc+GnRH法和CIDR+PGc法的排卵时间高度集中,有利于开展胚胎移植;CIDR+PGc法的移植受胎率较高。因此,CIDR+PGc法更适用于水牛的同期发情,提高移植受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发情 黄体 生殖激素 移植受胎率 水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探究水牛唾液和血清中的发情标志物
13
作者 余洲 杨柏高 +8 位作者 李崇阳 曹建华 牛一凡 覃广胜 王旭光 万鹏程 梁淦 赵学明 阿布力孜·吾斯曼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3,共13页
在现代化规模养殖中,水牛发情不明显的问题日益突出。研究旨在利用高通量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发情阶段水牛唾液和血清中代谢物的差异。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选择15头尼里-拉菲水牛,每头注射氯前列醇4 mL,注射当天计为第0天。分别... 在现代化规模养殖中,水牛发情不明显的问题日益突出。研究旨在利用高通量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发情阶段水牛唾液和血清中代谢物的差异。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选择15头尼里-拉菲水牛,每头注射氯前列醇4 mL,注射当天计为第0天。分别在水牛发情前期(第1天)、发情期(第3天)、发情后期(第6天)早上饲喂之前(08:00-11:00)采集唾液和血清,样品处理后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发情阶段水牛的唾液和血清中均存在差异代谢物,发情期/发情前期水牛唾液中共鉴定出30种显著差异代谢物,血清中共鉴定出85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发情期/发情后期水牛唾液中共鉴定出8种显著差异代谢物,血清中共鉴定出66种显著差异代谢物。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胰高血糖素信号通路、磷酸戊糖途径、甘油酯代谢等通路上。唾液代谢物与血清代谢物之间存在相关性。唾液中的差异代谢物D-2-磷酸甘油酸、L-丙酰肉碱、白三烯d4和8-异前列腺素a1可能作为水牛发情生物标志物的关键代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发情鉴定 血清 唾液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情阶段水牛唾液的DIA定量蛋白组学分析
14
作者 余洲 杨柏高 +5 位作者 李崇阳 张培培 曹建华 牛一凡 覃广胜 赵学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072-5084,共13页
旨在利用高通量DIA定量蛋白组学分析不同发情阶段水牛唾液中蛋白的差异。本研究将15头体况相近(平均体重为650~750 kg),发情正常,健康状态良好的2~5胎次的尼里-拉菲母水牛作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对其注射氯前列醇并计为第0天... 旨在利用高通量DIA定量蛋白组学分析不同发情阶段水牛唾液中蛋白的差异。本研究将15头体况相近(平均体重为650~750 kg),发情正常,健康状态良好的2~5胎次的尼里-拉菲母水牛作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对其注射氯前列醇并计为第0天,分别在发情前期(第1天)、发情期(第3天)、发情后期(第6天)早上饲喂之前(08:00-11:00)进行唾液的采集,唾液样本每个发情时期分组相同,每3头牛分为一组,共分为5组,样品处理后进行DIA定量蛋白组学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发情阶段水牛的唾液中共定量到1982个蛋白质,分别在发情期/发情前期和发情期/发情后期比较组中鉴定到59和38个差异丰度蛋白。功能分析发现,CBL、SOD1、SPP1和ARPC1B等蛋白质可能在细胞调控和抗氧化、维持细胞间相互作用等方面发挥作用。KEGG通路分析显示,发情前期、发情期和发情后期水牛唾液差异丰度蛋白被富集到mTOR信号通路、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等通路上。综上,通过不同发情阶段的对比,获得与繁殖相关的差异蛋白4个,CBL、ARPC1B、SOD1和SPP1。这些唾液中的差异丰度蛋白可能作为水牛发情生物标志物的关键蛋白,进而为开发水牛发情检测诊断试剂盒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发情鉴定 唾液 蛋白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肉牛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飞旭 《农家之友》 2020年第11期55-58,共4页
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加上人们对于牛肉营养价值的不断认识以及西式餐饮文化的传播,激发了牛肉消费的热情,带动了国内一系列肉牛产业的迅速发展,也为广西肉牛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本文主要阐述了广西肉牛产业的发展条件和对策。
关键词 肉牛产业 营养价值 文化的传播 发展对策研究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黄酮对水牛泌乳性能、氨基酸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孟伟 彭丽娟 +4 位作者 郭艳霞 韦科龙 钟华配 罗华 杨承剑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3,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桑叶黄酮对泌乳水牛血清氨基酸代谢、血清生化指标和泌乳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泌乳量接近的泌乳中期水牛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45 g/(头·d)桑叶黄... 试验旨在研究桑叶黄酮对泌乳水牛血清氨基酸代谢、血清生化指标和泌乳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泌乳量接近的泌乳中期水牛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45 g/(头·d)桑叶黄酮。试验期5 w。结果显示,饲喂桑叶黄酮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清胰岛素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蛋氨酸含量(P<0.05),显著提高水牛泌乳量以及乳蛋白、乳脂肪含量(P<0.05)。研究表明,桑叶黄酮通过调控血清氨基酸和脂质代谢提高了水牛的泌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黄酮 氨基酸 泌乳性能 水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尼龙袋法评价象草、苜蓿和白酒糟在奶水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丽娟 曾繁泉 +3 位作者 罗鲜青 王克耀 李孟伟 杨承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16-4724,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象草、苜蓿和白酒糟各营养成分及其在水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试验采用尼龙袋法测定3种粗饲料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参数,并对其常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 本试验旨在研究象草、苜蓿和白酒糟各营养成分及其在水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试验采用尼龙袋法测定3种粗饲料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参数,并对其常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粗饲料中白酒糟的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粗饲料(P<0.05),CP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白酒糟>苜蓿>象草。苜蓿和白酒糟的NDF含量显著低于象草(P<0.05)。苜蓿的ADF含量显著低于象草和白酒糟(P<0.05)。象草、苜蓿和白酒糟的DM有效降解率分别为47.24%、53.52%和47.95%,CP有效降解率分别为33.33%、66.04%和49.13%,DM和CP的有效降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苜蓿>白酒糟>象草。象草、苜蓿和白酒糟的NDF有效降解率分别为41.37%、33.24%和18.35%,由高到低依次为象草>苜蓿>白酒糟。象草、苜蓿和白酒糟的ADF有效降解率分别为33.55%、37.70%和24.11%,由高到低依次为苜蓿>象草>白酒糟。综上所述,苜蓿的饲用价值较高,可作为水牛的优质粗饲料来源,白酒糟的CP含量高,CP瘤胃有效降解率也较高,可作为水牛的CP补充,象草可通过搭配营养价值较高的其他饲料来满足水牛对纤维饲料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袋法 象草 苜蓿 白酒糟 水牛 瘤胃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程度对奶水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瑛 文崇利 +5 位作者 冯玲 李舒露 黄雅鑫 刘海富 庞焕 韦科龙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3,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热应激程度对奶水牛产奶量、主要乳成分含量以及体细胞数和尿素氮的影响。根据国家气象数据网(国家气象数据中心)记录的广西南宁市区的温度和湿度数据计算温湿指数(THI),同时结合DH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利用一般线...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热应激程度对奶水牛产奶量、主要乳成分含量以及体细胞数和尿素氮的影响。根据国家气象数据网(国家气象数据中心)记录的广西南宁市区的温度和湿度数据计算温湿指数(THI),同时结合DH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利用一般线性模型探究不同程度的热应激对奶水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宁地区每年6、7、8月处于中度热应激时期;随着热应激程度的加深,水牛产奶量减少(P<0.05);轻度热应激状态下水牛奶中蛋白质和总固形物的含量显著高于无应激期和中度热应激期(P<0.05);中度热应激状态下水牛奶中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无应激期和轻度热应激期(P<0.05);无应激状态下水牛奶中乳糖含量显著高于轻度热应激期和中度热应激期(P<0.05);无热应激期间水牛奶中的体细胞数和尿素氮均大于轻度热应激期和中度热应激期间(P<0.05)。综上,不同程度的热应激状态对奶水牛的产奶量和乳成分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DHI 奶水牛 产奶量 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学分析广西地区生水牛乳中嗜冷菌多样性
19
作者 赵利旦 黄丽 +3 位作者 韦盘秋 黄加祥 曾庆坤 李玲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81-86,共6页
试验将采自广西地区不同冷藏时间(24、48 h)的散户和牧场中新鲜生水牛乳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生水牛乳在存储过程中嗜冷菌多样性。结果表明,在属和种水平上,冷藏24、48 h生水牛乳主要的优势嗜冷菌组成相同,但相对丰度存在差异。主坐标... 试验将采自广西地区不同冷藏时间(24、48 h)的散户和牧场中新鲜生水牛乳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生水牛乳在存储过程中嗜冷菌多样性。结果表明,在属和种水平上,冷藏24、48 h生水牛乳主要的优势嗜冷菌组成相同,但相对丰度存在差异。主坐标分析表明,不同冷藏时间嗜冷菌在种水平上菌群结构相似。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生水牛乳样品中嗜冷菌在属和种水平上构成在组内个体差异较大。生水牛乳中具有潜在危害的嗜冷菌包括荧光假单胞菌、霉实假单胞菌、隆德假单胞菌、韩国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约翰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guillouiae和蜡样芽孢杆菌等。研究表明,试验有助于发现广西地区生水牛乳中嗜冷菌污染的现状,可为控制生水牛乳中主要嗜冷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时间 生水牛乳 嗜冷菌 宏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林水牛遗传资源现状
20
作者 邹芳芳 奚玉莲 +2 位作者 韦科龙 石德顺 黄洁萍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6期24-27,共4页
我国水牛资源丰富,历史上以役用为主。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水牛役用价值降低,导致水牛存栏量急剧下降,且正向乳用或乳肉兼用方向转型。西林水牛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良地方品种,为全国13个地方良种水牛之一,属大型役肉兼用... 我国水牛资源丰富,历史上以役用为主。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水牛役用价值降低,导致水牛存栏量急剧下降,且正向乳用或乳肉兼用方向转型。西林水牛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良地方品种,为全国13个地方良种水牛之一,属大型役肉兼用型水牛,具有适应性强、肉质优良、抗病能力强、耐高温高湿等特点。目前,受引进品种生长快、产肉率高、繁殖性能强、产奶量高的影响,西林水牛生存现状堪忧。文章综述了西林水牛历史沿革、体型外貌、生产性能等方面内容,并针对当前西林水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我国水牛遗传资源保护及产业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西林水牛 生存现状 遗传资源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