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骨密度变化及其临床参考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蒙元毅 夏振元 +3 位作者 莫欣鑫 覃明安 凌福星 潘丽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9-993,共5页
目的 探讨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ICPP)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变化及骨密度Z值对女童ICPP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确诊ICPP的女童共30例,为ICPP组,分... 目的 探讨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ICPP)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变化及骨密度Z值对女童ICPP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确诊ICPP的女童共30例,为ICPP组,分别选取与患儿年龄相同和骨龄相同的正常儿童各30名作为对照组(同年龄对照组、同骨龄对照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对比ICPP组与同年龄对照组、ICPP组与同骨龄对照组间腰椎及股骨近端BMD的差异性,并以同年龄对照组为对照,分析Z值诊断女童ICPP的价值。结果 ICPP组女童腰椎及股骨近端BMD均大于同年龄对照组(t=4.50、3.66,P<0.05),而与同骨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0.50,P>0.05)。ROC曲线显示,Z值对诊断女童ICPP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当诊断界值为0.55时,其AUC为0.808,灵敏度为0.70,特异度为0.80。结论 ICPP女童BMD已增至同骨龄正常儿童年龄水平,骨密度可作为临床评估女童ICPP及其骨骼发育程度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中枢性性早熟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骨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