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重点实验室构建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培育体系的思考
1
作者 陈国华 孙立贤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20期135-137,共3页
培育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国家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提升的必然要求。重点实验室在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形成中有着重要作用。从导入研究型学习理念,搭建重点实验室内部培养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 培育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国家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提升的必然要求。重点实验室在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形成中有着重要作用。从导入研究型学习理念,搭建重点实验室内部培养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等方面,对依托重点实验室构建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培育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大学生 人文素养 科研精神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P和S双空位的镍钴纳米花复合材料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研究
2
作者 吴学虎 孙立贤 +9 位作者 徐芬 李彬 方淞文 张靖 陈翔 宋领君 卢俊铭 高源 杜毛湛 徐如丹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6,共7页
近年来,多元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领域备受关注,其中NiCo_(2)S_(4)其低成本、低电负性和强的电化学活性而成为研究热点。然而,NiCo_(2)S_(4)电子电导率较低,反应动力学较慢,导致比容量低,倍率性能差,容量衰减快,... 近年来,多元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领域备受关注,其中NiCo_(2)S_(4)其低成本、低电负性和强的电化学活性而成为研究热点。然而,NiCo_(2)S_(4)电子电导率较低,反应动力学较慢,导致比容量低,倍率性能差,容量衰减快,实际应用受限。因此,提高NiCo_(2)S_(4)的电导率和反应速率是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的关键。本工作采用水热法、硫化法和磷化法制备了具有P、S双空位的镍钴纳米花(P-NiCo_(2)Sn),其在磷化过程中可以同时获得P掺杂和S空位双缺陷。双缺陷可以调节电子结构,产生丰富的电化学位点,促进电子转移和改善反应动力学。该纳米花结构的比表面积为66.342 m^(2)·g^(-1)。P-NiCo_(2)Sn电极在1 A·g^(-1)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为1257 F·g^(-1),在800 W·kg^(-1)功率密度下表现出44.2 Wh·kg^(-1)的能量密度。组装的P-NiCo_(2)Sn//AC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在10000次连续充电/放电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 磷化法 纳米花 高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衍生碳复合电极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王佩佩 朱归胜 +2 位作者 徐华蕊 赵昀云 蒋坤朋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72-10179,共8页
针对活性炭比电容低的问题,利用金属有机骨架(MOFs)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孔隙结构,研究了一种协同双电层机制与赝电容特性的MOFs衍生多孔碳与活性炭的杂化复合材料。通过设计不同的Zn/Co比和碳化温度,制备了N掺杂多孔碳复合材料。ZCPC@AC-... 针对活性炭比电容低的问题,利用金属有机骨架(MOFs)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孔隙结构,研究了一种协同双电层机制与赝电容特性的MOFs衍生多孔碳与活性炭的杂化复合材料。通过设计不同的Zn/Co比和碳化温度,制备了N掺杂多孔碳复合材料。ZCPC@AC-800经三电极体系测试,以6 mol/L KOH为电解质,在0.5 A/g时,比电容为327.5 F/g,高于单金属原子生成的MOF衍生多孔碳复合材料,这是由于纳米复合材料中双金属MOF在热解过程中能提供更加多样的活性位点。此外,在电位窗口为0~1.5 V的3 mol/L KOH电解液中组装的对称超级电容器(ZCPC@AC-800∥ZCPC@AC-800)在375 W/kg的功率密度下,具有21 Wh/kg的能量密度。经循环测试,5 A/g时充放电5000次后,其初始比电容仍保持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MOF衍生碳 活性炭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应力发光材料Ca_(5)Ga_(6)O_(14):Sm^(3+)制备及其性能
4
作者 王强 刘伟 +5 位作者 杜玉松 李欢 张志军 饶光辉 程帅 赵景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9-969,共11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出新型Ca_(5-x)Ga_(6)O_(14):xSm^(3+)应力发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漫发射光谱、光致激发和发射光谱、荧光衰减曲线、应力发光光谱和热释光光谱等测试详细研究了Ca_(5-x)Ga_(6)O_(14):xSm^(3+)的晶... 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出新型Ca_(5-x)Ga_(6)O_(14):xSm^(3+)应力发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漫发射光谱、光致激发和发射光谱、荧光衰减曲线、应力发光光谱和热释光光谱等测试详细研究了Ca_(5-x)Ga_(6)O_(14):xSm^(3+)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光致发光和应力发光性能及其发光机理。在404 nm激发下,Ca_(5-x)Ga_(6)O_(14):xSm^(3+)呈现出4个发射峰,分别位于562,599,642,715 nm,对应Sm^(3+)的^(4)G_(5/2)→6Hj(j=5/2,7/2,9/2,11/2)的特征发射。随着Sm^(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发光强度先增强后减弱,在x=0.07时获得最强发射,且衰减时间从1.92 ms缩短至1.30 ms。在滑动摩擦激发下可获得Ca_(5-x)Ga_(6)O_(14):xSm^(3+)的应力发光发射带,且应力发光强度与施加应力满足线性增长,表明该材料在应力传感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发光 Ca_(5)Ga_(6)O_(14) Sm^(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强化传热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夏永鹏 崔韦唯 +6 位作者 张焕芝 徐芬 邹勇进 向翠丽 褚海亮 邱树君 孙立贤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19,21,共6页
对相变储能材料的分类进行了介绍,对比了各类相变材料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研究现状。进一步分析了国内外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强化传热途径、性能进展和发展方向。展望了开发新型高性能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 对相变储能材料的分类进行了介绍,对比了各类相变材料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研究现状。进一步分析了国内外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强化传热途径、性能进展和发展方向。展望了开发新型高性能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制备方法 强化传热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热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焕芝 崔韦唯 +2 位作者 夏永鹏 徐芬 孙立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38,43,共5页
相变材料能够解决能量供求在时间与空间上不匹配的矛盾,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余热回收的有效方式。复合相变材料因其稳定的化学性质和较高的储能密度,成为近年来新材料研究的热点。介绍了复合相变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多孔基体吸附法、微/... 相变材料能够解决能量供求在时间与空间上不匹配的矛盾,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余热回收的有效方式。复合相变材料因其稳定的化学性质和较高的储能密度,成为近年来新材料研究的热点。介绍了复合相变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多孔基体吸附法、微/纳胶囊包覆法、溶胶-凝胶法、高分子复合共聚法和静电纺丝法,讨论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势及不足。着重分析了复合相变材料储热性能、热循环稳定性及导热性能的研究进展,为新型高性能复合相变材料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制备方法 热性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状NiCo_(2)O_(4)纳米线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7
作者 徐春雨 徐华蕊 +6 位作者 朱归胜 张秀云 王超莹 姜雅娟 黄涛 任世杰 赵昀云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8-1034,共7页
NiCo_(2)O_(4)因理论比电容高、成本低、资源丰富,是超级电容器理想的电极材料。以甘蔗渣为生物质模版,通过水热法在其上生长镍钴基前驱体,并退火去除模版同时得到了3维板状NiCo_(2)O_(4)纳米线(P-NiCo_(2)O_(4)NWs),工艺简单、高效且... NiCo_(2)O_(4)因理论比电容高、成本低、资源丰富,是超级电容器理想的电极材料。以甘蔗渣为生物质模版,通过水热法在其上生长镍钴基前驱体,并退火去除模版同时得到了3维板状NiCo_(2)O_(4)纳米线(P-NiCo_(2)O_(4)NWs),工艺简单、高效且具有成本效益。得益于其结构优势,P-NiCo_(2)O_(4)NWs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1 A/g电流密度下具备1082 F/g高比电容,且在20 A/g时比电容保持率为85.0%,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组装的混合超级电容器在800.2 W/kg功率密度下可达到42.7 Wh/kg的高能量密度,且在5 A/g的电流密度下进行5000次循环测试,其比电容保持率达到了91.4%。这些出色的结果表明,采用生物质模版法制备的P-NiCo_(2)O_(4)NWs电极在高性能储能装置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o_(2)O_(4) 生物质模版 甘蔗渣 倍率性能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O纳米粉体的微反应制备及性能研究
8
作者 黎琦 朱归胜 +4 位作者 徐华蕊 赵昀云 许积文 龙神峰 韦婷婷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0-2125,共6页
高性能的氧化铟锡(ITO)粉体是制备高性能ITO靶材的关键。利用InCl_(3)·4H_(2)O、SnCl_(4)·5H_(2)O和氨水作为原料,在微反应器中成功合成颗粒大小均匀、分散性良好的ITO纳米粉体,该粉体比表面积为36.86 m^(2)/g,颗粒尺寸为22.7... 高性能的氧化铟锡(ITO)粉体是制备高性能ITO靶材的关键。利用InCl_(3)·4H_(2)O、SnCl_(4)·5H_(2)O和氨水作为原料,在微反应器中成功合成颗粒大小均匀、分散性良好的ITO纳米粉体,该粉体比表面积为36.86 m^(2)/g,颗粒尺寸为22.75 nm。研究了不同前驱体浓度、煅烧温度和反应温度对ITO粉体性能及其在1400~1580℃下的陶瓷烧结性能。在1580℃下保温4 h烧结条件下,获得了相对密度为98.46%的ITO陶瓷,其电阻率为3.532×10^(-4)Ω·cm,陶瓷表面和断面均无气孔。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微反应通道内的剧烈碰撞和均匀的爆炸形核过程,利用微反应器共沉淀反应制备的ITO粉体颗粒具有较小的粒径、均匀的颗粒大小和更好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铟锡粉体 微反应器 共沉淀 氧化铟锡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沉淀法制备铝酸锶发光材料及其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国华 刘心宇 陈丽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3-1118,共6页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铝酸锶基质长余辉发光材料。用热重分析仪(TG)、红外光谱仪(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前驱体沉淀产物和焙烧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沉淀产物主要是SrCO3和无定形Al(OH)3。经过...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铝酸锶基质长余辉发光材料。用热重分析仪(TG)、红外光谱仪(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前驱体沉淀产物和焙烧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沉淀产物主要是SrCO3和无定形Al(OH)3。经过熔烧后,未添加硼酸的样品为单一的SrA12O4相;添加0.3mol硼酸的样品为SrA12O4和Sr4Al14O25相共存;添加0.8mol硼酸的样品中,SrA12O4相消失,仅有Sr4Al14O25相存在。与不加硼酸的样品相比,添加硼酸的样品的焙烧温度降低,晶粒长大,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强度增强,并且发射光谱发生了蓝移,余辉强度和时间也明显增加。但是过量的硼酸加入会降低材料的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余辉发光材料 均匀沉淀法 尿素 硼酸 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多孔Co-Ni-B/Cu-BT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水解氨硼烷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程军 邹勇进 +4 位作者 向翠丽 郑良军 孙立贤 徐芬 刘淑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2-157,162,共7页
首次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多孔Co-Ni-B/Cu-BTC复合材料,在Co-Ni-B合金中掺入金属框架化合物Cu-BTC后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其形貌由团聚的纳米粒子变成纳米多孔结构,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也得到显著的提高,用于催化氨硼烷... 首次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多孔Co-Ni-B/Cu-BTC复合材料,在Co-Ni-B合金中掺入金属框架化合物Cu-BTC后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其形貌由团聚的纳米粒子变成纳米多孔结构,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也得到显著的提高,用于催化氨硼烷的水解,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在30℃时,催化水解氨硼烷制氢的反应速率到达2 670mL/(min·g),其水解反应的活化能为22.4kJ/mol,与文献相比,表现出较大的优势。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表现出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i-B/Cu-BTC 催化水解 复合材料 氨硼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热处理对磁性吸波材料微波吸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培豪 潘顺康 +2 位作者 王磊 周怀营 杨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3-1118,共6页
采用高能球磨及热处理方法制备Nd11.76Fe82.36B5.88和Nd11.76Fe77.36Cr5B5.88粉体,借助X射线衍射仪和矢量网络分析研究磁场热处理对粉体组织结构和微波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热处理过程中,加入磁场可以促进Nd11.76Fe82.36B5.88粉... 采用高能球磨及热处理方法制备Nd11.76Fe82.36B5.88和Nd11.76Fe77.36Cr5B5.88粉体,借助X射线衍射仪和矢量网络分析研究磁场热处理对粉体组织结构和微波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热处理过程中,加入磁场可以促进Nd11.76Fe82.36B5.88粉体各铁磁性相和非铁磁性相的晶粒长大,使Nd11.76Fe82.36B5.88粉体反射率的最小值从普通热处理粉体的-14 dB降低到-24.3 dB,Nd11.76Fe77.36Cr5B5.88粉体的反射率最小值从普通热处理粉体的-30.5 dB降低到-48 dB;磁场热处理使Nd11.76Fe82.36B5.88和Nd11.76Fe77.36Cr5B5.88粉体的吸波带变窄,且在微波损耗过程中,磁损耗作用增大,而介电损耗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热处理 吸波材料 反射率 高能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t/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甲醛电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6
12
作者 郑良军 黄娟慧 +3 位作者 谢金灿 向翠丽 邹勇进 孙立贤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6年第2期81-83,共3页
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Pt/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该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用于甲醛的检测,表现出良好的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0.1 mol/L的H2SO4溶液中,Pt/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可以实现在2×10-6~2×10-3mol/L... 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Pt/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该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用于甲醛的检测,表现出良好的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0.1 mol/L的H2SO4溶液中,Pt/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可以实现在2×10-6~2×10-3mol/L浓度范围内甲醛浓度的检测,最低检测限为1×10-6mol/L,并且具有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石墨烯 传感器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改性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英俊 马传国 蒋杰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2009年第2期101-104,108,共5页
分别采用混酸(浓H_2SO_4和浓HNO_3)、浓HNO_3、浓NaOH及浓H_2SO_4/H_2O_2对碳纳米管(CNTs)在室温下进行表面处理,通过FTIR、SEM、DSC和TGA研究了各改性方法对CNTs/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热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酸处理使CNTs... 分别采用混酸(浓H_2SO_4和浓HNO_3)、浓HNO_3、浓NaOH及浓H_2SO_4/H_2O_2对碳纳米管(CNTs)在室温下进行表面处理,通过FTIR、SEM、DSC和TGA研究了各改性方法对CNTs/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热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酸处理使CNTs在EP中的分散性、EP的玻璃化温度和热分解温度都显著提高,其它3种方法也有这种作用,相比较而言,H_2SO_4/H_2O_2和HNO_3的改性作用稍差,而NaOH的最差。4种处理方法都使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介电常数以及介电损耗显著下降,其中混酸处理使上述性能下降的程度最高,其次为H_2SO_4/H_2O_2处理,NaOH处理和HNO_3处理对电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环氧树脂 热学性能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活性Al-LiBH_4-Bi铝基复合制氢材料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昊 孙立贤 +2 位作者 徐芬 李志宝 曹忠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09-2411,2432,共4页
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高活性的铝基复合制氢材料,以Al-5%Li BH4为研究对象,采用Bi部分取代Al制备了Al-5%Li BH4-Bi三元体系。并且讨论了球磨时间、球料比、球磨速度分别对Al-5%Li BH4-3%Bi复合材料的产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料比为30... 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高活性的铝基复合制氢材料,以Al-5%Li BH4为研究对象,采用Bi部分取代Al制备了Al-5%Li BH4-Bi三元体系。并且讨论了球磨时间、球料比、球磨速度分别对Al-5%Li BH4-3%Bi复合材料的产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料比为30∶1、球磨速度为500 r/min球磨3.5 h的复合材料的产氢量最高为1 480 m L/g,最大产氢速率较低为975 m L/(g·min)。若降低球料比20∶1、球磨速度400 r/min、球磨时间2 h,可大幅提高材料的最大产氢速率,但会降低材料的氢气产量。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和扫描电镜(SEM)对所得铝基复合材料进行物相分析和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在球磨过程中,Al、Li BH4、Bi三者只是机械混合,没有形成新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Al-LiBH4-Bi 机械球磨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冲击法制备铜钨合金触头材料的组织及耐磨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成磊 高原 张光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3-156,共4页
为了提高铜钨合金的使用性能、细化组织、消除合金夹杂、微孔等缺陷,对铜钨合金进行激光冲击处理,分析了激光冲击法制备铜钨合金触头材料的显微组织及相结构,研究了其电导率和耐磨粒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处理后,合金组织中的钨... 为了提高铜钨合金的使用性能、细化组织、消除合金夹杂、微孔等缺陷,对铜钨合金进行激光冲击处理,分析了激光冲击法制备铜钨合金触头材料的显微组织及相结构,研究了其电导率和耐磨粒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处理后,合金组织中的钨得到明显细化且均匀分布,由处理前超过100μm的大颗粒钨粉变成尺寸仅为4~7μm,冲击细化层厚度为1002μm;铜钨合金经过激光重熔处理后,相成分并没有改变,说明合金中的铜和钨在激光冲击处理过程中(Ar气氛保护)不发生化学反应,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原有的电学特性;激光冲击处理对电导率影响不大,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在相同磨损条件下,铜钨合金冲击层相对磨损速度较小,耐磨性较铜钨合金未处理试样提高1.5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头材料 铜钨合金 激光冲击法 耐磨损性
原文传递
高储能密度玻璃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涛涌 陈国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37-41,57,共6页
介绍了电介质材料储能密度的概念,综述了陶瓷及玻璃陶瓷用于储能介质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影响介质材料储能密度的若干因素,展望了玻璃陶瓷电容器在军事、混合动力汽车及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前景,指出了今后高储能密度介质材料的发展... 介绍了电介质材料储能密度的概念,综述了陶瓷及玻璃陶瓷用于储能介质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影响介质材料储能密度的若干因素,展望了玻璃陶瓷电容器在军事、混合动力汽车及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前景,指出了今后高储能密度介质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密度 介质材料 玻璃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铝水反应的新型制氢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爽 孙立贤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5-927,共3页
研究了铝基复合材料在铝水反应过程中的制氢性能,所用的铝基复合材料由高能机械球磨法制备。发现在Al-Bi-Na Cl体系中添加少量的碱金属(锂、钠、钾)或氢化物(Li Al H4、Li BH4)后,材料在室温下纯水中的放氢量和放氢速率都有了很大提高,... 研究了铝基复合材料在铝水反应过程中的制氢性能,所用的铝基复合材料由高能机械球磨法制备。发现在Al-Bi-Na Cl体系中添加少量的碱金属(锂、钠、钾)或氢化物(Li Al H4、Li BH4)后,材料在室温下纯水中的放氢量和放氢速率都有了很大提高,通过调整掺杂物的种类和添加量,得到性能相对最佳的铝基复合材料拥有高达2 016 m L/(min·g)的初始放氢速率,并且能在1 min内放出几乎全部的理论产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 铝基材料 球磨 铝水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N-堇青石玻璃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国华 刘心宇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1-224,共4页
为了研究热压温度和AIN含量对AIN-堇青石玻璃复合材料烧结和介电性能的影响,采用真空热压方法在900-1000℃低温烧结制备AIN-堇青石玻璃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阻抗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的微结构和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为了研究热压温度和AIN含量对AIN-堇青石玻璃复合材料烧结和介电性能的影响,采用真空热压方法在900-1000℃低温烧结制备AIN-堇青石玻璃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阻抗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的微结构和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压温度的提高,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增加,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减少;在一定的热压温度下,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随着AIN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从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和结构角度对以上结果予以解释,提高热压温度和增加α-堇青石数量均有利于降低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低的介电常数(5.6-6.5)和低的介电损耗(≤10^-3),有望用于微电子封装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N 堇青石玻璃 复合材料 真空热压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O_3掺杂对BaSnO_3-BaBiO_3系NTC材料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马家峰 刘心宇 +1 位作者 黄晋 刘超英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2010年第1期346-348,共3页
研究了La_2O_3掺杂的BaSnO_3-BaBiO_3系NTC材料的组成、相结构和断面形貌以及La_2O_3含量对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在较宽温度范围内显示了良好的NTC效应;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烧结体由钙钛矿结构的BaSnO_3和单斜结构的BaBiO_3组成;随... 研究了La_2O_3掺杂的BaSnO_3-BaBiO_3系NTC材料的组成、相结构和断面形貌以及La_2O_3含量对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在较宽温度范围内显示了良好的NTC效应;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烧结体由钙钛矿结构的BaSnO_3和单斜结构的BaBiO_3组成;随着La_2O_3含量的增加,样品BaSnO_3-BaBiO_3的室温电阻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nO3 BaBiO3 LA2O3 NTC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_2SiO_4:Eu^(2+)发光材料的燃烧法制备及其光谱特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希 陈国华 +3 位作者 朱归胜 杨云 魏亚楠 周昌荣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692-3697,共6页
采用燃烧法制备Sr2SiO4:Eu2+发光材料。采用X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荧光光度计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光谱特性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退火后样品的晶体结构属于正交晶系的α′-Sr2SiO4,掺杂Eu2+对晶体结构没有影响。荧光光谱测... 采用燃烧法制备Sr2SiO4:Eu2+发光材料。采用X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荧光光度计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光谱特性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退火后样品的晶体结构属于正交晶系的α′-Sr2SiO4,掺杂Eu2+对晶体结构没有影响。荧光光谱测试表明:Sr2SiO4:Eu2+材料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均为宽带谱,激发和发射主峰分别为335 nm和493 nm,分别对应于Eu2+的4f7→4f65d1和4f65d1→4f7跃迁。随着点火温度的增加,激发和发射光谱强度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点火温度750℃时材料的激发和发射峰强度最大。随着Eu2+掺杂量的增加,Sr2SiO4:Eu2+材料的激发和发射强度均先增大,在掺杂0.01 mol Eu2+时达到最高值,而后随着Eu2+掺杂量的增大,激发和发射峰强度减小。制备的Sr2SiO4:Eu2发光材料有望用于白光LED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法 白光LED Sr2SiO4:Eu2+ 发射光谱 激发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