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关实验室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1
作者 王国斌 殷祥刚 +1 位作者 王英杰 顾渝娟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4年第9期64-65,69,共3页
本文结合海关实验室技术创新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建立了包括创新条件、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和激励约束等内容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了海关实验室技术创新评价的量化考核,有利于实验室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管理。
关键词 海关 实验室 技术创新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海关入境运输工具上全国首次截获玉米褪绿斑驳病毒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明航 冯黎霞 吴小瑶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17,共1页
2019年12月,广州南沙海关从来自肯尼亚经新加坡中转的入境集装箱空箱中发现残留玉米粒约0.5 kg,玉米粒表现明显的褪色症状。经实验室检疫鉴定,玉米粒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玉米褪绿斑驳病毒(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MCMV),这是... 2019年12月,广州南沙海关从来自肯尼亚经新加坡中转的入境集装箱空箱中发现残留玉米粒约0.5 kg,玉米粒表现明显的褪色症状。经实验室检疫鉴定,玉米粒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玉米褪绿斑驳病毒(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MCMV),这是全国口岸首次从入境运输工具残留物中截获该病毒。玉米褪绿斑驳病毒的自然寄主有玉米,实验条件下还可侵染小麦、大麦、燕麦、高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褪绿斑驳病毒 玉米粒
原文传递
原油产地识别技术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林海 何进 +3 位作者 姜姝杉 谭智毅 张子豪 曾兴业 《化学分析计量》 2025年第2期132-137,144,共7页
综述了仪器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分析技术在原油产地识别中的研究和应用。仪器分析技术主要介绍了色谱、质谱、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情况;化学计量分析技术主要介绍了主成分分析法、Logistic回归模型、判别函数、偏最小... 综述了仪器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分析技术在原油产地识别中的研究和应用。仪器分析技术主要介绍了色谱、质谱、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情况;化学计量分析技术主要介绍了主成分分析法、Logistic回归模型、判别函数、偏最小二乘法和混淆矩阵等方法的研究情况。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对原油产地识别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产地识别 仪器分析 化学计量分析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qMan-qPCR技术的OsWx基因编辑水稻检测方法的建立
4
作者 胡广 王智 +4 位作者 付伟 石雨婷 陈珊珊 罗亮 魏霜 《生物技术进展》 2025年第1期86-92,共7页
基因编辑技术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分子工具,通过定向改造基因组序列,在基因功能分析和作物遗传育种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其可对受体生物实现几乎无痕编辑,这增加了对基因编辑产品的检测难度。因此,建... 基因编辑技术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分子工具,通过定向改造基因组序列,在基因功能分析和作物遗传育种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其可对受体生物实现几乎无痕编辑,这增加了对基因编辑产品的检测难度。因此,建立基因编辑产品的检测方法,有利于加强对市场上基因编辑产品的监管。以OsWx基因CRISPR/Cas9基因编辑材料为研究对象,设计编辑位点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进行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qPCR)检测。研究所建立的检测体系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有效地区分OsWx单碱基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TaqMan-qPCR CRISPR/Cas9 OsW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梦琪 彭淼曦 +6 位作者 刘婧文 黄成栋 吴祖庆 凌莉 袁慕云 陈文锐 胡松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97-310,共14页
食品安全是关乎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基于质谱的靶向蛋白质组学凭借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定量准确性好等优势,在评估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多反应监测和平行反应监测两种常见的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 食品安全是关乎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基于质谱的靶向蛋白质组学凭借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定量准确性好等优势,在评估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多反应监测和平行反应监测两种常见的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重点综述近5年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涉及动物源性食品掺假鉴别、食物过敏原检测和食源性致病菌及其毒素检测;最后对该领域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蛋白质组学 食品安全 多反应监测 平行反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农食产品准入合格评定及技术法规和检验检测关键标准研究
6
作者 郭铮蕾 马源 +2 位作者 黎天勇 席静 周永运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4年第4期17-24,共8页
日本是我国农食产品出口的最大对象国,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协议签订第一年,中国农食产品出口日本金额达695.8亿元,其中水产品占35%。日本是世界上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最完善、监管措施最严厉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其严格... 日本是我国农食产品出口的最大对象国,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协议签订第一年,中国农食产品出口日本金额达695.8亿元,其中水产品占35%。日本是世界上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最完善、监管措施最严厉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其严格的进口食品通知程序和“肯定列表制度”。掌握日本对农食产品的准入合格评定要求、了解近年来我国出口日本农食产品的不合格情况、对比中日两国关键技术标准,对避免出口企业经济损失和推动我国标准完善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食产品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合格评定 技术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解分离-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聚合物再生原料中得克隆类衍生物
7
作者 张子豪 霍炜江 +4 位作者 王晶 肖前 刘莹峰 李全忠 郑建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65-1272,共8页
采用分步热解分离-气相色谱-串联质谱(EGA-GC-MS/MS)建立了快速测定固体聚合物再生原料(再生纸浆、再生塑料)中6种新发的得克隆类衍生物的方法。样品预先切割成小块,在裂解仪中程序加热升温,使得克隆类衍生物于聚合物裂解前气化析出,以Z... 采用分步热解分离-气相色谱-串联质谱(EGA-GC-MS/MS)建立了快速测定固体聚合物再生原料(再生纸浆、再生塑料)中6种新发的得克隆类衍生物的方法。样品预先切割成小块,在裂解仪中程序加热升温,使得克隆类衍生物于聚合物裂解前气化析出,以ZB-5HT石英毛细管柱为分离柱,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使用内标法进行质谱测定。对热解分离条件、色谱和质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6种得克隆类衍生物在10.0~500μg/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下限为4.5~11.4 mg/kg。再生纸浆的加标回收率为85.3%~113%,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不大于6.4%;再生塑料聚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86.2%~116%,RSD(n=6)不大于7.2%。该方法无需冷冻粉碎、萃取等步骤,可直接进样分析,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固体聚合物再生原料中得克隆类衍生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塑料 再生纸浆 得克隆类衍生物 逸出气体分析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船用残渣燃料油中酚类及脂肪酸甲酯类化合物
8
作者 张子豪 谭智毅 +4 位作者 麦晓霞 林海 李全忠 刘莹峰 肖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403,共9页
本文利用乙酸银修饰的氧化铝-硅胶材料制备固相萃取柱对船用残渣燃料油样品进行净化分离,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使用DB-35 MS UI色谱柱分离,多反应监控模式,内标法定量测定酚类及脂肪酸甲酯(FAME)类化合物。对影响酚类和FAME类化... 本文利用乙酸银修饰的氧化铝-硅胶材料制备固相萃取柱对船用残渣燃料油样品进行净化分离,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使用DB-35 MS UI色谱柱分离,多反应监控模式,内标法定量测定酚类及脂肪酸甲酯(FAME)类化合物。对影响酚类和FAME类化合物的进样方式、萃取溶剂的选择、固相萃取柱类型的选择以及淋洗和洗脱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船用残渣燃料油中酚类及FAME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方法在浓度0.05~2.5μg/mL范围线性良好,具有检出限(0.1~1.2 mg/kg)和定量限(0.3~4.0 mg/kg)低,稳定性好和萃取效率高,以及基质效应不显著等优势。通过用不含目标物的空白燃料油配制0.10、0.50、2.50 mg/L浓度水平的试样考察方法的可靠性,获得满意的回收率(85.5%~115.4%)和相对标准偏差(RSD≤6.2%)。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可实现船用残渣燃料油中酚类及FAME类化合物的有效检测。另外,劣质船用燃油存在不少的酚类和FAME类物质,高浓度苯酚、甲酚、二甲酚、对枯基苯酚、脂肪酸甲酯等物质可能是导致船舶油泵损坏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残渣燃料油 酚类 脂肪酸甲酯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学传感技术在昆虫检测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
9
作者 汤怡静 黄河清 +5 位作者 程颖慧 高瑞芳 汪莹 刘海军 魏霜 向才玉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8-1075,共8页
声学传感技术作为一种简单、实用且有效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业(作物、树木)和食品安全(谷物、鲜果、干果等)相关领域,在害虫检测、监测预警、生物学研究以及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开发出了一些声测设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几种... 声学传感技术作为一种简单、实用且有效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业(作物、树木)和食品安全(谷物、鲜果、干果等)相关领域,在害虫检测、监测预警、生物学研究以及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开发出了一些声测设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几种应用于昆虫检测的声学传感技术,包括碰撞声检测技术、压电传感器技术和超声波检测技术等,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声学传感技术在昆虫检测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昆虫 声学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酶介导双重指数扩增技术(EmDEA)的小火蚁快速检测方法的开发
10
作者 韩蕊 滕祎 +10 位作者 李献锋 王临静 魏霜 张雍哲 乔曦 刘海军 吴尧 马骏 万方浩 刘聪辉 钱万强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9-1067,共9页
小火蚁Wasmannia auropunctata是危害性最严重的入侵蚂蚁之一,对动植物、生态、经济甚至是人类都容易造成严重影响,是我国的重大检疫害虫之一。本研究为实现小火蚁的现场快速精准检测,通过自研程序筛选出小火蚁全基因组中的特异性片段,... 小火蚁Wasmannia auropunctata是危害性最严重的入侵蚂蚁之一,对动植物、生态、经济甚至是人类都容易造成严重影响,是我国的重大检疫害虫之一。本研究为实现小火蚁的现场快速精准检测,通过自研程序筛选出小火蚁全基因组中的特异性片段,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基于酶介导双重指数扩增技术(EmDEA)筛选了适用的引物、RNA探针,全部反应所需时间小于20 min,并验证了其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极高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最低检出限约为4 ng。这种方法极大程度降低对设备的依赖,简单、快速、特异,为小火蚁的基层检测与现场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火蚁 酶介导双重指数扩增技术(EmDEA) 特异性引物 RNA探针 快速鉴定 精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TBT技术性贸易措施分析与应对研究
11
作者 姚粲璨 陈曦 +2 位作者 陈少杰 李政军 滕亚君 《质量与市场》 2024年第9期3-5,共3页
本文根据WTO(世界贸易组织)2023年发布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通报(以下简称“TBT通报”)的重点领域、理由、特点和关注的重点,并提出了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建议,旨在帮助我国企业更好地应对外部贸易环境... 本文根据WTO(世界贸易组织)2023年发布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通报(以下简称“TBT通报”)的重点领域、理由、特点和关注的重点,并提出了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建议,旨在帮助我国企业更好地应对外部贸易环境的挑战,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TBT通报 技术性贸易措施 技术性贸易壁垒 对外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SPS技术性贸易措施分析与应对研究
12
作者 陈少杰 姚粲璨 +1 位作者 李政军 滕亚君 《质量与市场》 2024年第7期51-53,共3页
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各国(地区)正不断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制定和实施。2023年,WTO(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发布了SPS(卫生与植物卫生)通报评议。为保障出口贸易安全,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SPS贸易挑战。基于此,本文介绍了... 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各国(地区)正不断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制定和实施。2023年,WTO(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发布了SPS(卫生与植物卫生)通报评议。为保障出口贸易安全,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SPS贸易挑战。基于此,本文介绍了WTO各成员的SPS通报情况,分析了SPS通报内容和特点,并从加强技术支持、促进多元共治、提倡合作共赢等方面提出了应对当前SPS挑战的对策,旨在为维护贸易秩序、保障世界卫生健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技术性贸易措施 SPS通报 世界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转基因农食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研究
13
作者 陈文娴 李荀 +1 位作者 曹文泽 魏霜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12期170-172,共3页
介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转基因农食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从监管机构、法律法规、安全评估体系、监管机制等方面阐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转基因产品上的监管特点,为我国研究出台转基因监管政策提供参考,以期提高公众对转基因农食产品的信... 介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转基因农食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从监管机构、法律法规、安全评估体系、监管机制等方面阐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转基因产品上的监管特点,为我国研究出台转基因监管政策提供参考,以期提高公众对转基因农食产品的信心,推动转基因生物技术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农食产品 技术性贸易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虾不同部位硝基呋喃残留研究
14
作者 文慧依 蔡宇希 林锦珠 《现代食品》 2024年第22期197-199,203,共4页
本研究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对虾不同部位的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残留进行分析。根据硝基呋喃类药物的化学性质和代谢机制设计实验,结果显示代谢产物在虾头中的积累量显著高于虾身。研究结论为硝基呋喃在虾体内不同部位的... 本研究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对虾不同部位的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残留进行分析。根据硝基呋喃类药物的化学性质和代谢机制设计实验,结果显示代谢产物在虾头中的积累量显著高于虾身。研究结论为硝基呋喃在虾体内不同部位的代谢分布提供了科学依据,提示虾类产品检测中需重点关注高残留部位,以保障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硝基呋喃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盛花期薇甘菊监测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岩舟 覃锋 +3 位作者 顾渝娟 韩阳春 田洪坤 乔曦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4-254,共11页
薇甘菊是世界十大有害杂草之一,其泛滥会对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影响。建立一个高空间分辨率全域尺度的薇甘菊预警评估方法,是防治薇甘菊的关键手段之一。目前对薇甘菊的监测主要有人工踏查、卫星遥感监测,但前者效率低下而后者识别精度不... 薇甘菊是世界十大有害杂草之一,其泛滥会对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影响。建立一个高空间分辨率全域尺度的薇甘菊预警评估方法,是防治薇甘菊的关键手段之一。目前对薇甘菊的监测主要有人工踏查、卫星遥感监测,但前者效率低下而后者识别精度不够。以无人机为载体,通过采集待监测区域的薇甘菊彩色图像,应用Otsu-K-means、RGB、HSV色彩空间阈值分割算法以及K-means-RGB、K-means-HSV、K-means-RGB-HSV融合算法和MobileNetV3深度学习算法进行识别,采用召回率、精确率和均衡平均数F1值共3个评价指标对识别结果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K-means-RGB-HSV算法对盛花期薇甘菊的整体识别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基于识别结果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以及盖度公式,初步建立了薇甘菊的预警评估方法,划分了5个薇甘菊入侵危害等级,可根据所需监测精度的不同,设置不同尺寸的网格和辐射半径,绘制出薇甘菊入侵的精准分布热力图,能够清晰准确地体现不同区域的入侵薇甘菊的危害程度。在厘米级分辨率精度下,实现了基于无人机遥感的盛花期薇甘菊精准监测,为薇甘菊入侵的监测、预警和精准防治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监测 无人机遥感 聚类分析 模糊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扫描成像检测锂电池电解液退浸润及成因分析
16
作者 李浩 夏广 +5 位作者 姜伟 陆瑞强 刘超 张佳 邓哲 郑志军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5,共8页
锂电池更好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是电动汽车获得更广泛市场优势的迫切需要,深入了解电解液退浸润的形成机理是长寿命电池发展的关键。该文采用一种超声无损检测方法,从两个维度对市面上常用的3种包装类型的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内部... 锂电池更好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是电动汽车获得更广泛市场优势的迫切需要,深入了解电解液退浸润的形成机理是长寿命电池发展的关键。该文采用一种超声无损检测方法,从两个维度对市面上常用的3种包装类型的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内部电解液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长度方向,极耳附近相比其他位置更容易出现电解液退浸润的情况,且正极比负极更容易出现退浸润缺陷;厚度方向上电池中间层比外层区域更容易出现退浸润现象。分析发现,这主要是由于电池材料选取与结构设计导致极耳位置具有更高的电流密度和温度,电解液发生反应消耗,加快了此区域的老化进程。最后针对这一现象对未来电池选材与设计和锂电池的发展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超声原位检测 电解液退浸润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收HDPE碎片中半挥发性污染物筛查及半定量分析
17
作者 苏启枝 李丹 +2 位作者 钟怀宁 董犇 王小慧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9-239,共11页
目的对25种不同来源的回收高密度聚乙烯碎片(rHDPE)中的半挥发性污染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究rHDPE中的潜在风险物质。方法采用二氯甲烷对样品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提取的前处理方法,使用气相质谱联用仪结合NIST20质谱库和保留指数进... 目的对25种不同来源的回收高密度聚乙烯碎片(rHDPE)中的半挥发性污染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究rHDPE中的潜在风险物质。方法采用二氯甲烷对样品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提取的前处理方法,使用气相质谱联用仪结合NIST20质谱库和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基于分子描述符和随机森林算法计算的化学结构相似度选择半定量物质,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通过对25种不同来源的rHDPE碎片样品进行分析,共检出114种物质,每个样品检出的物质数量为42~89种,含量中位数为34~97 mg/kg。频率较高的物质主要有聚烯烃中常见的烷烯烃、抗氧剂、爽滑剂及其转化产物。在高关注物质中,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和壬基酚的检出率均超过50%,其平均含量均大于8 mg/kg。尽管1-十四烯未被列为高关注物质,但它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特定迁移限量仅为0.05 mg/kg,而其平均含量为59 mg/kg,存在潜在的迁移风险。结论在rHDPE碎片中存在一些高关注污染物,其再生用作包装材料可能对消费者的安全构成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高密度聚乙烯 污染物 非靶向筛查 高关注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红球菌致病机制与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8
作者 鱼海琼 曾潇 +7 位作者 陈芳 梁佳琪 贾坤 梅明珠 吴晓薇 王莹 李明 李守军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2期73-79,共7页
马红球菌是一种人兽共感染病原,主要危害3~6月龄马驹和人类免疫缺陷患者。随着马红球菌(R.equi)多重耐药菌株的扩散和“One Health”理念和实践的深入,围绕马红球菌致病机理和实验室检测技术已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 马红球菌是一种人兽共感染病原,主要危害3~6月龄马驹和人类免疫缺陷患者。随着马红球菌(R.equi)多重耐药菌株的扩散和“One Health”理念和实践的深入,围绕马红球菌致病机理和实验室检测技术已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毒力质粒和毒力相关蛋白A(VapA)的发现。但VapA并不是马红球菌唯一的致病蛋白,其感染与宿主免疫的互作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当前,马红球菌检测尚没有成熟的标准,对其感染的临床诊断需要结合感染后的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流行病学调查多采用血清学或分子生物学手段,如ELISA和PCR方法等,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敏感性或特异性较低的问题;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于马红球菌鉴定和感染病例确诊有重要价值,但其准确性取决于数据库的信息量,因而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数据库;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常用于马红球菌同源性分析和溯源研究,它是建立在致病性马红球菌分离纯化基础上的一种进一步研究手段,操作复杂,技术要求较高。为进一步强化马红球菌感染的防控,亟需开发简便、灵敏且特异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红球菌 致病机理 毒力质粒 毒力相关蛋白A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泡水玩具儿童玩耍行为特征分析及防腐剂暴露健康风险评估
19
作者 田勇 戴洁 +1 位作者 罗瑾 杨丹华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9-308,共10页
为评估泡泡水玩具中防腐剂对中国儿童健康的风险,本文对儿童玩耍泡泡水玩具的行为特征进行问卷调研,并对80款市售泡泡水玩具中防腐剂的含量进行测定.基于调研和检测结果,对泡泡水玩具的甲醛暴露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甲醛和异噻唑啉酮... 为评估泡泡水玩具中防腐剂对中国儿童健康的风险,本文对儿童玩耍泡泡水玩具的行为特征进行问卷调研,并对80款市售泡泡水玩具中防腐剂的含量进行测定.基于调研和检测结果,对泡泡水玩具的甲醛暴露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甲醛和异噻唑啉酮这两类有害防腐剂均在部分泡泡水玩具中有检出,苯酚未检出,甲醛的检出率为60%,不合格率56%,质量比范围为8—444 mg·kg^(−1),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的检出率和不合格率均为5%,其中1,2-苄基异噻唑啉-3-酮(BIT)最高达到122 mg·kg^(−1),2-甲基-4-异噻唑啉-3-酮(MIT)含量最高为3.5 mg·kg^(−1),CMIT:MIT(3:1)混合物含量最高为14 mg·kg^(−1).非致癌风险评价结果显示,低龄儿童的健康风险稍高于大龄儿童.正常使用时,1—6岁儿童的风险指数(H)范围为0.011—0.354,6—14岁儿童风险指数(H)范围为0.008—0.260,风险指数均小于1;当长时间(60 min·次^(−1))高频率(0.43次·d^(−1))使用泡泡水时,风险明显增大,1—6岁儿童的风险指数范围为0.067—2.171,6—14岁儿童的风险指数范围为0.052—1.674,风险指数范围最大值均大于1.泡泡水玩具中的甲醛非致癌风险在正常使用时对儿童健康为可容许风险,但长时间高频率使用时,风险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泡水 行为特征 防腐剂 甲醛 暴露评估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疫处理条件下荔枝中异菌脲残留量及降解动态研究
20
作者 谢建军 侯颖烨 +1 位作者 赵菊鹏 荣晓东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为指导我国荔枝出口企业在保证荔枝品质和货架期的前提下采取相应措施满足检疫要求,在特定检疫处理条件下,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荔枝中异菌脲残留含量及其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0.01~0.25 mg/kg范围内,异菌脲质量浓度与对应的... 为指导我国荔枝出口企业在保证荔枝品质和货架期的前提下采取相应措施满足检疫要求,在特定检疫处理条件下,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荔枝中异菌脲残留含量及其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0.01~0.25 mg/kg范围内,异菌脲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呈线性关系,在添加水平为0.05、0.50和1.00 mg/kg下,荔枝中异菌脲回收率为86.6%~98.4%,相对标准偏差为3.6%~8.3%,检出限为0.01 mg/kg。经异菌脲保鲜剂处理的桂味、淮枝、井岗红糯3个荔枝品种中异菌脲残留降解分别符合一级动态方程y=6.3 e^(-0.067 x)、y=5.9 e^(-0.063 x)和y=3.38 e^(-0.050 x),相关系数分别为0.9413、0.9656和0.8666,半衰期分别为11.36、11.95和15.75 d。异菌脲保鲜剂处理的荔枝在低温0.99℃、黑暗、密闭的检疫处理条件下,35 d后荔枝中异菌脲残留降解率均达到85%以上。建议我国荔枝出口企业选择适当浓度异菌脲处理荔枝,以达到保鲜和检疫除害要求,其残留量也符合相关的残留限量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检疫 异菌脲 残留 降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