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及缓冲区鸟类多样性研究
1
作者 黄元 王波 +4 位作者 黄俊杰 袁倩敏 陈晓凡 王晓虎 王刚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2期109-121,共13页
为摸清广东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内野生鸟类分布、种群特点、活动规律和迁徙规律,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采用样线法对广东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及缓冲区(以广州市从化区为核心的9个区县)进行4个季度、为期1年的野生鸟类多样性... 为摸清广东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内野生鸟类分布、种群特点、活动规律和迁徙规律,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采用样线法对广东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及缓冲区(以广州市从化区为核心的9个区县)进行4个季度、为期1年的野生鸟类多样性调查。共记录记录鸟类146种,隶属于16目51科;其中优势物种为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simplex、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栗背短脚鹎Hemixos castanonotus、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金腰燕Cecropis daurica和黑短脚鹎Hypsipetes leucocephalus。在居留型组成方面,留鸟占总种数的65.1%,冬候鸟占21.9%,夏候鸟占9.6%。在区系组成上,东洋界占68.5%,古北界占21.2%,广布种占10.3%。记录到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7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23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9种。从化区和增城区的种群数量明显高于其他7个区县;聚类分析表明,从化区与增城区的鸟类物种相似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鸟类 物种多样性 样线法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肉类预制菜安全卫生风险及对策
2
作者 黄元 张翩 +5 位作者 陈荟茜 姚悦 伍洁丽 陈锦良 王晓虎 王刚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5年第1期67-71,共5页
近年来,我国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中央和各级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朝阳产业。然而,预制菜的安全卫生问题引发了消费者担忧。畜禽肉类预制菜在预制菜中占有重要比例,其安全卫生问题的解决与否影响着民众对预制菜产品的接受度。该文对畜... 近年来,我国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中央和各级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朝阳产业。然而,预制菜的安全卫生问题引发了消费者担忧。畜禽肉类预制菜在预制菜中占有重要比例,其安全卫生问题的解决与否影响着民众对预制菜产品的接受度。该文对畜禽肉类预制菜整个供应链上的安全卫生风险进行了逐一剖析,包括养殖环节的兽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农药污染和疫病病原,加工环节使用违规的添加剂和添加剂过量,保存和运输环节的冷藏温度、包装破损、污染杂质。对此,该文从企业角度提出对策:积极进行质量规范和标准体系的建设;积极配合、参与和推动认证体系建设;建立可追溯管理系统;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包括新检测方法的应用、肉类物理防腐技术的应用和新型冷藏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菜 安全卫生 风险 对策 政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某猪场母猪流产的病原检测和分析
3
作者 聂晶晶 陈家璐 +5 位作者 陈家玥 徐绍栋 瞿云芝 刘志成 张建峰 张春红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5年第1期110-117,共8页
2024年1月,广东某规模化猪场出现部分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为诊断发病原因,通过采集流产母猪血液、死胎脏器,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3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毒、弓形体等常见致母猪流产病原,并通... 2024年1月,广东某规模化猪场出现部分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为诊断发病原因,通过采集流产母猪血液、死胎脏器,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3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毒、弓形体等常见致母猪流产病原,并通过测序方法鉴定病原基因型及亚型;采用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培养细菌病原,并开展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结果显示,该场流产母猪感染了猪圆环病毒2d亚型与河流漫游球菌,药敏试验显示分离的河流漫游球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拉定、氟苯尼考均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河流漫游球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产业扶贫中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袁明贵 向蓉 +5 位作者 彭新宇 余丹妮 黄胜 陈敏忠 卢爵广 邓铭光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第10期182-185,共4页
本文调查研究广东省湛江市数十个省市级贫困村的产业扶贫情况,分析发现产业扶贫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希望对广东乃至全国的产业扶贫具有警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产业扶贫 精准扶贫 问题 对策 湛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蒋智勇 楚品品 +2 位作者 陈天宝 李春玲 蔡汝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4期97-105,共9页
【目的】监测2021年广东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分子流行动态,为PRRSV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在广东省内不同地区PRRSV检测为阳性的37个规模猪场采集... 【目的】监测2021年广东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分子流行动态,为PRRSV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在广东省内不同地区PRRSV检测为阳性的37个规模猪场采集521份患病猪组织样本进行PRRSV检测。对样本进行ORF5基因测序,采用DNAStar分析ORF5核苷酸的同源性及其推导氨基酸的同源性,并用Mega7.0构建基于ORF5基因的系统遗传进化树。【结果】从37个猪场采集的样品PRRSV阳性率为24.4%,猪场阳性率为45.9%。通过测序分析获得17株来自不同猪场的PRRSV ORF5基因序列,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所有毒株均属于北美毒株(PRRSV 2),其中有5株属于Lineage 8(JXA1-like和CH-1a-like)谱系,9株属于Lineage 1(NADC30-like和NADC34-like)谱系,3株属于Lineage 3(QYYZ-like)谱系,没有监测到Lineage 5(VR2332-like)谱系的毒株。17株PRRSV毒株的ORF5基因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1.3%~99.5%,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0.0%~98.3%。【结论】2021年广东省PRRSV流行株以Lineage 1(NADC30-like和NADC34-like)和Lineage 8(JXA1-like和CH-1a-like)谱系为主,占比分别为52.94%和29.41%,Lineage 3(QYYZ-like)谱系降为次要流行株,占比为17.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ORF5基因 NADC30毒株 NADC34毒株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猪德尔塔冠状病毒感染ST细胞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永生 张昆丽 +1 位作者 张建峰 贺东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6-244,共9页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感染可导致仔猪出现水样腹泻和死亡,严重危害猪的健康。为研究PDCo V感染引起宿主细胞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及初步研究其感染机制,本研究提取PDCo V感染组和不感染该病毒的阴性对照组ST细胞样品总RNA,构建二者的c...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感染可导致仔猪出现水样腹泻和死亡,严重危害猪的健康。为研究PDCo V感染引起宿主细胞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及初步研究其感染机制,本研究提取PDCo V感染组和不感染该病毒的阴性对照组ST细胞样品总RNA,构建二者的cDNA文库后采用Illumina HiSeq 6000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结果显示,所有样品的测序错误率均≤0.03%;Q20/%和Q30/%分别达98%和94%以上;GC含量在51.09%~55.1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及感染组细胞样品各组内的R值均>0.9,上述结果表明测序数据可靠,可用于后续转录组学数据分析。采用ggplot2软件分析两组细胞组内测序结果的相关性,并以相关系数R>0.9判定各组内测序数据的准确性;采用DESeq2软件并以P<0.05和log2(Fold change)>1为条件筛选两组细胞中转录显著差异基因;采用ClusterProfiler R软件对转录显著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采用Pheatmap软件对各组ST细胞中与免疫反应相关的转录显著差异基因进行聚类分析;随机选择9个转录显著差异基因经RT-q PCR验证RNA-Seq的结果。筛选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细胞相比,共筛选出5719个转录显著差异基因,其中3573个转录显著上调基因,2146个转录显著下调基因。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转录显著上调的基因与ST细胞的免疫应答、防御反应等功能有关;转录显著下调的基因与细胞的氧化还原和新陈代谢等功能有关;转录显著上调的基因参与细胞因子受体互作、天然免疫反应相关、肿瘤坏死因子等的信号通路;转录显著下调的基因与细胞物质代谢信号通路有关,包括氨基酸代谢、脂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等信号通路。与免疫反应相关的转录显著差异基因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细胞相比,PDCo V感染的ST细胞中白细胞介素基因(IL-1R1、1L-6、IL-10RB、IL-15和IL-12A等)、抗病毒基因(MX1、OAS)和干扰素基因(INFAR1、IFN-ALPHAOMEGA)的转录水平均显著上调。上述结果表明PDCo V感染后,ST细胞的天然免疫反应被激活,但细胞的代谢反应降低,这更有利于减弱病毒在ST细胞中的复制,起到一定的抗病毒效果。9个转录显著差异基因的RT-q PCR结果与RNA-seq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转录组测序数据可靠。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PDCo V的感染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 转录组测序 转录显著差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ISG 20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抗PEDV感染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王梦璐 张志杰 +8 位作者 李之晗 聂晶晶 瞿云芝 张春红 刘志成 沈海燕 张建峰 孙亚妮 李玉谷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4,共8页
为了研究猪干扰素刺激基因20(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20,ISG20)的序列信息及其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增殖的影响,以提取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总RNA为模板扩增猪ISG 20基因... 为了研究猪干扰素刺激基因20(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20,ISG20)的序列信息及其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增殖的影响,以提取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总RNA为模板扩增猪ISG 20基因的CDS区序列,并应用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进而构建pcDNA3.1-3×Flag-ISG20重组质粒转染入IPEC-J2细胞鉴定表达情况。此外,在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中感染PEDV分析ISG20对PEDV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猪ISG 20基因CDS区的大小为516 bp,编码171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pI)为8.84;猪ISG20存在2个N-糖基化位点和23个磷酸化位点,主要定位于细胞骨架和细胞质中,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构建的pcDNA3.1-3×Flag-ISG20重组质粒能够在IPEC-J2细胞中表达,蛋白大小约为19.6 ku,而且可以明显抑制PEDV的增殖;克隆了猪ISG 20基因,并且在IPEC-J2细胞中重组质粒pcDNA3.1-3×Flag-ISG20能够表达且发挥抑制PEDV增殖的作用,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PEDV与ISG20的相互作用,以及以此为靶点筛选抗PEDV生物制剂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刺激基因20 生物信息学分析 真核表达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场饮水中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符德佳 康桦华 +5 位作者 曾宪军 樊志红 陈杰 黄炜乾 蒋顺进 彭新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24-138,共15页
【目的】研究养殖场鸡饮水中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为有效预防该病提供参考。【方法】从养殖场鸡饮水系统中分离、鉴定肺炎克雷伯氏菌,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菌株... 【目的】研究养殖场鸡饮水中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为有效预防该病提供参考。【方法】从养殖场鸡饮水系统中分离、鉴定肺炎克雷伯氏菌,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菌株对25种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通过PCR检测菌株携带的常见耐药基因。对其中4株肺炎克雷伯氏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CARD抗性基因数据库预测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从养殖场鸡饮水系统中共分离到9株肺炎克雷伯氏菌,药敏试验表明这些菌株呈现出多重耐药,仅对多粘菌素敏感。PCR检测发现,9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共携带13种常见的耐药基因,其中,β-内酰胺酶类耐药基因CMY-1、BlaSHV和BlaCTX-M,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KPC,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B、QnrS和QnrA,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3')-Ia,磺胺类耐药基因Sul2等12种耐药基因与其耐药表型表现一致,而Mcr-1基因与其表型相反。全基因组扫描分析结果显示,4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共携带了59种耐药基因,涉及31类抗生素药物,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最多,其次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基因;预测到覆盖度和同源性均在98%以上的耐药基因共有23种,分别为FosA6、CRP、KpnF、KpnFG、KpnE、OqxA、OqsB、SHV-11、Tet(D)、CTX-M-27、QnrB65、DHA-1、Aph(4')-Ia、MsrE、QnrB2、Aph(3')-Ia、Sul1、CmlA6、FloR、AadA12、Ant(3'')-IIa、ArmA、Sul2。【结论】在养殖场鸡饮水中分离到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性严重,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其中在分离菌株上均检测到Mcr-1基因,但分离菌株均对多粘菌素敏感,且均未检测到D类碳青霉烯类酶OXA-48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 肺炎克雷伯氏菌 多重耐药性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刺激基因20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沈海燕 王梦璐 +6 位作者 王松祺 聂晶晶 瞿云芝 刘志成 张春红 廖明 张建峰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124,共4页
干扰素刺激基因20(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20,ISG20)属于DEDDh外切核酸酶家族,具有3′-5′端外切核酸酶活性,能降解RNA和DNA。ISG20在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ISG20在特定疾病中的作用以及将其作为疾病的生物... 干扰素刺激基因20(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20,ISG20)属于DEDDh外切核酸酶家族,具有3′-5′端外切核酸酶活性,能降解RNA和DNA。ISG20在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ISG20在特定疾病中的作用以及将其作为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等方面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本文综述了ISG20的概况,阐述了近些年来ISG20的抗病毒研究进展及其在疾病标记中的潜在用途,以期为ISG20抗病毒免疫研究和治疗疾病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刺激基因20 核酸外切酶 抗病毒机制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柔嫩艾美耳球虫广东地区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
10
作者 尹理君 方肆云 +11 位作者 林栩慧 廖申权 李娟 吕敏娜 吴彩艳 蔡海明 胡俊菁 肖文婉 张小慧 张健騑 戚南山 孙铭飞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3-70,共8页
为了解广东地区鸡球虫耐药性情况,分别从惠州、肇庆和韶关地区采集鸡场样品,利用球虫单卵囊分离纯化技术得到优势虫株柔嫩艾美耳球虫纯种卵囊,通过鸡体试验对各地区优势虫株进行复方磺胺氯吡嗪钠、尼卡巴嗪、地克珠利等11种常用抗球虫... 为了解广东地区鸡球虫耐药性情况,分别从惠州、肇庆和韶关地区采集鸡场样品,利用球虫单卵囊分离纯化技术得到优势虫株柔嫩艾美耳球虫纯种卵囊,通过鸡体试验对各地区优势虫株进行复方磺胺氯吡嗪钠、尼卡巴嗪、地克珠利等11种常用抗球虫药物的耐药性评估。以抗球虫指数(ACI)、病变记分减少率(RLS)、相对卵囊产量(ROP)和最适抗球虫百分率(POAA)4项指标,综合评估不同地区虫株对不同抗球虫药物的耐药性及耐药程度。结果:柔嫩艾美耳球虫惠州株(ETHZ-Y)对氯羟吡啶耐药性最强,对马度米星铵呈中度耐药;肇庆株(ETZQ-Y)对氯羟吡啶、盐酸氯苯胍、癸氧喹酯、甲基盐霉素和地克珠利等药物完全耐药,对拉沙洛西钠耐药性最弱;韶关株(ETSG-Y)对氯羟吡啶和地克珠利等药物耐药性最为严重,而尼卡巴嗪的抗球虫效果相对较好;3个地方虫株普遍对复方磺胺氯吡嗪钠、地克利珠、癸氧喹酯、二硝托胺、氯羟吡啶、甲基盐霉素、莫能菌素和盐酸氯苯胍均产生完全或重度耐药。综上,惠州、肇庆和韶关地区的鸡球虫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及时针对性地改变用药策略,加强防控、改善环境,避免鸡球虫病暴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球虫病 抗球虫药物 耐药性 抗球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ING信号通路在不同宿主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焕硕 牛瑞辉 +6 位作者 赵亮 罗胜军 温肖会 宋帅 贾春玲 周秀蓉 吕殿红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年第2期57-64,84,共9页
cGAS-STING是一种细胞内DNA感受器,可以针对入侵的病原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激活先天性免疫应答,STING通路激活可启动干扰素调节因子(IRF3)和核因子(NF-κB)。IRF3能向细胞核内转运,并触发免疫刺激基因(ISGs)和Ⅰ型干扰素(IFNs)的表达,导... cGAS-STING是一种细胞内DNA感受器,可以针对入侵的病原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激活先天性免疫应答,STING通路激活可启动干扰素调节因子(IRF3)和核因子(NF-κB)。IRF3能向细胞核内转运,并触发免疫刺激基因(ISGs)和Ⅰ型干扰素(IFNs)的表达,导致免疫细胞激活并迁移到靶细胞,NF-κB能驱动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cGAS-STING可导致介导炎症反应的蛋白产生,并且能在宿主抵抗入侵的病原、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免疫和衰老相关炎症中发挥着独特和关键的作用。该文以cGAS-STING信号通路的结构和功能作为切入点,对其在不同宿主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合论述,以期为cGAS-STING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NG 信号通路 先天性免疫 宿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消毒技术对PRRSV消毒效果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乔常宏 罗琴 +7 位作者 刘宝玲 刘丁语 何振文 陈翔宇 白挨泉 王晓虎 王刚 蔡汝健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年第6期73-79,共7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一种严重危害生猪健康的疾病,给全球养猪业带来了严重影响。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是控制传染病的三...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一种严重危害生猪健康的疾病,给全球养猪业带来了严重影响。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是控制传染病的三大要素,由于PRRSV具有遗传多样性,使用疫苗免疫和药物治疗等手段对PRRSV的防控效果并不乐观。因此,通过消毒技术消灭PRRSV和切断其传播途径的防控策略变得尤其重要。消毒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和化学消毒技术两类,物理消毒是指利用高温、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对病原体进行灭活;化学消毒则是利用消毒剂杀灭病原微生物。该文从物理和化学消毒原理、效果及对PRRSV消毒进行了综述,以期为PRRSV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技术 PRRSV 消毒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库布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秀蓉 肖霜艳 +7 位作者 康桦华 陈小文 吕殿红 温肖会 翟颀 贾春玲 翟少伦 魏文康 《中国动物保健》 2019年第11期48-51,53,共5页
库布病毒属是小RNA病毒科的一个新病毒属,动物库布病毒均被归为此属。2003年,首次在胎牛血清以及牛的粪便样品中发现动物库布病毒。目前库布病毒作为一种新的病原进入了科研人员的视线,由于其在动物体内感染率较高,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库布病毒属是小RNA病毒科的一个新病毒属,动物库布病毒均被归为此属。2003年,首次在胎牛血清以及牛的粪便样品中发现动物库布病毒。目前库布病毒作为一种新的病原进入了科研人员的视线,由于其在动物体内感染率较高,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结合现有研究进展,本文从病毒的发现、分类、基因组特征、流行病学、与疾病相关性以及培养与检测等方面进行阐述,为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库布病毒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库布病毒 牛库布病毒 羊库布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郭怡德 李冰 +9 位作者 蔡汝健 蒋智勇 宋帅 勾红潮 李艳 楚品品 杨冬霞 卞志标 李春玲 臧莹安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6-101,共6页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的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ASFV编码的蛋白超过200个,pp220、pp62、p10、p12、p14.5、p17、p22、p30、p49、p54、p72、CD2v、pE248R、pM...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的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ASFV编码的蛋白超过200个,pp220、pp62、p10、p12、p14.5、p17、p22、p30、p49、p54、p72、CD2v、pE248R、pM1249L、pH240R和j5R是病毒的组装和形成的主要结构蛋白,其中CD2v、p12、p30和p54是ASFV的重要毒力蛋白;已知的非结构蛋白有DP71L、A238L、9GL、pE296R、Ep152R、L38L、DP9GR、A179L、pI215L和PE165R,这些蛋白是ASFV干扰宿主细胞正常代谢和免疫逃避的关键因素。对ASFV蛋白功能的深入了解有助于研究ASFV的致病机制及防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结构蛋白 非结构蛋白 蛋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允真 孙敏华 廖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1期182-190,共9页
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病自2010年开始在我国流行,该病能引起蛋鸭产蛋率骤降、肉鸭发育迟缓甚至死亡,给我国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自该病暴发以来,DTMUV迅速蔓延至我国大部分鸭养殖地区以及临近的东南亚地区。D... 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病自2010年开始在我国流行,该病能引起蛋鸭产蛋率骤降、肉鸭发育迟缓甚至死亡,给我国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自该病暴发以来,DTMUV迅速蔓延至我国大部分鸭养殖地区以及临近的东南亚地区。DTMUV宿主范围广泛,除了感染鸭、鹅等水禽和鸡、麻雀等其他禽类外,也可以感染哺乳动物,具有潜在的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近年来研究人员在DTMUV相关的流行病学、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疫苗研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综述了DTMUV病原学、流行特点、病毒感染引起的天然免疫反应以及疫苗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DTMUV的深入研究及该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DTMUV) 病原学 流行特点 天然免疫反应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修饰对革兰阴性菌毒力及外膜囊泡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君 李冰 +7 位作者 蔡汝健 宋帅 勾红潮 楚品品 卞志标 王令 闫鹤 李春玲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8-103,共6页
脂多糖(LPS)是革兰阴性(G^-)菌的内毒素,刺激机体引发炎症反应,为细菌的一种毒力因子,主要存在于细菌细胞壁外膜上,也是外膜囊泡(OMVs)的主要成份。OMVs是细菌从膜上脱落下来的一种囊状结构,含有大量的LPS、外膜蛋白及其他成分,具有良... 脂多糖(LPS)是革兰阴性(G^-)菌的内毒素,刺激机体引发炎症反应,为细菌的一种毒力因子,主要存在于细菌细胞壁外膜上,也是外膜囊泡(OMVs)的主要成份。OMVs是细菌从膜上脱落下来的一种囊状结构,含有大量的LPS、外膜蛋白及其他成分,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亚单位疫苗。大多数LPS由类脂A、核心寡糖和O抗原多糖组成,这3个组分的合成影响着LPS的结构,继而影响细菌的毒力和细菌分泌OMVs的产量、毒性及免疫原性等生物学特性。论文主要对LPS的合成转运过程中结构修饰对G^-菌毒力及其OMV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进行综述,为革兰阴性菌致病机理研究及开发新型亚单位疫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结构 革兰阴性菌 毒力 外膜囊泡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猪圆环病毒3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蒋智勇 蔡汝健 +5 位作者 楚品品 林德锐 勾红潮 李艳 宋帅 李春玲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7期116-120,共5页
猪圆环病毒3型(PCV3)是一种新的猪圆环病毒类型,为了解PCV3在华南地区的分布及其分子流行病学,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华南地区的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然后对PCV3阳性样品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和测序,将获得的7株PCV3核酸序列与国内外参考毒株... 猪圆环病毒3型(PCV3)是一种新的猪圆环病毒类型,为了解PCV3在华南地区的分布及其分子流行病学,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华南地区的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然后对PCV3阳性样品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和测序,将获得的7株PCV3核酸序列与国内外参考毒株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地区送检的临床样品和猪场的PCV3阳性率分别为46.3%和69.2%,7株PCV3毒株与国内外的参考毒株同源性为97.4%~99.8%,而ORF2核苷酸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6%~99.8%和96.7%~99.5%。由此可见,PCV3在我国华南地区已经广泛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3型 全基因序列 PCR检测 分子流行病学 华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屠宰行业现状及非洲猪瘟后的发展对策 被引量:10
18
作者 康桦华 移兰丽 +5 位作者 王片片 陈兴勃 彭新宇 向蓉 梅盈洁 徐志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7期130-137,共8页
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了生猪屠宰调运监管政策,从“调猪”转变为“调肉”将引起生猪屠宰行业发生巨大变革,屠宰企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综述了广东屠宰行业现状,从企业规模、经营管理、屠宰监管、技术需求、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分析... 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了生猪屠宰调运监管政策,从“调猪”转变为“调肉”将引起生猪屠宰行业发生巨大变革,屠宰企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综述了广东屠宰行业现状,从企业规模、经营管理、屠宰监管、技术需求、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广东省畜禽屠宰行业存在的问题,阐述后非洲猪瘟时代生猪屠宰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疫情发展与广东的消费特点,提出利用市场和政府的有效引导,加快广东生猪屠宰企业的标准化建设,加强屠宰行业管理规范,加大屠宰加工技术攻关,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等措施,为广东省屠宰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宰 非洲猪瘟 标准化建设 冷链物流技术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10个屠宰场猪肉中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 被引量:12
19
作者 韩依辛 田雅 +5 位作者 马广宇 丁立 邓森荣 魏琦麟 徐志宏 向蓉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54,共5页
为了解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沙门氏菌和空肠弯曲菌等3种食源性致病菌在生猪屠宰场的污染情况。采集广东惠州和清远两地共10家生猪屠宰场498头猪肉样品,分别经改良EC新生霉素增菌肉汤、SC(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和Bolton肉汤增... 为了解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沙门氏菌和空肠弯曲菌等3种食源性致病菌在生猪屠宰场的污染情况。采集广东惠州和清远两地共10家生猪屠宰场498头猪肉样品,分别经改良EC新生霉素增菌肉汤、SC(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和Bolton肉汤增菌,用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沙门氏菌和空肠弯曲菌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及测序检测,阳性菌液再分别涂抹于山梨醇麦康凯平板、DHL(胆硫乳琼脂)和Skirrow血琼脂,挑取疑似菌落再次PCR验证,计算检出率。结果显示,检出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阳性样本2份,检出率0.4%,检出沙门氏菌阳性样本70份,检出率14.06%,空肠弯曲菌未检出。结果表明,惠州和清远两地屠宰场均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其中沙门氏菌污染较为严重,惠州地区检出率高于清远地区。提示屠宰场应加强屠宰过程中环境和加工用具的消毒,以保证屠宰环节的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宰场 大肠埃希氏菌O157:H7 沙门氏菌 空肠弯曲菌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昆丽 李春玲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2期166-174,共9页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感染引起的猪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肺炎、关节炎、脑膜炎等全身性炎症。HPS属于非运动、多形态、有荚膜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是猪上呼吸道的条件致病菌。该菌血清型众多,各...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感染引起的猪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肺炎、关节炎、脑膜炎等全身性炎症。HPS属于非运动、多形态、有荚膜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是猪上呼吸道的条件致病菌。该菌血清型众多,各菌株间毒力差距较大,毒力菌株能感染任何日龄的猪,引起副猪嗜血杆菌病。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且与多种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严重,导致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我国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介绍了HPS的病原学特性、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与毒力因子,综述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菌影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致病机制 诊断方法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