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岐山县中老年人群甲状腺功能指标生物参考区间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翟志诚 高洁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观测陕西省岐山县食用碘盐干预前已成年健康居民的甲状腺功能指标生物参考区间变化。方法按照美国临床生化研究院(NACB)建议标准选取了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480名35~92岁健康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测陕西省岐山县食用碘盐干预前已成年健康居民的甲状腺功能指标生物参考区间变化。方法按照美国临床生化研究院(NACB)建议标准选取了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480名35~92岁健康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测年度、性别分组,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 hormone,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T3)、甲状腺素(tetraiodothyronine,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etraiodothyronine,F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hyromicrosomal antibody,TMAb)七项指标,并建立和比较各分组间甲状腺功能指标生物参考区间的差异。结果本地区中老年男性人群甲状腺功能指标中TSH、TT3、TT4、TGAb、TMAb三个年度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中老年女性人群甲状腺功能指标中只有TT3、TGAb、TMAb三个年度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TGAb、TMAb两项指标随年度增长趋势明显,TGAb、TMAb的P95生物参考区间已由2012年的〈4%分别变为2014年的〈10%及〈8%,整体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100%。结论 2012年至2014年期间,在社会经济环境、生活习惯、地理气候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岐山县研究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基线水平的逐年增高,印证了人为干预因素(全民食盐加碘)对陕西省省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相关疾病谱的长期影响。同时表明,实时监测并适时调整本地区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的生物参考区间,对于区域内相关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流行趋势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激素 生物参考区间 中老年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应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效果 被引量:22
2
作者 雷秀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6期100-101,共2页
目的研究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应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入院就诊的86例疑似乙肝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分离处理血清,分别选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 目的研究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应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入院就诊的86例疑似乙肝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分离处理血清,分别选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HBsAg、HBsAb、HBeAg、HBeAb及HBcAb阳性率与灵敏度。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HBcAb、HBeAg及HBsAb阳性率无差异(P>0.05);与酶联免疫法对比,化学发光法的HBsAg、HBeAb阳性率更高(P<0.05);酶联免疫法的检测最低浓度为0.5 ng/mL,化学发光法的检测最低浓度为0.1 ng/mL。结论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应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化学发光法的阳性率、灵敏度更高,可进一步提升乙肝确诊率,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乙肝病毒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及解决措施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徐淑娟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期130-131,共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并且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展开解决措施的讨论。方法主要是将最近两年内接受治疗的临床病例作为研究的对象,一共包括1,289例。在进行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分析的总结之前,对于出现误差的各种情况进...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并且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展开解决措施的讨论。方法主要是将最近两年内接受治疗的临床病例作为研究的对象,一共包括1,289例。在进行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分析的总结之前,对于出现误差的各种情况进行归类分析。结果一共观察的1,289例临床病例当中,有117例患者在接受样本采集的过程中都存在过误差,占据全部病例的9.1%,然后直接导致了分析前误差。研究发现,发生这些误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最多的就是在采集样本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其次是采集样本之前没有做好充分地准备工作导致发生分析前误差,还有就是样本已经正确采集完成,也做足了前期准备工作,但是采集完成以后还是会发生意外。另一大类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产生原因不是采集样本环节中导致的,还有可能是因为采集样本的设备本身存在问题,或者是试剂本身存在问题等。结论检验结果存在误差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医学检验前的多种因素导致的,一定要对这些误差进行详细分析,重视起来,以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 分析前 误差因素 解决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与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特征差异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亚琳 王晓宁 +2 位作者 雷秀丽 王雯娟 刘华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2332-233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与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特征差异。方法:对11例急变期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52例初发急性白血病的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差异进行分析。结果:1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2例为急淋变,9例为急粒变...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与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特征差异。方法:对11例急变期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52例初发急性白血病的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差异进行分析。结果:1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2例为急淋变,9例为急粒变。52例初发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患者外周血嗜酸和或嗜碱细胞高于正常值,血小板多大于50×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各期细胞均可见,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高,伴有嗜酸和或嗜碱粒细胞增多,NAP积分可正常,这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所差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患者外周血涂片可见早幼粒细胞及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这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同。此外,尚需结合临床病史及细胞遗传学检查予以鉴别。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急变期外周血及骨髓多有嗜酸及嗜碱粒细胞增多,早幼粒细胞增多,同时结合NAP,临床病史及细胞遗传学检查可与急性白血病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急性白血病 骨髓细胞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海英 翟志诚 张梓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820-5822,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2009—2011年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采用美国DADE BEHRING Micro Scan分析系统鉴定菌种,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46株产ESBL... 目的了解医院2009—2011年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采用美国DADE BEHRING Micro Scan分析系统鉴定菌种,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46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占同期分离大肠埃希菌的48.4%,其中尿液190株占42.6%,痰液109株占24.4%,分泌物45株占10.1%;主要分布在儿科、肾内科和泌外科等科室;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以外的其余1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446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对亚胺培南均敏感,对阿米卡星、头霉素类和陟内酰胺酶复合抑制剂的耐药率维持在9.0%~13.7%的较低水平。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较高且显示多药耐药,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感染可经验选用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及头霉素类药物,并可联合阿米卡星,重症感染可选用碳青酶烯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