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意义与科学认识
1
作者 张曾祥 《晋阳学刊》 CSSCI 2009年第6期78-80,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概念的科学意义,在于它具有指导思想表述的总括性、新思想新观念的建设性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可以有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哲学基础和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概念的科学意义,在于它具有指导思想表述的总括性、新思想新观念的建设性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可以有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哲学基础和现代化路径的不同视域,这些不同视域表现了它开放的理论建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概念 理论意义 思想观念 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历史上的变法活动和社会变革思想
2
作者 高专诚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44-46,共3页
山西历史文化具有不断变革和不断进步的鲜明特色,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走在了时代前列。进步的思想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前奏,为社会变革提供思想基础,指导社会变革的进程;而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又深化了进步思想,为后来的改革奠定了... 山西历史文化具有不断变革和不断进步的鲜明特色,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走在了时代前列。进步的思想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前奏,为社会变革提供思想基础,指导社会变革的进程;而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又深化了进步思想,为后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革思想 山西历史 变法 鲜明特色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思想文化 进步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理念的重要创新——简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玉萍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0,共3页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理念的重要创新。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之路。以人为本,就是要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理念的重要创新。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之路。以人为本,就是要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之路。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要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就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的唯物主义解析与现实路径选择
4
作者 杨根龙 《晋阳学刊》 2025年第2期13-18,共6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通过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可以深入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实现路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当中既包含了发展的动力,也揭示了其限制条件。高质量发展要求技术创新...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通过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可以深入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实现路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当中既包含了发展的动力,也揭示了其限制条件。高质量发展要求技术创新的持续推进,从而提升生产力水平,同时需要在区域与产业之间实现协调,以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绿色发展成为实现可持续经济繁荣的关键,确保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开放共享则是加强国际合作和互联互通、形成多方合作的有利条件。高质量发展影响的不仅是经济指标的提升,更是全方位的社会进步,涵盖经济效益、社会福祉和环境保护的协同提升。高质量发展在理论层面提供了重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新视角,在实践层面则提供了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的路径选择。由此,高质量发展成为在全球化背景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唯物主义解析 现实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学术问路:路在何方——2010年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综述
5
作者 时少华 路强 +1 位作者 李享 梅良勇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3-15,共3页
2010年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于2010年10月29—31日在徐州师范大学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休闲学的理论与实践。涉及的议题有:休闲学学科建设、休闲学基本理论、人类休闲思想之历史脉络梳理等;休闲与旅游的关系、休闲与体育... 2010年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于2010年10月29—31日在徐州师范大学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休闲学的理论与实践。涉及的议题有:休闲学学科建设、休闲学基本理论、人类休闲思想之历史脉络梳理等;休闲与旅游的关系、休闲与体育的关系、游憩空间与城市建设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共40余人出席了会议,提交会议论文约30篇。徐州市有关部门领导、徐州师范大学领导、徐州哲学学会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分大会发言、分组讨论、学术探讨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年会 社会进步 休闲 中国 综述 师范大学 徐州市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理失衡的深层原因透视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玉萍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82-86,共5页
社会群体在社会变革中的不断分化、组合,以及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地位和角色的变化,使得不同利益群体的社会心理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情形。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的困惑和迷茫,又往往会以社会心理的集中反映所表现出来。分析... 社会群体在社会变革中的不断分化、组合,以及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地位和角色的变化,使得不同利益群体的社会心理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情形。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的困惑和迷茫,又往往会以社会心理的集中反映所表现出来。分析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心理失衡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信仰危机、道德失范、教育困境以及弱势群体的边缘化等问题,在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中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失衡 信仰危机 道德失范 教育困境 弱势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传统——管理科学理论的结构性推进与拓展
7
作者 晔枫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0-23,共4页
简要介绍了三维管理方格理论建构的背景及其理论内涵、时空动态属性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它对管理科学研究的结构性推进与创新有着建设性作用,为管理理论从控制机理上解决"外部性"问题,即"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 简要介绍了三维管理方格理论建构的背景及其理论内涵、时空动态属性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它对管理科学研究的结构性推进与创新有着建设性作用,为管理理论从控制机理上解决"外部性"问题,即"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问题创造了条件,因此,可积极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 外部经济 “外部性” 外部不经济 结构性 可持续发展战略 问题 超越传统 理论内涵 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模式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8
作者 田其治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5,共3页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审视苏联模式的兴衰及中国改革的成功,说明社会主义不仅必须改革,而且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并指出那种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归结为苏联模式失败的观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因而也就缺乏说服人的逻辑力量。...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审视苏联模式的兴衰及中国改革的成功,说明社会主义不仅必须改革,而且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并指出那种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归结为苏联模式失败的观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因而也就缺乏说服人的逻辑力量。邓小平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时,特别关注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否定,在苏联社会主义遭受挫折之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从而使人们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希望之光。在当代中国,只有从邓小平理论中才能够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模式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 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代表”思想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9
作者 李茂盛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14,共3页
“三个代表”思想中的生产力、文化和利益概念 ,都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 ,“三个代表”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是以正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一般基础的。
关键词 三个代表 生产力 文化 利益 社会发展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意义
10
作者 张曾祥 《晋阳学刊》 2003年第S1期128-129,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科学概念 党的领导 富强 人民当家做主 两个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创新之作——读《兴国大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书有感
11
作者 马春茹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11期113-113,共1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蕴含了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大潮,从国家、社会与个体三个层次,为当代中国指明了价值追求的方向与目标。它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新的历史起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蕴含了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大潮,从国家、社会与个体三个层次,为当代中国指明了价值追求的方向与目标。它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中华民族价值世界的“顶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研究 中华优秀文化 全面深化改革 价值世界 顶层设计 共同理想信念 理论界人士 理论宣传 王伟光 不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与山西
12
作者 高专诚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5-70,共6页
孔子虽然不是山西人,也没有在山西做过事情,但在其有生之年,他通过对晋国人物和事件的关注,影响了晋国的历史走向和后人对晋国历史的认识与评价。在孔子身后,他的弟子和他的思想,继续影响着三晋历史和思想史的发展。秦汉以降,儒家思想成... 孔子虽然不是山西人,也没有在山西做过事情,但在其有生之年,他通过对晋国人物和事件的关注,影响了晋国的历史走向和后人对晋国历史的认识与评价。在孔子身后,他的弟子和他的思想,继续影响着三晋历史和思想史的发展。秦汉以降,儒家思想成为"独尊",山西地区不断涌现有成就的大儒,使孔子与山西的关系达到了新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山西 三晋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念变革如何推动社会进步——从五大发展理念看中国发展的逻辑
13
作者 刘景钊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6年第3期172-180,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再到"五大发展理念",清晰地展现了30多年来我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而随着发展理念的变革,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也在不断深化,社会进步正是在发展理念的更新和发展实践的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再到"五大发展理念",清晰地展现了30多年来我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而随着发展理念的变革,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也在不断深化,社会进步正是在发展理念的更新和发展实践的探索过程中实现的。这种内在的逻辑关联性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理念 观念变革 社会进步 发展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基本特点
14
作者 田其治 陈学中 《远距离教育》 1997年第1期5-8,共4页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这个特殊环境中产生的。它是“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互相作用”的结果,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从内部就其内容来说,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第一个基本特点是“求实”;第...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这个特殊环境中产生的。它是“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互相作用”的结果,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从内部就其内容来说,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第一个基本特点是“求实”;第二个基本特别是坚持生产力标准,第三个基本特点是强调“试验”和自我批判;第四个基本特点是重视矛盾的同一性,从外部就其表现形式来说,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基本特点是有哲学的实质而没有哲学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哲学思想 基本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与理论创新
15
作者 李玉萍 《前进》 2001年第11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理论创新 党建设 中国先进文化 中国共产党 “三个代表” 江泽民同志 重要思想 全面发展 重大 概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16
作者 李玉萍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22-24,共3页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党科学执政的具体体现,是党执政理念的飞跃,是党提高领导经济工作水平的迫切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反应了党更为成熟和更为清晰的发展思路。坚持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发展理念的创新...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党科学执政的具体体现,是党执政理念的飞跃,是党提高领导经济工作水平的迫切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反应了党更为成熟和更为清晰的发展思路。坚持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发展理念的创新,更是深刻的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执政能力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社会经济控制系统
17
作者 晔枫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1年第3期26-30,共5页
探讨绿色社会经济控制系统的基本原则、控制机理及高标定位等问题。绿色社会经济控制系统 ,是相对于传统非可持续性经济控制系统而言的。与传统非可持续性经济控制系统有所不同 ,该系统将遵循系统整体、生态伦理、复合控制目标等原则进... 探讨绿色社会经济控制系统的基本原则、控制机理及高标定位等问题。绿色社会经济控制系统 ,是相对于传统非可持续性经济控制系统而言的。与传统非可持续性经济控制系统有所不同 ,该系统将遵循系统整体、生态伦理、复合控制目标等原则进行控制与运作。就控制机理而言 ,绿色社会经济控制系统 ,它将区别于传统“经济人”抑或“经济—社会人”假设前提的单维和二维向量的控制结构 ,而是以与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目标相同构的三维结构 ,对现实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与运作。与此相一致 ,“高标定位”将使该系统具有确定的标准和赋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社会经济控制系统 控制机理 高标定位 系统整体原则 生态伦理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玉萍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20,共2页
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到党所代表的文化具有何种性质和党如何进行思想文化建设 ,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和现代科学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标志和基础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 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到党所代表的文化具有何种性质和党如何进行思想文化建设 ,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和现代科学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标志和基础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保证先进文化发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 先进文化 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的管理运作方法探析
19
作者 郭霞 晔枫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8-80,共3页
“可持续高标准定位”是促使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整体和谐的一种动态管理方法。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各国基本国策的当今时代,深入研究并广泛应用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对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目标的协同管理与运作。
关键词 可持续 高标准定位 复合目标 过程集合 动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近代西方哲学的第一次转向看自我意识的扬弃
20
作者 王剑 《晋阳学刊》 CSSCI 2009年第3期67-70,共4页
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思维形式,自我意识具有一种辩证本性,即能在一系列的反观自照中不断地认识自身、超越自身、重建自身。从哲学史的维度把握自我意识扬弃的路径,有助于积极推动人类主体的自我反思进程,并在此基础上质疑"自我中心论&... 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思维形式,自我意识具有一种辩证本性,即能在一系列的反观自照中不断地认识自身、超越自身、重建自身。从哲学史的维度把握自我意识扬弃的路径,有助于积极推动人类主体的自我反思进程,并在此基础上质疑"自我中心论"及"理性本体论",进而重新定位并诠释人类理性及主体地位,调试当下的实践行为和理念,使自我意识牢牢植根于现实世界中并真正成为人类精神的最终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意识 哲学转向 扬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