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意义
出处
《晋阳学刊》
2003年第S1期128-129,共2页
Academic Journal of Jinyang
-
1张兆成.社会主义方向不容篡改——评两种社会制度“趋同论”[J].长江论坛,1989(6):38-41.
-
2叶锡文,杜中原.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公有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0(1):23-26.
-
3符润中.论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J].理论与现代化,1990(7):22-25.
-
4樊腾龙.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方面[J].党史博采(下),2013(12):36-39.
-
5朱先和,姜治富.坚持生产力标准就是坚持科学社会主[J].学习与实践,1988(9):59-59.
-
6王黎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析[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6,20(1):38-39.
-
7罗燕明.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3):48-58. 被引量:1
-
8周炳成.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J].学习与研究(北京),1994(7):12-13.
-
9杨再全.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J].理论与当代,1994,0(Z1):50-50.
-
10娄可平.坚持“两手抓”[J].理论与当代,1994,0(Z1):78-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