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主要粮食作物节肥增产潜力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永亮 王琦 +3 位作者 杨治平 郭军玲 郭彩霞 张建杰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8期84-90,共7页
系统总结了2004—2013年山西省10年间主要粮食作物(春玉米、夏玉米、冬小麦)的播种面积、产量、肥料用量、养分效率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了作物的节肥潜力。结果显示:2013年比2004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了11.9%,总产量增加了23.6%,肥料用... 系统总结了2004—2013年山西省10年间主要粮食作物(春玉米、夏玉米、冬小麦)的播种面积、产量、肥料用量、养分效率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了作物的节肥潜力。结果显示:2013年比2004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了11.9%,总产量增加了23.6%,肥料用量同步增长了29.5%。粮食总产的增加主要源于玉米面积和产量的贡献,十年间玉米面积增加了48.4%,总产量增加了51.2%,而粮食单产却徘徊不前。对目前山西省粮食生产肥料偏生产力、节肥潜力等指标分析得出,在稳定钾肥施用前提下,玉米小麦生产能够节肥17万t,节肥潜力达22%;在节肥20%前提下,应用高产高效技术,山西能够同时实现粮食增产20%和氮肥偏生产力提高10%以上的目标,使山西省粮食生产达到节肥绿色增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节肥 增产 产量 氮肥偏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区土壤—植被恢复过程及模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爽 郭晋丽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1710-1713,1736,共5页
人类活动的开采导致煤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因此,开展矿区生态恢复成为实现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恢复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阐述了国内外矿区土壤生态恢复、植被生态恢复以及生态恢复技术模式这3个方面的研究... 人类活动的开采导致煤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因此,开展矿区生态恢复成为实现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恢复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阐述了国内外矿区土壤生态恢复、植被生态恢复以及生态恢复技术模式这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矿区生态系统恢复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 土壤恢复 植被恢复 恢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用高粱养分吸收、产量及品质对氮磷钾营养的响应 被引量:55
3
作者 王劲松 焦晓燕 +4 位作者 丁玉川 董二伟 白文斌 王立革 武爱莲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69-1278,共10页
基于2011—2012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东阳农业试验基地的大田定位试验,2013年在高粱/玉米轮作体系下,以晋杂23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为试料,设置NPK、PK、NK、NP和CK(不施肥)5个施肥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基于2011—2012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东阳农业试验基地的大田定位试验,2013年在高粱/玉米轮作体系下,以晋杂23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为试料,设置NPK、PK、NK、NP和CK(不施肥)5个施肥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研究土壤养分耗竭条件下氮磷钾肥对粒用高粱生长、养分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出苗后76 d,NPK、PK、NK和NP处理最大叶叶面积分别比CK增加18.7%、4.1%、17.9%和16.6%,单株总功能叶面积分别比CK处理增加54.1%、18.4%、47.4%和48.2%;整个生育期施肥处理对叶片生物量有显著影响。自出苗后121 d,各施肥处理对茎干物质累积具有显著影响。NPK、PK、NK和NP处理籽粒产量分别比CK增加了93.8%、35.5%、91.2%和78.1%。自出苗后100 d,CK和PK处理叶片中的N含量显著低于NPK、NK和NP处理,此时CK和NK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片中P含量。在收获期,CK处理显著降低了籽粒中N含量。CK、PK和NP处理提高了直链淀粉含量,而支链淀粉含量下降,导致直链/支链比值相应增加。施氮肥处理(NPK、NP、NK)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CK和PK处理;NPK处理分别提高了73.9%和40.3%。NPK处理籽粒单宁含量比CK和PK处理分别提高15.6%和22.7%。研究表明,不施肥和不施氮肥显著降低了粒用高粱植株生长、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氮磷养分吸收以及籽粒中支链淀粉、蛋白质和单宁含量,不施肥和不施氮对高粱的影响明显大于不施磷或不施钾,平衡施肥有利于粒用高粱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用高粱 氮磷钾养分 养分吸收 籽粒产量 籽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青皮活性物质提取方法及其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杜慧平 赵瑞芬 燕照玲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共5页
核桃青皮作为核桃生产中的副产物,一直被视为废料而弃之,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同时也浪费了自然资源。随着核桃青皮的利用价值逐渐被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就核桃青皮中活性物质的有效成分、提... 核桃青皮作为核桃生产中的副产物,一直被视为废料而弃之,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同时也浪费了自然资源。随着核桃青皮的利用价值逐渐被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就核桃青皮中活性物质的有效成分、提取方法及其抑菌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核桃青皮研究的前景进行展望,为核桃青皮的农业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青皮 胡桃醌 活性物质 提取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豆制品废水发酵枯萎病拮抗菌Pb-4条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郭珺 武爱莲 +2 位作者 闫敏 庞金梅 焦晓燕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7-173,共7页
利用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废水(黄浆水)对枯萎病拮抗菌Pb-4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Pb-4菌株黄浆水培养基中的碳源;设置因素水平为L_(18)(3~5)正交试验,对Pb-4菌株黄浆水培养基中最佳碳源和无机盐成分... 利用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废水(黄浆水)对枯萎病拮抗菌Pb-4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Pb-4菌株黄浆水培养基中的碳源;设置因素水平为L_(18)(3~5)正交试验,对Pb-4菌株黄浆水培养基中最佳碳源和无机盐成分进行筛选和优化,确定发酵培养基配方;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对Pb-4菌株的发酵温度、p H和接种量进行优化。结果显示,通过筛选确定玉米粉为黄浆水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1 000 m L黄浆水中添加玉米粉30 g、(NH_4)_2SO_4 2g、Mg SO_4 1.5 g、CaCO_3 1.5 g和FeSO_4 0.3 g;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温度36.3℃、p H7.4、接种量5%、摇瓶培养40 h。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菌数可达42.8×10~8 CFU/m L、最大生物量OD_(660)值为0.393,与预测理论最大值0.390 2相吻合。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能够替代蛋白胨、酵母粉和葡萄糖等常规培养基,具有简单、廉价和环保等特点,可作为微生物菌剂规模化生产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浆水 解淀粉芽孢杆菌 番茄枯萎病菌 拮抗菌株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北县域“大配方、小调整”春玉米专用肥田间效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军玲 郭彩霞 +2 位作者 王永亮 张强 杨治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5期620-624,652,共6页
基于筛选出的晋北应县基肥大配方(总养分设计为45%,N-P2O5-K2O配比为17-19-9),引入"大配方、小调整"施肥技术思路,在研究区内开展田间肥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直接影响春玉米的生长发育,与农户习惯处理相比,大配... 基于筛选出的晋北应县基肥大配方(总养分设计为45%,N-P2O5-K2O配比为17-19-9),引入"大配方、小调整"施肥技术思路,在研究区内开展田间肥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直接影响春玉米的生长发育,与农户习惯处理相比,大配方处理和小调整处理具有较高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大配方处理、小调整处理比农户习惯处理分别显著增产9.13%,9.96%,较高的百粒质量、穗粒数、穗长及收获指数,较低的秃尖长度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大配方处理、小调整处理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比农户习惯处理分别增收2 335,2 601元/hm2,且氮肥利用效率均明显提高,实现了节本增产增效的目的。而大配方处理、小调整处理之间差异很小,由此证明,区域大配方是春玉米获得高产高效的有效措施,也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区域推广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应县 专用配方肥 产量 氮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物料对苏打盐化土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6
7
作者 郭军玲 金辉 +2 位作者 郭彩霞 王永亮 杨治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90-1299,共10页
【目的】在大同盆地苏打盐化土上,研究不同有机物料对春玉米产量、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组分的影响,明确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组分与主要盐碱指标的相关关系,为苏打盐化土改良及有机物料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2016-2017年在山西... 【目的】在大同盆地苏打盐化土上,研究不同有机物料对春玉米产量、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组分的影响,明确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组分与主要盐碱指标的相关关系,为苏打盐化土改良及有机物料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2016-2017年在山西省北部怀仁县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设对照(CK)、风化煤、生物炭、牛粪和秸秆5个处理,各处理有机物料施用量按照每年9000 kg/hm^2等有机碳投入量折算,收获时对春玉米进行测产。2017年春玉米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碳总量(SO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易氧化有机碳(EOC)、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分析土壤活性碳组分占有机碳的比例、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组分与盐碱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与CK相比,生物炭和秸秆处理春玉米产量无明显差异,而风化煤和牛粪处理春玉米产量则分别显著提高30.2%和30.3%。添加有机物料促进了0-20 cm土层SOC累积,其中以风化煤和牛粪处理效果最佳,较CK分别提高47.6%和36.1%。在有机碳组分方面,风化煤和牛粪处理提高WSOC、EOC含量的效果显著高于生物炭、秸秆处理;风化煤、牛粪和秸秆处理的LFOC含量显著高于生物炭处理。四类有机物料处理的WSOC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差异不显著,牛粪处理的占比显著高于CK。EOC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以牛粪处理最高,风化煤次之,且二者均显著高于CK处理;LFOC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则表现为秸秆、牛粪>风化煤、生物炭> CK。此外,添加有机物料能有效降低0-20 cm土层土壤pH、电导率(EC)和碱化度(ESP),其中以风化煤和牛粪处理降幅最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SOC与pH、EC和ESP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通过有机物料改良效果比较,发现牛粪和风化煤处理能促进苏打盐化土有机碳累积,提高可溶性、易氧化态及轻组有机碳组分在总有机碳中的占比,降低土壤pH、EC和ESP,明显提高春玉米产量。因此,风化煤和牛粪是山西北部苏打盐化土良好的改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有机物料 苏打盐化土 土壤改良 产量 有机碳 活性碳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Z-220型秸秆粉碎旋耕一体机的研制 被引量:4
8
作者 黄高鉴 程永钢 +2 位作者 郑普山 张建杰 孙崇凤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997-1000,共4页
针对目前我国秸秆还田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农机、农艺及农民的实际需求,研制出一款粉碎和旋耕同时完成的HCZ-220型一体机。经田间测试,HCZ-220型秸秆粉碎旋耕一体机对秸秆具有良好的粉碎翻压效果,秸秆切碎平均长度为58 mm,秸秆粉... 针对目前我国秸秆还田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农机、农艺及农民的实际需求,研制出一款粉碎和旋耕同时完成的HCZ-220型一体机。经田间测试,HCZ-220型秸秆粉碎旋耕一体机对秸秆具有良好的粉碎翻压效果,秸秆切碎平均长度为58 mm,秸秆粉碎率为86.94%,还田深度为96 mm,还田深度稳定性为97.31%,满足农艺要求,为后续免耕播种提供便利条件,并有利于秸秆分解转化,从而培肥地力。HCZ-220型秸秆粉碎旋耕一体机是一种可同时服务于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新型农机装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粉碎 旋耕 一体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