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石智尧 武时瑜 +4 位作者 任少键 刘懿禅 尹艺杰 高宇 王晞星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8-535,共8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因素,为胰腺癌中医辨证及标准化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在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或临床诊断为胰腺癌的608例患者,...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因素,为胰腺癌中医辨证及标准化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在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或临床诊断为胰腺癌的608例患者,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资料纳入回归分析,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胰腺癌中医证候的影响因素。结果608例胰腺癌患者首发症状以腹痛(32.40%)、腹胀(23.85%)、神疲乏力(16.12%)、消瘦(10.03%)为常见。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纳差(75.97%)、腹痛(67.27%)、神疲乏力(61.84%)、腹胀(57.40%)、消瘦(53.62%)等。性别(χ^(2)=62.823,P<0.001)、病程(χ^(2)=14.868,P=0.011)、临床分期(χ^(2)=21.006,P<0.001)、淋巴转移(χ^(2)=12.205,P=0.032)、手术(χ^(2)=38.008,P<0.001)、化疗(χ^(2)=21.384,P<0.001)、放疗(χ^(2)=17.510,P=0.004)、免疫治疗(χ^(2)=18.573,P=0.002)在胰腺癌各中医证候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性别为男性是气血亏虚证(OR=0.081,95%CI:0.031~0.213,P<0.001)、气滞血瘀证(OR=0.100,95%CI:0.041~0.247,P<0.001)、阴虚内热证(OR=0.158,95%CI:0.057~0.444,P<0.001)的保护因素、是湿热蕴结证(OR=2.378,95%CI:1.074~5.266,P=0.033)的危险因素;病程<1年为气血亏虚证(OR=0.167,95%CI:0.073~0.383,P<0.001)、脾肾阳虚证(OR=0.183,95%CI:0.089~0.378,P<0.001)、阴虚内热证(OR=0.164,95%CI:0.070~0.385,P<0.001)的保护因素;临床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者为湿热蕴结证(OR=2.793,95%CI:1.259~6.196,P=0.012)、气滞血瘀证(OR=7.863,95%CI:2.808~22.020,P<0.001)的危险因素;淋巴转移为气血亏虚证(OR=4.005,95%CI:1.477~10.861,P=0.006)的危险因素;接受手术治疗为气血亏虚证(OR=4.151,95%CI:1.916~8.995,P<0.001)、脾肾阳虚证(OR=5.352,95%CI:2.436~11.759,P<0.001)、气滞血瘀证(OR=2.334,95%CI:1.071~5.088,P=0.033)、阴虚内热证(OR=4.167,95%CI:1.789~9.707,P<0.001)的危险因素;接受化学治疗为湿热蕴结证(OR=0.188,95%CI:0.082~0.428,P<0.001)的保护因素;接受放射治疗为湿热蕴结证(OR=2.571,95%CI:1.151~5.746,P=0.021)、阴虚内热证(OR=8.384,95%CI:3.348~20.997,P<0.001)的危险因素;接受免疫治疗为气血亏虚证(OR=2.114,95%CI:1.021~4.379,P=0.044)的危险因素。结论性别,病程,临床分期,是否有淋巴转移,是否接受过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是影响胰腺癌中医证候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证候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恶病质中医证型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丽坤 王晞星 +2 位作者 李宜放 何院生 郝淑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358-1360,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大肠癌恶病质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响因素的关系,为中医辨证论治大肠癌恶病质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方法:通过制订回顾性临床观察表,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资料共106例;将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作为变量输入计算机,用SAS 9.0软件... 目的:初步探讨大肠癌恶病质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响因素的关系,为中医辨证论治大肠癌恶病质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方法:通过制订回顾性临床观察表,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资料共106例;将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作为变量输入计算机,用SAS 9.0软件建立SAS数据库。对所有患者的症状、舌、脉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中心将其分为6类;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大肠癌恶病质常见的中医证候辨证要点,并初步明确证候辨证要点与症状间的关系;用相关分析的方法,观察大肠癌恶病质中医证型与营养不良程度、体重等的相关性。结果:大肠癌恶病质常见6个证候分型:脾虚气滞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虚湿阻证、肠腑不通证、脾胃虚寒证。中医证候分型与病程、KPS、白蛋白等影响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恶病质 证候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王晞星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论治肿瘤靶向药物相关性腹泻经验
3
作者 石智尧 孙启蒙 +4 位作者 郭智 高宇 孟祥聚 刘佳佳 王晞星 《河北中医》 2024年第5期709-712,共4页
清代名医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提出“一气周流”思想,“一气”即中焦土气,所谓脾胃之气。“周流”即气机周身流转。本文探讨国医大师王晞星教授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论治靶向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学术思想。腹泻作为靶向药物常见的不良反... 清代名医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提出“一气周流”思想,“一气”即中焦土气,所谓脾胃之气。“周流”即气机周身流转。本文探讨国医大师王晞星教授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论治靶向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学术思想。腹泻作为靶向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巨大影响,严重腹泻甚至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西医暂无系统的治疗方案,且效果较为有限。王教授认为靶向药相关性腹泻是由于中土脾气湿困,四象气机升降失常所致。临床多采用补中土、复气机、调四维、利水湿之法,以健脾升阳,化湿理气为治则,创制升阳止泻汤,疗效甚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药物相关腹泻 一气周流 健脾升阳 升阳止泻汤 名医经验 王晞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妍 王峻 +5 位作者 王晞星 岳滔 王素青 李志红 张劲卿 张慧萍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1期1220-1222,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健康志愿者10名及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83例行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检查,并于同一时间对可疑部位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必要时增强扫描,诊断结... 目的探讨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健康志愿者10名及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83例行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检查,并于同一时间对可疑部位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必要时增强扫描,诊断结果与临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别比较两者所显示的病例数。结果 83例患者中34例经临床综合评价为骨转移瘤。常规MRI共检出33例骨转移瘤患者,漏诊1例胸骨转移瘤患者;WB-DWI共检出38例骨转移瘤患者,漏诊1例前列腺癌骨盆成骨性移瘤患者,误诊5例。结论 WB-DWI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结合常规MRI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肿瘤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恶病质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5
作者 汪欣文 郝淑兰 刘丽坤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8年第6期430-432,共3页
癌症恶病质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一种病症.从临床和基础研究两个方面回顾了近年来中医在癌症恶病质方面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 肿瘤 中草药 研究
原文传递
肿瘤恶病质的中医药研治概述 被引量:1
6
作者 段春鹏 王晞星 +1 位作者 刘丽坤 李宜放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08年第1期38-39,61,共3页
恶病质多见于癌症晚期,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以营养支持、激素为主的西医治疗,受副作用和医疗成本的影响,不能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因此,近年来中医药的综合治疗,逐渐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资料收集,总结了相关研究成... 恶病质多见于癌症晚期,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以营养支持、激素为主的西医治疗,受副作用和医疗成本的影响,不能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因此,近年来中医药的综合治疗,逐渐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资料收集,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目前相关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希望能为从事该方面研究的同道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恶病质 中医诊治
原文传递
刘丽坤从攻补两个角度应用角药治疗肺癌之痰症经验
7
作者 孙启蒙 李晓丽 汪欣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789-1792,共4页
本文总结了刘丽坤教授从攻补两类角药思辨肺癌之痰症经验。刘丽坤教授指出肺癌病机复杂,痰邪是主要的病理因素,其贯穿肺癌发展的全过程。基于痰邪易合他邪的致病特点,治法上立足求本,主张畅气机、利水道,调衡五脏动态平衡,攻补得当以达... 本文总结了刘丽坤教授从攻补两类角药思辨肺癌之痰症经验。刘丽坤教授指出肺癌病机复杂,痰邪是主要的病理因素,其贯穿肺癌发展的全过程。基于痰邪易合他邪的致病特点,治法上立足求本,主张畅气机、利水道,调衡五脏动态平衡,攻补得当以达祛痰之效,如使用五味子—龙骨—僵蚕敛补肺气以止痰;山茱萸—麦冬—熟地黄滋益肾源以祛痰;金荞麦—芦根—桑白皮清金肃肺以清痰;细辛—半夏—茯苓温消痰饮以疗痰;白芥子—干姜—紫菀温散寒滞以解痰;海浮石—瓜蒌—赭石重镇水气以润痰;三七粉—茜草—白茅根行瘀利水以化痰。诸多角药灵活遣用,针对肺癌不同发展阶段和治疗时期表现的邪正病机演变,提出特色角药治法,精准合理配伍角药,临证多有效验,并举验案一则,以期为临床辨治肺癌痰症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邪 肺癌 攻实祛痰 补益祛痰 角药 治病求本 名医经验 刘丽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玄府理论”为视角探讨靶向药物相关性腹泻的防治思路
8
作者 任文俊 何佳芳 +1 位作者 石智尧 倪育淳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2-77,共6页
玄府具有遍布全身、联系内外、形态微细、功能齐全的特点,是中医学对人体微观结构的认识。腹泻是恶性肿瘤靶向治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疗效及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目前西医治疗尚未有特效药,主要为对症治... 玄府具有遍布全身、联系内外、形态微细、功能齐全的特点,是中医学对人体微观结构的认识。腹泻是恶性肿瘤靶向治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疗效及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目前西医治疗尚未有特效药,主要为对症治疗。本文基于玄府理论学说,探讨靶向药物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诊疗,以期发展中医对其独具特色且优势的治法,为中医药治疗靶向药物相关性疾病开拓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府理论 恶性肿瘤 靶向药物 腹泻 防治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白颗粒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宜放 刘丽坤 +6 位作者 王晞星 汪欣文 史志萍 郝淑兰 赵利强 薛瑞 薛美平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升白颗粒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脾肾两虚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治疗组56例,口服升白颗粒,每次1袋,日3次,疗程2周;对照组53例,皮下注射吉赛欣,每次75μg,每日1次,疗程5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 目的观察升白颗粒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脾肾两虚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治疗组56例,口服升白颗粒,每次1袋,日3次,疗程2周;对照组53例,皮下注射吉赛欣,每次75μg,每日1次,疗程5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21d测血常规,3周末比较两组升白疗效,并观察其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3.21%,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显效率73.58%,总有效率88.88%,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7d对照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14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1d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神疲、乏力、心悸等中医症状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白颗粒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症(脾肾两虚证),临床疗效持久稳定,同时能改善临床症状,给药方法简便易行,无明显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白颗粒 白细胞减少症 恶性肿瘤 脾肾两虚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的病机及治法探讨 被引量:33
10
作者 刘丽坤 李宜放 王晞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5-76,79,共3页
对肺癌的病机及治法进行了探讨 ,认为肺癌的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 ,正虚是肺癌发生的基础 ,是复发、转移的关键 ,其中肺阴亏虚贯穿疾病的始终 ,痰瘀毒结是肺癌的主要病理表现。肺癌的基本治则为扶正祛邪 ,其主要治法有扶正、祛痰、化瘀、... 对肺癌的病机及治法进行了探讨 ,认为肺癌的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 ,正虚是肺癌发生的基础 ,是复发、转移的关键 ,其中肺阴亏虚贯穿疾病的始终 ,痰瘀毒结是肺癌的主要病理表现。肺癌的基本治则为扶正祛邪 ,其主要治法有扶正、祛痰、化瘀、解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中医 恶性肿瘤 肺阴亏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瑞灌肠剂对放射性直肠炎大鼠血浆6-Keto-PGF1α及TXB_2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宜放 刘丽坤 +3 位作者 王晞星 汪欣文 王惠媛 肖红霞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年第12期923-924,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肠瑞灌肠剂对放射性直肠炎大鼠血浆6-Keto-PGF1α及TXB2的影响。方法:利用直线加速器建立放射性直肠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肠瑞灌肠剂治疗组、中药及化学药阳性对照组、模型和空白对照组,治疗7天后处死,放免法检测各组血浆6-... 目的:观察中药肠瑞灌肠剂对放射性直肠炎大鼠血浆6-Keto-PGF1α及TXB2的影响。方法:利用直线加速器建立放射性直肠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肠瑞灌肠剂治疗组、中药及化学药阳性对照组、模型和空白对照组,治疗7天后处死,放免法检测各组血浆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血栓素B2(TXB2)的含量。结果:照射后各组6-Kote-PGF1α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TXB2以及TXB2/6-Kote-PGF1α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肠瑞灌肠剂能上调放射性直肠炎大鼠血浆6-Kote-PGF1α含量,下调其TXB2含量及TXB2/6-Kote-PGF1α比值。结论:肠瑞灌肠剂可改善放射性直肠炎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肠黏膜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瑞灌肠剂 放射性直肠炎 6-酮-前列腺素 血栓素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加速器诱发大鼠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宜放 刘丽坤 +4 位作者 王晞星 汪欣文 王惠媛 刘改萍 冯玛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602-604,共3页
目的:建立并评价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大鼠模型。方法:选择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采用直线加速器单次盆腔局部照射,确立最佳照射剂量为20Gy,并对模型进行评价。观察照射后大鼠摄食饮水量、体重、排便情况及自主活动情况,光镜下观察直肠组织... 目的:建立并评价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大鼠模型。方法:选择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采用直线加速器单次盆腔局部照射,确立最佳照射剂量为20Gy,并对模型进行评价。观察照射后大鼠摄食饮水量、体重、排便情况及自主活动情况,光镜下观察直肠组织病理学改变;扫描电镜观察直肠黏膜超微病理学变化。结果:照射后大鼠摄食饮水量减少,甚至拒食水,消瘦明显,出现稀便、黏液脓血便,照射野脱毛等表现;光镜下观察直肠隐窝结构畸形或消失,黏膜及黏膜下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点状或多处出血,多灶溃疡形成;扫描电镜下观察直肠腺体结构紊乱呈梭形,表面绒毛破坏,上皮细胞脱落、坏死,基底层破坏,多灶溃疡发生。结论:直线加速器单次盆腔局部照射20Gy,能成功地诱导大鼠急性放射性直肠炎。该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可用于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直肠炎 动物模型 大鼠 直线加速器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人肾癌Caki-2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晋生 李囿松 +1 位作者 刘丽坤 汪欣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30-1733,I0002,共5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肾癌Caki-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凋亡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分别作用于人肾癌Caki-2细胞12、24、36、48、72、96 h,采用MTT法评价姜黄素对Caki-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肾癌Caki-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凋亡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分别作用于人肾癌Caki-2细胞12、24、36、48、72、96 h,采用MTT法评价姜黄素对Caki-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分别作用于人肾癌Caki-2细胞36、48、72、96 h,采用Annexin V-FITC/PI凋亡试剂盒评价姜黄素对Caki-2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Western blot检测姜黄素对Caki-2细胞H-Ras、p-Raf-B、p-MEK1/2、p-ERK1/2、ERK1/2、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β-actin作为内参蛋白。结果:不同浓度的姜黄素能显著抑制Caki-2细胞生长,36、48、72、96 h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不同浓度的姜黄素能显著诱导Caki-2细胞凋亡,48、72、96 h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姜黄素作用后,Caki-2细胞中H-Ras、p-Raf-B、p-MEK1/2、p-ERK1/2、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Bax蛋白表达显著增加,ERK1/2、β-actin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肾癌Caki-2细胞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H-Ras蛋白表达、直接或间接下调ER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相关;同时,姜黄素对Caki-2细胞有显著的凋亡诱导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肾癌 Caki-2细胞 生长抑制 凋亡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直肠炎治疗概况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宜放 刘丽坤 王晞星 《医学综述》 2008年第21期3291-3293,共3页
放射性直肠炎是盆腔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无公认有效的治疗措施。国内外对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做了大量研究,药物治疗如类固醇灌肠剂、非固醇类抗炎剂、硫糖铝、甲醛等,其他手段有内镜下激光... 放射性直肠炎是盆腔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无公认有效的治疗措施。国内外对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做了大量研究,药物治疗如类固醇灌肠剂、非固醇类抗炎剂、硫糖铝、甲醛等,其他手段有内镜下激光治疗、高压氧治疗以及外科治疗等,各具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直肠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坚散结胶囊联合海扶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9
15
作者 高晋生 李囿松 +3 位作者 杨晋田 王怀安 刘丽坤 王晞星 《光明中医》 2017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评价软坚散结胶囊联合海扶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软坚散结胶囊联合海扶治疗,对照组给予海扶治疗。于海扶术前1天、术后1天、1个月、3个月行MRI检查,分析肌瘤的... 目的评价软坚散结胶囊联合海扶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软坚散结胶囊联合海扶治疗,对照组给予海扶治疗。于海扶术前1天、术后1天、1个月、3个月行MRI检查,分析肌瘤的体积消融率、能效因子、体积缩小率、并发症,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海扶治疗体积消融率、能效因子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海扶术后1个月、3个月的体积缩小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坚散结胶囊联合海扶治疗子宫肌瘤明显促进肌瘤坏死组织的吸收,减少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坚散结胶囊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景抑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妍(综述) 王峻(审校) 王晞星(审校)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1期787-789,共3页
背景抑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BS)是一项全新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目前,其已在恶性肿瘤的筛查、分期、疗效监测及良恶性肿瘤的鉴别等方面得到了初步应用,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文章对DWIBS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现状、应用前景... 背景抑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BS)是一项全新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目前,其已在恶性肿瘤的筛查、分期、疗效监测及良恶性肿瘤的鉴别等方面得到了初步应用,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文章对DWIBS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现状、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全身成像
原文传递
试论《伤寒论》治肝法及在妇科中的应用
17
作者 赵红艳 倪育淳 《中医药信息》 2005年第1期32-33,共2页
张仲景《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六经辨证以脏腑经络为物质基础,故六经辨证包含了脏腑辨证的丰富内容。书中肝病的论治,丰富精当,对后世影响颇大。由于女子的生理病理与肝有着密切的关系,故治肝法在妇科中应用极为广泛。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辨证 治肝法 妇科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外敷对预防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亚莉 王秀萍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2Z期251-251,共1页
目的:观察化疗病人穿刺处周围外敷中药防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试验组40例。对照组穿刺处周围外敷喜疗妥软膏,试验组穿刺处周围外敷中药(化疗开始即给予外敷到化疗结束)结果:中药外敷可有... 目的:观察化疗病人穿刺处周围外敷中药防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试验组40例。对照组穿刺处周围外敷喜疗妥软膏,试验组穿刺处周围外敷中药(化疗开始即给予外敷到化疗结束)结果:中药外敷可有效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使用方便,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敷 化疗病人 防治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star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建立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史雪敬 刘丽坤 李耀程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6期904-905,共2页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其生长快、预后差,极易发生侵袭、迁移,一直是医学上治疗的难点之一[1,2]。临床上常用手术切除,辅以放化疗的治疗手段,但患者生存率仍然极低[3]。同时经研究表明胶质瘤是依赖血管而生的实体肿...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其生长快、预后差,极易发生侵袭、迁移,一直是医学上治疗的难点之一[1,2]。临床上常用手术切除,辅以放化疗的治疗手段,但患者生存率仍然极低[3]。同时经研究表明胶质瘤是依赖血管而生的实体肿瘤,新生血管和丰富的血供为临床治疗难以攻克的难点[4]。随着对胶质瘤研究的深入,药物研发及科研需要,对胶质瘤模型的稳定性,成瘤率及大鼠的存活率要求越来越高,C6胶质瘤细胞来源于Wistar大鼠的额叶[5],相较于其他胶质瘤细胞,更易成瘤,且时间相对较短,对于大鼠较短的存活时长,给了相对长的干预时间。本研究于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构建Wistar大鼠胶质瘤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TAR大鼠 实体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 胶质瘤 药物研发 成瘤率 C6胶质瘤细胞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针治疗癌痛效验1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志辉 朱潇雨 刘丽坤 《光明中医》 2018年第17期2584-2586,共3页
骨转移是直肠癌终末期的常见转移方向,其强烈的疼痛对患者伤害颇大,尤其是位于四肢的骨转移往往伴有活动受限及明显包块,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骨转移作为转移性肿瘤,基本已经丧失了手术根治的机会,临床多对症给予放疗控制病灶发... 骨转移是直肠癌终末期的常见转移方向,其强烈的疼痛对患者伤害颇大,尤其是位于四肢的骨转移往往伴有活动受限及明显包块,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骨转移作为转移性肿瘤,基本已经丧失了手术根治的机会,临床多对症给予放疗控制病灶发展或大剂量阿片类药物镇痛,患者心理满意度较低。经过作者大量临床实践,火针治疗癌痛疗效确切,尤其在于骨转移癌痛治疗上功效尤著。现收集火针治疗直肠癌骨转移癌痛验案1例,特此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疗法 直肠癌 骨转移 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