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患者养育胜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李书培 宋秋香 +1 位作者 赵晓艳 张玄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4期128-132,共5页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养育胜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务人员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8月至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住院的20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养育胜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务人员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8月至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住院的20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乳腺癌患者养育胜任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进行调查,分析乳腺癌患者养育胜任感的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患者养育胜任感得分为(50.23±15.32)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为(55.31±15.45)分,疾病进展恐惧总分为(35.82±9.87)分。不同未成年子女年龄、未成年子女数、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职业状况、疾病分期、居住地的乳腺癌患者养育胜任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养育胜任感得分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0,P<0.05),与疾病进展恐惧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0,P<0.05)。未成年子女年龄、未成年子女数、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分期、社会支持及疾病进展恐惧是乳腺癌患者养育胜任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养育胜任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医护人员应重视对患者早期养育胜任感的评估,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增加其养育胜任感水平,提高养育的积极性,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养育胜任感 社会支持 影响因素分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炎症指数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玄 宋秋香 +4 位作者 赵晓艳 黄河 李书培 左迎香 韩世范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429-435,共7页
长期慢性炎症状态会导致机体功能失衡,甚至诱发肿瘤。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炎症密切相关。膳食作为机体炎症水平的可调控因素,因其不同膳食成分和营养素所呈现的炎症性质和效应水平不同,从而影响机体健康状态。膳食炎症指数(DII)是... 长期慢性炎症状态会导致机体功能失衡,甚至诱发肿瘤。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炎症密切相关。膳食作为机体炎症水平的可调控因素,因其不同膳食成分和营养素所呈现的炎症性质和效应水平不同,从而影响机体健康状态。膳食炎症指数(DII)是通过大量文献分析各种膳食成分(食物、营养素和其他具有生物活性的食物成分)与炎症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联,量化了机体膳食的总体炎症潜力,将个人膳食置于最大程度抗炎到最大程度促炎的连续区间,适用于一般人群膳食炎症水平的评价工具。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经过不断探索与验证,已证实DII与乳腺癌发病风险具有较强相关性,而关于DII与乳腺癌预后之间的关系尚无一致结论,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健康膳食可通过调节机体炎症因子的产生而预防和改善慢性炎症,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为疾病恢复创造有利的微环境。因此,构建预防乳腺癌发生及其疾病转归的抗炎饮食干预方案,为医护人员制订专业的饮食护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文对DII的建立、发展演变及其与炎症、乳腺癌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膳食炎症指数 炎症 膳食 饮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3通过去乙酰化YME1L1诱导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董涧桥 李坤艳 +3 位作者 李菁 王斌 王艳红 贾红燕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7-547,共11页
目的:沉默调节蛋白家族(sirtuins,SIRT)是一类以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为辅酶的第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YME1样三磷酸腺苷酶(YME1 like 1 ATPase,YME1L1)对于维持线粒体形态、功能和可塑性至关重要。视神经萎缩相关蛋白1(optic at... 目的:沉默调节蛋白家族(sirtuins,SIRT)是一类以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为辅酶的第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YME1样三磷酸腺苷酶(YME1 like 1 ATPase,YME1L1)对于维持线粒体形态、功能和可塑性至关重要。视神经萎缩相关蛋白1(optic atrophy 1,OPA1)主要介导线粒体融合。本研究拟探索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中SIRT3的表达变化,SIRT3与YME1L1、OPA1之间的关系及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4-羟基他莫昔芬(4-hydroxytamoxifen)诱导耐他莫昔芬(tamoxifen,TAM)的MCF-7/TAM。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验证耐药性。采用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IF)实验观察线粒体形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IRT3、OPA1的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采用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采用二氢乙啶(dihydroethidium,DHE)染色检测活性氧,验证线粒体功能。采用RNA干扰技术在耐药细胞中敲低SIRT3,采用过表达质粒在亲本细胞中过表达SIRT3及YME1L1基因野生型(wild type,WT)、模拟乙酰化状态突变型(mutant,MUT K237Q)、模拟去乙酰化状态突变型(MUT K237R)。采用免疫沉淀技术(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IP)及IF分析SIRT3与YME1L1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RTF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IRT3在耐药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亲本细胞。在亲本细胞中过表达SIRT3,乳腺癌细胞对TAM的敏感性出现下降。在耐药细胞中敲低SIRT3,耐药细胞对TAM的敏感性增强。DHE染色结果显示,在相同浓度的TAM处理下,耐药细胞中ROS水平低于亲本细胞;透射电镜及IF结果显示,相较于亲本细胞,耐药细胞的线粒体伸长;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耐药细胞L-OPA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亲本细胞。在亲本细胞中过表达SIRT3,线粒体功能增强,其形态较对照组更长;此外,L-OPA1表达上调;而在耐药细胞中敲低SIRT3后,得到相反结果。为了进一步验证SIRT3如何调控OPA1蛋白,影响线粒体的形态及功能,促进乳腺癌耐药,我们在亲本细胞中过表达YME1L1(野生型及突变型质粒),结果显示,过表达模拟去乙酰化状态的YME1L1与过表达SIRT3结果相似,过表达乙酰化状态的YME1L1得到与敲低SIRT3相似的结果。IP实验证实,SIRT3与YME1L1在乳腺癌细胞中存在相互作用;在SIRT3不同表达水平下,YME1L1乙酰化水平不同。IF实验显示,在MCF-7细胞中YME1L1与SIRT3存在共定位。结论:SIRT3在耐TAM的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SIRT3通过去乙酰化YME1L1上调L-OPA1表达,进而促使线粒体融合并增强线粒体功能,促进乳腺癌对TAM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内分泌耐药 SIRT3 YME1L1 OP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联蛋白A家族成员在乳腺癌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南璐 郭梦杰 +1 位作者 高雅楠 贾红燕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3期393-397,共5页
膜联蛋白(ANX)家族广泛存在于细胞膜、细胞质或细胞外基质中。作为肿瘤的关键调控分子,膜联蛋白A(ANX A)家族可以通过影响细胞膜和细胞骨架的形成及参与信号通路,促进或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在细胞凋亡方面,ANX A家族通过参与... 膜联蛋白(ANX)家族广泛存在于细胞膜、细胞质或细胞外基质中。作为肿瘤的关键调控分子,膜联蛋白A(ANX A)家族可以通过影响细胞膜和细胞骨架的形成及参与信号通路,促进或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在细胞凋亡方面,ANX A家族通过参与促凋亡蛋白质和细胞周期独立激酶(CDKs)及相关通路的调节,在乳腺癌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此外,ANX A家族还可以促进大量药物的治疗耐药。例如,ANX A1通过诱导上皮细胞-间质转化增强三阴性乳腺癌耐药,ANX A4通过形成ANX A4-Fhit复合物产生耐药性,含有ANX A6的外泌体的分泌以YAP1依赖的方式促进乳腺癌细胞的紫杉醇耐药。ANX A家族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A家族 乳腺癌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孕遇上乳腺癌不得不说的事
5
作者 贾红燕 《健康向导》 2022年第2期10-11,共2页
乳腺癌患者还能怀孕吗?会导致癌症复发和转移吗?放射治疗(放疗)、化学治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后期治疗会影响生育吗?当怀孕遭遇乳腺癌时,“保大还是保小?”这个看似戏剧性的问题一旦出现在很多年轻妈妈身上,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瞬间跌... 乳腺癌患者还能怀孕吗?会导致癌症复发和转移吗?放射治疗(放疗)、化学治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后期治疗会影响生育吗?当怀孕遭遇乳腺癌时,“保大还是保小?”这个看似戏剧性的问题一旦出现在很多年轻妈妈身上,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瞬间跌入绝望。下面就来谈谈怀孕遇上乳腺癌那些不得不说的事。什么是妊娠合并乳腺癌妊娠合并乳腺癌指在妊娠期或分娩后1年内确诊的原发性乳腺癌。该病在正常妊娠女性中的发病率为1/10000~1/3000。适龄生育和多次足月生育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是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重要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发病风险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后期治疗 妊娠期 分娩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技术在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继文 贾红燕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849-855,共7页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前新辅助化疗现已成为乳腺癌的一种规范化治疗方案,局部晚期乳腺癌和特殊亚型早期乳腺癌的患者可在其中获益。但乳腺癌的肿瘤异质性和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影响了新辅助化疗的效果,只有不到30%的...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前新辅助化疗现已成为乳腺癌的一种规范化治疗方案,局部晚期乳腺癌和特殊亚型早期乳腺癌的患者可在其中获益。但乳腺癌的肿瘤异质性和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影响了新辅助化疗的效果,只有不到30%的患者在接受新辅助化疗时达到病理完全缓解,早期预测乳腺癌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可以避免患者过度化疗,因此正确、无创的影像学评估对后续治疗规划至关重要。本文就当前影像技术及其人工智能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和进展作一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影像组学 预后预测 疗效评估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乳腺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傲雪 贾红燕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3期36-39,44,共5页
乳腺病变治疗决策的制定受病理结果影响,但穿刺病理低估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提高病变的检出率以及病理符合率,需评估那些容易被漏诊或低估的病变类型。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不同乳腺病变类型的低估率、发生低估... 乳腺病变治疗决策的制定受病理结果影响,但穿刺病理低估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提高病变的检出率以及病理符合率,需评估那些容易被漏诊或低估的病变类型。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不同乳腺病变类型的低估率、发生低估的可能原因及出现低估的高危因素得出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非肿块型及小体积乳腺病变的诊断可采用辅助手段提高检出率及评估准确性;对导管内乳头状病变及浸润性乳腺癌评估的准确性较高,但因肿瘤异质性及肿瘤中心坏死的存在需对浸润性乳腺癌多点取材,以提高免疫组化结论的符合率;对非典型增生、小叶原位癌、导管原位癌评估的准确性不理想,需要后续严密监测或采用手术治疗手段。对于可能恶性的乳腺病变,应在穿刺时使用穿刺鞘避免穿刺针道种植转移的发生,或在后续治疗中采取放射治疗手段降低种植转移概率。综上,超声引导空芯针穿刺活检是目前诊断乳腺病变的首选方法,核磁引导下穿刺活检和真空辅助下活检等可成为新的取材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 空芯针穿刺活检 乳腺病变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相关胃肠道反应的防治
8
作者 贾红燕 《健康向导》 2022年第5期6-7,共2页
化疗即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是目前抗肿瘤治疗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时,常伴有脱发、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在这些不良反应中,恶心、呕吐最为常见。因此很多患者十分抗拒化疗,甚至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 化疗即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是目前抗肿瘤治疗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时,常伴有脱发、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在这些不良反应中,恶心、呕吐最为常见。因此很多患者十分抗拒化疗,甚至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下面就来说说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分期、预防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药物治疗 胃肠道反应 不良反应 抗肿瘤治疗 骨髓抑制 肿瘤患者 预防和处理 恐惧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螨虫与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伟亮 曹小琴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2期2039-2042,共4页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型干眼与螨虫感染的相关性及药物治疗的效果评估。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在山西白求恩眼科门诊确诊为MGD型干眼患者90例(90眼)为试验组,其中男性42例,女性48例,年龄18~60岁,平均(42±7)岁。按照...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型干眼与螨虫感染的相关性及药物治疗的效果评估。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在山西白求恩眼科门诊确诊为MGD型干眼患者90例(90眼)为试验组,其中男性42例,女性48例,年龄18~60岁,平均(42±7)岁。按照干眼的严重程度分3组,选取无MGD健康人30名(30眼)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的螨虫的感染率。试验组中选取螨虫感染的MGD型干眼患者55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31例,年龄31~58岁,平均(40±5)岁,随机分成2组,组A予局部睑板腺按摩+妥布霉素治疗,辅助每日热敷30 min。组B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茶树油清洁湿巾(医用冷敷护眼敷料)。治疗4周后检测螨虫清除率及干眼好转率。结果 MGD型干眼3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螨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3,P=0.017)。对螨虫感染的MGD型干眼药物治疗的结果比较,A、B 2组患者治疗前后裂隙灯下观察临床体征评分比较,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7,P=0.008)。干眼好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P=0.026);螨虫清除率的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P=0.004)。结论在MGD型干眼患者中,螨虫感染率较健康人群高。并随着干眼程度的加重,螨虫感染率也逐渐增高。在综合药物治疗时,加用茶树油清洁湿巾(医用冷敷护眼敷料)杀螨效果更好,对于改善干眼的症状及眼部体征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 螨感染 茶树油 干眼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NXA2、ANXA6、ANXA7与乳腺癌患者聚乙二醇多柔比星脂质体相关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疗效的关系研究
10
作者 李璐璐 贾红燕 +2 位作者 董亮 毕恺欣 李坤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0期1996-200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膜联蛋白A2(ANXA2)、膜联蛋白A6(ANXA6)、膜联蛋白A7(ANXA7)与乳腺癌患者聚乙二醇多柔比星脂质体(PLD)相关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2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95例行PLD相关新辅助化... 目的:探讨血清膜联蛋白A2(ANXA2)、膜联蛋白A6(ANXA6)、膜联蛋白A7(ANXA7)与乳腺癌患者聚乙二醇多柔比星脂质体(PLD)相关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2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95例行PLD相关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检测所有乳腺癌患者的血清ANXA2、ANXA6、ANXA7水平。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PLD相关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NXA2、ANXA6、ANXA7预测乳腺癌患者PLD相关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结果:无效组新辅助化疗前血清ANXA2、ANXA6、ANXA7水平均高于有效组(P<0.05)。TNM分期IIIA期、ER阳性、高水平ANXA2、高水平ANXA6、高水平ANXA7是乳腺癌PLD相关新辅助化疗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ANXA2、ANXA6、ANXA7单独检测预测乳腺癌PLD相关新辅助化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3、0.774、0.821,三指标联合检测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23,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效能。结论:高ANXA2、ANXA6、ANXA7水平及TNM分期ⅢA期、ER阳性均是乳腺癌患者PLD相关新辅助化疗无效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血清ANXA2、ANXA6、ANXA7水平可提高对乳腺癌患者PLD相关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乙二醇多柔比星脂质体 ANXA2 ANXA6 ANXA7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怎样呵护乳腺健康
11
作者 贾红燕 张傲雪 郭述真 《保健与生活》 2023年第13期27-27,共1页
女性的乳腺保健,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乳腺“一生”中会持续接受雌激素、孕激素调控刺激,雌激素促进乳腺腺管增生,孕激素则促进乳腺小叶及腺泡生长。新生儿期宝宝的乳腺在母体内可能受胎盘分泌的雌激素影响,在新生儿期长出乳核。在... 女性的乳腺保健,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乳腺“一生”中会持续接受雌激素、孕激素调控刺激,雌激素促进乳腺腺管增生,孕激素则促进乳腺小叶及腺泡生长。新生儿期宝宝的乳腺在母体内可能受胎盘分泌的雌激素影响,在新生儿期长出乳核。在新生儿期不应随意挤压乳腺,避免损伤。同样,过度的刺激可能引起青春期乳腺发育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期 乳腺小叶 孕激素 乳核 乳腺发育 雌激素 乳腺腺管 青春期
原文传递
乳腺癌整形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婷 王斌 张英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582-583,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整形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48)与B组(n=49)。A组行常规保乳手术治疗,B组行... 目的探讨乳腺癌整形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48)与B组(n=49)。A组行常规保乳手术治疗,B组行整形保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美容效果、治疗满意率、1年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B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A组,术中出血量低于A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58%(7/48),高于B组的2.04%(1/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手术美容效果总优良率为95.92%(47/49),高于A组的81.25%(39/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满意率为95.92%(47/49),高于A组的83.33%(40/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1年复发率为0(0),低于A组的2.08%(1/48),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形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美容效果佳,恢复快,满意率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常规保乳手术 整形保乳手术 手术美容效果 并发症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 抑制剂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佳琪 贾红燕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530-1535,共6页
目的总结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的作用机制、近年来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及当前与其疗效有关的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有关PD-1/PD-L1抑制剂在乳腺癌领域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加以综述。结果... 目的总结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的作用机制、近年来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及当前与其疗效有关的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有关PD-1/PD-L1抑制剂在乳腺癌领域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加以综述。结果近年来,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案的应用为乳腺癌尤其是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能从乳腺癌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患者只占少数;当前的研究认为,这类药物的疗效与肿瘤组织中PD-L1的表达、肿瘤突变负荷(TMB)、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错配修复基因缺陷(dMMR)等有关。结论乳腺癌能够从PD-1/PD-L1抑制剂的免疫疗法中获益,但制定个体化用药模式,寻找能够预测疗效的生物学标志物,筛选出能够从中获益的乳腺癌患者进行精准治疗是乳腺癌免疫治疗时代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免疫治疗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生物学标志物
原文传递
铁死亡机制及其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璐璐 贾红燕 《现代医学》 2023年第7期1018-1023,共6页
乳腺癌已成为对女性健康的严重威胁。铁死亡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调节形式,其诱导作用能克服一般治疗耐药,成为肿瘤对其他细胞死亡模式产生抵抗后一种新的杀伤方式,在肿瘤治疗领域有巨大潜力,因此,铁死亡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新... 乳腺癌已成为对女性健康的严重威胁。铁死亡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调节形式,其诱导作用能克服一般治疗耐药,成为肿瘤对其他细胞死亡模式产生抵抗后一种新的杀伤方式,在肿瘤治疗领域有巨大潜力,因此,铁死亡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新方向。然而,铁死亡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预后等方面的机制作用还未完全清晰。本文就铁死亡中铁代谢、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防御系统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作用机制 乳腺癌 治疗
原文传递
有氧和抗阻训练方案对肥胖乳腺癌幸存者骨骼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渤 陈婧 +1 位作者 李元栋 秦东广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00-2303,共4页
目的:探讨有氧和抗阻训练方案对肥胖乳腺癌幸存者骨骼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门诊收治的及病房复诊的154例肥胖乳腺癌幸存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有氧运动训练,观察... 目的:探讨有氧和抗阻训练方案对肥胖乳腺癌幸存者骨骼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门诊收治的及病房复诊的154例肥胖乳腺癌幸存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有氧运动训练,观察组给予有氧和抗阻训练,对比两种训练方式对肥胖乳腺癌幸存者骨骼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干预后两组骨骼肌质量指数(SMI)、步速均升高,干预后观察组ASM、步速分别为(7.21±0.82)、(0.81±0.09)m/s明显高于对照组[(6.88±0.73)、(0.74±0.0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MI=2.624,t步速=4.271,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心理、社会、信仰评分均升高,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心理、社会、信仰评分分别为(61.33±7.20)、(121.36±15.26)、(51.26±7.11)、(33.59±4.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5.26±7.29)、(105.26±14.33)、(62.96±7.88)、(42.33±5.06)分,t躯体=5.159,t心理=6.701,t社会=9.607,t信仰=11.611,P<0.05];干预后两组肌氧饱和度(SmO 2)、经皮氧分压(TcPO 2)、微循环血流灌注(MBP)加热值、MBP基础值均升高,观察组SmO 2、TcPO 2、MBP加热值、MBP基础值分别为(68.47±7.28)%、(68.55±7.21)mmHg、(127.33±15.24)PU、(8.47±0.90)PU明显高于对照组[(60.36±7.15)%、(61.37±7.59)mmHg、(113.26±14.58)PU、(8.12±0.85)PU,tSmO 2=6.935,tTcPO 2=5.983,tMBP加热值=5.814,tMBP基础值=2.502,P<0.05]。结论:肥胖乳腺癌幸存者在行有氧及抗阻训练后,其生活质量及微循环功能均有所改善,骨骼健康均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和抗阻训练方案 肥胖 乳腺癌幸存者 骨骼健康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为基础的化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荟萃分析
16
作者 张彬月 贾红燕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1期52-58,共7页
目的探讨以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为主体的化疗方案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在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数据库建库起至2021年12月9日。根据纳人... 目的探讨以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为主体的化疗方案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在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数据库建库起至2021年12月9日。根据纳人及排除标准选择接受治疗的TNBC患者,试验组方案为PD-1/PD-L1抑制剂联合以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为基础的化疗,对照组方案为安慰剂联合以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为基础的化疗。采用RevMan5.4.1软件分析相关数据。通过异质性检验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通过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性。结果PD-1/PD-L1抑制剂联合以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为基础的化疗试验组,其总生存率(OS)显著长于安慰剂联合化疗的对照组(P<0.05);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及客观缓解率(ORR)方面,试验组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出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AE)患者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PD-L1受体阳性的TNBC患者中,在OS及PFS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为基础的TNBC化疗患者OS、PFS、ORR方面均有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真核细胞延长因子2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质粒的构建及验证
17
作者 张婷婷 薛媛 +5 位作者 朱超 段明廷 陈伟豪 常欣悦 王艳红 贾红燕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050-1055,共6页
目的构建真核细胞延长因子2(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 2,eEF2)基因的RNA干扰(RNAi)慢病毒质粒及稳定转染的乳腺癌细胞模型,为后续研究eEF2在乳腺癌细胞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根据eEF2的基因序列和短发夹RNA序列的设... 目的构建真核细胞延长因子2(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 2,eEF2)基因的RNA干扰(RNAi)慢病毒质粒及稳定转染的乳腺癌细胞模型,为后续研究eEF2在乳腺癌细胞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根据eEF2的基因序列和短发夹RNA序列的设计原则设计合成3对shRNA序列,将shRNA序列复性后插入慢病毒载体LV-U6-shRNA-ZSgreen-Puro,构建3种不同eEF2基因敲低靶点的重组质粒sh1、sh2、sh3,以空载体作为阴性对照组(shNC)。采用慢病毒三质粒包装系统共分别转染人肾上皮细胞HEK293T,进行病毒包装和扩增。经酶切及测序验证正确后,将重组慢病毒感染对数生长期的乳腺癌细胞MCF-7,72 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强度,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eEF2 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eE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eEF2 shRNA载体测序与原设计序列完全一致。重组慢病毒感染的MCF-7中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与shNC组相比,eEF2敲低的sh2和sh3组MCF-7细胞中eEF2 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降低(t分别为9.244和5.938,P分别为0.001和0.004);sh1、sh2和sh3组细胞中eEF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t分别为3.552、9.614和4.432,P分别为0.024、0.001和0.011)。结论成功构建了eEF2基因低表达的慢病毒质粒及稳定转染的乳腺癌细胞模型,有望为临床乳腺癌的治疗提供基于翻译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延长因子2 乳腺癌细胞 RNA干扰 慢病毒载体
原文传递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B3在肝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丽 刘挺 +1 位作者 李元栋 张渤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27-1830,共4页
目的探讨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B3(EIF2B3)基因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30例新鲜HCC标本中EIF2B3 mRNA相对表达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酶卵白素(SP)法检测7... 目的探讨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B3(EIF2B3)基因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30例新鲜HCC标本中EIF2B3 mRNA相对表达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酶卵白素(SP)法检测76例石蜡HCC标本EIF2B3表达,探讨其与HCC临床病理学资料及预后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在肝癌组织EIF2B3 mRNA表达下调。76例HCC中,EIF2B3在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和82.0%(t=6.530,P<0.05)。EIF2B3蛋白与肿瘤结节数目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EIF2B3蛋白低表达组的HCC患者总体生存率与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EIF2B3高表达组的患者(Log-rankχ^(2)=10.325,P<0.001)。结论EIF2B3在HCC中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且对抑制HCC的复发转移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肿瘤转移 EIF2B3基因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