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病的性别考虑新观点 被引量:30
1
作者 童晓明 郭玉香 王树春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1999年第2期78-81,共4页
高血压是一种在世界各国流行最为广泛的心血管疾病。据1991年全国普查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1.88%,全国有8500万人患高血压[1];而在美国至少有430万人受累,其中有50%为妇女,它是心肾功能衰竭、脑血管病甚至致... 高血压是一种在世界各国流行最为广泛的心血管疾病。据1991年全国普查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1.88%,全国有8500万人患高血压[1];而在美国至少有430万人受累,其中有50%为妇女,它是心肾功能衰竭、脑血管病甚至致残的主要因素[2]。因此,高血压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性别 特异性 流行病学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胆系造影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张增芳 柳澄 崔允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9年第1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阻塞性黄疸 诊断 胆道造影 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腺管状腺瘤并淋巴结增生误为淋巴瘤一例报告
3
作者 郭卫华 赵素红 +1 位作者 赵先华 崔允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8年第3期149-149,共1页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 管状腺瘤 胃腺 胃肠钡餐检查 上腹部疼痛 占位性病变 充盈缺损 胃窦粘膜 胃淋巴瘤 X线诊断 胃窦部 可能性 蠕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斜面六轴双极胸导联心电图诊断心肌梗塞和心肌缺血临床应用
4
作者 庄业韶 赵学印 +3 位作者 王克英 倪一虹 李立 赵红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23-26,共4页
根据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基础理论和心脏解剖位置,设计与额面及水平面成45°角且互相垂直的两个斜面,每斜面有3条导联轴,并采用双极胸导联,从而构成双斜面六轴双极胸导联。38例心肌梗塞新导联ECG阳性者33例,敏感性8... 根据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基础理论和心脏解剖位置,设计与额面及水平面成45°角且互相垂直的两个斜面,每斜面有3条导联轴,并采用双极胸导联,从而构成双斜面六轴双极胸导联。38例心肌梗塞新导联ECG阳性者33例,敏感性86.84%,特异性80%。36例心绞痛新导联ECG阳性者24例,敏感性66.70%,特异性83.33%。新导联与常规12导联结合使用,不仅可增加心肌梗塞缺血检出率,而且对Q波型心肌梗塞范围评估也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胸导联 心电图 心肌梗塞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与临床特点及ST段抬高的关系
5
作者 车文秀 王开迎 +1 位作者 韩亚芬 连梅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8年第2期109-110,共2页
高度(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是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常见并发症,且两后差、死亡率高。为了寻找急性下壁心梗并发高度A—VB的临床及ECG特点,我们回顾性分析了近10年来收治的331例急性下壁心梗患者发病早期的ECG及临床特点,以寻找其... 高度(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是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常见并发症,且两后差、死亡率高。为了寻找急性下壁心梗并发高度A—VB的临床及ECG特点,我们回顾性分析了近10年来收治的331例急性下壁心梗患者发病早期的ECG及临床特点,以寻找其发生高度A—VB的规律性。 1 对象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急性下壁心梗 临床特点 Q波 发生率 传导组织 房室结 山东大学
全文增补中
热休克蛋白70反义寡核苷酸诱导PC-3m凋亡及抑制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志刚 马庆铮 许纯孝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33-536,共4页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与雄激素不敏感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关系。 方法 用形态学、流式细胞术、琼脂糖凝胶DNA电泳及Westernblot方法观察 0 16 μmol/L人工合成的HSP70反义寡核苷酸作用 0 10 0h后 ,对体外培养的人雄激素...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与雄激素不敏感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关系。 方法 用形态学、流式细胞术、琼脂糖凝胶DNA电泳及Westernblot方法观察 0 16 μmol/L人工合成的HSP70反义寡核苷酸作用 0 10 0h后 ,对体外培养的人雄激素不敏感前列腺癌细胞株PC 3mHSP70表达的抑制及其对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结果  10 μmol/LHSP70反义寡核苷酸作用 48h后 ,West ernblot显示PC 3m无HSP70表达且琼脂糖凝胶DNA电泳可见阶梯状DNA片段 ;HE染色出现凋亡细胞 ;台盼蓝拒染测定的生长抑制率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的凋亡率与HSP70反义寡核苷酸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关系 ;细胞周期分析表明生长抑制和凋亡主要发生在G1期和S期。 结论 HSP70为正常状况下雄激素不敏感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增殖所必需 ;HSP70反义寡核苷酸通过抑制HSP70表达而诱导PC 3m凋亡并抑制其生长 ;HSP70可能是一种调控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新基因 ,可作为基因及药物治疗前列腺癌的新靶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热休克蛋白70 反义寡核苷酸 PC-3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