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苏云涛 朱勇 +3 位作者 胡志纲 任建 何荣华 田宁强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385-1387,共3页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宝鸡市中心医院放射治疗科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LSCLC患者226例,给予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患者疗效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宝鸡市中心医院放射治疗科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LSCLC患者226例,给予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患者疗效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226例患者经治疗后完全缓解131例,部分缓解63例,无变化27例,疾病进展5例,有效率为85.8%(194/226);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3.2个月,1年生存率为66.4%(150/226),2年生存率为31.0%(70/226),3年生存率为15.0%(34/226);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胃肠道反应,其中≥3级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4.6%,≥3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28.3%,≥2级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35.8%,有临床症状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1.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是否吸烟、PS评分、肿瘤体积均为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是否吸烟、PS评分、肿瘤体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LSCLC采用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患者年龄、是否吸烟、PS评分值,肿瘤体积大小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放疗 化疗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纤维蛋白原评估卵巢癌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7
2
作者 凌晓娟 黄震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纤维蛋白原(Fbg)评分(COF-NLR评分)评估卵巢癌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98例卵巢癌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8例卵巢...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纤维蛋白原(Fbg)评分(COF-NLR评分)评估卵巢癌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98例卵巢癌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8例卵巢癌患者术前COF-NLR 0分42例,COF-NLR 1分32例和COF-NLR2分24例;随着肿瘤分期、分级及CA125水平的升高,腹腔积液增多、存在脉管癌栓和出现远处转移的卵巢癌COFNLR评分不断升高(P <0. 05);术前COF-NLR 2分的卵巢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5年无瘤生存率均显著低于术前COF-NLR 0分和COF-NLR 1分的患者(P <0. 05);肿瘤分期Ⅲ~Ⅳ期、存在脉管癌栓、出现远处转移及COF-NLR 2分均为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随着肿瘤分期、分级越高、CA125水平越高、腹腔积液越多、存在脉管癌栓和出现远处转移的卵巢癌患者来说其COF-NLR评分不断升高,且COF-NLR 2分为影响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可将其作为评估卵巢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纤维蛋白原 预后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体重和妊娠期糖尿病对胎盘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凌晓娟 黄震 李红霞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7期1109-1116,共8页
目的孕妇肥胖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均可能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通过测定孕妇BMI与GDM,探讨其对胎盘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于我院进行检查的孕妇共3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的... 目的孕妇肥胖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均可能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通过测定孕妇BMI与GDM,探讨其对胎盘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于我院进行检查的孕妇共3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的BMI及GDM情况分为5组,正常体重组(N),超重组(OW),肥胖组(O),妊娠糖尿病正常体重组(GDMN)和妊娠糖尿病肥胖组(GDMO),分娩时收集胎盘及脐带血并送检,同时对新生儿各项指标进行测量。结果 GDMO组于妊娠34周的胎儿预估体重较重,具有较高的早产风险和剖宫产风险。新生儿体重不受孕妇BMI或GDM的影响,但GDMO组妇胎盘重量、血清甘油三酯及胎盘瘦素表达量均升高。胎盘中能量传导和氧化应激标志物基因的表达与BMI存在关联,因mTOR表达量降低,而SIRT-1和UCP2表达量均上调。GDMO组胎盘中AMPK表达量降低,而mTOR的下游调节因子,p70S6KB1表达上调。结论胎盘中基因的表达对孕妇BMI及GDM的反应较为敏感,BMI及GDM都会影响胎盘甘油三酯含量及养分传导。因此,可对孕妇及胎儿的葡萄糖平衡进行调节,控制新生儿体重,以防止不良临床结局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体重指数 妊娠糖尿病 胎盘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辅助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西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辅助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12例,均为发病12h内的急性心肌梗死且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患者。按... 目的: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辅助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12例,均为发病12h内的急性心肌梗死且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重组人脑利钠肽辅助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后局部心肌形变能力、心肌酶谱指标、脑利钠肽及炎症因子、血糖及应激激素、心肌梗死预后相关指标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LVEF、SRs、SRe、Sra水平高于对照组,WMSI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血清CK、CK-MB、AST、LDH等心肌酶谱指标值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血清BNP、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血清皮质醇、生长激素及胰高血糖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FT3、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sPLA2、Hcy值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接受重组人脑利钠肽辅助介入治疗,可以减少心肌功能损伤并保护心肌正常功能、优化患者远期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重组人脑利钠肽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介入疗法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黄震 陈西洲 薜克 《当代医学》 2015年第12期72-73,共2页
目的评价双介入疗法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为观察组,均确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有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经过脾肝门静脉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同时,在部分脾脏以及食管-胃底曲... 目的评价双介入疗法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为观察组,均确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有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经过脾肝门静脉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同时,在部分脾脏以及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处进行双介入治疗。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0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为对照组,该组均择期接受食管静脉套扎术或急诊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1年内发生再出血患者27例,占13.5%,无死亡病例;对照组34例发生再出血,占34.0%,其中有1例由出血引起死亡,严重感染引起死亡1例。结论双介入疗法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超声引导 双介入术 上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丙烯微球和碘油栓塞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陈西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680-1683,1686,共5页
目的:比较三丙烯微球和碘油栓塞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1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三丙烯微球组(n=64)和碘化油组(n=64),检测肝癌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周期、基因... 目的:比较三丙烯微球和碘油栓塞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1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三丙烯微球组(n=64)和碘化油组(n=64),检测肝癌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周期、基因表达量以及血清中肝癌细胞活力指标、正常肝细胞损伤指标。结果:肝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率、G0/G1期细胞数目高于碘化油组(P<0.05),S期和G2/M期细胞数目少于碘化油组,miR-126、miR-195、RND3的含量高于碘化油组,cyclinD2、cyclinE2、cyclinD1、CDK6、miR-128a的含量低于碘化油组(均P<0.05);三丙烯微球组患者血清中肝癌细胞活力指标AFP-L3、GP73、TK1、sB7-H3、AFU以及正常肝细胞损伤指标GPT、GOT、OCT、GLDH、PNP的含量均低于碘化油组(P<0.05)。结论:使用三丙烯微球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能够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调节miRNAs及靶基因表达、减轻正常肝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三丙烯微球 细胞凋亡 微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炎症因子在冠心病斑块易损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西洲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9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因子在冠心病斑块易损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7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7例。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 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因子在冠心病斑块易损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7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7例。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 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含量,比较在不同血管斑块类型下炎症因子含量的差异。结果在AMI、UAP和SAP组患者中SAA炎症因子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2.43,P=0.067),IL-6、s ICAM-1、MMP-9、CRP炎症因子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SAA炎症因子在稳定型斑块组和易损型斑块组中的差异无显著性(t=1.96,P=0.051),IL-6、s ICAM-1、MMP-9、CRP在稳定型斑块组和易损型斑块组中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SAA在<100μm纤维帽组和≥100μm纤维帽组中的差异无显著性(t=1.78,P=0.076),IL-6、s ICAM-1、MMP-9、CRP在<100μm纤维帽组均小于≥100μm纤维帽组(P<0.001);在软斑块、混合斑块和硬斑块三组患者中SAA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0.38,P=0.76),IL-6、s ICAM-1、MMP-9、CRP在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IL-6、s ICAM-1、MMP-9、CRP对冠心病斑块易损程度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斑块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期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田宁强 苏云涛 +2 位作者 陈西洲 刘飞 黄震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5期2125-2127,共3页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LABC)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间宝鸡市中心医院综合内科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下呼吸道细菌定植情况,并检测血...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LABC)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间宝鸡市中心医院综合内科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下呼吸道细菌定植情况,并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结果本组患者LABC的发生率为29.31%(17/58),细菌检出率前三位依次为肺炎链球菌(29.41%)、流感嗜血杆菌(23.53%)和铜绿假单胞菌(17.65%);LABC组患者吸烟指数≥400的比例为47.06%,明显高于无LABC组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BC组患者的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分别为(17.3±7.4)mg/L、(124.3±44.6)pg/mL、(25.5±8.2)pg/mL,明显高于无LABC组的(11.2±6.5)mg/L、(91.8±35.2)pg/mL、(18.7±7.0)pg/mL,FEV1/预计值、FEV1/FVC分别为(54.6±4.2)%、(53.9±5.4)%,均低于无LABC组的(60.3±5.1)%、(59.3±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稳定期COPD患者存在下呼吸道细菌定植,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可加重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并加重患者肺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呼吸道细菌定植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黏膜屏障、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田宁强 苏云涛 王新庄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1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黏膜屏障、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15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肠黏膜屏障功...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黏膜屏障、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15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肠黏膜屏障功能、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AO、ETX、D-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ST、ALT水平及Child-Pug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能够显著提高肝硬化患者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谷氨酰胺 肝硬化 肠黏膜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和-137G/C位点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飞 陈静非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和-137G/C位点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75例T2DM患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和-137G/C位点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75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记为T2DM组,另选择同期该院体检健康的20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T2DM组患者再根据颈部血管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正常组(n=122)和CIMT增厚组(n=253)。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检测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和-137G/C位点基因型。分别比较各组两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T2DM患者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和T2DM组的BMI,CIMT和高血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70,Z=16.038,χ^(2)=6.261,P<0.05),两组吸烟和血脂异常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0,1.991,均P>0.05)。CIMT正常组和CIMT增厚组在吸烟、CIMT,糖尿病病程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02,Z=15.694,12.057,均P<0.05),两组BMI,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7,0.741,3.133,均P>0.05)。对照组和T2DM组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和-137G/C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54,4.939,1.742,2.812,均P>0.05)。CIMT正常组和CIMT增厚组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和-137G/C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10,11.957,均P<0.05),两组-137G/C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696,2.931,均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和-607C/A(CC vs CA+AA)基因型是T2DM患者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2DM患者中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位点多态性与CAS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M) 白细胞介素-18(IL-18)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蛋白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亚敏 韩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385-1388,共4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2组都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7%显著高于对照组82%(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值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少,治疗后试验组的LVEDD和LVES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清脑钠肽前体(BNP)含量都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BN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都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UA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降低蛋白尿含量与血清BNP含量,从而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心力衰竭 蛋白尿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乳酸脱氢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飞 陈静非 苟三玉 《癌症进展》 2022年第6期589-591,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50例胃癌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相同时间段14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不同人群中血清LDH、VEGFC水平,分析胃癌患者血清中LDH... 目的分析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50例胃癌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相同时间段14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不同人群中血清LDH、VEGFC水平,分析胃癌患者血清中LDH、VEGFC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血清LDH、VEGFC水平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胃癌患者血清LDH、VEGF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化程度为低分化、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LDH≥340 U/ml、VEGFC≥240 pg/ml均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LDH与VEGFC在胃癌中水平较高,且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密切联系,同时亦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临床上可通过检测LDH与VEGFC表达对患者预后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 乳酸脱氢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运用超声及X线引导穿刺在恶性胆道梗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3
作者 黄震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期65-66,共2页
目的分析联合运用超声及X线引导穿刺在恶性胆道梗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6例实施介入治疗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将其分为X线联合组与X线组,各43例。X线组患者仅采用X线引导完成穿刺及介入治疗,X线联合组采用超声及X线引导穿刺。... 目的分析联合运用超声及X线引导穿刺在恶性胆道梗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6例实施介入治疗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将其分为X线联合组与X线组,各43例。X线组患者仅采用X线引导完成穿刺及介入治疗,X线联合组采用超声及X线引导穿刺。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对比剂用量、胆道出血例数、穿刺次数、手术失血量、穿刺透视时间、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结果 X线联合组与X线组患者的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对比剂用量、胆道出血例数、穿刺次数、手术失血量、穿刺透视时间、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运用超声及X线引导穿刺在恶性胆道梗阻介入治疗中更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出血和对比剂使用剂量,缩短穿刺透视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X线 恶性胆道梗阻 介入治疗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震 陈西洲 凌晓娟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尿酸(SUA)水平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3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我院83例健康体检者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SUA水平及粪便标本中肠道...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尿酸(SUA)水平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3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我院83例健康体检者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SUA水平及粪便标本中肠道菌群分布情况(乳杆菌、双歧杆菌、幽门螺杆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比较不同菌群紊乱程度冠心病患者SUA水平;比较不同SUA水平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分布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冠心病患者SUA水平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肠道幽门螺杆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S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菌群紊乱程度冠心病患者SUA水平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SUA水平冠心病患者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幽门螺杆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冠心病患者SUA水平与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呈负相关(r=-0.872、-0.912,均P<0.001),与肠道幽门螺杆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数量呈正相关(r=0.915、0.896、0.889,均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肠道细菌紊乱及高尿酸现象。冠心病患者SUA水平与肠道菌群显著相关,检测冠心病患者SUA水平对监测肠道菌群状态及治疗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尿酸 肠道菌群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动态随访及网络平台健康教育在COPD患者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蓉 胡艺 +1 位作者 李蔚 张红娟 《国际呼吸杂志》 2017年第9期671-674,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随访及网络平台健康教育在cOPD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病情趋稳即将出院的116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采用动态随... 目的探讨动态随访及网络平台健康教育在cOPD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病情趋稳即将出院的116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采用动态随访及网络平台健康教育。采用肺功能、呼吸困难分级(MMRc)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调查2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FEV1/FVC、PaO2、S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呼吸频率(RR)明显低于对照组(t=4.607、4.370、2.720、5.642、3.817、4.468,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0级、1级百分率(15.52%、41.38%)明显高于对照组,3级、4级百分率(3.45%、8.62%)明显低于对照组(X^2=7.004、6.915,P〈0.05);SGRQ量表中疾病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维度各得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6.994、3.551、2.966、4.489,P〈O.01)。结论动态随访及网络平台健康教育能改善出院后cOPD患者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动态随访 网络平台教育 肺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肝癌患者肝硬化分级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震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究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肝癌患者肝硬化分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04—2015-05收治的56例且治疗〉4次的肝癌患者为探究对象。观察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后患者Child—Pugh分级与肝硬化CT分级变化,并分析影响多次... 目的探究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肝癌患者肝硬化分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04—2015-05收治的56例且治疗〉4次的肝癌患者为探究对象。观察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后患者Child—Pugh分级与肝硬化CT分级变化,并分析影响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的主要因素。结果与术前相比,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硬化CT分级、Chilcl-Pugh分级均显著升高,P〈0.05;56例患者均术后随访1和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3.27%和39.52%;患者行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术后的生存时间与患者体内肿瘤大小、TNM分级、肿瘤是否有假包膜、肿瘤碘油沉积情况、Child-Pugh分级、患者是否存在门静脉癌栓等紧密相关,P〈0.05;通过将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因素置入Cox模型,再结合相对危险度高度排序可知,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的主要因素为门静脉栓癌、碘油沉积量、Child—Pugh分级。结论门静脉栓癌、碘油沉积量、Child—Pugh分级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的主要因素,医护人员需针对患者肝脏功能损伤程度,制定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方案,避免多次化疗对肝脏造成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 肝肿瘤 化疗栓塞 预后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氧化三甲胺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静非 刘飞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T2DM患者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214例T2DM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CAS组和单纯T2DM组,同期健康体检人群80名为正常对照(NC... 目的探讨T2DM患者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214例T2DM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CAS组和单纯T2DM组,同期健康体检人群80名为正常对照(NC)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TMAO浓度。结果 CAS、T2DM组血浆TMAO高于NC组,且CAS组高于T2DM组[4.70(3.79,5.80)vs 3.02(2.53,3.41)vs 2.24(1.78,2.54),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患者血浆TMAO水平与CIMT、DM病程、FPG、HbA1c和TC呈正相关(P<0.05)。二元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TMAO水平升高是T2DM患者合并CAS的独立危险因素(OR 3.283,95%CI 1.974,5.461,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血浆TMAO预测T2DM患者合并CAS的曲线下面积为0.866(0.819,0.914),临界值为3.635μmol/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0.3%、82.3%。结论 T2DM患者血浆TMAO水平与CAS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颈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三甲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