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0篇文章
< 1 2 1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中虚实结合实践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以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安徽大学)为例
1
作者 苗继斌 毛昌杰 金葆康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7期106-109,共4页
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安徽大学)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富于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和国际视野,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在工程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中心积极推进虚实结合实践类课程的建... 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安徽大学)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富于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和国际视野,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在工程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中心积极推进虚实结合实践类课程的建设。通过模拟生产现场真实场景,提升了师生互动效率,更好地实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心虚实结合实践类课程的建设也解决了化工及相关专业实习的难点和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结合 丙烯腈虚拟仿真 示范中心建设 实践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建设理念下微课辅助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安徽大学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冯燕 周虹屏 朱满洲 《池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28-130,共3页
"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是我国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在"新工科"的建设理念下,针对传统工科专业有机化学学时少、教学手段单一等方面的局限,本文提出采用微课辅助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并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 "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是我国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在"新工科"的建设理念下,针对传统工科专业有机化学学时少、教学手段单一等方面的局限,本文提出采用微课辅助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并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实践,为高校培养"新工科"复合性人才提供有效的探索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微课 综合性高校 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大学新型织物涂层胶通过鉴定
3
作者 杨建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9-359,共1页
由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共同承担的辐射聚合法研制水系聚氨酯-含硅丙烯酸树脂织物涂层胶项目,日前通过安徽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项目采用钴60-γ辐射法乳液聚合工艺来制备水系聚氨酯-含硅丙烯... 由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共同承担的辐射聚合法研制水系聚氨酯-含硅丙烯酸树脂织物涂层胶项目,日前通过安徽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项目采用钴60-γ辐射法乳液聚合工艺来制备水系聚氨酯-含硅丙烯酸树脂织物涂层胶,产品兼有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和有机硅3者的优良特性,用于织物面料的涂层整理,使织物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湿、穿着舒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大学 织物 涂层胶 技术鉴定工作 辐射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有机化学》的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14
4
作者 孟祥明 张泽 《大学教育》 2012年第8期101-102,共2页
探讨了类比教学法、联想教学法在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具体案例探讨形象教学法和归纳教学法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的优点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归纳教学法 联想教学法 类比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化学中若干平衡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振玉 裘灵光 +2 位作者 宋继梅 李村 朱维菊 《大学化学》 CAS 2010年第4期67-71,共5页
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平衡问题的基本概念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指导学生对有关数学问题进行严密推导和论证,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严密的科学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 平衡问题 大学化学 数学问题 科学态度 科学思维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课程体系改革初探 被引量:4
6
作者 冯燕 吴振玉 《安徽化工》 CAS 2012年第2期65-66,69,共3页
紧跟学科发展步伐,改革化学化工类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强化化学化工专业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满足化学化工专业的发展和社会对新一代化工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计算机 化学化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无机化学教学网络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4
7
作者 毕建洪 陈燕 丁荣锦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81-83,共3页
本文阐述了我国传统无机化学教学模式的特点和缺陷,探讨了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结合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无机化学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化模拟软件的大学化学新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海珠 白玉园 +2 位作者 余洁 叶丽娜 孟祥明 《怀化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90-93,共4页
教育是国之根本,而高等教育处于教育事业的“金字塔尖”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传统课堂的灌入式教学方法依赖于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脱离实践,抑制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改变这一现状,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改进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新理... 教育是国之根本,而高等教育处于教育事业的“金字塔尖”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传统课堂的灌入式教学方法依赖于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脱离实践,抑制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改变这一现状,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改进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新理念与理论学习的融合,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中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三维视图、动画界面的量子化学模拟平台软件,将抽象的分子空间结构与反应理论具体化可视化,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大学化学课程中基本理论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对已知理论及前沿科学研究问题的主动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化学 教学模式 量化模拟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媒体技术在高校化学化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冯燕 吴杰颖 +1 位作者 周虹屏 许献云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0-83,共4页
将流媒体网络教学与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相比较,突出了流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所在;重点分析了流媒体技术在高校化学化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在使用时需要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 流媒体技术 化学化工 网络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多校共上一堂课——“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教研活动初探及成效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平平 邵伟 +37 位作者 姚奇志 郑媛 李婉 李玲玲 张万群 查正根 关明 白希 李厚金 胡昱 原弘 李恺 胡文远 王爱玲 赵军龙 翟翠萍 秦川丽 范乃英 胡瑞祥 沈永雯 郝俊生 张越 赵发琼 张海波 龚成斌 夏茹 郝海刚 张兴文 孙兴文 高珍 范勇 郭栋才 曹田 罗时玮 李红春 胡万群 兰泉 吴红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10期37-48,共12页
介绍“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在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以及开展教师培训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及取得的初步实效。重点阐明了“多校共上一堂课,共享教学云资源”的示范教学直播课活动的教研形式以及教学... 介绍“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在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以及开展教师培训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及取得的初步实效。重点阐明了“多校共上一堂课,共享教学云资源”的示范教学直播课活动的教研形式以及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示范教学 虚实结合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诺贝尔奖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Xene/PPy@TOCNF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明雪 牛和林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525-529,共5页
利用聚吡咯(PPy)在纤维素纳米纤维(TOCNFs)表面原位聚合并结合MXene在真空过滤下制备MXene/PPy@TOCNF(MPT)混合膜。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等分析了(MPT)混合膜的结构与形貌,利用电化学工... 利用聚吡咯(PPy)在纤维素纳米纤维(TOCNFs)表面原位聚合并结合MXene在真空过滤下制备MXene/PPy@TOCNF(MPT)混合膜。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等分析了(MPT)混合膜的结构与形貌,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等探究了聚吡咯@纤维素纳米纤维(PPy@TOCNF)的含量对于MXene薄膜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y@TOCNF的加入会提高混合膜的电化学性能,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MPT-20%薄膜比电容为415.6 F·g^(-1),远高于MXene(284.5 F·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聚吡咯 电化学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化学类实验室安全风险预测方法
12
作者 宋玉萍 陈芳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8期165-169,共5页
化学实验室是科研与教育实验的关键场所,然而由于化学实验的特殊性,实验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提升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水平,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化学实验室安全风险预测系统。该系统通过整合实验室环境参数、实验操作行... 化学实验室是科研与教育实验的关键场所,然而由于化学实验的特殊性,实验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提升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水平,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化学实验室安全风险预测系统。该系统通过整合实验室环境参数、实验操作行为等多源数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与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数据分析与建模,以达到对化学实验室安全风险的预测功能。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预测实验室潜在的安全风险,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分析 风险预测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原料药生产过程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
13
作者 吴梦月 田晓然 +1 位作者 黄方志 李士阔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2期0176-0180,共5页
化学原料药作为化学药物制剂中的关键性有效成分,是现代制药工业的重要基础,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至关重要。高效液相色谱(HPLC)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制药领域的重要分析检测工具,在化学原料药生产和开发过程中可以完成药品的纯度、含... 化学原料药作为化学药物制剂中的关键性有效成分,是现代制药工业的重要基础,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至关重要。高效液相色谱(HPLC)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制药领域的重要分析检测工具,在化学原料药生产和开发过程中可以完成药品的纯度、含量以及稳定性的定量分析。文章以一种典型的化学原料药核苷类似物的生产过程中基于HPLC的定量分析的质量管控为典型案例,提出一种面向化学原料药生产过程的质量管控方法。在论证本次方法的有效性与优势基础上,供我国化学原料药产业加以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原料药 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前沿AdNDP程序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14
作者 刘启满 张曼丽 +1 位作者 佟玲 程龙玖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22-26,共5页
通过讲授化学教科书中共价键的内容为导向,将科学前沿的化学键分析程序(ANDP)作为远迁知识拓展到平时的理论课堂教学,并浅析此教学过程所渗透的思政元素。此举可拓宽学生的科研视野,克服学生死记硬背的被动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积极动手... 通过讲授化学教科书中共价键的内容为导向,将科学前沿的化学键分析程序(ANDP)作为远迁知识拓展到平时的理论课堂教学,并浅析此教学过程所渗透的思政元素。此举可拓宽学生的科研视野,克服学生死记硬背的被动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积极动手和独立思考能力,有效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合,实现综合能力的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键分析 ANDP程序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焦和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能耗、效率和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15
作者 夏莹莹 柳凌晨 +2 位作者 朱梦祥 曹慧菊 项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46-4654,共9页
劣质石油焦由于其碳含量高和热值高常被用作燃料,但其在燃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CO_(2)。将石油焦用于化学链燃烧发电是实现其清洁利用的有效途径,但该过程仍面临石油焦转化率低的问题。将石油焦与煤混合作为燃料可显著提高石油焦的燃烧反... 劣质石油焦由于其碳含量高和热值高常被用作燃料,但其在燃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CO_(2)。将石油焦用于化学链燃烧发电是实现其清洁利用的有效途径,但该过程仍面临石油焦转化率低的问题。将石油焦与煤混合作为燃料可显著提高石油焦的燃烧反应活性。因此,建立了石油焦-煤以质量比1∶1为燃料和煤单独为燃料的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对燃料反应器中分解燃料充分反应所需载氧体循环量和空气反应器中再生载氧体所需空气流量进行优化,并从系统效率、生命周期化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将其与石油焦单独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石油焦-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和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中所需循环载氧体和燃料的质量比为26.43和24.19,再生载氧体所需空气与燃料的质量比为9.22和8.43。石油焦-煤化学链燃烧电厂的效率为36.77%,分别比石油焦和煤单独为燃料的电厂高8.96%和2.20%。石油焦-煤混合为燃料电厂的生命周期化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9.52 GJ/MWh和302.76 kg CO_(2) eq/MWh,分别比石油焦和煤单独为燃料电厂低2.56和0.27 GJ/MWh、35.27和4.03 kg CO_(2) eq/MWh。将石油焦与煤混合作为燃料提高石油焦的燃烧转化率后可显著提高发电系统的能量效率,同时降低发电过程的生命周期化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焦 化学链燃烧 发电系统 二氧化碳捕集 共燃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竞赛在《配位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16
作者 孙贤顺 周虹屏 李丹丹 《宿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77-79,84,共4页
为改善当前高等教育化学专业教学知识性有余而创造力不足的现状,拓展学生在教材知识学习和验证性实验课程以外的能力提升,本研究分析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益处。在教授《配位化学》课程时,教师结合自身研究背景,将新型多孔材料——金属... 为改善当前高等教育化学专业教学知识性有余而创造力不足的现状,拓展学生在教材知识学习和验证性实验课程以外的能力提升,本研究分析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益处。在教授《配位化学》课程时,教师结合自身研究背景,将新型多孔材料——金属-有机框架的设计合成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课题,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了学生对配位化学知识及相关应用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党和国家高质量创新发展人才培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学科竞赛 《配位化学》 金属-有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背景下化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17
作者 朱小姣 张锋 +1 位作者 徐坤 周虹屏 《宿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77-80,共4页
为进一步推动化学本科生化学专业英语教育的发展,概述了目前化学本科生专业英语课程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育研究现状。文本基于本校化学专业学生的学情分析,着重探讨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专业英语课程阅读教学改革和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改革... 为进一步推动化学本科生化学专业英语教育的发展,概述了目前化学本科生专业英语课程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育研究现状。文本基于本校化学专业学生的学情分析,着重探讨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专业英语课程阅读教学改革和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改革,在“用中学”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专业英语课程的积极性,减少对人工智能软件的不合理依赖,提高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化学专业英语 “用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18
作者 郭立升 魏宇学 孙松 《黄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6-99,共4页
化学反应工程是高等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基础课。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新工科背景下,结合双碳战略目标,立足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不断优化“化学反应工程”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与实施、... 化学反应工程是高等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基础课。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新工科背景下,结合双碳战略目标,立足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不断优化“化学反应工程”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此为契机,导向性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实践工程问题的能力,以期促进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体系的持久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工程 工程认证 教学改革 碳达峰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6
19
作者 宋继梅 杨捷 +2 位作者 吴振玉 吴杰颖 田玉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6-108,共3页
从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和结构优化出发,探讨了优化课程体系、凝练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与考试模式等对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教学改革措施,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创新欲望... 从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和结构优化出发,探讨了优化课程体系、凝练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与考试模式等对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教学改革措施,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创新欲望,促进了创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及分析化学 实验教学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性聚乙烯地膜降解过程中力学性能和化学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24
20
作者 周艺峰 聂王焰 沙鸿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9-81,共3页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和红外光谱法对自研的光和生物双降解聚乙烯地膜在自然降解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降解初期使塑膜力学性能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光敏剂引发的光降解造成的 ,降解的主要产物为醛、酮...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和红外光谱法对自研的光和生物双降解聚乙烯地膜在自然降解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降解初期使塑膜力学性能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光敏剂引发的光降解造成的 ,降解的主要产物为醛、酮、酸、酯和氢过氧化物。经对真菌抗性试验表明 ,当聚乙烯的分子量降至 5 0 0 0左右时 ,易被微生物侵蚀 ,即具有生物降解性。而塑膜中加入的改性淀粉起到加速这种侵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性 力学性能 化学结构 聚乙烯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