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多院区妇幼保健机构早产儿救治体系探索
1
作者 张彬 张龙秀 +1 位作者 刘冬 王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7期115-119,共5页
目的早产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婴儿死亡的首位死因。探索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理论在多院区妇幼保健机构早产儿救治体系构建研究中的适用性,为具有多院区的妇幼保健机构早产儿急诊急救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从多院... 目的早产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婴儿死亡的首位死因。探索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理论在多院区妇幼保健机构早产儿救治体系构建研究中的适用性,为具有多院区的妇幼保健机构早产儿急诊急救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从多院区妇幼保健机构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理论视角,探讨早产儿救治体系构建及协同运行实践。结果基于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理论,对早产儿急诊急救体系进行分析,理顺各院区之间的关系,明确早产儿救治利益相关者,提出构建早产儿救治体系策略。结论运用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理论研究多院区妇幼保健机构早产儿救治体系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能为具有多院区的妇幼保健机构后期建立早产儿急诊急救体系构建标准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多院区 利益相关者 协同治理理论 救治体系 妇幼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服务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
作者 程龙慧 张蕖 +2 位作者 王雷 孙士伟 张彬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4年第10期2194-2199,共6页
目的探讨安徽省妇幼卫生资源和服务能力现状,为妇幼保健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官方数据和问卷调查,比较安徽省妇幼卫生资源和服务能力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并分析当前妇幼保健服务能力不足之处。结果安徽省在妇幼保健机构、... 目的探讨安徽省妇幼卫生资源和服务能力现状,为妇幼保健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官方数据和问卷调查,比较安徽省妇幼卫生资源和服务能力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并分析当前妇幼保健服务能力不足之处。结果安徽省在妇幼保健机构、床位设置以及人员配置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相对不足。在部分项目上安徽省儿童保健和孕产妇保健能力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差距。一级及以下妇幼保健机构在开设临床科室、设置专科床位、获得高水平医院对口帮扶及参与医联体项目等方面的比例均低于二级机构(P<0.05)。结论安徽省妇幼卫生服务能力相对不足,基层机构专科设置薄弱,获对口支援不足,政府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资源 卫生服务 妇幼保健
原文传递
NLR和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宋启建 张舒 +1 位作者 李小燕 王慧琴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35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晚发型败血症(late-onset sepsis,LOS)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4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妇幼医学中心收治的57例早产儿LOS患儿及同期收治的110... 目的探讨早产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晚发型败血症(late-onset sepsis,LOS)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4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妇幼医学中心收治的57例早产儿LOS患儿及同期收治的110例非败血症早产儿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LR与LOS的关联,采用限制三次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s,RCS)分析NLR与LOS间的非线性关联,分析连续性监测的炎性指标间差异。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LR是早产儿LOS独立的风险因素。基于RCS,当NLR<1.02时,与LOS风险相关性不明显,当NLR≥1.02时,与LOS的风险呈指数上升。NLR连续监测评估治疗效果比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更有价值。结论NLR是早产儿LOS独立的风险因素,当NLR≥1.02时,早产儿发生LOS的风险呈指数上升,连续监测NLR在评估治疗效果方面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早产儿 晚发型败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环扎术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
4
作者 徐利平 陈先侠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68-071,共4页
探究宫颈环扎术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临床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7月~2024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妇幼医学中心住院的100例孕妇临床资料,均行宫颈环扎术。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结局良好组92例和不良妊娠结局组8例,比... 探究宫颈环扎术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临床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7月~2024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妇幼医学中心住院的100例孕妇临床资料,均行宫颈环扎术。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结局良好组92例和不良妊娠结局组8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分析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危险因素,探究护理策略。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和妊娠结局良好组相比,不良妊娠结局组年龄(32.38±4.27)岁、环扎孕周(24.65±5.12)周更大,宫颈管长度(13.46±2.16)mm更短,生殖道感染率75.00%(6/8)更高,血红蛋白(103.42±11.33)g/L水平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883,β=0.633)、环扎孕周(OR=1.554,β=0.441)、生殖道感染(OR=2722.365,β=7.909)以及血红蛋白(OR=1.529,β=0.425)均为孕妇宫颈环扎术后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环扎孕周、生殖道感染以及血红蛋白均为孕妇宫颈环扎术后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手术期护理,加强营养与锻炼,定期检测相关指标水平等,降低不良妊娠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环扎 不良妊娠 危险因素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大鼠肝损伤及其肠道菌群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何刘媛 张彬 +3 位作者 张和平 沈继龙 徐元宏 沈续航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4-829,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大鼠模型肝胆代谢特点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取孕10 d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和ICP组(25只)。妊娠第10~14天给予ICP组大鼠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2.5 mg/kg)联合黄体酮(75 mg/kg),构建...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大鼠模型肝胆代谢特点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取孕10 d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和ICP组(25只)。妊娠第10~14天给予ICP组大鼠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2.5 mg/kg)联合黄体酮(75 mg/kg),构建动物模型,同期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5 ml/kg)腹腔注射。用药后第6天分别检测两组大鼠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汁酸(TBA)水平,比较两组实验大鼠生化指标。取两组大鼠肝脏,病理切片及HE染色,观察ICP大鼠肝脏病理变化。同时收集ICP大鼠新鲜粪便进行16S rDNA测序。结果ICP组大鼠血清TBIL、ALT、AST、GGT、ALP和TB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ICP组大鼠肝细胞出现显著的脂肪变性,并伴有点状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部分可见胆栓形成。ICP大鼠肠道菌群出现紊乱,表现为真杆菌、狄氏副拟杆菌、单形拟杆菌等丰度显著下降(P<0.05),而普氏菌和梭杆菌等显著升高(P<0.05)。结论ICP大鼠出现肝组织和肝功能损伤,伴有胆汁酸代谢障碍,并导致母体肠道菌群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大鼠模型 肠道菌群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体多院区医教研产一体化协同管理模式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彬 张龙秀 +1 位作者 王瑞 唐智国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74-779,共6页
目的:探索共生理论在单体多院区医、教、研、产四位一体化协同发展研究中的适用性,揭示不同院区四位一体的共生模式,促进其向理想的一体化共生及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进化,实现单体多院区医、教、研、产的高质量发展。方法:选取安徽省妇... 目的:探索共生理论在单体多院区医、教、研、产四位一体化协同发展研究中的适用性,揭示不同院区四位一体的共生模式,促进其向理想的一体化共生及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进化,实现单体多院区医、教、研、产的高质量发展。方法:选取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为研究对象,运用共生理论四要素,对其多院区医、教、研、产四位一体化协同发展进行研究,明确医、教、研、产一体化协同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对策。结果:共生理论引入妇幼保健机构单体多院区医、教、研、产一体化协同研究,揭示了多院区医、教、研、产四位一体共生机制。结论:运用共生理论对多院区医、教、研、产四位一体化协同研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能促进单体多院区医、教、研、产一体化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多院区 共生理论 管理模式 一体化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酸水化酶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6例临床病理观察
7
作者 汪勤 张和平 +4 位作者 赵彩霞 唐曼 陈勇 许宏亮 张卫琴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8期767-770,共4页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水化酶(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其预后。方法收集6例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者均为青年女性,年龄范围31~39岁,中...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水化酶(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其预后。方法收集6例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者均为青年女性,年龄范围31~39岁,中位年龄37岁,其中3例为子宫肌壁间多发性平滑肌瘤。肿瘤均位于子宫肌壁间,呈结节状、边界清,镜下见肿瘤细胞伴轻度不典型性,可见明显的嗜酸性核仁及核周空晕、胞质呈嗜酸性,可见纤维丝样胞质、间质见多量鹿角状血管。免疫表型:肿瘤细胞不表达FH。结论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较少见,但组织学形态多样,需要结合患者病史及免疫组化结果做出诊断,并进一步进行FH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酸水化酶 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 奇异性核子宫平滑肌瘤 普通型子宫平滑肌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联合核型分析在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童克婷 王森林 +3 位作者 李景然 蔡昭方 颜宇辉 朱健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23-427,共5页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 array)技术联合核型分析在颈项透明层(NT)增厚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因NT增厚而行羊膜穿刺术的胎儿516例,分别运用核型分析技术和SNP array技术...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 array)技术联合核型分析在颈项透明层(NT)增厚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因NT增厚而行羊膜穿刺术的胎儿516例,分别运用核型分析技术和SNP array技术对胎儿羊水细胞进行检测,分析胎儿染色体异常情况;根据NT值分成4组:2.5~2.9 mm组183例、3.0~3.9 mm组261例、4.0~4.9 mm组46例和≥5 mm组26例;根据是否合并其他异常指征包括高龄、超声异常、血清学异常和不良妊娠史等,分为合并其他异常指征组156例和单纯NT增厚组360例。结果在516例NT增厚胎儿中SNP array技术检出致病性染色体异常70例(13.57%);核型分析组为10.66%(55/516),与SNP array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8,P=0.152)。2.5~2.9 mm组染色体异常7.10%、3.0~3.9 mm组13.79%、4.0~4.9 mm组23.91%、≥5 mm组38.46%,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72,P=0.000)。合并其他异常指征组染色体异常25.64%,而单纯NT增厚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805,P=0.000)。结论当NT厚度增加或合并其他异常指征时,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增加。采用SNP array技术联合核型分析的检测模式,可以提高异常染色体的检出率。推荐将3.5 mm和3.0 mm作为单纯NT增厚和NT增厚合并其他异常指征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的截断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 核型分析 颈项透明层增厚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和TOPSIS模型预测与评价我国妇幼保健机构综合效益
9
作者 张彬 张龙秀 唐智国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4年第7期1511-1515,共5页
目的 探索我国妇幼保健机构综合效益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关键影响因素。方法 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选取妇幼保健机构2008-2022年基础配置、服务数量和服务效率3个维度指标数据,采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 目的 探索我国妇幼保健机构综合效益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关键影响因素。方法 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选取妇幼保健机构2008-2022年基础配置、服务数量和服务效率3个维度指标数据,采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和优劣解距离法模型(TOPSIS)对2008-2027年度我国妇幼保健机构综合效益进行预测与评价,并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探索关键影响因素。结果 2008-2022年度和预测的2023-2027年度相对接近度C值逐年升高,人员数、卫生技术人员、病床周转次数3个指标解释相对接近度C值的99.9%变化原因。结论 人员数、卫生技术人员和病床周转次数是妇幼保健机构综合效益水平影响的关键因素,“十四五”期间妇幼保健机构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和服务效率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劣解距离法模型 妇幼保健 综合效益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预测分析
原文传递
AMH水平对波塞冬3组患者IVF/ICSI-ET助孕结局的早期预测价值
10
作者 唐志霞 李娟 +3 位作者 何晶晶 张影 宣恒华 洪名云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5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对波塞冬3组患者体外受精/卵泡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助孕结局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合肥市妇幼保健院2021...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对波塞冬3组患者体外受精/卵泡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助孕结局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合肥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3月至2024年1月行IVF/ICSI-ET助孕的波塞冬3组不孕症患者共计226个周期的相关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波塞冬3组患者的IVF/ICSI-ET助孕结局的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AMH预测IVF/ICSI-ET助孕结局的最佳截断值。根据AMH截断值分为两组:A组(AMH≤0.31 ng/mL)61个周期,B组(AMH>0.31 ng/mL)165个周期,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AFC、基础FSH和AMH是影响波塞冬3组患者IVF/ICSIET助孕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AMH是波塞冬3组不孕症患者IVF/ICSIET助孕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AMH预测波塞冬3组IVF/ICSI-ET助孕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4,最佳截断值为0.31 ng/mL,灵敏度83.50%、特异度51.50%。A组周期取消率、优质胚胎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低于B组,着床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MH水平对波塞冬3组不孕症患者早期预测IVF/ICSI-ET助孕结局有一定的临床意义,AMH水平降低并不影响胚胎质量以及后期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波塞冬标准 妊娠结局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原文传递
基于TOPSIS模型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评价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彬 张龙秀 +2 位作者 王瑞 曹武军 刘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14期2672-2677,共6页
目的评价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对策与建议,为妇幼事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TOPSIS方法对2011—2020年度安徽省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进行评价,从基础配置、服务数量和服务效率三个维度选取指标,应用... 目的评价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对策与建议,为妇幼事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TOPSIS方法对2011—2020年度安徽省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进行评价,从基础配置、服务数量和服务效率三个维度选取指标,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探寻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2020年相对接近度C值0.719最高,服务能力最高,2011年相对接近度C值0.206最低,服务能力最低,主要影响因素是卫生技术人员和出院人次。结论TOPSIS方法简单实用,安徽省妇幼保健机构整体服务效益逐年增高,服务效率有较大上升空间,卫生主管部门应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SIS模型 妇幼保健 服务能力 评价分析
原文传递
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12
作者 万忠桂 洪名云 +1 位作者 唐志霞 禹莉 《预防医学》 2025年第3期316-320,324,共6页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3年11月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ET治疗、游离甲状腺素正常和TSH在0.3~<10 mIU/L范围...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3年11月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ET治疗、游离甲状腺素正常和TSH在0.3~<10 mIU/L范围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TSH水平分为0.3~<2.5 mIU/L、2.5~4 mIU/L和>4~<10 mIU/L 3组;游离甲状腺素和TSH均正常,按TPOAb水平分为TPOAb阳性组和TPOAb阴性组;比较不同TSH分组、TPOAb分组患者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自然流产率。结果纳入3876例IVF-ET患者,其中新鲜周期患者830例,复苏周期患者3046例。新鲜周期患者中,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自然流产率分别为59.16%、52.77%和19.41%;不同TSH分组患者,TPOAb阳性和阴性患者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自然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苏周期患者中,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自然流产率分别为55.52%、46.98%和20.27%;不同TSH分组患者,TPOAb阳性和阴性患者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自然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2020—2022年接受IVF-ET治疗顺利分娩且TSH为>4~<10 mIU/L的150例患者,暂未发现子代智力发育问题或智力发育障碍倾向。结论游离甲状腺素处于正常范围情况下,本研究未发现TSH水平轻度升高和单纯TPOAb阳性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安徽地区新生儿非综合征耳聋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13
作者 蔡昭方 李景然 王森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05-0008,共4页
运用荧光PCR法分析常见的非综合征耳聋基因在安徽地区新生儿中的携带分布情况。方法 本单位在2021年04月 到 2023年04月 时间段内出生的12151例新生儿为研究 对象,出生3天后取他们的足跟血为样本,应用 荧光PCR法检测3个常见耳聋致病基... 运用荧光PCR法分析常见的非综合征耳聋基因在安徽地区新生儿中的携带分布情况。方法 本单位在2021年04月 到 2023年04月 时间段内出生的12151例新生儿为研究 对象,出生3天后取他们的足跟血为样本,应用 荧光PCR法检测3个常见耳聋致病基因10个不同的突变位点,包括GJB2基因(c.235delC、c.299_300delAT、c.176_191del16和c.512insAACG)、SLC26A4 基因(c.IVS7-2A > G、c.2168A > G、c.1229C > T和c.1174A > T)和线粒体12SrRNA基因(m.1494C > T和m.1555 A > G)。结果 12151例的新生儿中总共检测出543例耳聋 基因位点 突变(4.47%)。GJB2基因 突变的检出率为2.81%(341例)、SLC26A4基因突变的检出率为1.41%(171例)、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的检出率为0.22%(27例)和双基因位点突变的检出率为0.033%(4例)。结论 安徽地区新生儿非综合征耳聋基因位点突变以GJB2和SLC26A4基因为最常见,耳聋 基因 检测为新生儿 耳聋 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甚至是临床咨询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可以有效地避免或降低耳聋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PCR法 新生儿 耳聋基因 安徽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李慧云 金永梅 +2 位作者 李欣玲 纪芳 蒋晓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孕24-28周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产检的孕妇为调查人群,经糖耐量实验诊断为GDM的孕妇701例为研究对象,检测GDM孕妇孕中期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孕24-28周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产检的孕妇为调查人群,经糖耐量实验诊断为GDM的孕妇701例为研究对象,检测GDM孕妇孕中期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孕晚期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记录孕妇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孕期检查资料以及妊娠结局。根据妊娠结局是否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未足月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分为非不良妊娠结局组578例和不良妊娠结局组123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DM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结果 ①非不良妊娠结局组孕前BMI、Hcy、OGTT三点血糖及HbA1c均低于不良妊娠结局组,孕中期25(OH)D水平高于不良妊娠结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孕前BMI、25(OH)D、体重增长、1-h?PG及HbA1c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③ROC分析结果表示孕前BMI、孕中期25(OH)D、1-h PG及HbA1c单独预测GDM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8、0.657、0.668及0.638,均低于预测模型的0.756。结论 孕前高BMI,孕中期25(OH)D低水平,孕期体重增长过多、1-h PG及HbA1c高水平的GDM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不良妊娠结局 影响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 25羟基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发展趋势预测与分析
15
作者 张彬 张龙秀 +1 位作者 程龙慧 刘辉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3年第6期436-440,452,共6页
目的 构建我国农村孕产妇死亡率(MMR)、婴儿死亡率(IMR)、新生儿死亡率(NMR)和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发展趋势预测模型,预测2021—2025年4个指标数据变化趋势。方法 基于灰色GM(1,1)预测模型,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中国统计... 目的 构建我国农村孕产妇死亡率(MMR)、婴儿死亡率(IMR)、新生儿死亡率(NMR)和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发展趋势预测模型,预测2021—2025年4个指标数据变化趋势。方法 基于灰色GM(1,1)预测模型,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2010-2020年的数据预测2021-2025年我国农村MMR、IMR、NMR和U5MR。结果 我国农村孕产妇死亡率预测模型:x~((1))(t+1)=641.263e~(-0.0411t)+671.363,预测值分别为17.12/10万、16.43/10万、15.77/10万、15.14/10万、14.53/10万;婴儿死亡率预测模型:x~((1))(t+1)=-891.963e~(-0.035t)+898.063预测值分别为4.97‰、4.25‰、3.56‰、2.88‰、2.23‰;新生儿死亡率预测模型:x~((1))(t+1)=-100.323e~(-0.0956t)+110.323,预测值分别为3.52‰、3.2‰、2.91‰、2.64‰、2.40‰。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预测模型:x~((1))(t+1)=-228.606e~(-0.0827t)+248.606预测值分别为7.94‰、7.31‰、6.73‰、6.2‰、5.70‰.结论 运用GM(1,1)模型进行拟合和预测效果较好,2021-2025年我国农村MMR、IMR、NMR、U5MR的预测结果呈逐年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GM(1 1)模型 孕产妇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率 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预测 农村卫生
原文传递
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服务能力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
16
作者 张彬 张龙秀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5年第1期238-242,共5页
目的对2012—2021年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并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从2013—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6—2017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和2018—2022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选择9个评... 目的对2012—2021年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并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从2013—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6—2017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和2018—2022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选择9个评价指标,基于熵权TOPSIS法、RSR法和二者模糊联合法,从基础配置、服务数量、服务效率三个维度,综合评价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并应用逐步回归法探索主要影响因素。结果2012—2021年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1年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最好,2012、2013和2014年妇幼保健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较差,卫生总费用和病床使用率可以解释相对接近度C的100%变化原因。结论2012—2021年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其主要影响维度指标是基础配置,主要影响指标是卫生总费用的投入和病床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TOPSIS法 RSR法 保健机构 服务能力 逐步回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