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探析——以安徽三联学院为例 |
胡琼
|
《知识经济》
|
2020 |
0 |
|
2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教育的实践进路 |
余晖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3
|
短视频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路径探析 |
余晖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24 |
1
|
|
4
|
民办高校“3+1+1”式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探索——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概论”课程为例 |
鞠芳
|
《品位·经典》
|
2024 |
0 |
|
5
|
城市工业遗产治理的空间逻辑解构——以“合柴1972”为例 |
蔡良辰
沈雪梅
|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6
|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育研究 |
刘芳
李明
|
《文山学院学报》
|
2024 |
1
|
|
7
|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育人路径探究 |
詹小溪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4 |
0 |
|
8
|
数字经济赋能劳动关系治理现代化问题研究 |
朱颖
陈凤
|
《新丝路》
|
2024 |
0 |
|
9
|
儒家的人格理想与时代新人的培育研究 |
肖玲
|
《品位·经典》
|
2024 |
0 |
|
10
|
“大思政”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网格化建设路径探析 |
柴光颖
|
《品位·经典》
|
2024 |
0 |
|
11
|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研究——基于跨学科视野 |
张全福
|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2 |
4
|
|
12
|
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理论特征与育人逻辑 |
张全福
|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
2022 |
4
|
|
13
|
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观的哲学思维及其价值意蕴 |
张全福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1
|
|
14
|
立德·求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发展逻辑及制度诉求 |
刘江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2
|
|
15
|
日本人口老龄化特征及社会高龄化风险探讨 |
杨贤芳
|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19 |
2
|
|
16
|
城乡结合部复合型校车供给模式研究 |
李海洋
董少林
|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21 |
1
|
|
17
|
习近平历史观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深度融合研究 |
刘江
|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
2020 |
1
|
|
18
|
职业教育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逻辑、梗阻及疏解路径 |
刘芬平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4
|
|
19
|
基于“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 |
蔡良辰
|
《皖西学院学报》
|
2023 |
5
|
|
20
|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构建路径 |
余晖
|
《黑河学院学报》
|
202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