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处方点评及临床用药干预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忻晓晶 欧阳慧子 李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36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处方点评及临床用药干预结果,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门诊中药处方共11142张,对中药饮片处方以及并用的中成药、西药处方进行点评,对其... 目的分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处方点评及临床用药干预结果,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门诊中药处方共11142张,对中药饮片处方以及并用的中成药、西药处方进行点评,对其用药的合理性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在11142张处方中,不合理中药处方152张,主要问题前3名依次表现为特殊煎煮药物未标注、药食同源、超味数处方,且各个不合理用药处方数呈逐月下降趋势。对中药处方进行干预后,处方合格率呈逐月上升趋势。结论本院中药处方存在一些问题,经过临床药师的点评后及时反馈,问题处方呈逐月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处方点评 临床药师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高英杰 董改英 《抗感染药学》 2013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分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度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药物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销售比例为4.95%,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用药频度和销售金额排... 目的:分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度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药物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销售比例为4.95%,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用药频度和销售金额排序中均占有重要地位。结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卫生部的要求,仍需加强管理或行政干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用药频度 销售金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激发公立医院党支部组织活力的实践与探索——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
3
作者 孙凡舒 《区域治理》 2021年第33期135-136,共2页
本文以“十四五”时期为视阈,基于“1234”工作思路,即围绕“1个主题”,突出“2个重点”,抓好“3个融合”,结合“4点启示”,展示公立医院党建新成效,探索激发公立医院党支部组织活力新方法,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 本文以“十四五”时期为视阈,基于“1234”工作思路,即围绕“1个主题”,突出“2个重点”,抓好“3个融合”,结合“4点启示”,展示公立医院党建新成效,探索激发公立医院党支部组织活力新方法,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十四五 党支部 组织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秩芳华,针耀未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70周年
4
作者 王金贵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89-91,共3页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于1954年,这所“津门第一家”医院的发展历程,不仅是天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缩影,更是中国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针灸是医院独树一帜的核心特色,其精湛技艺与卓越疗效,在医院的发展历...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于1954年,这所“津门第一家”医院的发展历程,不仅是天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缩影,更是中国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针灸是医院独树一帜的核心特色,其精湛技艺与卓越疗效,在医院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关键作用。历经七秩春秋,针灸学科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前行,不仅在国内树立了行业标杆,更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值此建院7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回顾往昔峥嵘岁月,致敬为中医药事业默默奉献的先驱与同仁。同时,展望未来,继续书写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辉煌,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医学 中国传统 中医医院
原文传递
2018—2020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配方颗粒应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磊 陈鹏 +1 位作者 王玉龙 柴士伟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1期2418-2423,共6页
目的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中药配方颗粒应用规律,保障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分析2018—2020年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情况。结果医院中药配方颗粒2018—202... 目的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中药配方颗粒应用规律,保障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分析2018—2020年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情况。结果医院中药配方颗粒2018—2020年总体应用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销售量和销售额排名前15名的品种相对固定,补虚药的用量最高,这与医院就诊患者特点相符;中药配方颗粒在各月的应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结论中药配方颗粒目前已成为医院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作为饮片应用的重要补充形式,对其进行合理利用,能够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 应用情况 销售量 销售金额 补虚药
原文传递
2019-2020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活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磊 陈鹏 +2 位作者 臧滨 王玉龙 柴士伟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2年第3期622-626,共5页
目的 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2020年活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和Excel软件统计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活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结果2020年天津中医药... 目的 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2020年活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和Excel软件统计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活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结果2020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活血类中药注射剂应用较2019年整体下降20.68%,但占中成药总体金额的比例基本持平;活血类中药注射剂2019年和2020年销售金额与使用频度最高的品种固定,均为注射用血栓通(冻干);2020年活血类中药注射剂的平均日费用整体下降,并且同步性更加合理;活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受到了新冠疫情的一定冲击,但医疗政策对活血类中药注射剂应用的影响更大。结论 活血类中药注射剂是医院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相对合理,继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能够保证其在临床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类中药注射剂 使用情况 合理用药 注射用血栓通 新冠疫情
原文传递
2017—2019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岛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佳 王磊 +1 位作者 杨萍 王斌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8期1714-1718,共5页
目的分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岛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提取2017—2019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岛素类药物的销售金额、使用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 目的分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岛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提取2017—2019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岛素类药物的销售金额、使用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17—2019年共有11种胰岛素类药物供临床使用,销售金额和构成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的销售金额及构成比连续3年居第1位,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次之。胰岛素类各品种的金额和DDDs排序无显著波动,排名基本稳定,只有地特胰岛素的上升幅度较大。除胰岛素注射液和地特胰岛素注射液外,其余品种的DDC值均逐年小幅下降。除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外,其余品种的B/A比值均接近1.00。结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岛素类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基本合理,个别增长速度过快品种需密切关注,确保临床用药规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类药物 用药金额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排序比
原文传递
2014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8
作者 徐克明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8期1011-1017,共7页
目的分析2014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总结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每月门急诊及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处方,对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使用科室、应用情况及不合理使用问... 目的分析2014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总结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每月门急诊及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处方,对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使用科室、应用情况及不合理使用问题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门急诊、住院病区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分别占总用药金额的1.8%、9.4%;抗菌药物的使用患者较普遍,门急诊主要集中于儿科、急症科和妇科,住院病区主要集中于儿科和肿瘤科;从全院整体上看,本年度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最高的均为二线抗菌药物;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多集中在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新型三唑类等。另外,处方不合理的原因有所开药物的适应症与病情不符、给药方法和剂量不当、用药疗程和药物联用不合理等。结论结合门急诊及住院病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针对性地加强医师抗菌药物的培训和合理使用,加强管理,建立奖罚制度,优化筛选抗菌药物的品种,以找出更好更充分的利用药物有效率的措施,从而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处方分析 点评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除痛科简介
9
作者 杨金利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8年第3期239-240,F0004,共3页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在国内外闻名遐迩。全院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定编病床1300张,日均住院患者保持在1500人次以上,年门诊量148万人次。共有35个临床、技术...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在国内外闻名遐迩。全院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定编病床1300张,日均住院患者保持在1500人次以上,年门诊量148万人次。共有35个临床、技术科室,设有106个专病门诊,历任院领导石学敏院士、张柏礼院士、韩景献教授、于铁成教授等均为国际知名专家。李仲廉教授为该院除痛科特聘专家,守期会诊解决疑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附属医院 中医药大学 天津 麻醉 三级甲等医院 临床研究 住院患者 专病门诊
原文传递
2018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鹏 吴溪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7期2209-2212,共4页
目的分析2018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对2018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销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 目的分析2018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对2018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销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B/A)进行统计。结果α-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的销售金额占所有口服降糖药的49.84%,排名第1位。双胍类药物的年销售总量居第1位。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2 mg)、阿卡波糖片(进口)、格列喹酮片、伏格列波糖片为DDDs排名前5的药品。阿卡波糖片的DDC明显高于其他降糖药。双胍类药物的B/A均高于1.00,伏格列波糖片、格列齐特缓释片、盐酸吡格列酮分散片、磷酸西格列汀片的B/A均为1.00,餐时血糖调节剂的B/A均低于1.00。结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仍需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降糖药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排序比
原文传递
中医综合医院人才培养规划的再思考——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志国 王意喆 赵菁莉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年第6期123-125,共3页
文章依据国家关于促进中医药诊疗健康服务发展的重大部署,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针对中医药诊疗健康服务与人才规划的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对“十四五”中医类综合性医院的人才培养与规划进行再思考,通过在引育高层次人才、... 文章依据国家关于促进中医药诊疗健康服务发展的重大部署,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针对中医药诊疗健康服务与人才规划的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对“十四五”中医类综合性医院的人才培养与规划进行再思考,通过在引育高层次人才、培养青年英才、提升临床能力、提升科研能力、提升教学能力与建设管理队伍等方面发力,做好推动人才队伍发展的培养设计;通过健全职称评定、薪酬分配、考核评价与人才服务等方面机制,完善促进中医药人才发展的机制设计;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强化目标导向,健全促进中医药人才发展的保障设计。从而打造一支规模适宜、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引导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胸怀祖国、服务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综合医院 人才培养规划 中医药管理
原文传递
我国引进老化鼠第一人——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韩景献教授
12
作者 苏晓华 《天津档案》 2006年第6期53-54,共2页
韩景献是我国著名中医专家。他是卫生部授予的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天津市政府授衔的实验针灸学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他从事针灸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 韩景献是我国著名中医专家。他是卫生部授予的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天津市政府授衔的实验针灸学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他从事针灸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屡屡救起危重病人于沉疴。他医术精湛,科研硕果累累,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大学 附属医院 天津 教授 院长 第一人 中青年专家 老化 引进 科研工作
原文传递
天津市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护士中医护理技术知识掌握及应用现状
13
作者 董丽 孙雨晴 谷晓玲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5年第1期136-139,共4页
目的了解天津市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护士中医护理技术知识掌握现状及护士对中医护理技术的培训需求。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天津市3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143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护士的中医护理技术基本知识掌握情... 目的了解天津市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护士中医护理技术知识掌握现状及护士对中医护理技术的培训需求。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天津市3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143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护士的中医护理技术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平均得分为(3.89±1.02)分;中医护理技术自评得分中,理论知识平均得分为(4.11±1.63)分,操作内容平均得分为(4.35±1.27)分;中医护理技术辨证施护的平均得分为(3.28±1.63)分;18项中医护理技术中,临床每周应用频次>50次的前5项操作分别为是耳穴贴压(496人)、穴位敷贴(400人)、中药湿热敷(296人)、中药离子导入(258人)、中药热熨敷(212人)。结论天津市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护士的中医护理技术知识掌握水平为中等,且辨证施护能力有待提高,应重视对中医医院护士的中医护理能力的培训,提高其中医护理技术知识掌握水平和辨证施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知识掌握 辨证施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安成飞 陈英英 +5 位作者 宁静 李华南 张玮 包安 刘书芹 谭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81-185,共5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临床常见功能性胃肠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不易治愈、病情反复等特点。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等范畴,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常见肝郁脾虚证。本文归纳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相关文... 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临床常见功能性胃肠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不易治愈、病情反复等特点。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等范畴,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常见肝郁脾虚证。本文归纳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相关文献,针对临床应用、疗效特点、作用机制等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分析发现,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在改善患者消化症状同时,还可改善其焦虑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质量,具有整体调节、辨证施治、改善体质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胃动力异常、脑肠互动异常及免疫炎症反应等多途径、多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脾虚 疗效 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天士络病理论探讨中医药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15
作者 赵京 邢海涛 赵菁莉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是目前最常见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之一,目前临床尚无系统治疗方案。文章以叶天士络病理论为基础,通过梳理《临证指南医案》的相关医案,基于“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针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病因病机...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是目前最常见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之一,目前临床尚无系统治疗方案。文章以叶天士络病理论为基础,通过梳理《临证指南医案》的相关医案,基于“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针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病因病机和疾病特点,从虚、瘀着手,谈及了补虚通络、辛畅通络、虫蚁剃络等方法,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叶天士 络病理论 络脉 中医药
原文传递
近10年中医药类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及思考
16
作者 王家莹 赵翼 +10 位作者 段茹 刘金婷 吴云 张继胜 项雪梅 顾逸飞 田雨 曹雅雯 李彬 王贤良 毛静远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7-68,共12页
目的 了解近10年中医药类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发表情况。方法 检索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PubMed、 Web of Knowledge、CNKI、SinoMed、WanFang Data、VIP数据库及Cochrane Register、PROSPERO注册平台,纳入2015年... 目的 了解近10年中医药类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发表情况。方法 检索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PubMed、 Web of Knowledge、CNKI、SinoMed、WanFang Data、VIP数据库及Cochrane Register、PROSPERO注册平台,纳入2015年1月—2024年12月发表的中医药类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筛选文献并对机构、国家、期刊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清洗后,分析文献发表的年代趋势、高频病种、高频期刊、高频院校及高被引文献等。结果 纳入文献11 174篇,涉及作者56 656人次,来源于44个国家的1 422个机构,涉及1 300种期刊及1 070个病种。发文量排名前5位的机构分别为北京中医药大学(954篇)、广州中医药大学(928篇)、中国中医科学院(537篇)、天津中医药大学(460篇)和成都中医药大学(393篇);国外院校发文量较大者集中于韩国、伊朗和澳大利亚。发文量最大的中文期刊和英文期刊分别为《中医临床研究》(332篇)和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311篇)。单人成文有282篇涉及271位作者。单篇文献最高被引323次。研究数量前3位的病种为糖尿病(267篇,2.39%)、心绞痛(214篇,1.92%)和骨关节炎(210篇,1.88%)。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针灸(1265篇,11.32%)、耳穴疗法(101篇,0.90%)和太极拳(98篇,0.88%)等报道最多;单一药物干预方面,雷公藤片(76篇,0.68%)和丹红注射液(54篇,0.48%)的研究量较大。结论 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广泛,发表文献保持增长态势,目前已涌现出一批活跃的学术团队、机构和期刊。近10年中文中医药类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糖尿病、心绞痛和骨关节炎等慢性病领域证据较多,英文对针灸等非药物疗法的研究报道较多,也出现了一些高被引文献,但仍存在研究透明度和方法学标准化等问题,今后可建立透明化和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循证研究的可靠性、准确性和传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文献计量学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分析
17
作者 吴剑桐 王晓宇 +4 位作者 苏楷涵 张石英 李华南 王建伍 王金贵 《天津中医药》 2025年第1期52-61,共10页
[目的]整理中医药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结局指标,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为其临床试验设计及构建核心结局指标集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 [目的]整理中医药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结局指标,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为其临床试验设计及构建核心结局指标集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医药治疗ASD的RCTs文献,通过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汇总结局指标及其测量工具并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共纳入72项研究,总样本量为5207例,单项研究样本量为18~169例,治疗周期为30 d~10个月;12项研究报告了ASD的中医辨证分型,64项研究报告了ASD的西医诊断标准,17项研究报告了中医诊断标准;有41项研究进行了疗效评价,共使用了13种有效率测量工具。所有研究一共涉及54个结局指标,归类进入8个指标域:临床有效率1项;中医病证类1项;症状/体征类共有35项;理化检测类13项,生活质量类3项,安全性事件类1项,远期预后和经济学评估未评估。单项RCT报告指标最少有1个,最多达8个,所有54个结局指标共应用259次,结局指标应用最多的是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评分(CARS),共计50次,其次是孤独症行为量表评分(ABC)共报道了45次,临床有效率指标共报道了41次。[结论]中医药治疗ASD的RCTs结局指标应用现状在临床研究中存在着试验设计方法学的不足,结局指标数量、选择的差异性大、疗效指标设计要素多,忽视不良结局指标、中医药特色指标不足等问题。研究者在遴选结局指标时,应对各种量表和临床疗效参考标准的质量及其适用性进行合理评估,注重中医病证特点,并选用权威可靠工具,助力构建中医药治疗ASD的核心指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中医药 随机对照试验 中医药核心指标集 结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工作中的融入式教学——以天津市名中医曹式丽教授学术传承教学为例
18
作者 窦一田 尚懿纯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5期4-6,共3页
名老中医特色学术传承是当前推动相关领域中医药学术体系发展的重要途径。传承过程中的“融入式教学”对提升中医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天津市名中医曹式丽教授学术传承过程中的融入式教学为例,分别从价值塑造、知识传... 名老中医特色学术传承是当前推动相关领域中医药学术体系发展的重要途径。传承过程中的“融入式教学”对提升中医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天津市名中医曹式丽教授学术传承过程中的融入式教学为例,分别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等多层次予以初步探讨,以期为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过程中的教学创新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入式教学 名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传承 曹式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临床试验注册现况分析
19
作者 葛昭 任思霖 +3 位作者 周梦雪 李默涵 宁旭瑾 王贤良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3期64-68,共5页
目的梳理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临床试验注册现况,分析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及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建库至2024年1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相关临床... 目的梳理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临床试验注册现况,分析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及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建库至2024年1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相关临床试验,采用Excel2019提取并分析纳入临床试验的一般特征(时间、地区、经费来源)、设计类型、干预方案及结局指标。结果纳入注册临床试验17项,其中预注册16项。注册单位来自全国5个省份,涉及17家注册机构,分布最多地区为上海(6项,35.29%)和北京(5项,29.41%);研究类型以干预性研究为主,研究设计多为随机平行对照研究(16项,94.12%);共报告了8种干预措施,包括中成药、中药汤剂、中药静脉制剂、针灸等;共涉及143个结局指标,包括冠状动脉微循环、临床疗效、症状与体征、中医证候、生活质量、运动耐量、心功能、理化检测、安全性、药物经济学评价10个一级指标。结论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临床试验的注册逐渐受到研究者重视,但整体数量仍偏少,目前研究在研究设计及指标选择方面尚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 微血管性心绞痛 无复流 慢血流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 中医药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通因通用理论探讨肠癌术后腹泻的中医药治疗
20
作者 黄惠鑫 王丽娟 +1 位作者 刘家宇 方文岩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4期72-74,共3页
腹泻是结直肠癌手术后常见的长期并发症。肠癌术后腹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现有的现代医学疗法并不能有效、安全地解决这一问题。全国第三批优秀临床中医人才方文岩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以《黄帝内经》“通因通用”理论为依据,总结... 腹泻是结直肠癌手术后常见的长期并发症。肠癌术后腹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现有的现代医学疗法并不能有效、安全地解决这一问题。全国第三批优秀临床中医人才方文岩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以《黄帝内经》“通因通用”理论为依据,总结出肠癌术后腹泻核心病因病机为脾气亏虚、气滞血瘀,以理气活血健脾通腑为治疗大法,方选大柴胡汤、大黄牡丹皮汤加减,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满意效果。此文旨在详细阐述方文岩教授通因通用治疗肠癌术后腹泻的理论依据及临证经验,并附验案2则加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因通用 肠癌术后腹泻 经方 名医经验 方文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