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修复知识宣教对总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纪长宝 李文娟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4年第1期37-37,56,共2页
关键词 口腔修复 知识宣教 义齿修复 治疗 健康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化护理在口腔修复感染预防中的成效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惠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2期176-178,182,共4页
目的分析探究系统化护理在口腔修复感染预防中的成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常规组,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探究系统化护理在口腔修复感染预防中的成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常规组,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感染预防评分。结果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为0;常规组其感染发生率为8.00%。对比两组数据,研究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常规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诊疗环境、护理态度、护理效果的评分分别为(92.00±2.03)分、(90.25±3.30)分、(90.25±3.00)分,高于常规组患者的(80.25±2.00)分、(81.00±2.23)分、(79.85±2.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研究组患者感染预防评分为(78.46±2.54)分,常规组患者感染预防评分为(78.35±2.3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研究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后感染预防评分为(96.36±2.75)分,常规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后感染预防评分为(84.21±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感染预防中接受系统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护理满意度及感染预防评分,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修复科 医院修复 感染预防 系统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性修复用于口腔美学修复中的效果评价
3
作者 王艳红 刘帆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7期79-81,共3页
目的 探究过渡性修复用于口腔美学修复中的效果。方法 86例(102颗患牙)进行口腔美学修复治疗的患者,以Excel随机数字表分为参照组(43例, 53颗患牙)与研究组(43例, 49颗患牙)。参照组予以常规修复治疗,研究组予以过渡性修复治疗。对比两... 目的 探究过渡性修复用于口腔美学修复中的效果。方法 86例(102颗患牙)进行口腔美学修复治疗的患者,以Excel随机数字表分为参照组(43例, 53颗患牙)与研究组(43例, 49颗患牙)。参照组予以常规修复治疗,研究组予以过渡性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满意度、修复牙齿的生物学及生物力学功能。结果 研究组患者修复优良率为95.3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5.92%,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修复牙齿的牙髓活力(91.97±5.27)%高于参照组的(83.02±5.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修复牙齿的生物力学功能异常发生率2.04%(1/49)低于参照组的16.98%(9/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美学修复中采用过渡性修复方法能够提升修复效果、患者满意度,并能够保持良好生物学及生物力学功能,建议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性修复 口腔美学修复 修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口腔扫描系统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小冬 陈济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1-615,共5页
随着口腔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数字化诊疗已经成为一种新型诊疗模式。数字化口腔扫描作为获取口内软硬组织形态信息数据的方式,是数字化诊疗的首要步骤,其扫描精度直接影响修复体的质量。本文对数字化口腔扫描系统的工作原理... 随着口腔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数字化诊疗已经成为一种新型诊疗模式。数字化口腔扫描作为获取口内软硬组织形态信息数据的方式,是数字化诊疗的首要步骤,其扫描精度直接影响修复体的质量。本文对数字化口腔扫描系统的工作原理、临床操作方式与优势、种类、特点以及精度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口腔医师全面了解数字化口腔扫描系统,推动口腔临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印模 口内扫描 精度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瓷贴面修复的临床效果评估 被引量:13
5
作者 陆轩 陈小冬 +1 位作者 邢文忠 李振春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评价全瓷贴面修复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完成修复1~8年的25例患者133个贴面进行复查,对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边缘染色、继发龋、颜色匹配、解剖形态、牙髓活力、隐裂、折断和脱落9项指标进行评估。以绝对失败贴面数来描述存留率,用绝... 目的评价全瓷贴面修复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完成修复1~8年的25例患者133个贴面进行复查,对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边缘染色、继发龋、颜色匹配、解剖形态、牙髓活力、隐裂、折断和脱落9项指标进行评估。以绝对失败贴面数来描述存留率,用绝对失败和相对失败的贴面总数来描述成功率,寿命表法计算全瓷贴面1~8年的存留率和成功率。结果全瓷贴面1~8年存留率分别为100.0%、99.2%、97.6%、96.7%、94.7%、93.2%、89.3%和89.3%,1~8年成功率分别为100.0%、98.5%、96.1%、94.4%、90.5%、84.5%、80.9%和80.9%。结论全瓷贴面近期和远期的修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瓷贴面 存留率 成功率 临床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瓷贴面厚度对修复体颜色匹配性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邢文忠 展康茹 +1 位作者 任大菲 陈小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99-1302,共4页
目的:分析瓷材料厚度变化对瓷贴面修复体颜色匹配性的影响。方法:选用36颗树脂人工牙按临床要求进行贴面牙体预备。制作二硅酸锂热压铸陶瓷贴面(HT和LT瓷块),按修复体中1/3的厚度分为0.50mm、0.75mm和1.00mm组(n=6)。使用树脂粘... 目的:分析瓷材料厚度变化对瓷贴面修复体颜色匹配性的影响。方法:选用36颗树脂人工牙按临床要求进行贴面牙体预备。制作二硅酸锂热压铸陶瓷贴面(HT和LT瓷块),按修复体中1/3的厚度分为0.50mm、0.75mm和1.00mm组(n=6)。使用树脂粘接剂将瓷贴面粘接于预备后的树脂人工牙上。比色仪测量瓷贴面试样颈部、中部和切端区域的色度参数。计算瓷贴面试样与A2色标(Vita Classical比色板)的色差值△E。结果:3种厚度瓷贴面修复体与A2色标的色差值范围2.17~6.60,其中0.75mm和1.0mm组HT瓷贴面试样在颈部和中部与A2色标的色差值小于3.3。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瓷材料厚度和测色部位显著影响瓷贴面试样与A2色标的色差值(P〈0.001)。结论:瓷材料厚度变化影响瓷贴面修复体的颜色参数。随瓷材料厚度增加,LT瓷贴面亮度降低色彩饱和度增加,而HT瓷贴面亮度增加色彩饱和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贴面 树脂粘接剂 树脂牙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修复树脂和直接充填树脂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稳定性评价
7
作者 邢文忠 蒋滔 +2 位作者 张丽丽 陈小冬 王贻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9期830-833,837,共5页
目的:评价间接修复树脂在不同着色溶液、高温水浴中颜色的稳定性,与直接充填树脂比较颜色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用2种间接修复树脂和3种直接充填复合树脂材料,分别制作32个试样,随机分为4组(n=8)。浸泡于去离子水、茶、咖啡和60... 目的:评价间接修复树脂在不同着色溶液、高温水浴中颜色的稳定性,与直接充填树脂比较颜色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用2种间接修复树脂和3种直接充填复合树脂材料,分别制作32个试样,随机分为4组(n=8)。浸泡于去离子水、茶、咖啡和60℃去离子水中7d。测色仪测量试样在基线、1、3、7d的色度参数,并计算色差值。结果:茶溶液造成试样的颜色改变最大(色差值为6.04~8.08)。在咖啡溶液存储后,试样的颜色改变均超过2.0。然而,去离子水和60℃去离子水中,试样的颜色改变小于2.0。结论:茶或咖啡着色溶液能够造成间接修复树脂颜色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 间接修复树脂 复合树脂 色差 颜色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临床设计的ERA附着体义齿修复下颌牙列游离端缺损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晓娜 刘洋 Hong Guan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研究3种不同临床设计ERA附着体义齿修复下颌远中游离端缺损的应力及位移分布。方法:建立ERA附着体义齿修复下颌远中游离端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临床设计分为基本组、支托组和跨弓组。应用有限元法研究在垂直及45°斜向2... 目的:研究3种不同临床设计ERA附着体义齿修复下颌远中游离端缺损的应力及位移分布。方法:建立ERA附着体义齿修复下颌远中游离端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临床设计分为基本组、支托组和跨弓组。应用有限元法研究在垂直及45°斜向2种载荷方向100 N的作用下,基牙及基托下黏膜的应力和位移以及基托的位移情况。结果:2种载荷下3组模型均在远中基牙远中邻面肩台出现应力集中,远中基牙预备体咬合面位移最大,支托组基牙位移最大,分别为14.91μm和63.09μ.m,其次为基本组(9.38μm和50.56μm),跨弓组最小(8.85μm和47.31μm)。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为远中游离端牙列缺损设计基本的ERA附着体义齿更趋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FE) 局部义齿 ERA附着体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竭提取物对牙龈炎大鼠牙周组织修复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艳红 叶明福 刘帆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2-606,共5页
目的:探讨血竭提取物对牙龈炎大鼠牙周组织修复及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kappa B(TLR4/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牙龈炎组及血竭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丝线结扎法建立... 目的:探讨血竭提取物对牙龈炎大鼠牙周组织修复及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kappa B(TLR4/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牙龈炎组及血竭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丝线结扎法建立牙龈炎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血竭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150、300、600 mg·kg^(-1)·d^(-1)血竭提取物灌胃处理(1次/d,连续4周),模型组、对照组大鼠同时间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处理。麻醉处死大鼠,取左侧上颌第二磨牙颌骨组织,以亚甲基蓝染色观察并测定牙槽骨丧失(loss of alveolar bone,ABL)情况;H-E染色观察颌骨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牙周组织(颌骨组织)IL-17、IL-4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牙周组织(颌骨组织)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及TLR4、NF-κB p65蛋白水平。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ABL、颌骨组织中IL-17、IL-4及TLR4、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颌骨组织中BMP-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血竭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ABL、颌骨组织中IL-17、IL-4及TLR4、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颌骨组织中BMP-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血竭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活化,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牙龈炎大鼠牙周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炎 血竭提取物 牙周组织修复 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kappa 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ystaleye分光光度比色仪与比色板在前牙铸瓷修复中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石涛 李振春 陈小冬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比较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和Crystaleye分光光度比色仪选色法在前牙铸瓷修复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和Crystaleye分光光度比色仪分别对235例前牙牙体缺损选择铸瓷全冠修复的病例进行比色。修复后,用C... 目的:比较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和Crystaleye分光光度比色仪选色法在前牙铸瓷修复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和Crystaleye分光光度比色仪分别对235例前牙牙体缺损选择铸瓷全冠修复的病例进行比色。修复后,用Crystaleye分光光度比色仪对各组修复体和比色参照的天然牙进行测色,计算每组修复体与天然牙的总色差(△E)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与试验组(Crystaleye分光光度比色仪)的△E分别为(4.58±0.45)NBS和(1.25±0.68)NB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医、患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ystaleye分光光度比色仪与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相比可以为铸瓷全冠修复体提供更佳的比色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staleye电脑比色仪 比色板 满意度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入式种植修复10年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贺平 冯瑜 +2 位作者 李冀寅 吴晓乐 陈小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通过对潜入式种植修复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估潜入式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和种植体存留率,总结口腔种植中各种骨增量技术的远期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8年1月于我院种植科进行潜入式种植修复病例,按... 目的:通过对潜入式种植修复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估潜入式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和种植体存留率,总结口腔种植中各种骨增量技术的远期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8年1月于我院种植科进行潜入式种植修复病例,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893例患者1776枚种植体。对于未来院复诊的患者电话回访或邮寄X线片进行调查研究。结果:467例患者865枚种植体通过门诊复诊或电话回访完成调查,占种植体总数的48.70%。根据Wheeler种植体存留率的标准,本组种植体10年存留率为96.65%。结论:潜入式种植修复10年后临床复查患者整体满意度较高,10年存留率达96.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入式种植 回顾性研究 存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秦玉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0期108-110,共3页
目的研究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的效果。方法62例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颌垫式局部可摘义齿,观察组予以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颞下颌关... 目的研究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的效果。方法62例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颌垫式局部可摘义齿,观察组予以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颞下颌关节功能改善状况以及修复1、3、6个月咀嚼效率。结果观察组生理情况良好率、义齿稳定情况良好率、美观性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05、6.613、7.631,P=0.015、0.010、0.006<0.05)。观察组患者修复1、3、6个月咀嚼效率分别为(85.56±6.31)%、(88.87±4.37)%、(93.57±4.15)%,均高于对照组的(79.85±6.31)%、(85.95±5.37)%、(90.54±4.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63、2.348、2.656,P=0.001、0.022、0.010<0.05)。观察组D0率54.84%、颞下颌关节功能改善良好率77.42%高于对照组的29.03%、45.16%,DⅡ率16.13%低于对照组的48.3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39、6.798、7.381,P=0.039、0.009、0.007<0.05)。结论在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修复中予以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能够提高咀嚼效率和修复效果,改善关节下颌功能,该治疗模式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重度磨耗 牙列缺损 咬合重建 固定义齿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扣附着体修复的长期效果观察及并发症防治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莉 刘洋 李德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842-845,共4页
目的:研究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游离端缺失的长期疗效,总结其并发症防治方法。方法:采用太极扣冠外附着体46副,修复牙列游离端缺损病例30例,修复后定期复查,并进行满意度调查,完成5年临床随访,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目前30例患者均... 目的:研究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游离端缺失的长期疗效,总结其并发症防治方法。方法:采用太极扣冠外附着体46副,修复牙列游离端缺损病例30例,修复后定期复查,并进行满意度调查,完成5年临床随访,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目前30例患者均能正常使用义齿,义齿美观舒适性、稳定性和咀嚼功能良好,患者满意率93.3%。并发症主要为固位力减弱需更换阳性垫圈,部分基牙出现龈缘炎,无基牙松动及牙折等失败病例发生。结论:应用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游离端缺损的长期疗效观察满意,但需注意适应证的选择并应按时复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扣附着体 游离端牙列缺损 长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瓷嵌体修复短冠磨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14
作者 石涛 孙婷 +1 位作者 邢文忠 李振春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7年第4期226-228,共3页
目的对铸瓷嵌体修复短冠磨牙牙体缺损效果进行评价,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采取铸瓷嵌体修复的短磨牙139例患者的168颗患牙,应用美国健康协会修正标准,评价其粘接后,修复后3个月、修复后6个月及... 目的对铸瓷嵌体修复短冠磨牙牙体缺损效果进行评价,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采取铸瓷嵌体修复的短磨牙139例患者的168颗患牙,应用美国健康协会修正标准,评价其粘接后,修复后3个月、修复后6个月及修复后12个月时的形态、边缘适合性、颜色、周围龋和磨损程度及折裂情况。结果修复后3个月内有3个嵌体出现裂纹和折裂的情况,进行了重新制作。3~6个月间有1个嵌体脱落。12月内有4颗患牙出现龈缘炎。其余均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在边缘适合性、形态、颜色、周围龋和磨损程度及折裂等性能方面,在戴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较即刻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利用铸瓷嵌体修复短冠磨牙牙体缺损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良好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瓷嵌体 短冠磨牙牙体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对牙体缺损修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济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8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在口腔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口腔牙体缺损修复患者108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4)和B组(n=54),A组采用预成纤维桩进... 目的探讨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在口腔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口腔牙体缺损修复患者108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4)和B组(n=54),A组采用预成纤维桩进行修复,B组采用可塑纤维桩进行修复,观察两组修复效果并分析其咀嚼功能。结果A组修复成功率94.44%,明显较B组79.63%高(P<0.05);两组治疗前咬力和咀嚼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咬力及咀嚼效率均优于B组(P<0.05)。结论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可取得较可塑纤维桩更高修复成功率,又能提高患者咀嚼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牙体缺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冠延长术导板使用后的修复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琼 孙江 邢文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81-685,共5页
目的:评价压膜导板与诊断饰面导板应用于冠延长术后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需行上前牙冠延长术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压膜组采用压膜导板,15例患者、76颗患牙,诊断饰面组采用诊断饰面导板,15例患者、80颗患牙。评价冠延长术后半年、1年... 目的:评价压膜导板与诊断饰面导板应用于冠延长术后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需行上前牙冠延长术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压膜组采用压膜导板,15例患者、76颗患牙,诊断饰面组采用诊断饰面导板,15例患者、80颗患牙。评价冠延长术后半年、1年术区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修复体边缘至龈缘距离、修复体质量及红色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2组的牙周状况均良好,仅有1个位点PD为5mm,出现在术后1年的压膜组邻面,余下位点均≤4mm。术后半年,2组修复体边缘位于龈下1mm到龈上1m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修复体边缘位于龈下2mm到龈上1mm,2组修复体边缘至邻面龈缘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饰面组修复体边缘平龈的位点更多。术后2组修复体在外形准确性、边缘密合性方面均未出现C级,诊断饰面组A级比率均高于压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表面光滑性方面均为A级。术后两组修复体PES评分,压膜组均较诊断饰面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饰面手术导板的精确度较高,术后修复效果较压膜导板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延长术 导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贴面修复体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庞久绅 孙源 邢文忠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1年第4期304-307,共4页
贴面修复设计磨除牙体组织少、美学效果佳,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广泛应用。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与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 CAM)系统的发展,以及可切削瓷材料的不断研发,CAD-CAM工艺制作的... 贴面修复设计磨除牙体组织少、美学效果佳,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广泛应用。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与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 CAM)系统的发展,以及可切削瓷材料的不断研发,CAD-CAM工艺制作的瓷贴面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用于制作贴面的可切削材料主要包括瓷材料和复合材料,不同的材料类型具有各自的化学成分和性能。在CAD-CAM贴面修复体的临床应用中,其边缘适合性、抗折性影响修复的预后;并且,CAD-CAM贴面修复体的美学效果会受到材料的透光性、厚度、基牙及粘接材料颜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对CAD-CAM贴面的材料类型、临床评价和预后效果、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作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M 瓷贴面 瓷材料 复合材料 美学 成功率 口腔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病修复治疗中活动义齿修复和固定义齿修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秀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比较牙周病(PD)修复治疗中采用活动义齿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活动义齿修复,研究组患者实施固定义齿修复。对比两组修复前和修复1年时的龈沟出血指数(SBI... 目的比较牙周病(PD)修复治疗中采用活动义齿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活动义齿修复,研究组患者实施固定义齿修复。对比两组修复前和修复1年时的龈沟出血指数(SBI)、咀嚼效率及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分。结果修复前,研究组SBI为(3.33±0.67),对照组为(3.35±0.63);修复1年时,对照组SBI为(1.63±0.17),研究组为(1.36±0.15)。修复1年时,两组SBI均较修复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1年时,两组OHIP-14评分均较修复前降低,且研究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1年时,两组咀嚼效率均较修复前提高,且研究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D修复中,采用固定义齿修复较之活动义齿修复效果更优,咀嚼功能改善更好,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活动义齿修复 固定义齿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导板辅助种植修复技术对前牙美学区修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旭 孙婷 +2 位作者 王媛媛 吕俏 董海波 《当代医学》 2022年第6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究数字化导板辅助种植修复技术对前牙美学区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于本院接受上前牙种植修复的11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5,63枚种植体)与实验组(n=56,64枚种植体)。对照组采... 目的探究数字化导板辅助种植修复技术对前牙美学区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于本院接受上前牙种植修复的11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5,63枚种植体)与实验组(n=56,64枚种植体)。对照组采用常规种植修复,实验组采用数字化导板辅助种植修复,比较两组修复后种植体位置偏差情况、牙菌斑指数、修复前后美学效果评分及植入后不良反应。结果修复后,实验组种植体位置偏差距离短于对照组,牙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白美学分数及红美学分数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导板辅助种植修复技术可提高植入位置精准度及美学评分,减少牙菌斑产生且植入后安全型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效果评分 种植修复技术 前牙 数字化导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筒冠种植覆盖义齿与Locator式种植覆盖义齿修复上颌无牙颌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俏 张旭 孙婷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年第8期40-42,共3页
上颌无牙颌患者为了增加美观度以及咀嚼能力,大多数会佩戴义齿,但是传统义齿由于易脱落、咀嚼效能差等原因已逐渐被淘汰。种植牙以其特有的优势逐渐被患者认可,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选择种植牙[1,2]。其中套筒冠种植覆盖义齿是一种固定—... 上颌无牙颌患者为了增加美观度以及咀嚼能力,大多数会佩戴义齿,但是传统义齿由于易脱落、咀嚼效能差等原因已逐渐被淘汰。种植牙以其特有的优势逐渐被患者认可,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选择种植牙[1,2]。其中套筒冠种植覆盖义齿是一种固定—活动联合修复体,该方式因其具有适用范围广、固定性好等优点被临床广泛用于牙齿修复中[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覆盖义齿 咀嚼能力 种植牙 套筒冠 牙齿修复 上颌无牙颌 咀嚼效能 临床效果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