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神经外科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金燕 李淑琴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5期18-20,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神经外科麻醉的应用。方法4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静吸复合组20例,全凭静脉麻醉组20例。静吸复合组诱导后给予异丙酚3mg·kg-1·h-1,同时吸入1%~2%的七氟烷维持,全凭静脉... 目的对比研究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神经外科麻醉的应用。方法4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静吸复合组20例,全凭静脉麻醉组20例。静吸复合组诱导后给予异丙酚3mg·kg-1·h-1,同时吸入1%~2%的七氟烷维持,全凭静脉组诱导后给予异丙酚8mg·kg-1·h-1,瑞芬太尼0.25ug·kg-1·min-1持续泵入,根据血压调节,直至手术结束。观察麻醉维持及苏醒、拔管时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记录拔管、苏醒以及清醒时间,苏醒期躁动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全凭静脉麻醉术中血液动力学较平稳,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清醒时间明显短于静吸复合麻醉组,同时苏醒期躁动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结论全凭静脉麻醉较静吸复合麻醉更适合应用于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学 神经外科手术 全凭静脉麻醉 瑞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靶浓度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与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观察 被引量:55
2
作者 国松 姜万维 +2 位作者 郭旭东 秦丹 宋永姣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中实施不同靶浓度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以及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本院腹腔镜切除术的患者共计1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研究分析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中实施不同靶浓度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以及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本院腹腔镜切除术的患者共计1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法,观察组接受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参数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在T1、T2阶段MAP、HR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T4、T5阶段MAP、HR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T2、T5阶段SpO2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中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言语应答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临床上在LC术中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可明显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言语应答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瑞芬太尼 丙泊酚 七氟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性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辅助麻醉和术后复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0
3
作者 高玉峰 汤新 +1 位作者 郭旭东 赵晓红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性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辅助麻醉作用和术后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25~6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地佐辛组(D组)...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性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辅助麻醉作用和术后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25~6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地佐辛组(D组)、酮咯酸组(T组)、地佐辛联合酮咯酸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D组术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T组术前30 min静脉注射酮咯酸30 mg,L组联合使用地佐辛0.1 mg/kg和酮咯酸30 mg,C组注射生理盐水,记录4组患者于预设各时间点[入室(T0)、切皮前(T1)、气腹后(T2)、切胆时(T3)、拔喉罩时(T4)]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比较4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停药至意识恢复的时间)和丙泊酚用量以及各时点(T0、T3、T4)动脉血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和血糖(Glu)的变化;评估4组患者拔管后1、4、8、12 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拔管后相应时间点的镇静Ramsay评分。结果 D组、T组与C组比较,D组丙泊酚用量减少(P<0.05),与L组比较,T组丙泊酚用量较高(P<0.05),D、T两组组间比较,D组丙泊酚用量减少(P<0.05),4组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与T0时比较,T4时L组MAP和HR变化最小(P<0.05),组间D组、T组和C组比较,拔管时MAP和HR波动小(P<0.05),术后1、4、8、12 h时VAS评分较低(P<0.05),D、T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与D组、T组比较,拔管时MAP和HR波动小(P<0.05),术后1、4、8、12 h时VAS评分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4 h的Ramsay评分D组高于C组和T组(P<0.05),L组高于T组(P<0.05);与C组比较,T3、T4时D组、T组Glu浓度以及血浆Cor浓度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降低(P<0.05),与L组比较升高(P<0.05),D、T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预防性使用地佐辛和酮咯酸氨丁三醇辅助麻醉作用时患者应激反应轻,镇痛效果好,有助于减少术后躁动,提高术后复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酮咯酸氨丁三醇 胆囊切除手术 预防性镇痛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观看麻醉相关视频的心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丽红 全虎杰 +1 位作者 段海霞 姜万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2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观看麻醉相关视频的心理干预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5年9月~2016年4月收治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方... 目的探讨术前观看麻醉相关视频的心理干预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5年9月~2016年4月收治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方法,观察组在常规麻醉方法基础上增加术前观看麻醉相关视频的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访视时、麻醉前的焦虑状态。比较麻醉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气腹后30 min(T2)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以及平均动脉(MAP)和心率(HR)。结果术前访视时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对照组患者SAS评分升高,与术前访视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麻醉前SAS评分降低,与术前访视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时刻MAP、HR均升高,T2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T0、T1时间点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T1、T2时间点两组患者IL-2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0、T1、T2各时间点IL-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间点两组患者IL-6均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0、T1、T2各时间点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相关视频的术前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激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相关视频 腹腔镜 手术 应激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对肝功能异常患者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7
5
作者 国松 姜万维 郭旭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4期98-101,121,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对肝功能异常患者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胃肠腹部手术的肝功能异常患者80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选择同期行胃肠腹部手...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对肝功能异常患者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胃肠腹部手术的肝功能异常患者80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选择同期行胃肠腹部手术的无肝功能异常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与A组使用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及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B组使用高剂量右美托咪定及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分别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前(T_0)、气管插管前(T_1)、气管插管后(T_2)、开腹即刻(T_3)、术中40 min(T_4)采集患者动脉血,HPLC法检测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浓度。记录T_1~T_4、术中60 min(T_5)和术中90 min(T_6)血浆丙泊酚靶浓度变化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和A组麻醉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A组麻醉苏醒时间及治疗总时间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T_1~T_4时NE及E浓度均降低,T_3、T_4时B组患者NE和E的浓度显著低于A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6时间内A组血浆丙泊酚靶浓度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患者T_1~T_6血浆丙泊酚靶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中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苏醒期恶心呕吐发生率相同。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可能有效提高麻醉效果,减少患者苏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减轻血流动力学波动,提高患者麻醉苏醒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瑞芬太尼 肝功能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及麻醉深度对子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刘宏武 张楠 +2 位作者 宋相宇 李禹 马骁 《中国性科学》 2020年第7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及麻醉深度对子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治的286例子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145)和B组(n=14... 目的探讨分析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及麻醉深度对子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治的286例子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145)和B组(n=141),A组采取硬膜外麻醉,B组采取全身麻醉。根据术中脑电意识深度检测系统Narcotrend指数判断麻醉深度,将Narcotrend指数46~20作为深麻醉,将Narcotrend指数70~55作为浅麻醉,A组深麻醉亚组78例、浅麻醉亚组67例,B组深麻醉亚组71例、浅麻醉亚组70例。比较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记录患者麻醉前、术后即刻、术后1d、术后3d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百分比以及血糖(Glu)、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不同麻醉方式、麻醉深度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术后1d、术后3d各组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以及NK细胞百分比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患者降低程度较A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浅麻醉患者各指标降低程度较深麻醉患者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术后1d、术后3d各组患者Glu、Cor以及CRP比均较术前升高,其中B组患者升高程度较A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浅麻醉患者各指标升高程度较深麻醉患者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较,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降低子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免疫抑制、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同时深麻醉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且应激反应较轻,麻醉医师应综合考虑患者状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及麻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麻醉深度 子宫颈癌 围术期 免疫功能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吴旭 王雷 +1 位作者 李福仙 周蕾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11期66-68,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老年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 目的分析研究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老年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试验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的各个时间段的血糖(glucose,Glu)、皮质醇(cortisol,Co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开始后30分钟以及拔管以后的Glu、Cor以及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各个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可以使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明显降低,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方式 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围术期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联合右美托咪啶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吴旭 王雷 +1 位作者 郭旭东 杨海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3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联合右美托咪啶辅助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60例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组(对照组)30例及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盐酸羟考酮注...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联合右美托咪啶辅助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60例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组(对照组)30例及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联合右美托咪啶组(观察组)30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入室时(T_0)、切皮即刻(T_1)、分离甲状腺肿物(T_2)、皮肤缝合时(T_3)等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运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观察围术期患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窦性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T_2、T_3时间点的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T0时间点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颈丛神经阻滞麻醉VAS评分和Ramsay分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联合右美托咪啶可为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提供满意的镇痛和镇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 右美托咪啶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 甲状腺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腰背痛与孕妇分娩方式和麻醉方法等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2
9
作者 秦丹 国松 王英男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780-782,共3页
【目的】探讨产后腰背痛与产妇分娩方式、麻醉方法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本院897例产妇于产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电话回访,记录患者腰背痛情况,分析产后腰背痛与产妇分娩方式、麻醉方法的关系。【结果】897例产妇产后腰背... 【目的】探讨产后腰背痛与产妇分娩方式、麻醉方法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本院897例产妇于产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电话回访,记录患者腰背痛情况,分析产后腰背痛与产妇分娩方式、麻醉方法的关系。【结果】897例产妇产后腰背痛发生率为24.75%(222/897);顺产和剖宫产产妇妊娠期、产后1个月腰背痛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产后3个月、6个月,顺产腰背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顺产产妇产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Q)评分显著低于剖宫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麻醉方式妊娠期、产后1个月腰背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产后3个月、6个月椎管内麻醉组腰背痛发生率显著高于未麻醉和静脉麻醉组(P〈0.05),未麻醉和静脉麻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麻醉方式产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和ODQ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椎管内麻醉、静脉麻醉和未麻醉,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和椎管内麻醉与产妇产后发生腰背痛密切相关,均可增加产后腰背痛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期 腰痛 背痛 分娩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与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骁 刘宏武 +1 位作者 姜万维 王庆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4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在实施麻醉诱导时分别应用七氟醚与异丙酚的麻醉效果。方法87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0例)和实验组(47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实验组患者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比较两组麻醉指... 目的探讨临床在实施麻醉诱导时分别应用七氟醚与异丙酚的麻醉效果。方法87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0例)和实验组(47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实验组患者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比较两组麻醉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结果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1.24±0.13)、(10.16±1.05)、(11.75±2.18)min,均短于常规组的(2.04±0.19)、(23.20±2.89)、(16.01±1.5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略低于常规组的1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术后1 d,实验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别为(26.45±0.72)、(27.53±0.31)分,均高于常规组的(25.17±0.95)、(26.52±0.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方式实施麻醉,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深入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诱导 异丙酚 七氟醚 不良反应 麻醉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诱导多种麻醉药物在胃镜联合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禹 姜万维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0期167-168,共2页
目的评价地佐辛诱导不同麻醉药物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方法选择150例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3组:丙泊酚组(P组)、依托咪酯组(E组)、依托咪酯+丙泊酚组(E+P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地佐辛3 mg静注,麻醉诱导至BIS值降... 目的评价地佐辛诱导不同麻醉药物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方法选择150例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3组:丙泊酚组(P组)、依托咪酯组(E组)、依托咪酯+丙泊酚组(E+P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地佐辛3 mg静注,麻醉诱导至BIS值降至60以下时先进行胃镜检查。记录给药前(T0)、BIS值降至60时(T1)、胃镜过会厌时(T2)、肠镜过脾曲时(T3)及麻醉苏醒时(T4)HR、MAP、SpO2的变化;检查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T1~T2时点P组HR、SpO2显著低于E+P组和E组(P〈0.05)。在T1~T3时点P组MAP明显低于E+P组(P〈0.05)。E组肌阵挛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其体动反应发生率也较P组和E+P组有显著升高(P〈0.05)。P组低氧血症发生率和阿托品、麻黄碱使用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P组和E+P组体动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E组(P〈0.05)。结论地佐辛-依托咪酯诱导丙泊酚维持麻醉用于胃镜联合肠镜检查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肠镜 地佐辛 依托咪酯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麻醉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娄晓平 高君 +1 位作者 李金燕 汤新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比较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与单纯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70例择期行斜视矫正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组,Ⅱ组为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组,每组各35例。... 目的:比较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与单纯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70例择期行斜视矫正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组,Ⅱ组为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组,每组各35例。比较两组麻醉各时段血流动力学变化、瑞芬太尼丙泊酚使用剂量及苏醒情况,记录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术中30min、术中60min及拔管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脑电双频指数。结果:两组在术中维持血压及心率较基础值均显著降低(均P<0.05);Ⅱ组在插管时血压与心率升高明显,与Ⅰ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Ⅱ组使用丙泊酚量较Ⅰ组显著增加(P<0.05),瑞芬太尼用量也有增加。Ⅰ组拔管期躁动的患儿比例与Ⅱ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两组拔管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中安全、有效,复合咪达唑仑后更为安全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瑞芬太尼 丙泊酚 小儿 斜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通气复合瑞芬太尼及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金燕 李淑琴 陆瑜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4期9-11,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喉罩通气和气管插管复合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应用。方法40例经DSA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术中以微量泵持续泵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在麻醉诱导前、... 目的对比研究喉罩通气和气管插管复合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应用。方法40例经DSA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术中以微量泵持续泵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在麻醉诱导前、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前、插入后、股动脉穿刺、动脉瘤栓塞及苏醒时、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时、拔除后5min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术毕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拔除时病人是否呛咳、躁动、恶心呕吐和术后并发症,及每例异丙酚、瑞芬太尼用药量。结果喉罩通气复合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在麻醉诱导、术中维持及术后苏醒血液动力学平稳,异丙酚、瑞芬太尼用量少,苏醒迅速,咽痛发生率低。结论喉罩通气操作简单,刺激小,通气可靠,复合应用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术中血液动力学平稳,术后苏醒快,定向力恢复好,只要掌握好适应证,较气管插管复合全凭静脉更适合应用于颅内动脉栓塞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气管插管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全凭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芬太尼用于小儿眼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金燕 汤新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8年第7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氯胺酮、芬太尼不同配伍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静脉麻醉的效果及其对患儿呼吸、循环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将4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Ⅰ组采用氯胺酮伍用丙泊酚,Ⅱ组采用氯胺酮、芬太尼伍用丙泊酚。观察2组患儿...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氯胺酮、芬太尼不同配伍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静脉麻醉的效果及其对患儿呼吸、循环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将4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Ⅰ组采用氯胺酮伍用丙泊酚,Ⅱ组采用氯胺酮、芬太尼伍用丙泊酚。观察2组患儿麻醉药用量、术毕苏醒时间及麻醉期间呼吸、血液动力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Ⅰ组丙泊酚、氯胺酮用量及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85±65)、(46±5.5)μg/(kg.min)及(20±4.23)min;Ⅱ组丙泊酚、氯胺酮、芬太尼用量分别为(40±2.2)、(8±1.2)(、13±2)μg/(kg.min)及(12.3±1.23)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镇痛、镇静完善,对呼吸、循环影响及术后并发症均优于Ⅰ组(P均<0.05)。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芬太尼用于小儿眼科手术,用药量少,镇痛、镇静完善,对小儿呼吸循环影响小且术毕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适应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氯胺酮 芬太尼 小儿眼科 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考酮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国松 姜万维 郭旭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7期186-187,共2页
目的观察羟考酮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的病例选自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科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子宫次切术,肌瘤核除或卵巢瘤切除手术患者,所选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羟考酮组及芬太... 目的观察羟考酮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的病例选自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科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子宫次切术,肌瘤核除或卵巢瘤切除手术患者,所选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羟考酮组及芬太尼组两组,每组30例。羟考酮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5 min静脉注射给药剂量为0.05 mg/kg,芬太尼组给药剂量为1.5μg/kg。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停药手术结束前5 min静脉注射0.05 mg/kg的羟考酮不会增加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而且对患者身体各个系统的恢复没有显著的影响。两组患者术后6 h内均未发生呼吸抑制不良反应。结论 1手术结束前5 min静脉注射0.05 mg/kg羟考酮或1.5μg/kg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有一定的镇痛作用。2羟考酮组与芬太尼组患者比较,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羟考酮组比芬太尼组明显缩短。3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和嗜睡发生率地羟考酮组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因此,羟考酮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恢复期的应用要优于芬太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妇科腹腔镜手术 全麻 苏醒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尼卡地平在全身麻醉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国松 郭旭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9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尼卡地平在全身麻醉(全麻)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尼卡地平组(DN组)和尼卡地平组(N组),各30例。DN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尼卡地平在全身麻醉(全麻)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尼卡地平组(DN组)和尼卡地平组(N组),各30例。DN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10 min泵完,然后以0.4μg/(kg·h)的速率输注至手术结束前20 min;N组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术中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45~55。进行鼻腔消毒时以2.5μg/(kg·h )的速率静脉输注尼卡地平,使平均动脉压(MAP)降至60~65 mm Hg(1 mm Hg=0.133 kPa)后调整输注速率维持此水平,止血完成后停用尼卡地平。记录术中尼卡地平和麻醉药用量、出血量、输液量和输血情况,记录手术、清醒和拔管时间。结果两组术中均未输血。与N组比较, DN组术中尼卡地平和麻醉药用量降低,清醒和拔管时间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有6例术后寒战,5例术后躁动。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无术中知晓,呼吸抑制等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尼卡地平用于鼻内镜手术患者控制性降压时,可减少术中尼卡地平和麻醉药用量,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强化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尼卡地平 全身麻醉 鼻内镜手术 控制性降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复合地佐辛与异丙酚复合地佐辛对无痛人流麻醉效果比较 被引量:18
17
作者 高玉峰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目的对比依托咪酯和异丙酚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8月~2011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孕妇共58例,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和依托咪酯组,两组均使用地佐辛镇痛,异丙酚组使用异丙酚麻醉,依... 目的对比依托咪酯和异丙酚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8月~2011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孕妇共58例,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和依托咪酯组,两组均使用地佐辛镇痛,异丙酚组使用异丙酚麻醉,依托咪酯组使用依托咪酯麻醉,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术中镇静躁动评分,麻醉维持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术后的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使用依托咪酯复合地佐辛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波动不大(P<0.01),两组的镇定躁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麻醉效果基本相同。但在麻醉苏醒时间上,异丙酚组较短(P<0.01)。注射过程中发生呼吸抑制DP组较多(P<0.01)。结论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用于无痛人流术,能提供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对呼吸、循环无明显抑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人流 异丙酚 依托咪酯 地佐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肾衰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治疗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5期157-158,共2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肾衰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治疗全麻处理的影响。方法将40例甲状旁腺全切除术的肾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N组),对围术期重要生命体征、麻醉苏醒效果进行分析。结...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肾衰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治疗全麻处理的影响。方法将40例甲状旁腺全切除术的肾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N组),对围术期重要生命体征、麻醉苏醒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D组围术期生命体征较N组稳定并且易于调控,D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小于N组(P<0.05),D组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也明显少于N组。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明显提高肾衰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的麻醉质量,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肾功能衰竭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全身麻醉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不同麻醉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学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6期44-46,共3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不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A组和研究B组,每组34例。研究A组术中给予全身麻醉,研究B组术中给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阻滞。比较两组麻醉前、手术后平均... 目的对比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不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A组和研究B组,每组34例。研究A组术中给予全身麻醉,研究B组术中给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阻滞。比较两组麻醉前、手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术后麻醉清醒时间、呼吸机拔除时间;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高于麻醉前,且研究A组平均动脉压(14.73±2.34)kPa、心率(83.07±3.02)次/min高于研究B组的(13.62±2.04)kPa、(78.30±2.73)次/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术后麻醉清醒时间(8.82±3.23)min、呼吸机拔除时间(3.38±0.82)min短于研究A组的(16.28±4.03)、(6.93±1.26)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术后躁动发生率5.88%(2/34)低于研究A组的23.53%(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选择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阻滞,能够减轻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缩短术后麻醉清醒时间,减少术后躁动发生率,麻醉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及对术后寒战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学美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9期90-91,共2页
目的研究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右美托咪啶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寒战发生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80例预行剖宫产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在麻醉诱导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若发生寒战,靶控输注1μg/(kg... 目的研究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右美托咪啶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寒战发生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80例预行剖宫产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在麻醉诱导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若发生寒战,靶控输注1μg/(kg·10 min)生理盐水,观察组40例在麻醉诱导期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啶,若发生寒战,靶控输注1μg/(kg·10 min)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T1、T2、T3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硬膜外麻醉术后寒战、呼吸抑制、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能稳定血流动力学,减低心率及血压波动幅度,且能减少术后寒战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右美托咪啶 手术 麻醉 寒战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