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自然保护协会及在中国的行动 被引量:1
1
作者 牛红卫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9,12,共2页
大自然保护协会于1951年创立于美国,位于美国10大非赢利机构前列。1998年起,协会在中国开始工作。过去10 a中,协会相继与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等部委开展合作,开展了多项环境与生态保护项目,协会... 大自然保护协会于1951年创立于美国,位于美国10大非赢利机构前列。1998年起,协会在中国开始工作。过去10 a中,协会相继与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等部委开展合作,开展了多项环境与生态保护项目,协会自在中国开展工作以来,重点就放在长江流域。介绍了大自然保护协会在世界以及在中国开展的工作和即将开展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论坛 健康长江 大自然保护协会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土壤日|健康的土壤——生命之基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2
作者 《海洋世界》 2022年第12期70-73,共4页
当我们说起自然保护时,很多人都会想到植被、景观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亦或是让空气和水保持洁净。保护土壤,可能不会在第一时间被提及。事实上,土壤不仅仅是我们的地质背景,土壤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连接生命的重要纽带,是一切生... 当我们说起自然保护时,很多人都会想到植被、景观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亦或是让空气和水保持洁净。保护土壤,可能不会在第一时间被提及。事实上,土壤不仅仅是我们的地质背景,土壤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连接生命的重要纽带,是一切生命的源头和归宿。土壤蕴含着全球25%的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储存库”之一,亦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圈层之一。健康的土壤意味着健康的景观和水系统,它是所有生命的基础,可以提供水、食物、清洁的空气、稳定的气候和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保护 大自然保护 景观保护 储存库 生物多样性 地质背景 生命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复性水产养殖怎么做?——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告诉你
3
作者 《海洋世界》 2019年第9期26-32,共7页
蓬勃发展的水产养殖业海鲜是全球超过30亿人的主要蛋白质来源,占人类饮食中动物蛋白的16%。目前,全球超过一半的海鲜来自于水产养殖,水产养殖业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高达2435亿美元,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食品生产方式,每年的增长速度约为... 蓬勃发展的水产养殖业海鲜是全球超过30亿人的主要蛋白质来源,占人类饮食中动物蛋白的16%。目前,全球超过一半的海鲜来自于水产养殖,水产养殖业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高达2435亿美元,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食品生产方式,每年的增长速度约为6%o未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预计人类对海鲜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水产养殖业也将持续保持增长.成为未来海鲜供应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大自然保护 蛋白质来源 人类饮食 动物蛋白 增长速度 修复性 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 被引量:4
4
作者 靳彤 彭昀月 +3 位作者 曾丽诗 楚哲婷 葛乐 张小全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3年第3期35-44,共10页
【目的】探索以全社会共同参与为宗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创新解决方案,为进一步应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以提升生物多样性提供指导建议。【方法】通过论述NbS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修复退... 【目的】探索以全社会共同参与为宗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创新解决方案,为进一步应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以提升生物多样性提供指导建议。【方法】通过论述NbS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修复退化生态系统和可持续管理生产性土地等3个维度提出NbS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推动主流化的具体途径和实践案例。【结果】NbS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前提,强调保护、修复和可持续管理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通过生态系统服务链接多个社会挑战,可以将生物多样性带入经济、社会等领域目标和主流化政策中,跳出生物多样性保护议题被边缘化的困境,从而促进生物多样性被更广泛的群体认知,并动员金融、商业及社会力量投入大规模NbS行动中。【结论】NbS的推广应用有助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农业、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健康、城乡发展规划等多个领域的主流化,加快可持续转型进程。因此,NbS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 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 《生物多样性公约》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适应性规划法在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管理计划编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永梅 靳彤 《风景园林》 2023年第10期57-62,共6页
【目的】自2019年中央提出《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来,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已经进入了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阶段。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应用适应性管理思维开展动态管理,是当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 【目的】自2019年中央提出《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来,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已经进入了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阶段。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应用适应性管理思维开展动态管理,是当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方法/过程】自然保护适应性规划法(conservation action planning,CAP)作为适用于自然保护领域的适应性管理工具,为应对自然保护地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何王庙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与集成长江故道江豚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计划(2020—2022)》的编制为例,梳理CAP方法应用于保护区管理计划编制的过程和成果。【结果/结论】验证了CAP方法应用于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计划编制中的可行性,并为保护区的适应性管理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适应性管理 管理计划 自然保护适应性规划法(CAP) 长江江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应对水资源危机中国实践--浙江千岛湖水源地保护案例 被引量:4
6
作者 靳彤 穆泉 +2 位作者 王龙柱 郭飞飞 葛乐 《自然保护地》 2021年第4期10-19,共10页
千岛湖是杭州及周边区域1000多万居民的“水龙头”,占杭州市饮用水供给的至少50%。虽然湖体水质整体保持在一至二类水标准,但仍然面临着比较突出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由于污染源广泛且分散,涉及的农户数量众多,缺乏有效的长期治理机制,... 千岛湖是杭州及周边区域1000多万居民的“水龙头”,占杭州市饮用水供给的至少50%。虽然湖体水质整体保持在一至二类水标准,但仍然面临着比较突出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由于污染源广泛且分散,涉及的农户数量众多,缺乏有效的长期治理机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一直被视为水环境治理中的一大难题。从2016年开始,大自然保护协会(The Nature Conservancy,TNC)与众多合作伙伴建立了“千岛湖水基金”,探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NbS)在水源地保护中的应用。首先,以水质提升为目标,开展流域尺度的系统分析和规划,诊断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来源和分布格局,识别应当优先治理的地块。其次,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可行性评估,选择淳安县安阳乡上梧溪子流域作为试点,针对主要面源污染来源的水稻田和茶园开展精准施肥、覆盖作物、生态防控等一系列生态治水措施示范,对不同措施的污染防治效果、成本投入、对农作物影响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科学评价,建立起“源头减量+过程拦截+末端处理”的流域面源污染治理综合示范基地。同时,水基金广泛引入社会资源,探索受益者付费与生态产业治水相结合的多元治理与长效资金机制,长期改善水源地的水质,并达到生态保护和绿色经济的双赢。在中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增和用水挑战凸显的背景下,千岛湖水基金的实践给中国城市水源地治理提供了经验借鉴,利用市场机制保障城市的供水安全,对于中国保护城市水安全和治理流域非点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千岛湖 水基金 农业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老河沟自然保护区蝴蝶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樊程 曹紫娟 +8 位作者 李家练 张丹 雷莹 杨佳宁 高远 胡平 王迪 靳彤 王戎疆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87-599,共13页
2013年4-10月在四川老河沟自然保护区进行系统调查(共13次调查,每次间隔约15天),并于2014年和2015年进行补充调查。在3年的调查中共发现12科117属252种蝴蝶。在各科蝴蝶中,蛱蝶科的物种数占比最高,为33.3%。在2013年的系统调查中发现蝶... 2013年4-10月在四川老河沟自然保护区进行系统调查(共13次调查,每次间隔约15天),并于2014年和2015年进行补充调查。在3年的调查中共发现12科117属252种蝴蝶。在各科蝴蝶中,蛱蝶科的物种数占比最高,为33.3%。在2013年的系统调查中发现蝶类235种,在2014年和2015年的补充调查中,新发现蝶类仅17种,表明调查方案可获取较全面的本底数据。有5个物种收录在《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名录》中;仅有3个物种被IUCN红色名录针对全球范围评级,均为“无危”等级。古北种、东洋种和古北-东洋共有种的占比分别为3.3%,32.9%和63.8%。结合周边区域的蝶类区系成分,发现秦岭-岷山一线对古北界和东洋界物种的扩散存在地理屏障作用。蝶类物种在6-9月发生最多。随海拔上升,蝶类物种丰度总体上呈先增后减趋势,在海拔1500~1600 m最高;在海拔1000~1100 m区域出现小的峰值,该区域位于保护区边缘的扩展区,景观异质度高,说明人类的适度扰动有利于蝴蝶多样性的存续。研究结果可为蝴蝶多样性监测提供优化的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山 蝴蝶多样性 地理屏障 物种丰度 人类扰动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归大自然——密西西比河之行
8
作者 吕彤 《世界环境》 2009年第6期70-71,共2页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第一大河。它一路曲曲弯弯向着墨西哥湾蜿蜒流去.沿途形成广袤的洪泛平原,滋润着美国大陆41%的土地。水量也比美国其他河流都要多。密西西比河及其洪泛平原哺育着400多种野生动植物。北美地区40%的水禽都沿着密西...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第一大河。它一路曲曲弯弯向着墨西哥湾蜿蜒流去.沿途形成广袤的洪泛平原,滋润着美国大陆41%的土地。水量也比美国其他河流都要多。密西西比河及其洪泛平原哺育着400多种野生动植物。北美地区40%的水禽都沿着密西西比河的路径迁徙。密西西比河对于美国。如同长江对于中国,无论从经济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其作用都是举足轻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西西比河 大自然 生物多样性保护 洪泛平原 野生动植物 墨西哥湾 北美地区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自然保护所面临的挑战——气候变化对滇西北及相关地区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9
作者 白北利 《世界环境》 2008年第1期77-79,共3页
2007年11月21日,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气候变化专家Barry Baker博士应邀来到北京环境记者沙龙发表演讲。Barry Baker博士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气候变化对大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生存所带来的挑战。作为一个科学家,他和自己的工作小组一... 2007年11月21日,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气候变化专家Barry Baker博士应邀来到北京环境记者沙龙发表演讲。Barry Baker博士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气候变化对大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生存所带来的挑战。作为一个科学家,他和自己的工作小组一起深入云南横断山区、青海长江源区以及西藏、新疆等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测量,以严谨、精湛的科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 气候变化 滇西北 Baker 人类生存 横断山区 长江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C——保护自然从理念到行动
10
作者 李纯 《云南林业》 2016年第3期27-28,共2页
历史足迹大自然保护协会(The Nature Conservancy,简称TNC)起源于1915年在美国成立的生态学会,学会成立伊始,就一直存在只是支持生态学家发表研究成果还是应该开展自然区域保护活动的争论。但直到1946年创建生态工作者联盟,才决定要... 历史足迹大自然保护协会(The Nature Conservancy,简称TNC)起源于1915年在美国成立的生态学会,学会成立伊始,就一直存在只是支持生态学家发表研究成果还是应该开展自然区域保护活动的争论。但直到1946年创建生态工作者联盟,才决定要采取直接行动来挽救受威胁的自然区域。1951年生态工作者联盟更名为"大自然保护协会"。1955年,TNC-得到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自然 TNC 生态学会 自然保护 区域保护 研究成果 生态学家 自然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与淡水系统
11
作者 TRACY BOUTELLE 金兰 +2 位作者 袁瑞富 杨华钢 郭乔羽 《世界环境》 2006年第5期64-71,共8页
自古以来。水就在地球的河流、湖泊和地下蓄水层中不断流淌着。维系着万物的生息和繁衍。从亚洲湄公河畔星星点点的渔村到墨西哥科罗拉多河三角洲的农灌区。水对生命延续的重要作用至今从未有过改变。
关键词 淡水系统 自然保护 科罗拉多河 蓄水层 农灌区 三角洲 墨西哥 湄公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化生态系统近自然精准修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克荣 张小全 +3 位作者 李潜 赵铭石 王龙柱 张全发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1-758,共8页
生态系统退化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丧失,对人类福祉产生了深远影响。修复退化生态系统并提升其生态服务功能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梳理了目前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使命与目标,提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生态修复的必然选择;提出... 生态系统退化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丧失,对人类福祉产生了深远影响。修复退化生态系统并提升其生态服务功能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梳理了目前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使命与目标,提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生态修复的必然选择;提出“近自然精准修复”的概念,并阐述了近自然精准修复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技术途径,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库周退化生态系统近自然精准修复的实践案例,从而建立了“近自然精准修复”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恢复 精准识别 精准诊断 精准施策 生态修复 南水北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 被引量:36
13
作者 张小全 谢茜 曾楠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6-344,共9页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是近10年提出的人类社会应对一系列环境和社会挑战的成本有效的方式,但直到近期才在国际社会引起重视。针对气候变化,NbS指通过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减缓气候变化,同时利用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是近10年提出的人类社会应对一系列环境和社会挑战的成本有效的方式,但直到近期才在国际社会引起重视。针对气候变化,NbS指通过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减缓气候变化,同时利用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帮助人类和野生生物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和挑战。这些生态系统包括森林、农田、草地、湿地(海岸带)生态系统,人工的或天然的。NbS能够为实现《巴黎协定》目标贡献30%左右的减排潜力,同时带来巨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同效益。但是,在过去的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中,包括国家自主贡献(INDC),NbS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流入NbS相关的气候资金明显不足。为充分发挥NbS的潜力,建议开展中国NbS减排潜力及其协同效应研究,识别成本有效的中国NbS优先领域,梳理国际国内NbS成功案例,制定推动NbS主流化相关激励政策,推动多领域NbS协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 气候变化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行动规划(CAP)在中国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鹏华 周德群 +1 位作者 刘大昌 蒲正宇 《林业调查规划》 2012年第6期95-99,共5页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保护地类别,但是很多保护区的保护成效不甚理想,系统、科学的保护方法对提高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至关重要。保护行动规划(Conservation Action Planning,CAP)广泛应用于自然保护区及其他类型保护地的资源管理,是一...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保护地类别,但是很多保护区的保护成效不甚理想,系统、科学的保护方法对提高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至关重要。保护行动规划(Conservation Action Planning,CAP)广泛应用于自然保护区及其他类型保护地的资源管理,是一个遵循项目管理过程的保护规划方法,有助于保护工作者聚焦于重点保护对象和关键威胁因子。从我国主要的保护规划方法应用着手,着重介绍了CAP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特点等方面的内容,总结了CAP在中国的应用现状及其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综述CAP的运用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行动规划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和运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行动规划(CAP) 自然保护区 中国 应用现状 运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启示 被引量:7
15
作者 靳彤 卜君玉 马建忠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作为就地保护措施的重要手段,与人们所熟知的建立保护地(protected areas, PAs)相比,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 OECMs)近五年来在国际上逐渐得到重视,被认为是能够兼顾经济社会因素、... 作为就地保护措施的重要手段,与人们所熟知的建立保护地(protected areas, PAs)相比,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 OECMs)近五年来在国际上逐渐得到重视,被认为是能够兼顾经济社会因素、大幅增加陆地和海洋受保护面积、推动“3030目标实现”的新型保护工具。为了探索OECMs的保护机制,本文在概述OECMs发展历程、概念辨析、认定和报告流程的基础上,重点梳理OECMs在全球范围内的研究进展、认定和报告现状,以加拿大的海洋庇护所为例,详细解读OECMs在推动受保护面积目标实现中的典型应用,以及全球视角下OECMs的价值、挑战及其2020年后的发展机遇,最后结合中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现状,对未来OECMs在中国的应用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s) 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就地保护 “3030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应对水资源危机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永梅 毕云天 +1 位作者 葛乐 张小全 《自然保护地》 2021年第4期1-9,共9页
水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之一,对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健康至关重要。水是影响气候变化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气候系统、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重要纽带。世界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水质严重恶化两大困境。基于自然的解... 水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之一,对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健康至关重要。水是影响气候变化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气候系统、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重要纽带。世界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水质严重恶化两大困境。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NbS),利用保护生态系统(森林、湿地、河流等)、对绿色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如造林和湿地修复等)、可持续管理(如保护性耕作)等措施,通过对供水和水质两方面的管理来应对上述挑战,增加可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从源头到城市保证用水质量。NbS应用于水资源管理将带来广泛的协同效益,包括改善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改善生计以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因此,NbS也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全新的选择。目前,水资源管理开始从基于工程技术的管理,转向基于工程技术与NbS相结合的管理,未来需以更符合自然规律的方式来应对水危机,实现从对抗自然到顺应自然的转变,扩大NbS在水资源管理中所占的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水资源 供水管理 水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求理念和方法的最佳结合——“亚洲之星”牛红卫和她的生态保护事业
17
作者 韦丽华 《人与自然》 200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2003年6月,美国《商业周刊》亚洲版评出了25位本年度“亚洲之星”,他们当中有优秀的决策者,有知名的企业家,有活跃的经理人……在光芒闪耀的星群里,一颗独特的新星特别为中国人所瞩目。
关键词 “亚洲之星” 牛红卫 生态保护 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 生物多样性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防灾减灾功能研究进展及保护修复建议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新平 王斌 +8 位作者 尹子祺 程珺 林鹏智 国志兴 朱俊宁 赵明利 姜彦琪 王宇星 鲍献文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9-480,共12页
本文全面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红树林在消浪(波)弱(缓)流、抵御风暴潮灾害、防风,以及减轻海啸灾害和适应海平面上升等领域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00 m宽度的红树林带可消减13%~66%的海浪波高,每千米宽度的红树林带可将风暴潮最高水位消... 本文全面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红树林在消浪(波)弱(缓)流、抵御风暴潮灾害、防风,以及减轻海啸灾害和适应海平面上升等领域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00 m宽度的红树林带可消减13%~66%的海浪波高,每千米宽度的红树林带可将风暴潮最高水位消减4~48 cm,数百米宽度的红树林可以使海啸引起的淹没深度降低5%~30%。红树林植被密度、植被带的宽度、植被形态特征、地形与高程等因素是影响其减灾功能的关键因素。红树林减灾作用机理研究和定量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现场观测数据分析、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3类方法。众多学者开展了红树林对水体流动的拖曳力系数研究,模拟了红树林中的水体运动的波流运动模型。然而,目前红树林减灾功能的现场观测数据仍然偏少,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型中采用的红树模型较为简单,对不同种类红树林的复杂特征以及植被柔性作用的考虑尚显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红树林保护修复应该充分考虑生态和减灾协同增效的因素,构建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海岸综合防护体系,提出红树林生态系统修复的优化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海岸防护 防灾减灾 减灾效益 海岸带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推动自然受益型经济发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曾楠 徐东梅 +1 位作者 张小全 靳彤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1年第7期20-25,68,共7页
未来30年,地球将面临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巨大自然资源环境压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NbS)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对自然的态度从资源性利用到对其功能性思考的转变。在正确和全面地认识自然价值的基础上,一... 未来30年,地球将面临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巨大自然资源环境压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NbS)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对自然的态度从资源性利用到对其功能性思考的转变。在正确和全面地认识自然价值的基础上,一方面要有效规避不良经济体系给自然带来的额外伤害,另一方面要通过自然受益型产业的发展以及绿色金融等多元化资金模式的运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整体绿色转型,使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带来自然的净效益。此外,要完善相关激励政策引导,充分发挥科研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各利益相关方的能动性,调动多方积极参与推进N b S实践。在确保产生自然净效益,最大化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逐步向自然受益型转变,形成“自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自然受益型经济 生态系统服务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西线——一个企图征服自然的假想
20
作者 郭乔羽 《科技中国》 2005年第5期38-40,共3页
面对中国地图,沿黑龙江省爱辉至云南省腾冲划出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地理分界线,这就是大致的“爱辉一一腾冲线”,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发现并提出,也称“胡焕庸线”。贯穿中国南北的“爱辉——腾冲线”,把... 面对中国地图,沿黑龙江省爱辉至云南省腾冲划出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地理分界线,这就是大致的“爱辉一一腾冲线”,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发现并提出,也称“胡焕庸线”。贯穿中国南北的“爱辉——腾冲线”,把中国分成了两个部分,西北面积为全国的57.1%,但人口仅占5.8‰东南半壁为全国面积的42.9%,人口则占到9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 西线 中国地图 黑龙江省 地理学家 分界线 腾冲 云南省 人口 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