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生态文明的中国环境管理学:历史使命与学术话语 被引量:9
1
作者 包存宽 王金南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19年第1期5-10,共6页
中国环境管理面临实践困境和学科认同危机的双重考验。本文在回溯其环境学和公共管理的学科渊源基础上,分析了当下中国环境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学科归属、功能与定位,认为新时期应基于生态文明思想,重构中国环境管理学的规范价值、知识... 中国环境管理面临实践困境和学科认同危机的双重考验。本文在回溯其环境学和公共管理的学科渊源基础上,分析了当下中国环境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学科归属、功能与定位,认为新时期应基于生态文明思想,重构中国环境管理学的规范价值、知识体系、政策工具与制度机制,提出了重构中国环境管理学的5项建议,包括须注意环境管理的回应性与前瞻性,学科专业性与跨学科协作并重,创新环境管理学的知识生产方式,搭建环境管理学同政治与大众对话的平台和机制,以及形成环境管理的理论、制度与实践相互转化的研究能力等。最后,提出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树立中国环境治理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环境管理学 学术话语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P模型的节能环保市场分析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碧浩 卞佳颖 《中国环保产业》 2012年第4期34-38,共5页
从需求角度出发,区分了节能环保产业中三种不同类型的市场,然后以SCP模型为分析框架,对三种不同类型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绩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归纳了节能环保产业中不同类型的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关键词 节能环保产业市场 SCP模型 产业组织 市场行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发展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碧浩 郝前进 《中外企业家》 2012年第1期42-45,共4页
节能环保产业是为资源节约、保护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装备和服务保障的综合性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 节能环保产业是为资源节约、保护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装备和服务保障的综合性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予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产业 节能产业 环保战略 国务院常务会议 上海市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环保产业 资源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环保产业的渗透性和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碧浩 《上海节能》 2012年第7期13-17,共5页
从横向视角出发,分析了节能环保产业的横向特征,节能环保产业渗透性将使得节能环保产业与传统产业发生融合,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节能环保产业形成的原因,融合的过程,以及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节能环保产业 渗透性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能单位的节能服务外包决策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碧浩 《上海节能》 2013年第4期24-27,共4页
节能服务外包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用能单位在选择进行内部投资还是外包时,会有有多方面的考虑。文章分析了用能单位的决策模型和影响因素,并进一步研究了政府补贴对用能单位决策机制的影响。
关键词 节能服务 服务外包 节能技改 合同能源管理 决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环保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动力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碧浩 张建良 《上海节能》 2012年第2期15-19,共5页
服务型企业在节能环保产业中的数量不断增加,一些地方在推动节能环保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文章分析了节能环保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探讨了节能环保服务业集群几种模式的可能性,并对节能环保产业集群的建设提出... 服务型企业在节能环保产业中的数量不断增加,一些地方在推动节能环保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文章分析了节能环保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探讨了节能环保服务业集群几种模式的可能性,并对节能环保产业集群的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环保节能服务环保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同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应用
7
作者 江勇 李碧浩 李步峰 《中国信息界》 2012年第10期23-26,共4页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节能服务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在实施中存在"两低一高"的现象,客观上阻碍了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我们设计的"合同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依据标准化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业务流...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节能服务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在实施中存在"两低一高"的现象,客观上阻碍了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我们设计的"合同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依据标准化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业务流程,以节能服务公司为主体,实现合同能源项目管理业务流程的电子化,能够有效促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参与各方协同办公、优化工作流程、共享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能源管理 EMC 节能服务公司 管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降碳为目标的逆向战略环境评价:理念与模式 被引量:9
8
作者 田丰 王文琪 包存宽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1年第12期22-27,共6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下,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国家相继出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各类政策措施,包括将碳排放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等。本文基于“逆向战略环境评价”的思路,选择能源及相关领域规...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下,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国家相继出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各类政策措施,包括将碳排放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等。本文基于“逆向战略环境评价”的思路,选择能源及相关领域规划为对象,主要从问题分析、决策群评价、推进降碳的规划协同等方面,阐释了以降碳为目标的逆向战略环境评价的框架、模式和实施过程,分析碳减排的关键问题,探索通过能源规划及相关规划的协同实现碳达峰的基本路径,为将碳排放纳入环评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逆向战略环境评价 能源 规划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意愿价值评估法,科学制订生态补偿标准 被引量:53
9
作者 张翼飞 陈红敏 李瑾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8-31,共4页
本文系统梳理了生态服务及其价值评估、支付意愿与补偿标准之间的理论联系,分析了当前生态补偿实践中存在的理论误区,指出充分考虑利益主体的意愿是科学制定补偿标准的必要环节,意愿价值评估法的应用将增强我国生态补偿标准的科学性。最... 本文系统梳理了生态服务及其价值评估、支付意愿与补偿标准之间的理论联系,分析了当前生态补偿实践中存在的理论误区,指出充分考虑利益主体的意愿是科学制定补偿标准的必要环节,意愿价值评估法的应用将增强我国生态补偿标准的科学性。最后,提出了该方法在生态补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服务价值 意愿价值评估法(CVM) 支付意愿(W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M评估生态服务价值的经济有效性和可靠性理论述评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翼飞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4-37,56,共5页
意愿价值法(CVM)以新古典需求理论为基础,构造假想市场使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成为可能。但在应用中产生各种不符合经济理论预期的经济"异常"现象,使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受到广泛质疑。本文系统梳理了国际上经济、生态、社会等领... 意愿价值法(CVM)以新古典需求理论为基础,构造假想市场使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成为可能。但在应用中产生各种不符合经济理论预期的经济"异常"现象,使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受到广泛质疑。本文系统梳理了国际上经济、生态、社会等领域学者对"异常"现象的理论解释与争论,阐明了CVM的应用必须考虑评估对象的性质、所处区域的社会制度条件、市场化程度等因素,并指出:要在我国推广应用CVM,必须结合我国转型经济特殊阶段的社会条件对其有效性与可靠性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古典经济理论 意愿价值法(OVM) 生态服务价值 有效性和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解当前全球气候治理之困的新思路 被引量:7
11
作者 包存宽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3期56-59,共4页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威胁是共同性的,而不同主体所需付出的成本及相应的收益却是差异化的。全球气候治理的深层次矛盾是利益冲突,即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错位。包含“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体”理念,顺应了...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威胁是共同性的,而不同主体所需付出的成本及相应的收益却是差异化的。全球气候治理的深层次矛盾是利益冲突,即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错位。包含“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体”理念,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内在要求,为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提供了新思路。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呈现积极势头,应持续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及各自能力原则,开启全球气候治理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治理 碳达峰碳中和 共同体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生态文明 被引量:2
12
作者 戴星翼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21,共5页
对于生态文明,一种解读方式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切入,将生态文明理解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台阶。另一种角度是将生态文明理解为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提并论的,社会主义整体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无... 对于生态文明,一种解读方式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切入,将生态文明理解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台阶。另一种角度是将生态文明理解为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提并论的,社会主义整体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无论何种理解,都需要理论化、系统化。本文将人类文明的发展理解为人类生态系统的演进历史,区分了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作为历史发展阶段应该具有的本质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生态文明理念对发展的引导作用,以及这种作用得以发挥的制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基本特征 制度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绿色产业到产业绿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碧浩 许用权 柳阳 《上海节能》 2012年第5期13-16,22,共5页
文章从绿色产业与产业绿化的概念界定出发,分析了传统产业绿化的必然趋势,包括产业绿化的推动因素、特征和过程,提出了产业绿化的几种主要途径,以帮助企业在未来的市场中建立适应产业绿化发展趋势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绿色产业 产业绿化 清洁技术 清洁生产 绿色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推进节能服务产业市场体系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碧浩 魏玉剑 《上海节能》 2011年第9期19-22,共4页
加快发展以节能服务公司为代表的节能服务产业,是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文章以"十二五"期间上海市节能减排目标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上海市节能服务产业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 加快发展以节能服务公司为代表的节能服务产业,是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文章以"十二五"期间上海市节能减排目标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上海市节能服务产业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讨进一步完善节能服务产业市场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五 节能服务产业 市场体系 合同能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账户”能否撬动垃圾分类
15
作者 黄文芳 《决策》 2014年第7期62-63,共2页
上海市依托“绿色账户”,探索垃圾分类减量的“上海模式”,但升级版的“绿色账户”仍未能解决激励的有限性等问题。
关键词 垃圾分类 账户 上海模式 上海市 有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土空间规划的规划环评与“双评价”的整合——基于规划环评技术导则和“双评价”指南的制度文本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徐鹏 徐千淇 包存宽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1年第3期82-88,共7页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制度建设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其中规划的编制程序、内容、方法、标准和管理制度等如何与包括规划环评在内的现行相关制度进行整合至关重要。规划环评技术导则和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指南分...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制度建设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其中规划的编制程序、内容、方法、标准和管理制度等如何与包括规划环评在内的现行相关制度进行整合至关重要。规划环评技术导则和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指南分别由生态环境部和自然资源部负责编制与实施,两者均是为了避免规划在未来实施过程中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两者在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程序、评价方法等方面密切相关,但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本文基于对评价五要素的SWOT分析,明确了“双评价”和规划环评在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的功能和应扮演的角色,归纳和研判了“双评价”和规划环评在执行上可能会面临的困境,深入解读分析规划环评技术导则和“双评价”指南的制度文本,提出以规划环评制度为基础,整合二者的相关内容、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提高规划的编制效率以及决策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环评 “双评价” 整合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析—协商”模型的政策环评框架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园 包存宽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3年第24期56-61,共6页
“分析—协商”模型是解决政策制定过程中技术问题与价值问题的“调和剂”。在政策环评中运用“分析—协商”模型,不仅能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还能够化解社会风险与矛盾、减缓政策的不良环境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低碳... “分析—协商”模型是解决政策制定过程中技术问题与价值问题的“调和剂”。在政策环评中运用“分析—协商”模型,不仅能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还能够化解社会风险与矛盾、减缓政策的不良环境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本文构建了“分析—协商”应用的4种场景,即“强分析—强协商”“强分析—弱协商”“弱分析—强协商”“弱分析—弱协商”,将政策制定及政策环评流程纳入“分析—协商”的不同场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基于“分析—协商”模型的政策环评实施框架,初步应用于山东省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环评中,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环评 “分析—协商”模型 政策制定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分析和LCA组合方法在可再生能源政策环评的应用——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鹏 徐千淇 +1 位作者 张亚宁 包存宽 《能源环境保护》 2022年第5期27-32,共6页
针对评价系统边界划定和核心要素识别等不确定性问题,以山东可再生能源规划为案例,探讨了生命周期评估(LCA,life cycle assessment)和情景分析组合工具在可再生能源政策环评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将LCA和情景分析工具相结合可以减小可再... 针对评价系统边界划定和核心要素识别等不确定性问题,以山东可再生能源规划为案例,探讨了生命周期评估(LCA,life cycle assessment)和情景分析组合工具在可再生能源政策环评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将LCA和情景分析工具相结合可以减小可再生能源政策环评的不确定性,提高优化方案比选时的决策能力;为了实现政策实施与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致性,还需要在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做好跟踪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环评 情景分析 LCA 组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城市水业特许经营合同重新谈判的因素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芳芳 董骁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100,共6页
分析了影响特许经营合同重新谈判的因素,结合案例剖析了当前我国城市水业特许经营合同重新谈判频繁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建立包含准入制度、监管体系、投资回报机制、风险分担机制、重新谈判机制和项目移交机制的特许经营制度体系,并探索... 分析了影响特许经营合同重新谈判的因素,结合案例剖析了当前我国城市水业特许经营合同重新谈判频繁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建立包含准入制度、监管体系、投资回报机制、风险分担机制、重新谈判机制和项目移交机制的特许经营制度体系,并探索了土地资产与附着于其上的水务固定资产分离的特许经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业 特许经营 重新谈判
原文传递
多维视角下新型城市化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31
20
作者 马明义 郑君薇 马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74-2486,共13页
城市化和碳排放之间关系密切,现有研究多从单一维度来衡量城市化,而忽略了城市化的多维性.本文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和生态5个维度建立了新型城市化的评价体系,利用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4—2016年的面板数据,基于熵值法和... 城市化和碳排放之间关系密切,现有研究多从单一维度来衡量城市化,而忽略了城市化的多维性.本文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和生态5个维度建立了新型城市化的评价体系,利用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4—2016年的面板数据,基于熵值法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从多维视角下研究了新型城市化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北京的新型城市化水平最高,东部沿海地区的新型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西南和东北地区.(2)新型城市化对碳排放有显著促进作用.人口城市化、社会城市化和生态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不同地区分别表现出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对碳排放有显著促进作用.(3)人口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集聚性呈现出从西南、南部及东部地区往北部、东北部转移的特征.经济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集聚性呈现出从南部往东部沿海及东北地区逆时针转移的特征.社会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集聚性呈现出从南部、西南地区往西部及东北部顺时针转移的特征.空间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集聚性呈现出从北部、东北部地区往西部、西南地区逆时针转移的特征.生态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集聚性呈现出从东部往中西部转移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市化 二氧化碳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时空变化 区域差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