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遗传毒性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1
作者 霍娇 朱雪娇 +3 位作者 曾珠 刘运杰 陈锦瑶 张立实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0年第2期155-158,F0003,共5页
传统方法上,通过成组遗传毒性试验后,在阐释和应用遗传毒性数据时均使用的是定性分析,而非基于剂量-反应关系的定量分析。然而近年来,随着高通量、高涵盖面、高准确度的试验方法的建立,以及定量遗传毒性风险评估策略的提出,化学物遗传... 传统方法上,通过成组遗传毒性试验后,在阐释和应用遗传毒性数据时均使用的是定性分析,而非基于剂量-反应关系的定量分析。然而近年来,随着高通量、高涵盖面、高准确度的试验方法的建立,以及定量遗传毒性风险评估策略的提出,化学物遗传毒性评估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篇综述讨论和总结了定量遗传毒性风险评估研究进展,包括以下3个内容:定量遗传毒性风险评估对遗传毒性试验方案/方法的要求;基于剂量-反应关系分析的定量评估方法;定量遗传毒性风险评估在管理毒理学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毒性 定量风险评估 起始点 基准剂量 无可见遗传毒性作用水平 断点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猪肉与鱼肉全氟化合物污染水平和膳食暴露评估
2
作者 田洛嘉 张誉 +6 位作者 张静 马梦婷 张立实 李晓蒙 雍莉 宋阳 陈锦瑶 《毒理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15-220,226,共7页
目的调查四川省猪肉和鱼肉中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的污染水平,并评估四川省居民经猪肉和鱼肉暴露于PFCs的状况。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抽取2010~2012年四川省的猪肉和鱼肉,通过2022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 目的调查四川省猪肉和鱼肉中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的污染水平,并评估四川省居民经猪肉和鱼肉暴露于PFCs的状况。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抽取2010~2012年四川省的猪肉和鱼肉,通过2022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中针对17种PFCs的监测数据,结合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四川省的膳食调查数据,评估四川省居民经猪肉和鱼肉摄入PFCs的暴露风险。结果猪肉中检出了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和全氟丁酸(perfluorobutanoic acid,PFBA),总检出率为4.17%;鱼肉中检出了全氟十一酸(perfluoroundecanoic acid,PFUnDA)、全氟辛基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ic acid,PFOS)、全氟十三酸(perfluorotridecanoic acid,PFTrDA)、全氟癸酸(perfluorodecanoic acid,PFDA)和全氟十二酸(perfluorododecanoic acid,PFDoDA)5种PFCs,总检出率为20.83%。鱼肉样品中PFCs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带鱼、鲢鱼和鲫鱼/鲤鱼。四川省居民经猪肉和鱼肉暴露的总PFCs平均估计每周摄入量(estimated weekly intake,EWI)为5.614 ng/kg,其中PFOA的平均EWI为1.638 ng/kg;PFOS的平均EWI为0.210 ng/kg。结论四川省猪肉和鱼肉均存在PFCs污染情况,鱼肉较猪肉检出率更高;四川省居民经猪肉和鱼肉摄入的PFOS和PFOA均在安全限值范围内,但总PFCs摄入的暴露风险还有待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膳食暴露 四川省 猪肉 鱼肉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减肥类保健食品中的6种成分 被引量:3
3
作者 钟艳琴 史莹 +1 位作者 王丹琪 肖双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9-452,共4页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减肥类保健食品中的荷叶碱,以及5种大黄蒽醌类化合物共6种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采用70%乙醇-水溶液超声提取30 min,离心后取上清液进样分析。菲罗门-Luna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分离柱,流动...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减肥类保健食品中的荷叶碱,以及5种大黄蒽醌类化合物共6种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采用70%乙醇-水溶液超声提取30 min,离心后取上清液进样分析。菲罗门-Luna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分离柱,流动相为甲醇(A)和0.02%H 3PO 4溶液,梯度洗脱,254 nm作为检测波长。6种物质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2~0.9999范围内。各种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日内精密度为0.79%~6.3%,日间精密度为0.90%~8.1%,加标回收率在62.5%~115.0%之间。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8种样品中6种目标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效成分 减肥类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安柚花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蕊瑞 刘科亮 +2 位作者 吴德举 陈锦瑶 张立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6586-6593,共8页
目的评估龙安柚花的食用安全性。方法按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90 d经口毒性试验和致畸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 目的评估龙安柚花的食用安全性。方法按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90 d经口毒性试验和致畸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SD大鼠和KM小鼠摄入龙安柚花后均未表现出急性经口毒效应,急性经口半数致死量(lethaldose50,LD50)大于10g/(kg·BW),该花属实际无毒级;龙安柚花未引起TA97a、TA98、TA100、TA102、TA1535菌种发生回复突变;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与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90 d经口毒性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各性别动物的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特异的毒性改变,龙安柚花的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为8 g/(kg·BW);未观察到致畸作用。结论龙安柚花属实际无毒级,本试验条件下龙安柚花无急性毒性、遗传毒性、致畸性和亚慢性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安柚 柚花 毒理学试验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田林 陈锦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6565-6572,共8页
羟基-β-甲基丁酸钙(calciumβ-hydroxy-β-methylbutyrate,CaHMB)是β-羟基-β-甲基丁酸(β-hydroxy-β-methylbutyricacid,HMB)的钙盐。CaHMB已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Drug Administration,FDA)的一般公认安全(generally ... 羟基-β-甲基丁酸钙(calciumβ-hydroxy-β-methylbutyrate,CaHMB)是β-羟基-β-甲基丁酸(β-hydroxy-β-methylbutyricacid,HMB)的钙盐。CaHMB已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Drug Administration,FDA)的一般公认安全(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GRAS)认定和中国的新食品原料申请。近年来CaHMB在运动营养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ood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FSMP)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对CaHMB在毒理学研究和人群试食试验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综述,以期为其安全有效的应用提供依据。国内外批准使用情况、毒理学研究和人群试食试验均表明CaHMB的安全性较高。人群试食试验提示补充CaHMB可能具有一些有益的健康效应,包括增加老年人、艾滋病或癌症患者等的体重、瘦体组织、肌肉质量和力量,减少肌肉损伤以及在阻抗训练中增加耐力,在预防或改善肌肉减少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CaHMB对阻抗训练人群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β-甲基丁酸钙 β-羟基-β-甲基丁酸 安全性评估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孢子油缓解小鼠体力疲劳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于梦淇 黄淑贞 +4 位作者 刘雨菲 杨华 曹莉 张立实 陈锦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9-45,共7页
为了评价灵芝孢子油缓解小鼠体力疲劳的作用并探究其可能机制。将144只SPF级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溶剂对照组、灵芝孢子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6只,灌胃30 d。共分为4批,分别用于负重游泳实验(Ⅰ)、肝糖原(Ⅱ)、血乳酸(Ⅳ)以及血... 为了评价灵芝孢子油缓解小鼠体力疲劳的作用并探究其可能机制。将144只SPF级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溶剂对照组、灵芝孢子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6只,灌胃30 d。共分为4批,分别用于负重游泳实验(Ⅰ)、肝糖原(Ⅱ)、血乳酸(Ⅳ)以及血清尿素氮、肌糖原及其他指标(腓肠肌HE染色、PAS染色和TUNEL染色)测定(Ⅲ)。结果表明,与溶剂对照组相比,灵芝孢子油中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极显著延长(P<0.01);灵芝孢子油各剂量组小鼠的血清尿素氮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各组小鼠的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灵芝孢子油各剂量组小鼠的血乳酸曲线下面积均极显著降低(P<0.01)。腓肠肌HE染色结果显示各组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PAS染色结果显示灵芝孢子油高剂量组肌糖原阳性面积显著增加(P<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灵芝孢子油低剂量组凋亡细胞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因此,在本实验条件下,灵芝孢子油具有缓解体力疲劳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机体糖原消耗、减轻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油 缓解体力疲劳 PAS染色 TUNEL染色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功能性奶粉对生长期大鼠骨健康的影响
7
作者 于梦淇 黄淑贞 +5 位作者 刘雨菲 曹莉 刘艳 张立实 冯昊天 陈锦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6,共8页
为评估一种添加了骨碎补的功能性奶粉对生长期大鼠骨健康的影响。将50只断乳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低钙对照组、碳酸钙对照组和奶粉低中高3个剂量组,灌胃90 d,于干预期结束前3 d进行钙代谢实验。干预结束后取双侧股骨进行股骨常规指... 为评估一种添加了骨碎补的功能性奶粉对生长期大鼠骨健康的影响。将50只断乳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低钙对照组、碳酸钙对照组和奶粉低中高3个剂量组,灌胃90 d,于干预期结束前3 d进行钙代谢实验。干预结束后取双侧股骨进行股骨常规指标、骨密度、骨钙测定及抗酒石酸碱性磷酸酶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Micro-CT扫描骨微观结构,同时取血清测定I型胶原C端交联肽(C-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CTX-Ⅰ)、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rocollagen typeⅠamino-terminal peptide,PINP)和骨钙素(osteocalcin,BGP)的水平。结果表明,与低钙对照组相比,碳酸钙对照组和奶粉各剂量组的股骨干重和股骨长均显著升高(P<0.05,P<0.01),骨密度和骨钙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CTX-Ⅰ、PINP及BG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其中高剂量组PINP/CTX-I比例显著降低(P<0.05);除奶粉低剂量组外,破骨细胞数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奶粉低和中剂量组的钙吸收率和钙储留率显著升高(P<0.01)。Micro-CT提示各奶粉剂量组的骨微观结构均优于低钙对照组。因此,受试奶粉具有有助于改善骨密度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骨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粉 骨碎补 骨密度 MICRO-CT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的神经行为学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8
作者 岳茜岚 霍娇 +2 位作者 曹梦思 陈锦瑶 张立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4期3567-3572,共6页
铅和铅化合物暴露来源广泛,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且可危害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肾脏等多个器官/系统。近年来,铅污染和人群暴露在许多国家得到了较有效的控制,但低水平铅暴露的危害仍然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铅和铅化合物暴露来源广泛,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且可危害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肾脏等多个器官/系统。近年来,铅污染和人群暴露在许多国家得到了较有效的控制,但低水平铅暴露的危害仍然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铅的动物毒理学实验,铅对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作用模式,铅暴露(尤其是低水平铅暴露,血铅水平<5μg/d L)与儿童智力发育损害、注意力缺陷多动征、行为过失的关联,铅暴露对成人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影响等证据作一综述,为铅神经毒性的进一步研究及控制铅暴露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行为学毒性 动物实验 人群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竹炭粉的急性毒性与致突变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钟雨婷 贾贞超 +3 位作者 闫九明 罗莎 卢叶丹 张立实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评价食用竹炭粉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方法:采用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体内彗星试验,参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相关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以20 mL/kg进行灌胃;Ames试验设每皿0... 目的:评价食用竹炭粉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方法:采用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体内彗星试验,参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相关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以20 mL/kg进行灌胃;Ames试验设每皿0.008、0.04、0.2、1、5 mg剂量组,另设空白、溶剂、阳性对照;微核试验设2.81、5.62、11.24 g/kg剂量组,另设溶剂、阳性对照;彗星试验设2.81、5.62、11.24 g/kg剂量组,另设溶剂、阳性对照。结果:本实验所用食用竹炭粉(平均粒径为16.596μm)对雌、雄性SD大鼠的LD_(50)均大于11.24 g/kg;Ames试验、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体内彗星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微米级食用竹炭粉对大鼠的经口急性毒性属无毒级,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菌株和大、小鼠体细胞无致突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竹炭粉 急性毒性 致突变性 大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摄入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芷蕊 朱霞 +2 位作者 李晓蒙 张立实 陈锦瑶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年第9期23-27,共5页
综述中风、冠心病及心血管疾病总体发生风险与钠摄入量的关系的研究进展,并从试验设计、钠摄入量估计方法、膳食影响因素、人群特征等方面分析不同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为控制钠摄入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中风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g-a基因突变试验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霍娇 李岩 +1 位作者 陈锦瑶 张立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4-178,共5页
Pig-a基因位于人类X染色体短臂,参与糖基磷脂酰肌醇(GPI)连接蛋白的早期合成。Pig-a基因突变后不能正常合成GPI连接蛋白,致使细胞表型缺失,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发病的分子机制。该特性被应用于一项新的体内致突变试验——Pig-a... Pig-a基因位于人类X染色体短臂,参与糖基磷脂酰肌醇(GPI)连接蛋白的早期合成。Pig-a基因突变后不能正常合成GPI连接蛋白,致使细胞表型缺失,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发病的分子机制。该特性被应用于一项新的体内致突变试验——Pig-a基因突变试验:动物经过一次或多次染毒,一段时间后收集少量目标细胞,即可采用流式细胞术或有限稀释法对细胞突变频率进行定量检测,从而判定化学物的致突变性。Pig-a基因突变试验具有相对快捷、样品需求量小、可与重复毒性试验相结合的优势,能够更为全面可靠地评价受试物遗传毒性,被认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a基因 遗传毒性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葡萄糖和多种糖醇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亚攀 陈璐莹 +3 位作者 张静 阮佳 李永新 孙成均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34-1037,共4页
建立了食品中葡萄糖、半乳糖醇、甘露醇、山梨醇、赤藓糖醇、木糖醇和麦芽糖醇的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同时测定方法。食品中的葡萄糖和糖醇在硼砂碱性介质中与硼酸根结合形成阴离子配合物后,在添加了电渗流改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 建立了食品中葡萄糖、半乳糖醇、甘露醇、山梨醇、赤藓糖醇、木糖醇和麦芽糖醇的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同时测定方法。食品中的葡萄糖和糖醇在硼砂碱性介质中与硼酸根结合形成阴离子配合物后,在添加了电渗流改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硼砂缓冲液(pH 9.2)中进行快速电泳分离,紫外检测器于195 nm处检测。在优化的条件下,7种物质在12 min内基线分离,标准曲线线性良好(r〉0.999),检出限均低于0.1g/L,加标回收率为81.6%-12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方法适用于食品中葡萄糖和多种常见糖醇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法 紫外检测 葡萄糖 糖醇 食品
原文传递
柱前衍生-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功能食品中8种有机酸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伟 李晓君 +1 位作者 张静 孙成均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5-179,共5页
建立了功能食品中8种有机酸同时测定的方法。样品中的有机酸(乙酸、丙酸、丁酸、草酸、乳酸、丙二酸、丁二酸、柠檬酸)经体积分数15%的硫酸甲醇提取酯化,三氯甲烷萃取,最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SPB-5毛细管柱(30m×0... 建立了功能食品中8种有机酸同时测定的方法。样品中的有机酸(乙酸、丙酸、丁酸、草酸、乳酸、丙二酸、丁二酸、柠檬酸)经体积分数15%的硫酸甲醇提取酯化,三氯甲烷萃取,最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SPB-5毛细管柱(30m×0.53mm×0.5μm)为分离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进样口温度为250oE,检测器温度为300℃,程序升温。载气(N2)流速为0.8mL/min,分流比为10:1,富马酸二甲酯内标法定量。8种有机酸衍生物达到基线分离,检测限范围为0.01~0.04mg/L,精密度(RSD)范围为2.4%~5.5%,平均回收率范围为79.5%~106%。方法适合于功能食品中8种有机酸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气相色谱法 衍生化 功能食品
原文传递
紫外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和饮料中的三氯蔗糖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璐莹 刘亚攀 +1 位作者 冉雪琴 孙成均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6-838,841,共4页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和饮料中三氯蔗糖的柱前紫外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水浸提、离心后,取样液与苯甲酰氯在碱性介质中反应生成具有紫外吸收的衍生产物,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色谱条件:分离柱为C18柱(250mm×4....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和饮料中三氯蔗糖的柱前紫外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水浸提、离心后,取样液与苯甲酰氯在碱性介质中反应生成具有紫外吸收的衍生产物,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色谱条件:分离柱为C18柱(250mm×4.6mm,4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5∶5,V/V),检测波长为232nm。以保留时间定性,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三氯蔗糖在0.05~1.00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方法检出限为0.001 25μg。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7.4%~102.0%,相对标准差均小于5.0%,方法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52%和4.0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分离效果好,准确度高,不需要特殊检测器,适用于保健食品和饮料中三氯蔗糖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衍生 三氯蔗糖 保健食品 饮料
原文传递
柱前紫外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功能食品中八种糖醇和糖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亚攀 冉雪琴 +4 位作者 陈璐莹 张静 阮佳 李永新 孙成均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1-835,共5页
目的建立功能食品中赤藓糖醇、木糖醇、半乳糖醇、山梨醇、甘露醇、麦芽糖醇,以及葡萄糖和三氯蔗糖的柱前紫外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方法。方法食品中的糖醇等经水提取后,与苯甲酰氯反应生成紫外衍生物,衍生物经C18柱分离,柱温为30... 目的建立功能食品中赤藓糖醇、木糖醇、半乳糖醇、山梨醇、甘露醇、麦芽糖醇,以及葡萄糖和三氯蔗糖的柱前紫外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方法。方法食品中的糖醇等经水提取后,与苯甲酰氯反应生成紫外衍生物,衍生物经C18柱分离,柱温为30℃,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0mL/min,检测波长为232nm。结果所测8种物质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r〉0.999),检出限低于2.2μg/mL,加标回收率为89.6%~117.0%,日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结论该方法衍生反应简便快速、所需试剂经济易得,本法不需特殊检测器,易于推广,适用于功能食品中多种糖醇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醇 苯甲酰氯 柱前紫外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法 功能食品
原文传递
大鼠体内Pig-a基因突变试验的优化及ENU时-效关系和量-效关系评估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思佳 霍娇 +2 位作者 陈锦瑶 陈奇言 张立实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7-131,139,共6页
目的对大鼠Pig-a基因突变试验方法进行优化,并初步探讨阳性诱变剂N-乙基-N-亚硝基脲(ENU)在该实验中的时-效关系和量-效关系。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即溶剂对照组,ENU10mg/kg、20mg/kg、40mg/kg和80mg/kg 4个剂量组,连续3... 目的对大鼠Pig-a基因突变试验方法进行优化,并初步探讨阳性诱变剂N-乙基-N-亚硝基脲(ENU)在该实验中的时-效关系和量-效关系。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即溶剂对照组,ENU10mg/kg、20mg/kg、40mg/kg和80mg/kg 4个剂量组,连续3d经口灌胃染毒。分别于实验第0、15、30、45、60、75、90天尾静脉取血,分离红细胞,经Anti-CD59-APC和SYTO 13核酸染料标记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59表型突变为成熟红细胞(RBCCD59-)率、CD59表型突变为网织红细胞(RETCD59-)率以及RET占总红细胞百分率。结果 ENU各组大鼠在染毒后第15~90天的RBCCD59-率呈现随时间和剂量反应性地增高。RETCD59-率随时间延长,ENU各组表现为先增后基本稳定伴小幅波动趋势,但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在染毒后30d出现最高峰,在45d时出现下降;同时,随着ENU剂量的增加,ENU各组RETCD59-率也随之增加。随时间延长,ENU各组大鼠RET百分率有所下降,30d后呈现较为稳定的轻微波动,5组间RET%在各时间点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改良的大鼠Pig-a基因突变试验可进行快速检测,ENU短期(3d)染毒诱导大鼠红细胞Pig-a基因突变具有时-效关系和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a基因突变 体内试验 流式细胞术 遗传毒性 N-乙基-N亚硝基脲 大鼠
原文传递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2,4-二氨基甲苯 被引量:6
17
作者 钟艳琴 张静 +2 位作者 胡洁兰 李永新 孙成均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9-732,共4页
建立了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二氨基甲苯的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样品采用沸水浸泡,旋转真空蒸发浓缩,残渣经硼砂缓冲液溶解后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分析条件:毛细管为未涂层石英熔融毛细管,长度为50 cm,内径75μm,有效长度为40 cm;运行... 建立了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二氨基甲苯的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样品采用沸水浸泡,旋转真空蒸发浓缩,残渣经硼砂缓冲液溶解后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分析条件:毛细管为未涂层石英熔融毛细管,长度为50 cm,内径75μm,有效长度为40 cm;运行缓冲液为25 mmol/L硼砂溶液(pH 9.2);分离电压10 kV;重力进样时间7 s;分离温度25℃;检测波长为215 nm。以迁移时间定性,峰面积标准曲线法定量。二氨基甲苯含量在0.1~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0.058μg/mL(S/N=3),样品最低检出量为0.019 mg/kg;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2.9%~99.6%,相对标准偏差为2.2%~6.9%。对17种食品包装材料中的二氨基甲苯进行了测定,其中11种样品检出2,4-二氨基甲苯,含量范围为0.088~1.07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法 2 4-二氨基甲苯 食品塑料包装材料
原文传递
使用体内Pig-a基因突变试验组合体系评估丙烯酸-2-乙基己酯的遗传毒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霍娇 马思佳 +1 位作者 陈锦瑶 张立实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3-898,共6页
目的使用体内Pig-a基因突变试验组合体系进一步评估丙烯酸-2-乙基己酯(2-ethylhexyl acrylate,2-EHA)在体内的遗传毒性。方法使用28日重复剂量染毒,联合Pig-a基因突变试验、彗星试验和微核试验检测2-EHA的遗传毒性。30只SPF级雄性SD大... 目的使用体内Pig-a基因突变试验组合体系进一步评估丙烯酸-2-乙基己酯(2-ethylhexyl acrylate,2-EHA)在体内的遗传毒性。方法使用28日重复剂量染毒,联合Pig-a基因突变试验、彗星试验和微核试验检测2-EHA的遗传毒性。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溶剂对照组(植物油),阳性对照组(N-乙基-N-亚硝基脲10 mg/kg)和2-EHA 100、200、400、800 mg/kg剂量组。连续灌胃28 d,于实验第0、15和29 d取尾静脉血,使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突变成熟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数。末次灌胃6 h后取尾静脉血进行外周血彗星试验,随后处死动物进行骨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实验后期,400 mg/kg和800 mg/kg 2-EHA组大鼠出现轻微中毒体征(束毛,精神萎靡)。Pig-a基因突变试验结果显示,各时间点4个剂量组成熟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突变细胞数均未见显著增加。彗星试验结果显示,各组间彗星尾长和Olive尾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核试验结果显示,各组微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该研究条件下,2-EHA在体内Pig-a基因突变试验、彗星试验和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2-EHA可能不具有致突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2-乙基己酯 Pig-a基因突变试验 彗星试验 微核试验 重复剂量毒性试验
原文传递
使用体内多终点遗传毒性检测体系评估2-甲基呋喃的遗传毒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霍娇 刘运杰 +4 位作者 曾珠 朱雪娇 彭子豪 陈锦瑶 张立实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76-980,1000,共6页
目的使用体内遗传毒性综合评价体系(Pig-a基因突变试验、流式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检测2-甲基呋喃的体内遗传毒性。方法 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6组,染毒组连续3 d经口灌胃染毒2-甲基呋喃25、50、100和150 mg/kg,溶剂对照为植物油,阳性... 目的使用体内遗传毒性综合评价体系(Pig-a基因突变试验、流式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检测2-甲基呋喃的体内遗传毒性。方法 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6组,染毒组连续3 d经口灌胃染毒2-甲基呋喃25、50、100和150 mg/kg,溶剂对照为植物油,阳性对照为80 mg/kg N-乙基-N-亚硝基脲。于试验第3 d给药后3 h进行外周血彗星试验;试验第0(灌胃前1日)、14和28 d进行Pig-a基因突变试验;试验第0、4 d进行外周血微核试验。结果彗星试验中150 mg/kg组彗尾DNA百分含量显著升高;Pig-a基因突变试验结果显示,第14、28 d所有染毒组成熟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突变率均未见显著升高;流式微核试验所有染毒组网织红细胞微核率未见显著升高。结论该实验条件下,2-甲基呋喃急性暴露具有诱变性的可能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呋喃 Pig-a基因突变试验 微核试验 彗星试验 遗传毒性
原文传递
竹叶粉的食用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东霞 谢静华 +5 位作者 袁亚 李蕊瑞 刘科亮 吴德举 陈锦瑶 张立实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7-722,共6页
目的评价竹叶粉的食用安全性。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营养成分及活性成分检测、卫生学指标(重金属、农药残留和微生物污染)检测、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和90 d经口毒性试验)等多方面综合评估竹叶粉食用安全... 目的评价竹叶粉的食用安全性。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营养成分及活性成分检测、卫生学指标(重金属、农药残留和微生物污染)检测、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和90 d经口毒性试验)等多方面综合评估竹叶粉食用安全性。结果竹叶在国内外有悠久的食用和使用历史,未见有中毒和不良反应记载。竹叶样品含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总酚含量较高,各项卫生学指标均未超出类似食品限量要求。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试验中,竹叶粉未表现出毒性作用,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4.0 g/kg·BW。结论竹叶粉摄入剂量低于6 g/d时,对一般成人可能造成的不良健康作用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粉 竹叶 成分分析 污染物 食品安全 毒理学试验 安全性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