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诊换药室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探讨
1
作者 陈开兰 《医学信息》 2011年第21期490-491,共2页
目的为了加强门诊换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对门诊换药室人员、空气、物体表面、无菌物品、消毒液、等方面加强消毒管理。结果门诊换药室病人多,流动频繁,需要建立并严格执行相应的制度才能... 目的为了加强门诊换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对门诊换药室人员、空气、物体表面、无菌物品、消毒液、等方面加强消毒管理。结果门诊换药室病人多,流动频繁,需要建立并严格执行相应的制度才能有效的预防和建设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门诊换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换药室 医院感染管理 控制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病房急性扁桃体炎的综合护理方法研究
2
作者 古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65-0168,共4页
深入化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集了80例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患儿的资料。在本研究过程中,将患儿均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了健... 深入化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集了80例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患儿的资料。在本研究过程中,将患儿均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了健康教育。每组均包括40例患儿。通过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以评估健康教育在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护理中的实际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家长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2.86%和67.86%。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家长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的比较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家长的知识知晓率,同时降低患儿并发症和复发率。以上结果充分表明健康教育在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护理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为家长提供相关知识和指导,可有效的改善他们对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认识,提高护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儿的康复创造更有利的条件。鉴于此,在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护理实践中,引入健康教育模式,值得在儿科急性扁桃体炎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家长知识知晓率 并发症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快捷临床治疗流程在急诊脑卒中的应用
3
作者 乐文庆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36-0139,共4页
主要研究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不同护理流程所带来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按照研究原则,选取对应护理方案,按照随机均等分组法,对照组患者30例... 主要研究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不同护理流程所带来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按照研究原则,选取对应护理方案,按照随机均等分组法,对照组患者30例,应用常规急诊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30例,将护理方案更改为急诊快捷护理流程。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 1 周后 NIHSS 评分,90 d 后 Barthel 指数评分;②比较两组患者的接诊、确诊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的指标数据结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接诊至确诊时间为(23.5±3.5)分钟,确诊至诊治时间为(53.9±2.1)分钟。而观察组患者的接诊至确诊时间为(12.7±2.3)分钟,确诊至诊治时间为(40.8±1.2)分钟。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有利于减少急诊和确诊的时间,争取更多的急救时间。因此,在急诊脑卒中疾病治疗的过程中,急诊快捷临床治疗流程,对于优化和减少急诊治疗周期,提高预后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急诊临床中广泛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服用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4
作者 穆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13-0116,共4页
分析左氧氟沙星用药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合理用药。方法 选择168例左氧氟沙星用药患者,对照组利用传统用药管理,观察组加用合理用药干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管理后不良反应... 分析左氧氟沙星用药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合理用药。方法 选择168例左氧氟沙星用药患者,对照组利用传统用药管理,观察组加用合理用药干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管理后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不良反应持续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管理后医/药师考核评分、患者用药知识掌握评分更高(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广泛,利用合理用药干预能够显著减少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加强对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效果,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房预见性风险管理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王蓉 《当代医学》 2012年第4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风险管理在产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实行预见性风险管理前发生在产房内的护理缺陷事件进行分析,找出引起护理缺陷的原因,管理者通过健全产房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助产士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能力,加强护理技能水平、职业... 目的探讨预见性风险管理在产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实行预见性风险管理前发生在产房内的护理缺陷事件进行分析,找出引起护理缺陷的原因,管理者通过健全产房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助产士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能力,加强护理技能水平、职业道德素养和护患沟通培训等安全管理对策后,再对实施风险管理后发生在产房内的护理缺陷事件进行比较,以观察实施预见性风险管理的效果。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满意度上升,难产人数下降,自然分娩人数增加。结论预见性风险管理能提高助产士的风险意识,自觉地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服务,使产房护理质量得以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房 预见性 风险管理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产前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蓉 《哈尔滨医药》 2012年第3期248-249,共2页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子痫前期的产前护理要点,预防子痫和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64例重度妊娠子痫前期孕妇实施有效的产前护理措施,给予精心的护理,积极控制并发症,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64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产时子痫,1例发生...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子痫前期的产前护理要点,预防子痫和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64例重度妊娠子痫前期孕妇实施有效的产前护理措施,给予精心的护理,积极控制并发症,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64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产时子痫,1例发生产后子痫,其余均顺利生产痊愈出院。结论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给予细致的观察,积极控制血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重视孕妇的心理护理是减少重度子痫前期发生子痫的重要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痫 前期 产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峰炜 钟建华 王震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2199-2201,共3页
目的:研究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30例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5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实施临床救治,研究组实施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 目的:研究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30例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5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实施临床救治,研究组实施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消肿时间。依照Johner-Wruh胫骨干骨折术后功能评定标准统计出总的术后功能优、良、中、差分级,统计胫骨干骨折复位优良率,并且统计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消肿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胫骨干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4.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可显著减少对正常骨组织及骨折灶血液循环结构的医源性破坏,显著地促进骨折复位和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经皮微创接骨术 锁定加压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式健康教育在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蓉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30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索适合单纯性疾病的标准化、流程化健康教育模式,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方法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指导,将224名因子宫肌瘤择期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观察组按制订好的临床... 目的探索适合单纯性疾病的标准化、流程化健康教育模式,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方法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指导,将224名因子宫肌瘤择期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观察组按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和全程健康指导;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指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水平、护理满意度、术后自理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手术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能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对促进患者康复、掌握健康知识、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满意度等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健康教育 子宫次全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脓毒症休克相关基因的筛选及网络构建 被引量:1
9
作者 凌家梅 胡林 +2 位作者 陈雪 杨蕊萍 胡迎春 《生物信息学》 2019年第1期61-66,共6页
为探究脓毒症休克与SIRS的差异表达基因及网络的构建,筛选潜在的核心基因,从GEO数据库下载相关基因表达谱GSE26378,数据分为脓毒症休克与SIRS各29个样本,通过在线软件GCBI对其进行标准化及差异基因筛选;对差异基因进行GO分析;基于KEGG... 为探究脓毒症休克与SIRS的差异表达基因及网络的构建,筛选潜在的核心基因,从GEO数据库下载相关基因表达谱GSE26378,数据分为脓毒症休克与SIRS各29个样本,通过在线软件GCBI对其进行标准化及差异基因筛选;对差异基因进行GO分析;基于KEGG进行功能通路分析以及基因信号网络分析;差异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结果表明:两组中总共有1 456个基因被识别为差异基因(P<0.05),与SIRS组相比,脓毒症休克组中有条859条下调基因,597条上调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了细胞周期、细胞免疫、细胞代谢。KEGG功能通路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了MAPK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细胞周期受体信号通路等。共表达分析发现基因CCNB1、NUSAP1、OIP5、SHCBP1、ZWINT、TOP2A、DLGAP5等位于网络中央部位,而基因信号网络分析发现基因PLCB1、PIK3CA、STAT3、CAMK2D、PRKCB、CREB1位于网络核心。基因芯片分析有助于发现脓毒症休克与SIRS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在转录组学上的改变,而生物信息学网络分析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SIRS 生物信息学 基因信号网络 基因共表达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惠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年第2期257-258,共2页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4年4月入住某院进行风湿性心脏病治疗的108例患者,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按照围手术期内的不同治疗方案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4例,对照...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4年4月入住某院进行风湿性心脏病治疗的108例患者,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按照围手术期内的不同治疗方案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治疗,实验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有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6.7%、92.6%,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病情复发率分别为29.6%、16.7%,其死亡率则分别为11.1%、3.7%,两组复发率与死亡率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而且能够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风湿性心脏病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关系现状分析及应对思路 被引量:5
11
作者 陆昌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26期158-159,共2页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不断,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重塑白衣天使形象,已刻不容缓地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本文通过对医患关系现状的剖析,找出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医患关系 紧张 原因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开兰 《哈尔滨医药》 2012年第2期156-156,共1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就诊的9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耐心细致的护理,本组9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围手术期予以有效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就诊的9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耐心细致的护理,本组9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围手术期予以有效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手术成功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陆昌霞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6期2430-2431,共2页
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及管理体会,借助相关理论资料,目的是对老年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相应防范对策,减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意外风险。
关键词 防范护理风险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综合疗法对原发性青光眼效果观察
14
作者 钱静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6期104-106,共3页
分析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采取中医药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01月~2022年0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以盲分法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中医... 分析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采取中医药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01月~2022年0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以盲分法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中医药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眼压控制良好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参照组患者低,而且该组患者眼压控制良好率比参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而言,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以及改善患者眼压和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方面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中医药综合疗法 眼压 心理状况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产士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15
作者 王蓉 《医学信息》 2011年第23期677-677,共1页
目的了解助产士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原因。方法通过发放自制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助产士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助产士慢性疲劳综合症与长期过重的工作压力有关、精神高度将张、过度劳累、睡眠不足以及心理应激有关。结论... 目的了解助产士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原因。方法通过发放自制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助产士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助产士慢性疲劳综合症与长期过重的工作压力有关、精神高度将张、过度劳累、睡眠不足以及心理应激有关。结论助产士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正确面对压力和及时有效进行疏导,管理者应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待遇,以减轻助产士的工作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产士 慢性疲劳综合征 原因分析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观察
16
作者 王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08-111,共4页
探究针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的沙库巴曲缬坦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抓阄方法划分为两组(观察组20人和对比组20人),对比组组患者使用50mg沙库巴曲缬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 探究针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的沙库巴曲缬坦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抓阄方法划分为两组(观察组20人和对比组20人),对比组组患者使用50mg沙库巴曲缬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100mg沙库巴曲缬坦进行治疗,均于本院接受诊治,且患者治疗时间均为2021年1月~2023年2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DD、NT-proBNP、cTnT指标均低于对比组,且LVEF、治疗效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低血糖、头晕恶心、血管性水肿等不良反应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予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初始量为100mg的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后LVEDD下降较明显,LVEF则明显上升,且不会随着药物剂量增加而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变高,治疗效率也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 缬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德蓉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3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临床2012年--2013年收治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9例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成功救治7例,死亡2例,其中产后大出血1例,羊水栓塞1例。结论:尽早祛除病因,在治疗妊高... 目的: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临床2012年--2013年收治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9例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成功救治7例,死亡2例,其中产后大出血1例,羊水栓塞1例。结论:尽早祛除病因,在治疗妊高征(原发病)的同时积极治疗D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妊娠期 产科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钱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217-219,共3页
本文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方案的课题研究中,探究其采取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本课题所选取的研究样本来自于到我院接受诊治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一共抽取样本量100例,之后通过患者就诊号码将所有... 本文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方案的课题研究中,探究其采取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本课题所选取的研究样本来自于到我院接受诊治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一共抽取样本量100例,之后通过患者就诊号码将所有样本量分成了两组,接受西药治疗的设为常规组(50例),采用中西医治疗的设为研究组(50例);分组完成之后便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模式的治疗方案,待患者接受治疗后,对这些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加以统计评估,以此来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干预效果,在统计患者治疗效果的过程中,分别对比了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水平、视力情况及血流动力学等。结果:针对本次实验期间所得真实数据实施评估,可以了解到,研讨其治疗效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研讨其血糖水平,研究组控制得更佳;两组血流动力学对比,研究组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更优;两组视力情况对比,研究组的视力相对更清晰(P<0.05)。结论:本课题通过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了不同治疗干预后,利用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评估后得出:采取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可显著调节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高治疗效果和视力情况,值得临床应用与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西医 非增殖期糖尿病 视网膜 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