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临床2012年--2013年收治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9例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成功救治7例,死亡2例,其中产后大出血1例,羊水栓塞1例。结论:尽早祛除病因,在治疗妊高征(原发病)的同时积极治疗DIC。
作者
马德蓉
机构地区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出处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3期82-83,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妊娠期
产科
分类号
R714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贾苍松.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与治疗[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1):11-13.
被引量:11
2
宋善俊,王鸿利,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J].2001,105-106.
3
王鸿利,费冲,邵慧珍,王学锋,邹玲,朱立红,蔡晓敏,黄健,蒋莹,陈淑容.
正常孕妇产前和产后抗凝和纤维蛋白溶解变化的研究[J]
.上海医学,1992,15(5):267-270.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7
1
Wada H.Hemostatic molecular markers before the onset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Am J Hematol,1999,60():273-278.
2
Kessker CM,Tang Z,Jacobs HM,et al.The suprapharmacological dosing of antithrombin concentrate for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duced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in guinea pigs:substantial reduction,mortality and morbidity.Blood,1997,89:4393-4401.
3
王鸿利,上海医学,1988年,11卷,145页
4
王鸿利,1987年
5
彭作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期诊断[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6):338-342.
被引量:31
6
第七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几项诊断参考标准[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00,21(3):165-168.
被引量:249
7
李君君,陈方平,颜家运,余海仁,颜向军.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的实验研究[J]
.临床血液学杂志,2003,16(2):82-84.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26
1
狄英波,王宇宏,单庆莲.
两种方法测定孕妇纤维蛋白原的结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0):1452-1452.
被引量:3
2
黄建华,李清祥.
孕妇分娩前凝血、抗凝、纤溶指标检验及其临床意义[J]
.江西医学检验,2006,24(5):421-422.
被引量:12
3
张晓敏,吴涛,孙晓芳,杨冰岩,周巧云,王冬娥,高建慧.
足月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变化的临床意义[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7,14(2):115-118.
被引量:8
4
万波,鞠文东,王冬娥,蔡春芳.
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1):4383-4384.
被引量:2
5
王以照,王慈修,金友礼.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超早期诊治临床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8):2206-2207.
被引量:5
6
胡咏梅.
分娩前孕产妇凝血、纤溶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29(2):225-226.
被引量:2
7
杨辅直,李伟生,苏格炘,闵宇懿,陈晓玲,洪燕.
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与DIC及其适时干预的临床观察[J]
.广东医学,2009,30(9):1360-1362.
被引量:10
8
谢荣章.
孕妇产前凝血、抗凝、纤溶指标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1916-1917.
被引量:2
9
王洁群,胡烈薇.
中孕流产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小剂量肝素应用及预防(7例临床分析)[J]
.临床医学,1998,18(10):30-32.
10
韦继明,陈彦华,谢汉雄,杨秀群,韦静.
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在正常妊娠中的变化和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断的意义[J]
.上海医学,1999,22(2):124-125.
被引量:28
同被引文献
19
1
何光凤,李晓明.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2015,31(4):551-553.
被引量:11
2
贾金凤.
浅谈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体会[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9):94-95.
被引量:1
3
陈珊.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研究进展[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24(8):668-671.
被引量:3
4
文飞球,麦惠容.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18):1368-1371.
被引量:8
5
宋莉.
分析小剂量肝素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及安全性[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2):143-144.
被引量:5
6
刘永生.
肝素联合成分输血对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4):5985-5987.
被引量:14
7
孔丹青,崔久嵬.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回顾性分析[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5,0(2):151-154.
被引量:1
8
时慧挺.
成分输血对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凝血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
.血栓与止血学,2016,22(1):43-46.
被引量:15
9
杨婷,高清平.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6,22(3):194-198.
被引量:12
10
王书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治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37(2):91-95.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1
1
龙冠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相关进展[J]
.中外医疗,2020,39(3):196-198.
1
金飞,吴箐.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0例护理体会[J]
.贵州医药,2007,31(7):667-667.
2
顾海清.
79例羊水过少的诊治[J]
.中原医刊,2007,34(22):78-78.
3
张红莲.
产科DIC10例治疗分析[J]
.山东医药,2007,47(30):60-60.
4
杨锐,欧阳为相,魏文宁,杨焰,洪梅,宋善俊.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6):3726-3728.
被引量:1
5
胡献玉.
11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治体会[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2):54-55.
6
苟永玲,欧阳吁,何传祥.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8例临床分析[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3):30-30.
被引量:1
7
钟桂芳,吴景梅.
123例产后出血的分析及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5):428-429.
被引量:1
8
李韶霞,曾宇玉,邱彩凤.
13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7):271-271.
被引量:1
9
张丽芳.
HELLP综合征1例报告[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3):109-109.
10
郭昌星,王毅,刘祖德,张永田,毛玉仓,赵炳军,安彬林.
成功救治妊高征致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J]
.中国急救医学,2002,22(3):168-168.
被引量:1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