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盛夏自贡市极端高温特征及气象服务技术总结
1
作者 段修荣 罗伟 +1 位作者 王玲玲 欧奕含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4年第S01期104-113,共10页
利用四川省自贡市1959—2022年盛夏3个国家气象站和55个区域气象站监测资料,分析了2022年极端高温天气特征,并对高温气象服务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2022年高温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广,具有极端异常性,是自... 利用四川省自贡市1959—2022年盛夏3个国家气象站和55个区域气象站监测资料,分析了2022年极端高温天气特征,并对高温气象服务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2022年高温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广,具有极端异常性,是自贡市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综合强度最大的高温事件;此次高温气象服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充分发挥了作为自贡市防御应对高温天气第一道战线的先导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 自贡市 极端高温 气象服务 技术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素对自贡市呼吸道传染病的影响与预警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荣国 张正东 +2 位作者 罗伟 陈曦 龚岚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6年第2期92-95,共4页
为探讨气象要素变化对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的影响,本文利用2009-2013年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呼吸道传染病病例资料和自贡市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资料,对呼吸道传染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了自贡地区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人数... 为探讨气象要素变化对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的影响,本文利用2009-2013年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呼吸道传染病病例资料和自贡市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资料,对呼吸道传染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了自贡地区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人数的时空变化规律;采用多要素回归积分法建立自贡市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医疗气象预报模型,通过检验该预报模式稳定性较好,将为自贡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广大城乡居民卫生防疫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积分 呼吸道传染病 气象条件 预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贡市玉米主要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模型 被引量:8
3
作者 罗伟 段修荣 +2 位作者 钟莉 王玲玲 王茹琳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118-123,共6页
利用2001-2017年四川省自贡市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与同期气象资料,研究自贡市气象条件对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影响。通过相关分析等方法筛选气象预报因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自贡市玉米主要病虫害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模型。结果表明,... 利用2001-2017年四川省自贡市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与同期气象资料,研究自贡市气象条件对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影响。通过相关分析等方法筛选气象预报因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自贡市玉米主要病虫害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模型。结果表明,5月中旬至7月上旬的降水量和湿度对玉米病害的发生面积影响最为显著,温度次之;4-6月的温度和降水量对玉米虫害的发生面积影响最为显著,湿度次之;7-8月频发的高温对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均有明显的抑制和消弱作用。对模型进行检验,历史回代检验气象等级综合拟合准确率达到91%,2018年试报检验气象等级综合准确率达到100%,模型预测效果较好,能够为自贡市开展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的气象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贡市 玉米 病虫害 气象条件 预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的气象条件和综合防治 被引量:8
4
作者 林姗 陆兴利 +5 位作者 赵金鹏 刘原 罗家栋 罗伟 李庆 王茹琳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23-123,124-126,共4页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毁灭性细菌病害,严重危害猕猴桃产业。近年来,猕猴桃溃疡病在四川省危害程度不断加剧,发生面积不断增加,对四川省猕猴桃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分析总结低温多雨是四川省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的主要气象条件,并通过对四川省...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毁灭性细菌病害,严重危害猕猴桃产业。近年来,猕猴桃溃疡病在四川省危害程度不断加剧,发生面积不断增加,对四川省猕猴桃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分析总结低温多雨是四川省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的主要气象条件,并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巴中、广元、雅安、宜宾以及绵阳等地区的猕猴桃溃疡病发病情况和发病特点的调查分析,发现品种、海拔和树龄与溃疡病的发生直接相关,表现为在被调查的4个品种中,红阳最感病,徐香最抗病;海拔越高,溃疡病危害越严重;溃疡病发病程度随树龄的增加逐渐加重。在此基础上对猕猴桃溃疡病提出综合防治措施建议,皆在为四川省猕猴桃产业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溃疡病 四川省 气象条件 病情调查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3—2017年四川自贡市不同历时年最大降水量变化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段修荣 罗伟 郭海燕 《干旱气象》 2020年第1期40-49,共10页
利用四川省自贡市1963—2017年5、10、20、30 min和1、2、3、4、6、9、12、24 h共12个历时年最大降水量序列,对各历时年最大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各历时年最大降水量集中出现在夏季(6—8月),占各历时年最大降水量... 利用四川省自贡市1963—2017年5、10、20、30 min和1、2、3、4、6、9、12、24 h共12个历时年最大降水量序列,对各历时年最大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各历时年最大降水量集中出现在夏季(6—8月),占各历时年最大降水量总次数的88%;各历时年最大降水量出现次数的峰值时间主要在夜间(20:00至次日08:00),占总次数的74%,具有明显的夜雨特征。(2)随着降水历时的延长,年最大降水量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偏度系数、峰度系数逐步增大,即离散程度逐步增大,"峰"的坡度变得越来越陡峭;各历时年最大降水量多呈正偏态分布,在0. 05显著性水平下,10、20、30 min和1 h年最大降水量近似遵从正态分布。(3) 1 h年最大降水量的极强降水阈值可达85. 4 mm,远超过中国气象局1 h降水量≥20 mm的短时强降水标准;24 h年最大降水量的弱降水阈值为70. 4 mm。(4)近55 a来,各历时年最大降水量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1960年代2~24 h以及2000年代各历时年最大降水量距平最小;1980年代2~24 h以及1990年代各历时年最大降水量距平最大,其中1990年代5、10、30 min、1~4 h以及2000年代4 h年最大降水量的年代变化最为显著。(5)从2000年代初开始,1~24 h年最大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并具有突变现象,但突变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贡市 历时 年最大降水量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两次春季冷空气型大风天气特征分析
6
作者 刘霭薇 欧奕含 +2 位作者 王玲玲 王万鑫 袁立新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92-94,298,共4页
大风是四川盆地春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大风天气过程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等,针对四川盆地2023年3月11日和2024年3月24日2次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大风天气环流背景均为... 大风是四川盆地春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大风天气过程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等,针对四川盆地2023年3月11日和2024年3月24日2次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大风天气环流背景均为高空偏西风波动,低层700 hPa和850 hPa盆地受偏北气流控制,冷空气前沿冷锋进入盆地造成偏北大风;受盆地以北地形影响,冷空气主体在进入盆地前,在秦岭以北有所停滞,冷空气堆积,造成气压梯度显著增大,30°~35°N气压差达到25~30 hPa,在盆地北部形成强烈的气压梯度风;盆地北部低层有强冷平流中心,逐渐向南移动影响整个盆地,垂直剖面显示“3·11”大风过程在冷平流向前传递,而“3·24”大风过程中形成次级环流,中层动量向下传递,造成地面增压;通过对负变温和正变压位置和强度的分析,发现2次过程中负变温和正变压位置吻合,“3·11”个例正变压中心强度达到+5.2 hPa/h,“3·24”个例正变压中心强度达到+2.9 hPa/h,形成变压梯度风,与气压梯度风共同作用造成地面大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大风 温度平流 气压梯度 变压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指标优化模型的自贡地区干旱等级评定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玲玲 罗伟 +5 位作者 何巍 卢晓宁 朱玉璘 黄德刚 段修荣 袁立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6-130,共5页
以自贡地区季节性干旱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综合干旱评价中不同指标评价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利用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土壤湿度等单项气象指标资料,选取降水距平百分率、湿润度指数、土壤含水量、标准化降水指数4种干旱评价指标,运用加... 以自贡地区季节性干旱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综合干旱评价中不同指标评价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利用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土壤湿度等单项气象指标资料,选取降水距平百分率、湿润度指数、土壤含水量、标准化降水指数4种干旱评价指标,运用加权法判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采用改进的TOPSIS评价模型,按照《气象干旱等级》(GB 20481-2006)评价标准,对自贡地区2017年1-6月旱情进行综合指标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月和2月为特大干旱,3月为轻旱,6月为无旱,与自贡地区同期气象干旱实况监测一致;由于评价与监测时间尺度不同以及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使得4月和5月的评价结果与实况重旱不完全一致,但在统一评价时空尺度时改进TOPSIS模型评价结果客观并且符合自贡地区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贡市 改进TOPSIS模型 干旱等级 干旱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贡市近50年来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袁立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9期5546-5549,共4页
[目的]分析自贡市近50年来降水变化特征。[方法]利用自贡市1961~2010年3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运用线性趋势法、累计距平法等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近50年来自贡市年、季、月降水总量与雨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自贡市年降水量总体呈减... [目的]分析自贡市近50年来降水变化特征。[方法]利用自贡市1961~2010年3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运用线性趋势法、累计距平法等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近50年来自贡市年、季、月降水总量与雨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自贡市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28.0 mm/10a。年雨日明显减少,且雨日的减少比降水量的减少明显得多,其变化倾向率为-5.6 d/10a,雨日的减少主要表现为小雨日数的减少。夏、秋、冬季降水量均呈负趋势,且四季的雨日都呈负趋势,其中,秋季的雨量和雨日减少最明显也最多。逐月降水量呈单峰型分布,逐月降水日数呈双峰型分布。自贡各地年内出现的各级雨日数几乎一致,且不同强度雨日随量级的增加而减少。年降水量和雨日数的同步减少是自贡市近50年来降水变化的一个明显特征。[结论]总的来说,自贡市自然降水资源正趋于减少,秋干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贡市 降水量 雨日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贡地区高粱气象灾害影响评估
9
作者 李强 李钰春 +4 位作者 李昱锐 朱玉璘 刘云腾 刘秀 罗伟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3年第S01期102-107,共6页
利用自贡市高粱产量资料、生育期资料和相关气象资料,确定了适用于自贡地区的高粱气象灾害指标,建立了高温、干旱、连阴雨强度指数,开展了高粱各关键生育期的主要气象灾害致灾危险性区划。结果表明:高粱拔节至灌浆期干旱SPI指数与高粱... 利用自贡市高粱产量资料、生育期资料和相关气象资料,确定了适用于自贡地区的高粱气象灾害指标,建立了高温、干旱、连阴雨强度指数,开展了高粱各关键生育期的主要气象灾害致灾危险性区划。结果表明:高粱拔节至灌浆期干旱SPI指数与高粱气象产量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期间出现干旱(SPI≤-0.5)的年份占3/4,且干旱发生偏重(-2.0≤-SPI≤-1.0)的年份占1/2,是自贡地区常年影响高粱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其致灾危险性自东南向西北递增,致灾危险性高等级区主要分布在荣县北部。高粱灌浆期高温、抽穗扬花期连阴雨强度指数与高粱气象产量呈负相关,但显著性不明显,受发生强度弱、持续时间短、发生概率小等因素限制,高温、连阴雨对高粱产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气象灾害 分析评估 强度指数 自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一次极端大风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10
作者 周燕秋 喻琴昆 +2 位作者 刘霭薇 刘伯骏 孟倪娜 《气象科技》 2024年第6期830-840,共11页
本文利用地面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高空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产品和FY-2H卫星的云顶黑体亮温(Black Body Temperature,TBB)资料,分析了2022年4月11日四川盆地一次极端大风天气过程的形成原因和演变特征,得到如下结论:①此次极端大风天... 本文利用地面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高空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产品和FY-2H卫星的云顶黑体亮温(Black Body Temperature,TBB)资料,分析了2022年4月11日四川盆地一次极端大风天气过程的形成原因和演变特征,得到如下结论:①此次极端大风天气过程因干冷空气进入盆地而触发,地面辐合线的强迫抬升作用加强了此次风暴天气;②过程中剧烈天气多发生于中尺度对流系统合并加强时期,且位于对流云团前侧TBB梯度大值区以及TBB低值中心附近;③飑线过境时强的冷池作用,飑锋前后变压梯度强、密度流强,是导致地面极端大风的重要原因;④风暴前侧入流、后侧入流和强的中层径向辐合为极端大风的出现提供了有利配置;而强反射率因子核和垂直液态含水量大值区的迅速下降意味着系统内部剧烈降温而产生了湿下击暴流,加剧大风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极端大风 TBB卫星云图 冷池 雷达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1年四川盆地南部暴雨多模式预报的SAL和精细化检验
11
作者 喻琴昆 徐瑗 +1 位作者 欧奕含 李钰春 《山地气象学报》 2024年第5期27-33,共7页
【目的】为衡量不同数值模式对盆地南部暴雨过程的预报能力。【方法】利用中国智能网格三源融合降水产品(CMPAS),针对SCMOC、ECthin和CMA-MESO模式对盆地南部2020-2021年23次暴雨过程进行SAL检验和精细化预报检验。【结果】(1)SCMOC、EC... 【目的】为衡量不同数值模式对盆地南部暴雨过程的预报能力。【方法】利用中国智能网格三源融合降水产品(CMPAS),针对SCMOC、ECthin和CMA-MESO模式对盆地南部2020-2021年23次暴雨过程进行SAL检验和精细化预报检验。【结果】(1)SCMOC、ECthin和CMA-MESO模式对盆地南部暴雨过程的降水范围预报均偏大(S>0),ECthin和CMA-MESO模式08时起报对降水结构预报最优;ECthin对降水强度预报偏小(A<0),SCMOC和CMA-MESO模式对降水强度预报偏大(A>0),且ECthin 08时起报降水强度预报偏差最小;(2)对于大雨量级以上降水预报的TS检验,各模式不同起报时次的TS评分均呈单峰型,23时-次日02时TS评分最高,14-20时之间的评分较低;(3)各模式对泸州降水频率预报较好,但对自贡和宜宾降水频率中心区域预报显著偏南;(4)ECthin和SCMOC对降水的最易开始和结束时间预报偏差基本在3 h(1个时效)以内,以SCMOC 08时起报对盆地南部降水开始和结束时间预报最好,但对偏南区域的降水结束时间预报偏早。【结论】该研究深入分析了不同模式对盆地南部暴雨过程的预报特征,对提高强降水的精细化预报能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PAS SAL检验 精细化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夏季鱼塘水温变化特征及预报 被引量:10
12
作者 罗伟 李强 +3 位作者 刘秀 王玲玲 周剑 杨荣国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80-990,共11页
基于四川盆地南部富顺县水产养殖气象服务试验基地2017−2019年水温资料和同步气温资料,分析鱼塘夏季(6−8月)不同时间尺度上各层水温最高时段特征;以预报某日气温、前1日气温和水温作为预报因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夏季典型晴天状况下... 基于四川盆地南部富顺县水产养殖气象服务试验基地2017−2019年水温资料和同步气温资料,分析鱼塘夏季(6−8月)不同时间尺度上各层水温最高时段特征;以预报某日气温、前1日气温和水温作为预报因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夏季典型晴天状况下鱼塘各层平均水温、最高水温预报模型,并对模型预报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夏季日内各层水温最高值出现在18:00−19:00,较气温滞后1~3h;水温≥32℃的时段主要集中在16:00−22:00,该时段内10、50和100cm深处水层逐时平均水温分别在32.9~33.1℃、32.6~32.7℃和32.1~32.3℃。夏季各层水温随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水温最高值均出现在7月下旬;水温≥32℃的日数平均为23d,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8月中旬,该时段内10、50和100cm水层逐日平均水温分别在28.5~34.4℃、28.2~34.1℃和27.9~33.9℃。通过2017−2018年回带检验和2019年预报检验,模型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在0.3~0.8℃,平均相对误差在2.6%以内,预报效果较好,能较好地应用于夏季鱼塘水温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鱼塘水温 变化特征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贡七月暴雨天气特征分析
13
作者 王玲玲 邱玥 肖佩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2年第S01期70-75,共6页
应用地面气象观测、雷达、风云二号卫星等资料,对自贡7月的三次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值系统、地面冷空气和副高阻挡,使得三次暴雨天气小时雨量大,范围也较大。“7.15”暴雨过程实况较模式预报低涡位置偏南,副高东退较慢;“... 应用地面气象观测、雷达、风云二号卫星等资料,对自贡7月的三次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值系统、地面冷空气和副高阻挡,使得三次暴雨天气小时雨量大,范围也较大。“7.15”暴雨过程实况较模式预报低涡位置偏南,副高东退较慢;“7.2”暴雨过程实况地面辐合线均偏东,预报降雨落区与实况略有误差。数值模式预报对雨带把握较好,但对降水强度均较实况偏弱、偏北。NCEP、SWC数值模式和四川省气象台指导预报的降水强度和落区与实况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副高 数值预报 降雨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贡地区暴雨天气的合成分析
14
作者 袁立新 缪强 《四川气象》 1995年第1期10-14,共5页
通过对自贡地区16次暴雨天气过程发生前的影响系统、环境物理量场以及中尺度特征进行合成分析,揭示了自有地区暴雨天气发生的物理成因,建立了自贡地区暴雨短期预报的天气学模型,为我台研制暴雨预报业务化系统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暴雨 合成分析 概念模型 降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明参生态适宜性及四川潜在分布区预测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金鹏 王明田 +3 位作者 罗伟 李昱锐 李潮 王茹琳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64-674,共11页
基于川明参实际分布点位数据及CMIP6推出的未来气候情景数据,结合最大熵(MaxEnt)模型构建川明参种植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分析影响川明参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模拟和验证气候变化下四川省川明参的分布规律及适生区范围,为川明参野... 基于川明参实际分布点位数据及CMIP6推出的未来气候情景数据,结合最大熵(MaxEnt)模型构建川明参种植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分析影响川明参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模拟和验证气候变化下四川省川明参的分布规律及适生区范围,为川明参野生资源调查保护、生态修复及人工生产培育和产业发展等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影响川明参潜在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为年降水量、最冷季降水量、最冷月最低温和温度年较差,中适生及以上区域的关键环境因子阈值分别为874.0~1231.2mm、22.1~83.9mm、-4.4~3.5℃和25.0~31.2℃。当前气候情景历史时期2010s(2000-2020年),川明参适生区域主要集中于四川盆地底部、盆缘山地及攀西高原东部,总面积达21.49×10^(4)km^(2)。相较当前气候情景历史时期,2050s(2041–2060年)SSP1-2.6和SSP2-4.5情景下川明参高适生面积分别减少14.07%和10.04%,SSP5-8.5情景下增加3.46%,三种未来气候情景下中适生区面积分别增加27.36%、10.94%和30.66%;2090s(2081–2100年)三种未来气候情景下高适生区面积分别减少40.89%、33.53%和36.71%,中适生区分别增加4.85%、20.05%和8.9%。未来气候变化对川明参生长发育不利,为应对不利影响,应以成都、巴中、广元、南充等现存川明参主要产地为依托,开展川明参野生种质资源保护研究,选种育苗、储存优良基因,大力推广人工种植,发展特色产业,间接保护野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明参 最大熵模型 生态适应性 主导气候因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地区短时强降水事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昱锐 陈朝平 +4 位作者 陈权亮 罗伟 李强 刘秀 段修荣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1年第3期42-49,共8页
利用四川地区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2010~2019年5~9月短时强降水事件24h累计降水量、频次和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短时强降水事件发生的频次、极值分布及其与地形、海拔高度等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平均24h累计... 利用四川地区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2010~2019年5~9月短时强降水事件24h累计降水量、频次和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短时强降水事件发生的频次、极值分布及其与地形、海拔高度等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平均24h累计降雨量基本在50mm以上,盆地东北部、西南部、南部及阿坝州东部甚至超过100mm,最大值出现在广安,达175mm。四川地区短时强降水事件开始时间的日变化特征表现为“V”型结构的夜间峰值位相,事件持续时段多为傍晚至凌晨,时长可达10h以上,最长甚至可持续22h。在强降水事件极值的日变化上,极大值频次和降水量呈单峰结构,在03时达到最大,其后逐渐减小至15时达到谷值,而后再次增大;降水强度呈弱双峰结构,分别在04时和16时达到谷值,13时和18时达到峰值,其日变化呈“增-减-增-减”的特征。四川短时强降水事件与复杂地形有密切的关系,5~6月事件活跃区在四川盆地中部,7月在盆地西部的龙门山脉一带,8月在雅安、乐山附近,9月在盆地北部且频次明显减少;短时强降水事件的最大小时雨强可达80mm以上,出现在7~8月的盆地西部龙门山一带和南部地区。短时强降水事件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发生频次和日数逐渐减少,海拔2000m以上地区基本无强降水发生日出现(峨眉山气象站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时空分布 频次 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单位局域网安全的一些设想 被引量:1
17
作者 龚岚 魏良秀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 2007年第16期985-986,共2页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气象事业发展中的不断应用,计算机已成为气象系统处理数据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根据本单位现有的局域网,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本单位局域网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关键词 局域网 网络安全 网络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贡一次短时强降雨过程的多尺度诊断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巍 喻琴昆 李钰春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2年第S01期34-38,共5页
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ERA5的0.5°×0.5°再分析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资料和卫星云图产品,对2020年8月12日四川省自贡市短时强降雨天气过程产生的原因和多尺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与中低层辐合系统结合低空... 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ERA5的0.5°×0.5°再分析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资料和卫星云图产品,对2020年8月12日四川省自贡市短时强降雨天气过程产生的原因和多尺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与中低层辐合系统结合低空急流是本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系统。低空急流为强降雨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辐合上升动力作用增强、水汽含量的迅速增长、不稳定能量的增加,为对流性强降雨提供了条件;强烈发展的两个对流云团合并加强,形成强的中β尺度MCC,强降雨区位于MCC云顶亮温最低值中心附近,云顶亮温最低值达到−82℃;地面的中小尺度辐合线在短时强降雨中起到了对对流系统触发和加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雨 低空急流 MCC 地面辐合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顺县主城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浅析
19
作者 温鹏 刘秀 +3 位作者 李昱锐 潘思宇 罗伟 牟颗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3年第S01期148-153,共6页
基于富顺县主城区2016—2020年的逐日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逐日气象观测数据,采用数据统计相关分析法,筛选出富顺县空气质量主要污染物,研究了空气质量等级、优良日数、污染日数、首要污染物的逐月和四季变化规律,分析了3种主要污染物与5... 基于富顺县主城区2016—2020年的逐日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逐日气象观测数据,采用数据统计相关分析法,筛选出富顺县空气质量主要污染物,研究了空气质量等级、优良日数、污染日数、首要污染物的逐月和四季变化规律,分析了3种主要污染物与5种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并对2018年1月10—25日典型污染天气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天气条件对空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有很大的影响,冷空气活动少或弱,大气静稳,则空气污染会发生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顺县 空气污染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川渝地区再生稻产业的影响与建议——以富顺县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伟 梅岫峰 +3 位作者 李强 李钰春 张凯 李昱锐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4,共5页
2022—2023年以田间调查、电话访谈、文献查阅和专家座谈等方式对川渝地区再生稻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统计分析了气候变化下川渝再生稻种植区生产格局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富顺县为例,剖析了川渝地区再生稻产业发展的潜力和面临的挑战,并就... 2022—2023年以田间调查、电话访谈、文献查阅和专家座谈等方式对川渝地区再生稻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统计分析了气候变化下川渝再生稻种植区生产格局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富顺县为例,剖析了川渝地区再生稻产业发展的潜力和面临的挑战,并就如何提升再生稻气候韧性提出5条建议。调研显示,在气候变暖情况下,川渝地区秋季热量资源更加丰富,再生稻种植呈现适生区、优生区面积不断增加、产量稳步提高等有利变化;但气象灾害呈重发趋势,再生稻生产气候风险增高。富顺县为再生稻种植优生区,具有自然条件、技术、品种、历史、品牌、需求和政策等优势。随着再生稻产业的迅猛发展和极端天气频发重发,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加强再生稻气候韧性建设,对加快推进川渝地区再生稻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气候变化 气候韧性 川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