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6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防教育融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多维思考
1
作者 韩彦 郑刚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7,共6页
国防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有着天然的联系,国防教育融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国防教育融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仍面临诸多问题:国防教育知识化倾向,导致本末位置颠倒;国防教育形式化倾向,导致体用关系扭曲;国防教育客体化... 国防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有着天然的联系,国防教育融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国防教育融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仍面临诸多问题:国防教育知识化倾向,导致本末位置颠倒;国防教育形式化倾向,导致体用关系扭曲;国防教育客体化倾向,导致纵横次序错乱。国防教育融入基础教育课程应深挖国防教育元素,实现历史与现实的跨时空交融;设立跨学科主题教育活动,实现感性与理性的跨学科通达;在活动中学习,实现认知与实践的跨领域耦合。国防教育融入基础教育课程的优化路径主要包括:跨越历史与现实,进行时空转换,构建共同言说的课程内容;整合情感与理性,倡导情智交融,实施家国在场的教学;统筹认知与实践,践行知行合一,开展行稳致远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 跨学科主题教育 情智交融 重大主题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观教育的价值意蕴与路径探寻
2
作者 魏臻 李玉婷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33-37,共5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教育具有形成国家意识、升华国家情感、增强国家认同的3重功能,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新时代大学生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为使其树立正确科学全面系统的国家观,有必要从历史逻辑、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教育具有形成国家意识、升华国家情感、增强国家认同的3重功能,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新时代大学生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为使其树立正确科学全面系统的国家观,有必要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3个维度探寻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观教育的价值意蕴。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等方面梳理国家观教育课程体系,根据教材资源、生成性资源、原著资源、网络资源整合开发国家观教育资源,通过“家校社”、虚拟与现实、需求与供给拓宽国家观教育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国家观教育 价值意蕴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智慧学习空间:逻辑机理与场域架构
3
作者 杨珍珍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在新一轮智能技术革新浪潮下,技术驱动着职业教育学习空间不断变革与重构。职业教育智慧学习空间作为职业教育与智能技术相结合、虚实教学活动相融合的新型学习空间,可以优化职业教育过去规模化、标准化的培养模式,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方... 在新一轮智能技术革新浪潮下,技术驱动着职业教育学习空间不断变革与重构。职业教育智慧学习空间作为职业教育与智能技术相结合、虚实教学活动相融合的新型学习空间,可以优化职业教育过去规模化、标准化的培养模式,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在厘清职业教育智慧学习空间智慧性、交互性与融合性等核心特征的基础上,剖析职业教育智慧学习空间构建的逻辑机理,在价值逻辑上应凸显人文价值,领航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发展逻辑上应聚焦产教融合,促进职教高质量发展;在实践逻辑上应注重实践育人,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其场域架构从客体之维夯实智慧教育数字基建,整体布局职业教育实践场域;从主体之维提升教师智能教学水平,切实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增效;从空间之维搭建智能情境化学习场域,系统构筑职业教育学习生态等,以期为创新职业教育学习空间提供新的借鉴与思路,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智慧学习空间 学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教育融入基础教育路径探究
4
作者 王兴佳 《环境教育》 2025年第3期74-77,共4页
通过构建绿色教育课程体系、提供绿色教育实践机会、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全方位落实绿色教育,达成“双碳”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 通过构建绿色教育课程体系、提供绿色教育实践机会、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全方位落实绿色教育,达成“双碳”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1]),为推动绿色增长、深化绿色教育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关键的指导。绿色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实现了从理念到行动的历史性、根本性和全面性变革,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得到倡导践行,美丽人居环境、绿色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形成,这与我国近年来积极施行绿色教育密不可分。但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更需要把握好绿色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全方位落实绿色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探究 绿色生活方式 基础教育 教育课程体系 绿色消费 绿色转型 绿色低碳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制造行业发展趋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优化策略
5
作者 古丽给娜·热依木 柴晨凯 阿依古丽·阿布都热西提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5年第2期226-228,共3页
文章基于机械制造行业发展趋势,聚焦智能化驱动、绿色制造与全球化背景下的行业变革,分析了高校机械制造专业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优化策略,以全面满足行业的多样化人才需求。
关键词 机械制造行业 大学生 就业指导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大学生慢就业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6
作者 王丹 《教育进展》 2025年第1期380-389,共10页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慢就业”群体不断攀升。为深入研究我国大学生慢就业的研究现状,梳理分析近年来大学生慢就业的整体情况、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利用CiteSpace 6.3.R1软件对国内期刊中的大学...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慢就业”群体不断攀升。为深入研究我国大学生慢就业的研究现状,梳理分析近年来大学生慢就业的整体情况、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利用CiteSpace 6.3.R1软件对国内期刊中的大学生慢就业研究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共纳入中文文献818篇。国内研究呈爆发式增长的趋势。研究机构都以高校为主,但机构、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够紧密。研究前沿和热点聚焦于就业困境、就业形势、就业服务。加强跨地区、跨机构间学者的交流联系,实现资源共享;研究内容较为聚焦,需要开拓关注视角;丰富研究方法,多学科融合。In recent years,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vere, and the number of “slow employment” groups has been rising. In order to stud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low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the overall situation,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hotspots of slow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recent years have been analyzed. Based on the China Knowledge Network (CNKI) database, CiteSpace 6.3.R1 software was used to visualize and analyze the literature on slow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domestic journals, and a total of 818 articles in Chinese were included. Domestic studies show an explosive growth trend. The research institutions are all based on universities, but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institutions and scholars is not close enough. Research frontiers and hotspots focus on employment dilemmas, employment forms, and employment services. Strengthen the exchange and connection of scholars across regions and institutions to realize resource sharing;the research content is relatively focused and needs to develop the perspective of attention;enrich research methods and integrate multiple discip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慢就业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的文化审思及其逻辑进路
7
作者 吴晓英 《职教通讯》 2025年第1期13-21,共9页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职业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的高阶形态、内在特性与未来图景,“中国特色”与“现代性”是其最明显的发展特征。作为以赋能经济增长为鹄的的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是职业教育“价值、工具与人本理性”的文化诉求。...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职业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的高阶形态、内在特性与未来图景,“中国特色”与“现代性”是其最明显的发展特征。作为以赋能经济增长为鹄的的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是职业教育“价值、工具与人本理性”的文化诉求。乡村文化是由组织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五大要素构成,并以“组织文化”为核心、以“精神文化”为动力、以“行为文化”为效能、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物质文化”为表征,具有形塑功能的公共文化生态系统。因此,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赋能乡村振兴遵循着文化愿景的构建、文化理念的认同与共识、文化理念的传播与实践、优秀文化的融合创生以及文化影响力的评估等文化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现代化 乡村振兴 文化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选择——纪念“科教兴国”战略提出30周年
8
作者 姜澄 郑刚 《中国教育学刊》 2025年第2期15-22,共8页
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选择。30年前,“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国家战略系统中的标识性概念被正式提出与付诸实施,长期以来在国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发挥着根基性作用,并成为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选择。30年前,“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国家战略系统中的标识性概念被正式提出与付诸实施,长期以来在国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发挥着根基性作用,并成为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重要战略基础。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部署,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者内在关联性、统筹优越性和强国指向性的深刻洞察。从“三位一体”的战略逻辑来看,其内涵了以科学教育和拔尖人才教育为基础的提升逻辑、以教育数字化和数字素养为关键的转变逻辑、以教育人才和科技人才为根本的主体逻辑。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既要立足国情实际,也要展现国际视野,并以实现民族复兴的价值共识、聚焦高质发展的集成共进、强化治理系统的联动共建、突出素质能力的主体共创为战略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 科教兴国战略 中国式现代化
原文传递
喀什大学教师教育的教育类课程改革构想
9
作者 段鸿 张蕴倩 《喀什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85-87,共3页
国外教师教育的教育类课程中技能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较大比例,国内部分院校也增加了该类课程比例和教学时数,喀什大学教师教育的教育类课程结构需要调整,理论课程要紧密联系南疆基础教育特别是双语教育的实际,加强实... 国外教师教育的教育类课程中技能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较大比例,国内部分院校也增加了该类课程比例和教学时数,喀什大学教师教育的教育类课程结构需要调整,理论课程要紧密联系南疆基础教育特别是双语教育的实际,加强实践教学,适度增加技能类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育类课程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意蕴、弱势表征及实现路向 被引量:13
10
作者 苏鹏举 王海福 《高教论坛》 2020年第11期114-119,共6页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成就美好人生。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通过各方协同创新努力,劳动综合育人成效显著。但是,目前依然存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素质不高;崇尚超前消费、追求个人享受,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铺张浪费问题严重,...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成就美好人生。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通过各方协同创新努力,劳动综合育人成效显著。但是,目前依然存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素质不高;崇尚超前消费、追求个人享受,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铺张浪费问题严重,职业意识淡化、创业观念不强,功利化意识强烈、不劳而获心态扭曲等问题。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应确立劳动教育实践共同体,制定多元化评价保障机制;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力度,营造良好的劳动育人氛围;充实劳动师资队伍力量,开足开齐劳动育人课程;家庭社会积极参与支持,成为劳动教育的协助者;提高自主劳动教育素养,树立新时代大学生良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高校 大学生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内涵价值 劳动综合育人 劳动教育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教育家精神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思维品质与培育路径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双龙 马婷婷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1,共9页
习近平关于教育家精神重要论述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独特的思维品质。在内在逻辑上,教育家精神是由逻辑起点、逻辑主线、逻辑支点和逻辑旨归构成的完整理论体系:理想信念是逻辑起点,道德情操是逻辑主线,躬耕态度、仁爱之心、育人智慧是... 习近平关于教育家精神重要论述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独特的思维品质。在内在逻辑上,教育家精神是由逻辑起点、逻辑主线、逻辑支点和逻辑旨归构成的完整理论体系:理想信念是逻辑起点,道德情操是逻辑主线,躬耕态度、仁爱之心、育人智慧是逻辑支点,弘道追求是逻辑旨归。习近平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具有四个独特的思维品质:一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二是人民中心的价值思维,三是着眼全局的系统思维,四是服务社会的实践思维。教育家培养的路径是: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弘道使命;形成道德典范,完善理想人格;提升育人能力,端正躬耕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 理想信念 道德典范 创新思维 育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方位、内在逻辑与世界意蕴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刚 吴娅鑫 《教育文化论坛》 2024年第1期13-23,共11页
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事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现代化经历了萌芽探索期、曲折实践期、改革发展期和全面深化期四个阶段。党领导教育现代化,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根本... 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事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现代化经历了萌芽探索期、曲折实践期、改革发展期和全面深化期四个阶段。党领导教育现代化,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为发展路径。植根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传统是党领导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党领导教育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领导教育现代化的价值逻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党领导教育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党领导教育现代化,正在为全球教育现代化注入中国力量、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教育现代化 历史方位 内在逻辑 世界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命教育困境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武 赵文乔 李尽晖 《教育参考》 2024年第1期36-42,共7页
农村小规模学校实施生命教育可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可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帮助农村小规模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可以满足学生生命需求,实施生命教育。国家教育政策的引领、学校主导作用的发挥、家庭教育的保障以及社会... 农村小规模学校实施生命教育可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可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帮助农村小规模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可以满足学生生命需求,实施生命教育。国家教育政策的引领、学校主导作用的发挥、家庭教育的保障以及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挖掘等,有助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突破生命教育困境,全方位实施生命教育,进而为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小规模学校 生命教育 突破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历史基础、演进脉络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郑刚 吴娅鑫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7,共8页
教育家是广大教师终身学习的典范,构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对新时代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强国建设等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根植于中华传统师道文化,承续了近代以来勇于担当的教育使命,滋养于中国共产党伟大的... 教育家是广大教师终身学习的典范,构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对新时代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强国建设等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根植于中华传统师道文化,承续了近代以来勇于担当的教育使命,滋养于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建党精神谱系。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以“中国特有”为根本前提,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六个要”“大先生”等重要教育论述一脉相承,丰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容和内涵。践行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应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层面下功夫,从而为教育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和价值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历史基础 演进脉络 实践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教育家办学”到“教育家精神”:新世纪以来加强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中国探索 被引量:6
15
作者 姜澄 郑刚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3-214,共12页
新世纪以来,我国加强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主线围绕“教育家”主体从实践和精神两个层面具体展开。以提出“教育家办学”的号召为标志,我国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经历了规范改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完善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改... 新世纪以来,我国加强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主线围绕“教育家”主体从实践和精神两个层面具体展开。以提出“教育家办学”的号召为标志,我国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经历了规范改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完善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改革创新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梯度发展历程。通过以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以标准体系促进规范发展,以综合管理增强整体质量,以统筹规划弥补弱项短板,以技术赋能提升数字素养,以开放体系激发活力,我国在加强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总结了我国加强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基本经验,即坚持人民中心,以强化师资力量践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政党使命;重视战略布局,以中长期发展规划构建教师队伍制度体系;强调问题导向,以精准性治理探索教师队伍建设供需机制;牢固强国指向,以共建共享推动教师队伍共同体建设。新征程上,要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营造尊师氛围,瞄准关键指标,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办学 教育家精神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教育 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价值意蕴和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婷婷 李双龙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6-21,共6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新时代要继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回应高质量教育的现实需求,也应当注重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建设高质量的劳动教育。新时代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要求,... 党的二十大提出新时代要继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回应高质量教育的现实需求,也应当注重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建设高质量的劳动教育。新时代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要求,是培养学生完满人格的本质要求,是满足教育促进美好生活的价值诉求,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现实呼唤。要实现我国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坚持党的教育政策方针,为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定向;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为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提供保障;做好课程开发,在实践中高质量发展劳动教育;发挥评价的作用,有效达成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家校社协同育人,做好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及时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高质量发展 内涵 价值意蕴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逻辑、挑战与进路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莹 魏臻 +1 位作者 王凯婷 廖沈辉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4年第10期18-25,共8页
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重要突破口,底层逻辑体现在数字政策的支持牵引、技术变革教育的历史回眸和国家与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但当前数字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存在理论差距、素养失衡、路径依赖和实践瓶颈等难为之处... 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重要突破口,底层逻辑体现在数字政策的支持牵引、技术变革教育的历史回眸和国家与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但当前数字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存在理论差距、素养失衡、路径依赖和实践瓶颈等难为之处。为此,数字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需要从理论创新与守正、数字素养与思维提升、制度保障与前瞻布局、实践探索与教育重塑等方面加以推进,以数字化转型助推教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教育强国 教育变革 教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要素构成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芷凡 吴晓英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11期13-20,共8页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经济发展与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技术革新与知识增长范式转变的使然、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学困境的纾解正推动教师数字素养的发展。梳理国内外教师数字素养的相关定义和框架,对其进行内涵解读,提出教师数字素养...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经济发展与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技术革新与知识增长范式转变的使然、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学困境的纾解正推动教师数字素养的发展。梳理国内外教师数字素养的相关定义和框架,对其进行内涵解读,提出教师数字素养的四个要素构成,包括“数字化意识、数字知识与技能、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故此,从“丰富资源供给,搭建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的良好生态”“重视动机培育,培植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的主体意识”“组织专题培训,丰厚教师数字素养的知识与技能积累”“关注知行循环,引领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的生动实践”等四个维度构建教师数字素养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发展 教师数字素养 要素构成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融合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博文 贺文 《管理观察》 2019年第4期113-114,共2页
对南疆高校而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融合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不少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宗教问题、社会不稳定因素及经济发展的副作用等因素影响,导致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不少亟待... 对南疆高校而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融合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不少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宗教问题、社会不稳定因素及经济发展的副作用等因素影响,导致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心理问题。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剖析,从南疆高校、辅导员及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大学生自身和社会媒体四个层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升南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高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