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支持理论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的现实之困与纾解之策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彦龙 陈德明 +1 位作者 常凤 肖平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0,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是为满足全体人民体育需要,从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发展转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现代化。现代化已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诉求、新目标、新征程,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是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运... 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是为满足全体人民体育需要,从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发展转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现代化。现代化已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诉求、新目标、新征程,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是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基于社会支持系统四要素“主体—客体—内容—手段”为逻辑主线,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研究认为:主体供给乏力制约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支持网络的形成,客体动力不足制约中国式现代化体育的普遍参与,支持内容贫乏阻滞中国式现代化体育的全面发展,支持手段有限阻碍中国式现代化体育的社会联结。实现多元主体支持,为中国式现代化体育供给提供有效保障;提升客体参与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参与提供内生动力;丰富内容体系构建,为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改善社会支持手段,为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提供关键支撑等纾解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体育强国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术期刊国际传播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霞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12期48-50,共3页
随着中国在全球舞台的崛起,我国学术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传播的重要渠道,承载着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科技创新成果。然而,相较于国际知名期刊,我国学术期刊国际传播能力明显不足。文章旨在提升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引导力... 随着中国在全球舞台的崛起,我国学术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传播的重要渠道,承载着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科技创新成果。然而,相较于国际知名期刊,我国学术期刊国际传播能力明显不足。文章旨在提升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构建起以中国为主、融通中外的学术话语体系,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学术研究成果传播。文章在概述我国学术期刊国际传播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制约学术期刊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学术期刊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提出学术期刊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的具体路径。通过对我国学术期刊国际传播能力的深入研究,文章揭示了我国学术期刊在国际传播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涉及体制机制、管理方式、人才队伍等方面,并发现成功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学术期刊普遍采取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实现数字化转型、加强编审队伍建设、加强学术期刊品牌建设等策略。我国学术期刊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政府、学术机构和学术界应该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学术期刊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国际传播 传播能力 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政策下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运行保障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徐帅帅 李彦龙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0,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析“双减”政策下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价值、困境,并提出保障策略。价值:助推政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助力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协调发展,促进学校内外体育资源开放共享,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学校体...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析“双减”政策下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价值、困境,并提出保障策略。价值:助推政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助力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协调发展,促进学校内外体育资源开放共享,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学校体育治理。困境:组织效能发挥受限,协同机制尚未形成;制度规则约束力弱,工作机制尚不健全;资源供给内容有限,运行机制动力不足;数字技术支持不足,治理机制尚不完善。策略:以多主体协同为核心,为广泛参与提供组织保障;以政策制定为举措,为长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以多形式供给为基础,为高效服务提供资源保障;以数字赋能为支撑,为高效治理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中小学 课后延时体育服务 运行保障 “双减”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而有质量的体育教育内涵阐释、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4
作者 常凤 李彦龙 鲁长芬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公平而有质量的体育教育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办好人民满意的体育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承诺。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释了公平而有质量的体育教育的内涵,并分析了其所面临的体育教育公平政策执行偏差、优质体育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高... 公平而有质量的体育教育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办好人民满意的体育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承诺。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释了公平而有质量的体育教育的内涵,并分析了其所面临的体育教育公平政策执行偏差、优质体育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高质量的体育教育供给不充分、评价标准缺失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以政策落实为抓手,弘扬体育教育公平理念;以优化资源配置为基础,促进体育教育公平;以内涵建设为核心,提升体育教育质量;以评价标准为导向,兼顾公平和质量,以推进体育教育升级换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体育教育公平 教育质量 公平而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与卫生融合协同治理的多重逻辑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彦龙 常凤 +2 位作者 陈德明 聂应军 宋文利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36,共7页
体育与卫生融合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健康服务的重要举措。为探究“体卫融合”的驱动机理,基于协同治理理论,以“国家—政府—社会—市场”四要素为主线,研究我国“体卫融合”的多重逻辑。研究认为: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靶向的... 体育与卫生融合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健康服务的重要举措。为探究“体卫融合”的驱动机理,基于协同治理理论,以“国家—政府—社会—市场”四要素为主线,研究我国“体卫融合”的多重逻辑。研究认为: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靶向的目标逻辑、以满足国家层面健康治理问题为导向的动因逻辑、以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为引领的实践逻辑,构成“体卫融合”的形成逻辑;国家顶层设计的政策支撑、政府中观引领的纾解方略、社会微观执行的实践保障、市场利益驱动的内生动能,构成“体卫融合”的结构逻辑。提出:应在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中融入地方实践的差异性、在政府治理的中观引领中体现交叉融合的互动性、在社会治理的微观执行中增强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在市场治理的利益驱动中完善体制机制的有效性等进路逻辑,加快推进“体卫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卫生 协同治理 体卫融合 多重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体育酒店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的个案研究
6
作者 付群 胡智婷 李彦龙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9,共9页
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体育酒店的发展,为我国体育行业与酒店行业的融合发展指出新方向。主要采用个案分析、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基于扎根理论研究视角,以亚朵S虎扑篮球酒店为调查对象,探讨当前我国体育酒店面临的现实困境... 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体育酒店的发展,为我国体育行业与酒店行业的融合发展指出新方向。主要采用个案分析、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基于扎根理论研究视角,以亚朵S虎扑篮球酒店为调查对象,探讨当前我国体育酒店面临的现实困境,总结我国体育酒店发展的推进策略。研究表明,我国体育酒店发展主要存在品牌辨识度模糊、运营管理舍本逐末、IP跨界理念前瞻性不足、智能化建设轻虑浅谋等现实困境,提出深入调研顾客需求、提升酒店管理效能、打造专属知识产权、实现酒店运营智能化等体育酒店发展的推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酒店 亚朵S虎扑篮球酒店 现实困境 推进策略 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生理论的裁判员与运动员关系提升方略研究
7
作者 李彦龙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9-45,共7页
裁判员与运动员和谐共生对防范体育赛事活动安全风险、促进体育赛事活动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共生理论三要素为逻辑主线,对我国裁判员与运动员共生关系进行研究。认为,裁判员与运动员未能满足期望价值、竞... 裁判员与运动员和谐共生对防范体育赛事活动安全风险、促进体育赛事活动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共生理论三要素为逻辑主线,对我国裁判员与运动员共生关系进行研究。认为,裁判员与运动员未能满足期望价值、竞赛共生规范约束效力有限、未能合理分配资源是二者冲突的重要原因。提出,应通过重塑信任机制、树立成就动机、优化共生环境,来强化主体自治;通过完善规则意识、强化道德规范、加强法治建设,来提高约束效力;通过打造交流平台、健全管理制度、畅通申诉渠道,来完善资源分配。旨在促进裁判员与运动员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赛事活动 裁判员 运动员 共生 自治 约束 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政策下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协同治理的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彦龙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6-23,共8页
“双减”政策下,为破解多主体间协同性不足的问题,促进政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促进中小学生参与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基于协同治理理论,以治理主体—治理目标—治理方式—治理过... “双减”政策下,为破解多主体间协同性不足的问题,促进政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促进中小学生参与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基于协同治理理论,以治理主体—治理目标—治理方式—治理过程为分析框架,探究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协同治理的现实挑战和实践路径。研究认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协同治理仍存在“部门墙”现象,表现为治理主体结构失衡,治理目标考核异化,治理方式手段有限,治理过程协同不足等问题,导致非政府组织参与度较低,合作共识尚未达成,多元治理模式尚未形成,协同机制有待建立。提出,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价值理性为导向,以多元联动为根基,以平等协商为手段,确定治理主体参与的合理性,提高治理目标考核的科学性,丰富治理方式供给的多样性,提升治理过程运行的流畅性等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课后延时体育服务 协同治理 中小学生 体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公共健身服务需求侧治理现状、困境与纾困路径研究
9
作者 冯裕婷 李彦龙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11期84-87,共4页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公共健身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数智赋能公共健身服务内涵阐释和数智赋能公共健身服务需求侧治理现状的基础上,探析数智赋能公共健身服务治理的困境...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公共健身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数智赋能公共健身服务内涵阐释和数智赋能公共健身服务需求侧治理现状的基础上,探析数智赋能公共健身服务治理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纾困路径。研究表明,数智赋能公共健身服务需求侧治理存在技术应用不足与管理脱节、数据信息呈现孤岛现象、供需错位失衡、数据信息存在安全风险和隐患等困境。据此,提出纾困路径:扩大数智技术应用,多元主体靶向管理;打破传统信息壁垒,实现数智资源共享;数智精准定位需求,消除需求供给矛盾;加大数据监管力度,防范信息泄露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公共健身 需求侧 多元主体 信息壁垒 供需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学校体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转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彦龙 常凤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4,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双减”背景下学校体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转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向。研究认为,学校体育的价值转向为以体立德由认识向行动提升、以体增智由短期向长期跃迁、以体育美由静态向动态跨越、以...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双减”背景下学校体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转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向。研究认为,学校体育的价值转向为以体立德由认识向行动提升、以体增智由短期向长期跃迁、以体育美由静态向动态跨越、以体尚劳由形式向实质回归,但学校体育立德功能面临陷入刻板化的泥潭、增智功能落入应试化的藩篱、美育功能处于边缘化的窘境、尚劳功能面临形式化的危机等现实困境。研究提出,消除刻板印象负面影响,提升学校体育的德育功效;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畅通学校体育的增智机制;改变审美教育场域位置,加强学校体育的育美功用;形成崇尚劳动理念共识,增强学校体育的尚劳功能等实践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双减”政策 中小学生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主动健康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纾解方略 被引量:10
11
作者 常凤 李彦龙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1-529,共9页
学校体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重要途经,对促进我国青少年健康至关重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纾解方略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学校体育能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体育素... 学校体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重要途经,对促进我国青少年健康至关重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纾解方略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学校体育能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增强其主动维护健康的意识;学校体育能增强青少年学生的身体机能和提高其抵御疾病的能力;学校体育能培养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行为和提高其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但是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养基点水平低、学校体育内涵式发展不足、学校体育在教学管理中的位置边缘化、运动损伤风险防范不够等现实困境。这些现实困境制约了我国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意识的形成、影响了我国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热情、弱化了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积极作用、对我国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行为产生了消极作用。基于以上提出建议:以提升健康素养为着力点,培育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新理念;以内涵式发展为关键,创设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新情境;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举措,强化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作用;以运动损伤风险管理为保障措施,养成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青少年 主动健康 核心素养 新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逻辑遵循、实践理性与推进路向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彦龙 常凤 陈德明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9,F0002,共10页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国家—政府—社会—市场—人民”为分析框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逻辑遵循、实践理性与推进路向进...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国家—政府—社会—市场—人民”为分析框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逻辑遵循、实践理性与推进路向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应遵循“体育强国梦”的目标逻辑、“中国特色体育道路”的发展逻辑、“和谐与共生”的形成逻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实践理性为国家顶层设计提供政策支撑、政府主导实施提供中观引领、社会基层落实提供实践保障、市场利益驱动提供内生动能、人民广泛参与提供深厚根基。提出:以国家顶层设计为指引,以政府中观引领为支撑,以社会微观支持为关键,以市场利益驱动为动力,以人民广泛参与为根基,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提供行动指南、政策保障、坚实基础、多元供给、良好条件的推进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 体育强国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域论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独立建设的构想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彦龙 费郁红 +2 位作者 蔡维敏 顾慧娟 聂应军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23-28,共6页
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作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行动纲领和体育强国等政策时代语境下,征询全国体育学学科评议组专家意见,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基于场域论研究视角,系统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核心政策,构建体育... 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作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行动纲领和体育强国等政策时代语境下,征询全国体育学学科评议组专家意见,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基于场域论研究视角,系统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核心政策,构建体育学内容核心、组织体系、学术水平指标体系,提出政府主导、社会治理、市场驱动的多元融合发展建设意见,以期为加快推进我国体育学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 独立设置 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昌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运动员赛场表现及动作难度、难度战术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文婷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1-16,22,共7页
目的:研究平昌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运动员的赛场表现及动作难度、难度战术发展趋势。方法:采用视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平昌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决赛女运动员的赛场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并与索契冬奥会女运动员的动作难度系数及... 目的:研究平昌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运动员的赛场表现及动作难度、难度战术发展趋势。方法:采用视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平昌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决赛女运动员的赛场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并与索契冬奥会女运动员的动作难度系数及难度战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动作难度选择与难度战术的发展趋势。结果:(1)平昌冬奥会决赛女运动员动作难度范围为2.900~4.050,3轮的动作平均难度系数分别为3.267±0.215、3.500±0.247和3.658±0.221;(2)决赛次轮和末轮中女运动员均有加难、有限减难和维持难度的战术选择,白俄罗斯队与中国队还制定了团队难度战术;(3)决赛中女运动员们的落地成功率为66.7%,动作的平均质量系数为0.88,女运动员在腾空、动作表现和落地上分别表现不同的优势与劣势;(4)平昌冬奥会中末轮动作难度系数与索契冬奥会相比明显下降;(5)两届冬奥会决赛中女运动员的难度战术选择变化趋势不显著,团队难度战术也相同。结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运动员在冬奥会决赛末轮中的动作难度系数有显著下降趋势,但个人与团队难度战术选择无显著性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式空中技巧 赛场表现 动作难度 难度战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文婷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46-50,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优秀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CSAI-2)对12名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1)多数运动员(66.7%)为中等强度特质焦虑,且无... 目的:了解我国优秀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CSAI-2)对12名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1)多数运动员(66.7%)为中等强度特质焦虑,且无性别差异。(2)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的认知状态焦虑为15.25±1.48;躯体状态焦虑为14.92±1.11;状态自信心为27.50±1.94,在性别、训练年限、状态特质焦虑及观众等因素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运动等级、年龄及比赛环境等因素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等级越高、年龄越大、赛前准备越充分的运动员自信心就越强,认知状态焦虑就越低。结论:运动等级、年龄及比赛环境等因素上的差异均可对竞赛状态焦虑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板U型场地滑雪 竞赛状态焦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变革与要求 被引量:1
16
作者 尹佳琪 《采写编》 2021年第6期154-155,共2页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和网络信息技术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网络信息技术也早已渗透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种客观事实之下,过去传统型的纸质学术期刊已然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真实需求,因此对学术期刊的编辑进行必要的网络化变革...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和网络信息技术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网络信息技术也早已渗透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种客观事实之下,过去传统型的纸质学术期刊已然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真实需求,因此对学术期刊的编辑进行必要的网络化变革成为一件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事情,这绝不仅仅只是对网络时代的顺应,更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学术期刊 编辑模式 编辑意识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标题可读性的创新设置
17
作者 郭霞 《采写编》 2018年第2期65-66,共2页
新媒体背景下体育新闻标题的可读性是快餐阅读选择的关键,可以在体育新闻传播中直观查阅新闻内容,可以有效吸引受众的关注度,引导受众的阅读方向,具有提升传播效果的作用。艺术地设置悬念,增强体育新闻的可读性,是体育新闻标题设置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体育新闻标题的可读性是快餐阅读选择的关键,可以在体育新闻传播中直观查阅新闻内容,可以有效吸引受众的关注度,引导受众的阅读方向,具有提升传播效果的作用。艺术地设置悬念,增强体育新闻的可读性,是体育新闻标题设置创新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体育新闻 标题设置 可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编辑创新能力培养 提高编辑出版创新发展研究
18
作者 尹佳琪 《传播与版权》 2015年第5期48-49,共2页
编辑出版业是复杂而系统的行业,要求编辑具有创新能力,以提高出版物的创新力与说服力,进而推动编辑出版业的创新与发展。本文在阐述编辑出版理念创新的基础上,对出版技术的创新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培养编辑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编辑出版 创新能力 出版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背景下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问题聚焦和纾解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若璇 李彦龙 崔元一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3年第6期105-109,共5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访谈法、总结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整理,分析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新课标的接合点,归纳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目标的...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访谈法、总结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整理,分析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新课标的接合点,归纳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目标的具体依据不够明确,进行课程设置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课程内容的设置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现存的学科尚不足以支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充分满足新课标对新型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课程结构的合理性有待体育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思考和提升,目前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完整性的提升尚存较大空间。对问题进行梳理后总结出纾解的路径与方法:(1)在建立课程目标时,要有明确依据,即:结合现行新课标政策以及新课标对培养新型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来设立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的设计应针对中小学生的需求以及新课标所做出的要求进行确定,以此提升课程内容的全面性,促进复合型人才的诞生。(3)构建课程结构应从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入手,结合院校特点,发挥地域优势,打造特色课程。(4)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间的课时比例,在课程开展方面可结合实践过程中会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具有前瞻性及预判性,以此提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度,推动课程设置的形成与发展,进而达到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新课标相适应的美好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体育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 问题纾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域论视域下退役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的实然困境与应然路径
20
作者 李彦龙 常凤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6,29,共9页
退役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是拓宽运动员就业渠道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事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促进退役运动员顺利转型为学校教练员,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学场域理... 退役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是拓宽运动员就业渠道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事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促进退役运动员顺利转型为学校教练员,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学场域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以场域-资本-惯习为逻辑主线,阐析场域理论的适切性、退役运动员向学校教练员转型的实然困境与应然路径。研究认为,退役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面临着场域交互影响不强、再就业资本不足、惯习转换不适等实然困境。提出促进场域融通、加强资本建设、重塑适宜惯习,为退役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创造良好条件、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实践保障等应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运动员 学校教练员 体教融合 就业保障 场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