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分布宽度比值对放化疗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于飞洪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959-963,共5页
目的分析血红蛋白(Hb)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比值(HRR)对放化疗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放化疗治疗的107例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9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入院后... 目的分析血红蛋白(Hb)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比值(HRR)对放化疗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放化疗治疗的107例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9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入院后均检测外周血Hb、RDW,并计算HR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HRR最佳截断值,并根据HRR最佳截断值将107例患者分为低HRR组(42例)和高HRR组(65例)。分析放化疗老年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HRR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HRR放化疗老年直肠癌生存情况,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放化疗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放化疗前老年直肠癌患者HRR(0.915±0.15)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136±0.65)(t=-3.418,P=0.001)。经ROC曲线分析显示,HRR诊断老年直肠癌患者的曲线下面积为0.910(95%CI:0.860~0.960),截断值为0.985,随后根据HRR最佳截断值将107例患者分为低HRR组(HRR 0.985,42例)、高HRR组(HRR>0.985,65例)。HRR与放化疗老年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距肛缘距离、癌胚抗原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本研究放化疗老年直肠癌患者出院后的3年总生存率为63.55%(68/107),其中高HRR组放化疗老年直肠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76.92%(50/65),低HRR组放化疗老年直肠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42.86%(18/42),高HRR组、低HRR组3年生存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距肛缘距离、癌胚抗原放化疗老年直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放化疗老年直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IV期、淋巴结转移、低分化程度、HRR>0.985均是影响放化疗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RR在放化疗老年直肠癌患者中降低,并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有望作为评估放化疗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老年人 放化疗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加化疗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
2
作者 马建光 司小三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13期55-58,共4页
目的 分析直肠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加化疗的疗效和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53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或开腹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加化疗.观察和统计所有患者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 目的 分析直肠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加化疗的疗效和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53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或开腹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加化疗.观察和统计所有患者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并统计所有患者1、3年总生存率,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53例直肠癌患者1、3年总生存率为92.45%、83.0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直肠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加化疗预后3年总生存率的因素包括术前贫血、术前肠梗阻、肿瘤最大直径、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TNM分期、神经侵犯(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数〉4个、肿瘤低分化、肿瘤Ⅲ期、肿瘤浸润深度直肠系膜或浆膜、神经侵犯、术前贫血及术前肠梗阻均为影响术后静态调强放疗加化疗预后不良的因素.结论 直肠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加化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1、3年总生存率;但其预后受淋巴结转移数〉4个、肿瘤低分化、肿瘤Ⅲ期、肿瘤浸润深度达直肠系膜或浆膜、神经侵犯、术前贫血及术前肠梗阻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静态调强放疗 化疗 预后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预后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于飞洪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19期20-23,共4页
目的探究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预后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4例局部进展期晚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2例。对照组术后行放... 目的探究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预后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4例局部进展期晚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2例。对照组术后行放疗治疗,观察组术后行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近期、远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以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T辅助/诱导细胞亚群(CD3^(+)CD4^(+))、自然杀伤细胞群(CD3^(+)CD56^(+))、T抑制/细胞毒性细胞亚群(CD3^(+)CD4^(+)/CD3^(+)CD8^(+))水平。结果观察组TNM分期降期率(81.37%,83/102)、手术根治性切除率(90.20%,82/102)、1年生存率(99.02%,101/102)均高于对照组(63.73%,65/102;72.55%,74/102;93.14%,95/102),P均<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11.76%,12/102)、远期转移率(14.71%,15/102)低于对照组(24.51%,25/102;30.39%,31/102),P<0.05。两组患者乏力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预后效果较好,还能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进展期直肠癌 预后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