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付景川 李新宇 姚岚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8年第7期80-82,共3页
吉林大学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为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完善规章制度、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改善教学设施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初步探索出一... 吉林大学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为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完善规章制度、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改善教学设施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初步探索出一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并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改革 构建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2
作者 范学威 郝国丽 +2 位作者 单玄龙 李艳博 高全胜 《高师理科学刊》 2013年第4期115-117,共3页
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吉林大学依据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的实际情况,制定注重找矿技术、方法与理论体系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校所联合培养和国内外联合培养模式;依托这些科研团队,成立导师组,实现... 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吉林大学依据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的实际情况,制定注重找矿技术、方法与理论体系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校所联合培养和国内外联合培养模式;依托这些科研团队,成立导师组,实现集体把关、协同指导;充分利用重点实验室,培养研究生动手能力等措施实现了本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普查与勘探 研究生培养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才”陪伴“英才”,“拔尖”引领“拔尖”——吉林大学“英才计划”实施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瑞 迟晶 +1 位作者 鲍旭炜 孙曦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58-62,共5页
中国科协于2013年开始启动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即"中学生英才计划".目的是为高校、科研院所中的专家学者和中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平台,使学生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吉... 中国科协于2013年开始启动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即"中学生英才计划".目的是为高校、科研院所中的专家学者和中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平台,使学生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吉林大学为推进"英才计划"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拔尖计划")的有效衔接,选拔出一批优秀学子与"英才计划"学生结对,共同探索学术问题,分享成长经验,以期实现以"拔尖"引领"拔尖",让"英才"陪伴"英才"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才计划 实施 拔尖计划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迟晶 王瑞 金祥雷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第11期72-75,共4页
文章介绍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在吉林大学实施十年来的实施背景和基本思路,并以探索和实践路上的五个着力点为例讨论了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项目推进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培养模式、培养机制、学生指导体系、配套政策保障... 文章介绍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在吉林大学实施十年来的实施背景和基本思路,并以探索和实践路上的五个着力点为例讨论了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项目推进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培养模式、培养机制、学生指导体系、配套政策保障等,总结了项目实施十年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及其推广和辐射作用。该项目自实施以来,吉林大学积极发挥学科优势,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培养理念,通过培养模式创新、培养过程和环节创新、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吉林大学特色的拔尖学生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体系 唐敖庆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以吉林大学为例
5
作者 蒋拓 金祥雷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第8期93-93,共1页
2020年1月,我国全面爆发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根据国家防疫要求,高校暂缓学生返校开课,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到"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吉林大学即时响应国家要求,积极开展在线教学相关准备工作,尤其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对教师进行... 2020年1月,我国全面爆发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根据国家防疫要求,高校暂缓学生返校开课,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到"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吉林大学即时响应国家要求,积极开展在线教学相关准备工作,尤其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对教师进行在线教学相关培训成为面临的最大困难.通过对此期间我校各阶段培训工作的效果的对比和反思,结合工作实践得出几点思考,希望对广大在线教学培训工作者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在线教学培训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以基于神经网络的数字识别系统设计为例
6
作者 宫晓宇 张晓君 杨晓帆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5年第3期4-6,10,共4页
开放性创新实验是以解决复杂问题、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研究性课外实验,其难度高于课内实验,是课内实验的拓展与延伸。针对开放性创新实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通过基于神经网络的数字识别... 开放性创新实验是以解决复杂问题、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研究性课外实验,其难度高于课内实验,是课内实验的拓展与延伸。针对开放性创新实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通过基于神经网络的数字识别系统设计,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开放性 创新实验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工科大学生自主实践创新教育的探索 被引量:30
7
作者 付坤 凌振宝 王金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6-198,共3页
创新人才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不仅体现在通识教育过程中,更体现在自主学习、自主培养与自主提升的实践过程中。本文阐述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大学生自主实践创新教... 创新人才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不仅体现在通识教育过程中,更体现在自主学习、自主培养与自主提升的实践过程中。本文阐述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大学生自主实践创新教育的意义;通过制定校内外结合的自主实践创新、高效组织与实施等方式构建自主实践创新教育体系;通过搭建自主实践创新条件平台、营造自主实践创新教育氛围等手段建立自主实践创新教育保障机制;总结了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对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的经验;探索了大学生自主实践创新教育培养模式,对调动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工科专业 自主实践 创新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收获与体会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通 徐虹 +3 位作者 郭宁 王金国 付坤 刘兆翔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3-195,199,共4页
以"汽车用高强塑第3代薄板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为题,申请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作者在参与过程中,提高了实验开展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扩展了科研方法和途径,并成功发表论文等。获得了知识、能力、态度的多方面提高,对... 以"汽车用高强塑第3代薄板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为题,申请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作者在参与过程中,提高了实验开展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扩展了科研方法和途径,并成功发表论文等。获得了知识、能力、态度的多方面提高,对今后的学习、科研及工作都有重要意义。该项工作获得了国家级优秀项目,并以此过程的收获与体会说明高校创新训练计划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提高 论文 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分制与大学生受教育权 被引量:2
9
作者 高淑贞 李守义 《中国地质教育》 2007年第1期88-92,共5页
学分制注重个性需求、强调个性发展,实现了学生对学习自主权的诉求。因此,学分制与学生的受教育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实施为学习权的充分实现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本文就学分制及其本质、运作制度,大学生受教育权即学习权的概念、内容... 学分制注重个性需求、强调个性发展,实现了学生对学习自主权的诉求。因此,学分制与学生的受教育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实施为学习权的充分实现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本文就学分制及其本质、运作制度,大学生受教育权即学习权的概念、内容,以及学分制的权利本质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制 受教育权 权利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 培养21世纪的优秀人才
10
作者 王元良 边铁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6年第5期13-16,共4页
加强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的优秀人才王元良,边铁我们认为普通高等本科教育(本文只对此进行探讨,以下略称高等教育)应当加强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原因如下:1.加强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是培养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新... 加强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的优秀人才王元良,边铁我们认为普通高等本科教育(本文只对此进行探讨,以下略称高等教育)应当加强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原因如下:1.加强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是培养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素质教育 大学生 21世纪 优秀人 理论基础 基础理论 知识结构 学科专业设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校园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素养养成的大学生课外培养计划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5
11
作者 付坤 于漫 +2 位作者 刘建明 王金国 王文权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5-187,共3页
提升大学生创新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是大学的历史使命。高效有序实施课外培养计划,对大学生创新素养养成具有重要作用。阐述了大学生课外培养计划的含义,论述了其对大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作用机制,构建了由社会... 提升大学生创新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是大学的历史使命。高效有序实施课外培养计划,对大学生创新素养养成具有重要作用。阐述了大学生课外培养计划的含义,论述了其对大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作用机制,构建了由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等级考试、校园文化活动、专业拓展、交流访学等组成的课外培养计划内容体系,总结了其特点,详述了课外培养计划的实施过程,阐明了课外培养计划管理过程,以及质量监控的方式、方法与实施效果,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外培养计划 大学生 创新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大学校长办学理念探析
12
作者 迟晶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3年第1期160-162,共3页
高校合并重组是我国在世纪之交调整高校布局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目前,参与合并的高校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对于合并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大学校长的身份、角色、人格及责任等视角探讨合并大学校长的办学... 高校合并重组是我国在世纪之交调整高校布局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目前,参与合并的高校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对于合并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大学校长的身份、角色、人格及责任等视角探讨合并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大学 校长 办学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结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信息化建设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守佳 胡亮 +2 位作者 高淑贞 赵军 付坤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年第17期213-214,共2页
本文以吉林大学实践教学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信息化建设为例,阐述了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内容,探索设计实现基于B/S结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系统,系统上线后使得该项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同时也有力支撑了大学生... 本文以吉林大学实践教学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信息化建设为例,阐述了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内容,探索设计实现基于B/S结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系统,系统上线后使得该项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同时也有力支撑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实践能力 信息化建设 B/S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舆情用户传播行为的心理距离感知强度测度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晓君 黄微 赵旭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5-144,共10页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用户传播行为的形成与网民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对网民传播群体的心理距离进行解析量化,有助于从心理根源上厘清网民传播行为的形成机理,为政府各级网信办提供理论和实践方法参考。[方法/过程]基...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用户传播行为的形成与网民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对网民传播群体的心理距离进行解析量化,有助于从心理根源上厘清网民传播行为的形成机理,为政府各级网信办提供理论和实践方法参考。[方法/过程]基于心理学理论视角,对心理距离进行归纳演绎,析出时空涨落度、语义关联度和情感认同度三个子参数,用以测度心理距离感知强度,并对感知强度进行分型。[结果/结论]为网络舆情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心理距离感知强度能够很好地展现出舆情发展的时空热度、语义主题演化和舆情情感反转态势,能为舆情管控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传播行为 心理距离 感知强度
原文传递
教学改革试验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升的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大学唐敖庆班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山 王瑞 +1 位作者 何思彤 林晶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49-51,共3页
本研究将调研与实践相结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积极心理品质提升需求进行调研,探究吉林大学教学改革试验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创新培养模式,考察该培养模式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升的影响,为制定出创新性、可行性较强的积极心理品... 本研究将调研与实践相结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积极心理品质提升需求进行调研,探究吉林大学教学改革试验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创新培养模式,考察该培养模式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升的影响,为制定出创新性、可行性较强的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培训计划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继而在研究和实践中修订完善形成试验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升的具体培养策略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积极心理品质 试验班
原文传递
以成果为导向的外科学教学中课程思政有机融入的探索与思考
16
作者 蔡印 冷佳俐 +1 位作者 伦汪洋 汪振宇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年第2期54-59,共6页
目的探讨在外科学本科教学中以成果为导向的智慧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进入外科学教研室的见习本科生42名,随机分为2组:传统教学组(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TTM)21人、智慧... 目的探讨在外科学本科教学中以成果为导向的智慧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进入外科学教研室的见习本科生42名,随机分为2组:传统教学组(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TTM)21人、智慧教学模式(smart teaching model,STM)下以成果为导向(objective based education,OBE)(STM+OBE)教学组21人,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基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库(外科版)》的教学法。以自制临床实践考核表及学生调查问卷为评估手段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结果STM+OBE组的考核成绩及课程思政教学满意度均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基于案例库的以成果为导向的智慧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外科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成果导向 外科学 本科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籍管理改革与探索
17
作者 王彦飞 范斌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5-49,共5页
学籍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校制度建设、日常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分析总结这项工作在具体执行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改革措施,并对其中的风险防范给出建议,以期为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高校 学籍管理 学业预警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教育探索 被引量:66
18
作者 付坤 王瑞 +2 位作者 杨罕 王金国 凌振宝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7-211,共5页
高校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是本科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其培养教育是提升本科生综合能力特别是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探讨了高等学校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机制,阐述了本科生培养教育内容与科研素养的逻辑关系,提出了优化课程结构、... 高校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是本科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其培养教育是提升本科生综合能力特别是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探讨了高等学校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机制,阐述了本科生培养教育内容与科研素养的逻辑关系,提出了优化课程结构、丰富与拓展教学内容的方法,详述了深化开展教育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的措施,阐明了营造科研素养培养教育环境的意义及方法,论述了全面实施科研素养培养教育及加强过程管理的方式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 科研素养 培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模式优化与实践 被引量:50
19
作者 安永磊 高淑贞 +1 位作者 刘娜 刘南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1-23,27,共4页
通过深入分析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结构,认为需要从学校教务处、各级教学单位教务办,指导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学生这3个方面分别进行调整与改进,然后对整体实验教学模式进行系统优化,构建"三元归一"教学模式。实践结果表明... 通过深入分析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结构,认为需要从学校教务处、各级教学单位教务办,指导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学生这3个方面分别进行调整与改进,然后对整体实验教学模式进行系统优化,构建"三元归一"教学模式。实践结果表明,围绕"三元归一"教学模式核心思想,能够很好地满足大学生个性化探究性实践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科研逻辑思维、创新意识以及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创新实验 教学模式 模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工科类专业创新实践教育探索 被引量:27
20
作者 付坤 李静 +2 位作者 高青 王金国 凌振宝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1-223,255,共4页
加强高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的历史责任,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与创业的现实需求。本文构建了创新实践教育内容体系,详述了科学实施创新实践教育的路径,探索了深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在创新实践教... 加强高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的历史责任,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与创业的现实需求。本文构建了创新实践教育内容体系,详述了科学实施创新实践教育的路径,探索了深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在创新实践教育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阐明了构建常态化开放式创新实践环境方法,以及建立创新实践教育保障机制的方法与途径,探索了完善创新实践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环境 高校工科 创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