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pG DNA免疫学活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易金萍 曾小平 傅颖媛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142-144,共3页
早在上世纪80年代,To kunaga等即观察到细菌DNA可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并认为其结构基础可能与某些短核苷酸回文结构,尤其是六聚体回文结构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DNA刺激NK细胞的效应虽与其含较高频率的六聚体回文结构相关,但二者并不... 早在上世纪80年代,To kunaga等即观察到细菌DNA可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并认为其结构基础可能与某些短核苷酸回文结构,尤其是六聚体回文结构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DNA刺激NK细胞的效应虽与其含较高频率的六聚体回文结构相关,但二者并不完全对应。由此推测,具有免疫刺激活性的DNA中可能存在其它特征性的结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 DNA 免疫效应 作用机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医学、师范和民办高校学生AIDS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
2
作者 况南珍 胡青 +4 位作者 傅颖媛 曾小平 宋矿余 李蓉 刘婷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99-102,108,共5页
目的了解并比较江西省医学类、师范类和民办类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控知识的现况,评价健康教育讲座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江西省医学类、师范类和民办类共15所高校学生,由医学专业教师进行专题讲座。研究对象在教育前后用无记名的方法独... 目的了解并比较江西省医学类、师范类和民办类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控知识的现况,评价健康教育讲座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江西省医学类、师范类和民办类共15所高校学生,由医学专业教师进行专题讲座。研究对象在教育前后用无记名的方法独立填写事先统一设计的相同问卷,统计分析有关数据,并比较三类高校学生对于AIDS知识态度行为(KAP)的差异。结果三类高校学生在教育后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点,隐性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均有了显著提高(P<0.001),且教育后学生对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好转(P<0.05),学生们更愿意给予艾滋病人或感染者帮助。结论大学教师率先利用学会与学校相结合的形式在学生中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健康教育 高校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β防御素-2联合HPV16 E7c免疫小鼠的免疫学效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罗丹青 苏虹 +7 位作者 曾文兴 邓玲 张志勇 王美珍 李东旭 王福财 刘玉琳 施桥发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以人β防御素-2为佐剂的HPV16E7c免疫功能及细胞免疫应答。方法将3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PBS组、pcDNA3.1(+)/E7c组、pEGFP-C1/HBD2-E7c组,每组10只。PBS组采用PBS100μg·只-1行股四头肌肌内注射,进行初次免疫;pcD... 目的探讨以人β防御素-2为佐剂的HPV16E7c免疫功能及细胞免疫应答。方法将3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PBS组、pcDNA3.1(+)/E7c组、pEGFP-C1/HBD2-E7c组,每组10只。PBS组采用PBS100μg·只-1行股四头肌肌内注射,进行初次免疫;pcDNA3.1(+)/E7c组采用pcDNA3.1(+)/E7c质粒100μg·只-1行股四头肌肌内注射,进行初次免疫;pEGFP-C1/HBD2-E7c组采用pEGFP-C1/HBD2-E7c联合质粒100μg·只-1行股四头肌肌内注射,进行初次免疫。3组初次免疫后,再间隔2周,以上述方法和剂量加强免疫2次。共免疫3次。3组小鼠免疫1周后,断颈处死小鼠,取小鼠脾脏称重,计算脾脏脏器指数及计数脾淋巴细胞数量,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细胞数量及比值;采用摘眼球采血法收集小鼠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E7抗体水平。结果 pcDNA3.1(+)/E7c组、pEGFP-C1/HBD2-E7c组小鼠脾脏脏器指数均明显低于PBS组(均P<0.01)。pEGFP-C1/HBD2-E7c组、pcDNA3.1(+)/E7c组小鼠CD4+、CD8+阳性细胞比例、绝对数均明显高于PBS组(均P<0.05),pEGFP-C1/HBD2-E7c组、pcDNA3.1(+)/E7c组小鼠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PBS组(均P<0.05),pEGFP-C1/HBD2-E7c组、pcDNA3.1(+)/E7c组小鼠血清E7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PBS组(均P<0.01),pEGFP-C1/HBD2-E7c组小鼠血清E7抗体水平明显高于pcDNA3.1(+)/E7c组(P<0.05)。结论人β防御素-2可明显改善HPV16E7c基因的免疫原性,提高HPV16E7特异性抗体水平,升高免疫小鼠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人Β防御素-2 E7抗体 血清 细胞免疫 动物 实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香素毒理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邹文玮 舒奇 +1 位作者 傅颖媛 夏芝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8-91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金边瑞香活性成分瑞香素安全性并对其评价。方法通过急性毒性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对瑞香素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以超过人体有效剂量175倍剂量100 mg/(kg.体质量),一次... 目的初步探讨金边瑞香活性成分瑞香素安全性并对其评价。方法通过急性毒性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对瑞香素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以超过人体有效剂量175倍剂量100 mg/(kg.体质量),一次性灌胃小鼠,连续观察14 d未见中毒体征,体质量增长正常。瑞香素Ames试验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阴性对照组菌落数2倍,亦无剂量反应关系。瑞香素Ames试验为阴性。瑞香素骨髓微核实验各剂量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及各样品剂量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瑞香素对小鼠骨髓细胞无抑制作用和遗传毒性,实验结果为阴性。结论瑞香素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未见明显的毒性作用,无致突变作用,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素 毒理学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与消化道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叶雯 王福财 +1 位作者 周南进 谢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5-439,共5页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3,Tim-3)是一种抑制性受体,在消化道肿瘤微环境中高表达。Tim-3促进T细胞衰竭、负调节NK细胞的抗肿瘤免疫以及诱导巨噬细胞向M2的极化,肿瘤细胞可...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3,Tim-3)是一种抑制性受体,在消化道肿瘤微环境中高表达。Tim-3促进T细胞衰竭、负调节NK细胞的抗肿瘤免疫以及诱导巨噬细胞向M2的极化,肿瘤细胞可利用Tim-3基因逃避免疫监视,故Tim-3在消化道肿瘤的发展与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中从Tim-3基因多态性、T细胞、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方面就Tim-3在消化道肿瘤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消化道肿瘤 T细胞 NK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尘螨过敏原Der f15的表达、纯化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胡维 詹政科 +3 位作者 刘玉琳 喻海琼 杨小猛 刘晓宇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表达纯化出粉尘螨过敏原Der f15蛋白,并预测其三维结构及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利用实验室已有的Der f15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Rosetta,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通过亲和层析纯化蛋白,经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 目的表达纯化出粉尘螨过敏原Der f15蛋白,并预测其三维结构及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利用实验室已有的Der f15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Rosetta,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通过亲和层析纯化蛋白,经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分析Der f15免疫原性,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Der f15的三维结构及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高效表达出Der f15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的产物分子量约107ku。经亲和层析成功纯化蛋白,纯化蛋白以尘螨过敏患者血清为一抗进行Western-blot,结果显示:Der f15重组蛋白能与患者血清IgE发生特异性结合,而阴性对照没有反应条带出现,表明Der f15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对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表明,Der f15蛋白的第20-35、121-131、340-359及485-500是潜在B细胞抗原表位。结论粉尘螨Der f15表达、纯化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有助于了解Der f15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为粉尘螨过敏反应性疾病的特异性诊断和疫苗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螨 Der f15 表达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PCNA及Survivin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况南珍 傅颖媛 +2 位作者 黄红卫 王福财 曾小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1-653,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VEGF、PCNA及Survi... 目的探讨膀胱癌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VEGF、PCNA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中VEGF、PCNA及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1%(23/41)、56.5%(26/46)和60.0%(27/45),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1);并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P<0.01)。结论 VEGF、PCNA及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SURVIVIN 膀胱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香素对SMMC-7721细胞凋亡及Bcl-2/Bax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况南珍 傅颖媛 +3 位作者 龚淑琪 曾小平 章志琴 陈小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74-1377,共4页
目的探讨瑞香素对SMMC-7721细胞凋亡及Bcl-2/Bax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流式细胞仪检测1.95~250μg/mL的瑞香素作用SMMC-7721细胞后与细胞对照组(等体积、细胞培养代替瑞香素)比较其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2... 目的探讨瑞香素对SMMC-7721细胞凋亡及Bcl-2/Bax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流式细胞仪检测1.95~250μg/mL的瑞香素作用SMMC-7721细胞后与细胞对照组(等体积、细胞培养代替瑞香素)比较其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2)荧光定量PCR检测瑞香素作用SMMC-7721细胞后与细胞对照组比较其Bcl-2、Bax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瑞香素在1.95~250μg/mL浓度范围可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凋亡率为35.9%~77.57%;(2)瑞香素组细胞处于G2/M和S期的百分率高于细胞对照组;(3)瑞香素在1.95~250μg/mL浓度范围时与细胞对照组比较Bcl-2基因表达明显降低,而在31.25~250μg/mL浓度范围时Bax基因表达则明显升高。结论瑞香素在1.95~250μg/mL浓度范围对SMMC-7721细胞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G2/M和S期阻滞,下调凋亡抑制Bcl-2基因的表达和上调促进细胞凋亡Bax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素 SMMC-7721 细胞凋亡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秋季气传致敏花粉的调查 被引量:5
9
作者 肖小军 刘玉琳 +4 位作者 谢雄杰 胡东生 刘晓宇 易海涛 刘志刚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7-590,共4页
应用Burkard采样器对深圳市气传花粉浓度进行监测,并对花粉浓度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深圳市秋季气传花粉的种类、数量及季节消长规律,为本地区防治花粉症提供有效资料.本次调查共曝片244张,1.5 m和30 m 2个高度采集点各122张.曝片共识别花... 应用Burkard采样器对深圳市气传花粉浓度进行监测,并对花粉浓度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深圳市秋季气传花粉的种类、数量及季节消长规律,为本地区防治花粉症提供有效资料.本次调查共曝片244张,1.5 m和30 m 2个高度采集点各122张.曝片共识别花粉39种,12 850粒,其中1.5 m高度7881粒,占总数的61.3%;30 m高度4 969粒,占总数的38.7%,曝片所见以草本花粉为主,禾本科、菊科花粉最多.调查结果可以为本地区花粉症防治及绿化品种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传花粉 深圳 飘散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香素对人PBMC的细胞因子和TLRs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曾小平 姜青龙 +2 位作者 傅颖媛 况南珍 尧荣凤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观察瑞香素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细胞因子和Toll样受体表达的影响,研究瑞香素增强淋巴细胞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人外周血T、B细胞和单核细胞,分别加入瑞香素,37℃,5%CO2培养48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瑞香素对T细胞IL-2... 目的观察瑞香素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细胞因子和Toll样受体表达的影响,研究瑞香素增强淋巴细胞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人外周血T、B细胞和单核细胞,分别加入瑞香素,37℃,5%CO2培养48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瑞香素对T细胞IL-2、IFN-γ,B细胞IL-12,单核细胞IL-1 mRNA及T、B细胞TLR1~10的mRNA表达的影响;同时检测先用抗TLR4单抗封闭,再用瑞香素处理细胞后上述细胞因子和TLRs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瑞香素能明显上调T细胞IL-2及IFN-γ、B细胞IL-12、单核细胞IL-1 mRNA和T细胞TLR1、TLR4,B细胞TLR4、TLR9 mRNA的表达(P﹤0.05),其中T细胞IL-2、B细胞IL-12、单核细胞IL-1 mRNA的表达和T细胞TLR4,B细胞TLR4、TLR9 mRNA表达可被抗TLR4单抗部分阻断。结论瑞香素增强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的可能机制是通过上调T细胞TLR1、TLR4,B细胞TLR4、TLR9的表达,分别参与其细胞内信号转导,从基因转录水平促进T、B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素 淋巴细胞 TOLL样受体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和IL-15对外周血CIK细胞增殖和对SMMC-7721肝癌细胞杀瘤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祝仲珍 傅颖媛 +4 位作者 腾召纯 何丹 熊圆圆 王占科 詹丽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21-525,共5页
目的观察常规培养条件下添加白细胞介素(IL)-12、IL-15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培养的CIK细胞的杀瘤作用,为高效率、高质量体外制备肿瘤患者自体CIK细胞制剂提供新思路。方法首先筛选出IL-2、IL-1... 目的观察常规培养条件下添加白细胞介素(IL)-12、IL-15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培养的CIK细胞的杀瘤作用,为高效率、高质量体外制备肿瘤患者自体CIK细胞制剂提供新思路。方法首先筛选出IL-2、IL-12、IL-15最佳添加水平;然后采集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后,根据添加的细胞因子种类和组合类型进行分组:A组(IL-2常规培养组)、B组(IL-2^+IL-12组)、C组(IL-2^+IL-15组)、D组(IL-2^+IL-12^+IL-15组)、E组(细胞因子空白对照组);各组单个核细胞分别在培养第0、5、10、15、20天,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进行CIK细胞计数,锥虫蓝染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膜CD3、CD8、CD56阳性率,MTS法测定CIK细胞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杀瘤效果。结果B、C、D组培养第10、15、20天后CIK细胞增殖倍数均明显高于A组(P<0.05);D组培养第10、15、20天CIK细胞增殖倍数均分别明显高于C组(P<0.05)。B、C、D组培养第15、20天CIK细胞膜CD3^+CD8^+、CD3^+CD56^+百分比均分别明显高于A组(P<0.05);D组培养第15、20天CIK细胞膜CD3^+CD8^+、CD3^+CD56^+百分比均分别明显高于B组(P<0.05)。在效靶比5∶1时,各组培养第10、15、20天的CIK细胞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杀伤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D、C组培养第10、15、20天CIK细胞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杀伤率分别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IL-12、IL-15均可促进CIK细胞增殖,IL-15在促进CIK细胞增殖的同时还能增强CIK细胞杀伤肝癌SMMC-7721细胞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15 细胞增殖 杀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香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茂 邹玉 傅颖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90-794,共5页
瑞香素是金边瑞香、黄瑞香、长白瑞香等瑞香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典型的香豆素衍生物。大量研究表明瑞香素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5年来瑞香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瑞香素是金边瑞香、黄瑞香、长白瑞香等瑞香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典型的香豆素衍生物。大量研究表明瑞香素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5年来瑞香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素 香豆素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自体外周血CIK/DC-CIK细胞培养制备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祝仲珍 王占科 傅颖媛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300-303,共4页
外周血CIK细胞是指细胞因子诱导的外周血中的肿瘤杀伤细胞,细胞因子主要包括白介素-2(IL-2)和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不同细胞因子诱导的CIK细胞不同;外周血DC-CIK细胞是指DC细胞和CIK细胞共培养的产物。外周血CIK/DC-CIK细胞是一种异... 外周血CIK细胞是指细胞因子诱导的外周血中的肿瘤杀伤细胞,细胞因子主要包括白介素-2(IL-2)和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不同细胞因子诱导的CIK细胞不同;外周血DC-CIK细胞是指DC细胞和CIK细胞共培养的产物。外周血CIK/DC-CIK细胞是一种异质免疫细胞群,其杀伤肿瘤细胞的机理主要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作用和分泌肿瘤杀伤细胞因子间接杀伤肿瘤细胞等,IL-12和IL-15可用于自体外周血CIK/DC-CIK细胞的体外制备和生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外周血 CIK 体外培养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边瑞香浸膏对小鼠血清IFN-γ、IL-4、IL-1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况南珍 傅颖媛 +2 位作者 徐静 曾小平 陈开森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8年第10期1-2,6,共3页
目的观察金边瑞香(daphne odora var.marginata,DOVM)浸膏对小鼠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系小鼠6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和1、2、4、8、16 g/(kg.d)DOVM浸膏组共... 目的观察金边瑞香(daphne odora var.marginata,DOVM)浸膏对小鼠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系小鼠6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和1、2、4、8、16 g/(kg.d)DOVM浸膏组共6组,每组10只。DOVM浸膏不同浓度组分别灌胃给药0.02 mL/g,1次/d,连续14 d;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0.02 mL/g,1次/d,连续14 d。常规分离血清后,采用生物素双抗体ELISA夹心法(ABC-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IFN-γ、IL-4、IL-18的水平。结果1 g/(kg.d)DOVM浸膏组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生理盐水组与DOVM浸膏不同浓度组血清IFN-γ、IL-1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OVM浸膏不同浓度组间血清IFN-γ、IL-18水平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 g/(kg.d)DOVM浸膏对小鼠IL-4的表达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边瑞香 IFN-Γ IL-4 IL-18 动物 实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科分离的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健 陈开森 +3 位作者 胡意 廖晚珍 余阳 傅颖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4-234,共1页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是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的主要菌株之一。我们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分离的47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进行ESBL基因...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是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的主要菌株之一。我们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分离的47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进行ESBL基因分型研究,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春秋季气传花粉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昕昕 肖小军 +3 位作者 付爱香 马莉 朱清仙 刘志刚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64-67,共4页
目的调查深圳市春秋季主要气传花粉的分布特点及飘散规律,为花粉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及城市绿化品种的选择提供资料。方法应用Burkard采样器于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对深圳市气传花粉浓度进行检测,并应用SAS9.13统计学软件对花粉浓... 目的调查深圳市春秋季主要气传花粉的分布特点及飘散规律,为花粉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及城市绿化品种的选择提供资料。方法应用Burkard采样器于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对深圳市气传花粉浓度进行检测,并应用SAS9.13统计学软件对花粉浓度与气象变量进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相关性分析。结果 1)2007年深圳市春季花粉季节始于2月19日,止于4月21日;秋季花粉季节自9月15日开始,至12月9日结束。2)春季花期以木本花粉为主,主要为松科,其构成比为23.1%;秋季花粉主要是草本科花粉,以禾本科为主,其所占比例为33.9%。3)春季花粉浓度要明显高于秋季,春秋季平均花粉浓度分别为16.06粒·m-3·d-1和5.82粒·m-3·d-1。4)春季花期日花粉浓度最高出现在3月5日,浓度为141.25粒·m-3·d-1;秋季花期日花粉浓度在11月20日达最高,数值为37.71粒·m-3·d-1。5)春季花期间,日花粉浓度大于15.00粒·m-3的天数为15d;秋季花期时,日花粉浓度大于15.00粒·m-3的天数为5d。6)相对湿度和气压是造成全年花粉浓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力,其中相对湿度与花粉浓度呈负相关,气压与花粉浓度呈正相关;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降雨量是影响春季花期花粉浓度的主要气象因子,花粉浓度与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呈负相关,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气压及极大风速则是使秋季花期花粉浓度波动的最主要的气象因子,花粉浓度与他们均呈正相关。结论深圳市春季花粉季节气传花粉浓度明显高于秋季气传花粉浓度,春季花期时较高浓度花粉持续时间也长于秋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传花粉 飘散 春季 秋季 花期 过敏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联合致敏树突状细胞对荷宫颈癌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小平 王红梅 +3 位作者 黄永红 周晓燕 蔡震宇 徐方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4-738,共5页
目的:探讨阿霉素(adriamycin,ADM)联合冻融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对荷宫颈癌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应用反复冻融法处理小鼠宫颈癌U14细胞,并致敏小鼠骨髓来源的DCs,制备DCs疫苗;流式细... 目的:探讨阿霉素(adriamycin,ADM)联合冻融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对荷宫颈癌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应用反复冻融法处理小鼠宫颈癌U14细胞,并致敏小鼠骨髓来源的DCs,制备DCs疫苗;流式细胞术鉴定DCs成熟表型;荷瘤小鼠分为对照组(PBS组)、DCs疫苗组、ADM组和ADM联合DCs疫苗组,进行3个周期的治疗。观察肿瘤大小,第21 d取血,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2、IL-12和IFN-γ含量;处死动物,称肿瘤重量。结果:肿瘤冻融抗原致敏DCs后,可高表达白细胞分化抗原CD11c、CD80和CD86;经3个周期的治疗后,ADM联合DCs疫苗组平均瘤重及平均瘤体积均小于ADM组、DCs疫苗组和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抑瘤率大于其它3组(P<0.05),且血清IL-2、IL-12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ADM联合肿瘤抗原致敏的DCs疫苗可增强动物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能有效抑制荷宫颈癌小鼠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阿霉素 肿瘤免疫疗法 子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蛋白C活性依赖凝固时间标准化比值降低 被引量:3
18
作者 伍柏青 傅颖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蛋白C活性依赖凝固时间标准化比值(PCAT-NR)与相关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因子Ⅶ活性(FⅦ:C)、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抗凝血酶(AT)、D二聚体(DD)的相关性。方法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蛋白C活性依赖凝固时间标准化比值(PCAT-NR)与相关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因子Ⅶ活性(FⅦ:C)、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抗凝血酶(AT)、D二聚体(DD)的相关性。方法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病例组,选取75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人对照组,检测Fib、FⅦ:C、FⅧ:C、AT、PCAT-NR、DD并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PCAT-NR下降组与PCAT-NR正常组Fib、FⅦ:C、FⅧ:C、DD、AT结果差异;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PCAT-NR与其他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Fib(3.38±1.25)g/L、FⅦ:C(130.5±15.9)%、FⅧ:C(135.8±43.1)%、DD(2.12±3.01)mg/L均高于健康人对照组,而AT(83.94±14.95)%、PCAT-NR(0.87±0.23)结果均低于健康人对照组,P均<0.05;急性脑梗死组患者PCAT-NR下降组Fib(4.03±1.25)g/L、FⅦ:C(138.2±6.9)%和FⅧ:C(151.5±54.9)%结果均高于正常组(P均<0.05),而DD、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性脑梗死患者PCAT-NR与Fib、FⅧ:C、DD呈负相关(r分别为-0.484、-0.356、-0.473,P均<0.05),与FⅦ:C、AT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PCAT-NR水平下降与高凝状态有关,与Fib和凝血因子Ⅷ活性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蛋白C活性依赖凝固时间标准化比值 凝血因子Ⅷ 抗凝血酶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志勇 邓荣春 +1 位作者 周爱群 施桥发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680-682,共3页
目的探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在子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子宫颈癌组织中MGMT的表达。结果 60例子宫颈癌组织中MGMT的阳性表达率为93.33%,显著高于14例对照正常宫颈组织中... 目的探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在子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子宫颈癌组织中MGMT的表达。结果 60例子宫颈癌组织中MGMT的阳性表达率为93.33%,显著高于14例对照正常宫颈组织中阳性率42.8%,(P<0.05);子宫颈癌患者中,Ⅰ期与Ⅱ期的MGMT阳性率分别为100%、95.83%,显著高于Ⅲ-Ⅳ期的阳性率62.5%(P<0.01)。结论 MGMT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组织癌变发展的进程相关,其在宫颈癌组织的高表达可为宫颈癌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子宫颈癌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和单个核细胞异种移植治疗小鼠肝损伤的研究
20
作者 王福财 施桥发 +1 位作者 傅颖媛 况南珍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241-2243,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单个核细胞(MNCs)在四氯化碳(CCl4)诱导性小鼠肝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无菌条件下取雄性Wistar大鼠骨髓分离MNCs,培养纯化及流式细胞仪筛选获得MSCs;采用CCl4制作雌性Balb/c小鼠肝损伤模型,随机分...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单个核细胞(MNCs)在四氯化碳(CCl4)诱导性小鼠肝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无菌条件下取雄性Wistar大鼠骨髓分离MNCs,培养纯化及流式细胞仪筛选获得MSCs;采用CCl4制作雌性Balb/c小鼠肝损伤模型,随机分为MSCs移植组、MNCs移植组和肝损伤对照组。2个细胞移植组分别在CCl4损伤后立即经尾静脉注入大鼠MSCs或MNCs,各组分别于移植细胞输入前即刻(T0)、输入后第1(T1)7、(T2)、14(T3)2、8(T4)、42(T5)天断尾取血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6周后处死小鼠,比较肝脏质量指数,肝病理学切片检测肝损伤程度,PCR检测大鼠Sry基因片段植入小鼠肝脏的情况。结果 MSCs CD44、CD90均表达阳性,而CD45表达阴性;2个细胞移植组在T1~T5时点ALT和AST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肝损伤对照组比较,MSCs移植组ALT和AST浓度在T1~T5时点均降低;MSCs移植组肝损伤修复程度明显好于MNCs移植组和肝损伤对照组;仅MSCs移植组肝内有大鼠Y染色体阳性细胞存在。结论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的大鼠MSCs可植入到CCl4诱导性肝损伤小鼠的肝组织中,并改善CCl4导致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单个核细胞 异种移植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