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国际共识推荐:儿童NMDA受体抗体脑炎的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童童(翻译) 葛许华(审核)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年第3期1-15,共15页
NMDA受体抗体脑炎(NMDARE)具有特征性的神经和精神病学症状,NMDA受体抗体阳性,目前被认为是儿科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之一。NMDARE的治疗策略,尤其是对于二线治疗的时机、长期免疫治疗方法等,仍具有较大的差异。来自北美、欧洲、亚洲... NMDA受体抗体脑炎(NMDARE)具有特征性的神经和精神病学症状,NMDA受体抗体阳性,目前被认为是儿科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之一。NMDARE的治疗策略,尤其是对于二线治疗的时机、长期免疫治疗方法等,仍具有较大的差异。来自北美、欧洲、亚洲等国家或地区的27位儿童神经科、风湿科等专业的专家代表,采用2-stepDelphi方法,就儿童NMDARE相关疾病的严重性、治疗方案及声明,以及改善和复发等,达成了关于儿童NMDARE治疗的国际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抗体脑炎 国际共识 儿童 治疗 利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联合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作为置换液在儿童血浆置换治疗中的安全性观察
2
作者 钱亚莉 范铭兴 +1 位作者 缪红军 葛许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50-1556,共7页
目的:观察白蛋白联合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作为置换液在儿童患者中行治疗性血浆置换(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的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4月—2023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因病需要进行TPE的患儿共20例,按... 目的:观察白蛋白联合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作为置换液在儿童患者中行治疗性血浆置换(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的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4月—2023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因病需要进行TPE的患儿共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组的置换液使用20%人血白蛋白联合醋酸钠林格注射液(按照1∶5的比例配制),对照组的置换液使用新鲜冰冻血浆。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治疗结束后1周凝血指标、生化指标及基础疾病情况,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生化指标。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球蛋白(globulin,GLB)、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血磷(P)、血钙(Ca^(2+))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白蛋白(albumin,ALB)、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P、Ca^(2+)、血镁(Mg^(2+))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变态反应及低钙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1周的凝血指标、生化指标及基础疾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患者中应用20%白蛋白联合醋酸钠林格注射液(1∶5)作为置换液行TPE是安全的,可有效节约血液资源,但治疗过程中需监测患儿凝血及生化相关指标,及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等血制品纠正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 醋酸钠林格注射液 血浆置换 安全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儿童NMDA受体抗体脑炎治疗国际共识的评述
3
作者 张童童 葛许华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年第3期16-18,共3页
NMDA受体抗体脑炎(NMDARE)是儿科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之一,其临床表现因其抗体相关类型而异。NMDARE的治疗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策略存在较多争议。本文旨在根据《2021国际共识推荐:儿童NMDA受体抗体脑炎的治疗》中相关推荐,对NMDAR... NMDA受体抗体脑炎(NMDARE)是儿科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之一,其临床表现因其抗体相关类型而异。NMDARE的治疗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策略存在较多争议。本文旨在根据《2021国际共识推荐:儿童NMDA受体抗体脑炎的治疗》中相关推荐,对NMDARE治疗作一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抗体脑炎 国际共识 儿童 治疗 利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心肌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心瑶 陈俊 李灼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44-47,61,共5页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心肌病是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并发症,死亡率高,预后不良,但目前脓毒症心肌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暂不明确,尚无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现总结目前关于脓毒症引起心肌功能...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心肌病是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并发症,死亡率高,预后不良,但目前脓毒症心肌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暂不明确,尚无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现总结目前关于脓毒症引起心肌功能障碍相关机制的研究现状,为未来的研究和干预方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心肌病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线粒体功能障碍 铁死亡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联合应用热毒宁和阿昔洛韦的疗效 被引量:24
5
作者 陈俊 季鹏 +4 位作者 赵劭懂 张琴 江涛 缪红军 李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103-3107,共5页
目的观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应用热毒宁联合阿昔洛韦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病房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6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纯阿昔洛韦治疗患儿95例为常规治疗组,热... 目的观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应用热毒宁联合阿昔洛韦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病房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6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纯阿昔洛韦治疗患儿95例为常规治疗组,热毒宁联合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的患儿7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一般临床症状,临床表现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淋巴结缩小、肝功能恢复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儿一般临床病程和发热、咽颊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和眼睑浮肿构成比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血生化肝肾功能、心肌酶谱指标两组间患儿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热毒宁+阿昔洛韦)和常规治疗组(阿昔洛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白细胞、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均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LDH出院前仍有不同程度增高,分别(355.63±116.89)U/L和(347.79±106.74)U/L。其中,观察组退热时间为(2.97±2.56)d,淋巴结缩小时间(9.08±1.54)d,肝功能恢复时间为(8.67±2.35)d,白细胞恢复时间(6.76±2.96)d,住院时间(11.10±3.00)d,较常规治疗组能明显缩短,分别为(4.38±2.70)d,(10.48±3.62)d,(11.50±3.71)d,(9.15±3.24)d,住院时间(12.32±3.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组治疗后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多、肝功能损害指标和乳酸脱氢酶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和降低。热毒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患儿有较好临床疗效,可缩短患儿发热、淋巴结缩小时间和白细胞恢复时间,特别是伴有肝功能损害患儿能缩短其恢复时间,临床应用安全,可作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效治疗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热毒宁 阿昔洛韦注射液 肝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毛细支气管炎严重程度关系及其对肺泡上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唐慧雅 葛许华 +2 位作者 李灼 赵婧 刘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7-392,共6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维生素D(vitamin D,VitD)缺乏与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及其严重性的相关性,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探讨VitD水平与肺泡上皮细胞的应答关系。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确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观察... 目的:探讨婴幼儿维生素D(vitamin D,VitD)缺乏与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及其严重性的相关性,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探讨VitD水平与肺泡上皮细胞的应答关系。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确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观察组80例,按标准给予严重度评分,另选取40例健康婴儿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探讨其与毛细支气管炎严重度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并检测两组患儿血清组胺、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探讨其与体内VitD水平的关系。体外培养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分A、B、C 3组,A组作为对照组始终原培养液培养,B、C组细胞予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24 h,C组同时予以骨化三醇处理,24 h后比较3组培养液上清中组胺、TNF-α水平及3组细胞Vit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25-(OH)D-1α羟化酶(CYP27B1)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体内25-(OH)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毛细支气管炎严重度评分与其体内25-(OH)D水平呈负相关(R2=0.539 8)。观察组患儿血清组胺(P<0.01)、TNF-α(P<0.0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RSV感染体外培养的细胞后,B组培养液上清中组胺、TNF-α水平明显上升(P均<0.001),C组细胞VDR、CYP27B1 mRNA表达明显上升(P均<0.001)。结论:提高婴幼儿体内VitD水平可降低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及减轻其严重程度,可能与高VitD水平抑制Ⅱ型肺泡上皮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及促进VitD活化及利用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维生素D 肺上皮细胞 组胺 VDR CYP27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涵 葛许华 缪红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1-295,共5页
足细胞是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部分。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常导致足细胞结构完整性破坏及细胞代谢失调,导致足细胞足突融合,足细胞从肾小球基底膜脱离,引起蛋白尿,甚至肾小球硬化等肾脏疾病。而足细胞与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永久... 足细胞是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部分。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常导致足细胞结构完整性破坏及细胞代谢失调,导致足细胞足突融合,足细胞从肾小球基底膜脱离,引起蛋白尿,甚至肾小球硬化等肾脏疾病。而足细胞与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永久细胞类似,是一种没有增殖潜能的细胞。因此,足细胞损伤在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至关重要。足细胞损伤引起的生理和功能改变并不是简单的被动过程,而是构成足细胞解剖结构的蛋白质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文章从足细胞骨架损伤、细胞核内转录因子异常、胞浆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细胞内钙离子动态稳定性改变等方面对足细胞损伤的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足细胞损伤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肺炎患儿进展为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曹园园 赵丽 缪红军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8-532,共5页
目的确定5岁以下肺炎患儿发展为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就诊的出生2~59个月的肺炎患儿共246例,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筛选重症肺炎患儿。回顾患儿的... 目的确定5岁以下肺炎患儿发展为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就诊的出生2~59个月的肺炎患儿共246例,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筛选重症肺炎患儿。回顾患儿的病例信息,以获取有关社会人口、营养状况和潜在风险因素。分别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46例肺炎患儿纳入分析,其中男性125例,女性121例;平均年龄(21.0±2.9)个月;重症肺炎患儿84例。人口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显示,重症肺炎组与肺炎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及居住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是否早产儿、是否低出生体质量、是否有先天畸形、是否贫血、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营养支持、有无治疗延迟、是否营养不良、有无侵入性治疗、有无呼吸道感染史均是发生重症肺炎的相关因素(重症肺炎组比肺炎组:早产儿比例为9.52%比1.23%,低出生体质量为19.05%比6.79%,先天畸形为22.62%比9.26%,贫血为27.38%比16.05%,ICU住院时间>48 h为63.10%比38.89%,肠内营养支持为34.52%比20.99%,治疗延迟为42.86%比29.63%,营养不良为27.38%比8.64%,侵入性治疗为9.52%比1.85%,呼吸道感染史为67.86%比40.74%,均P<0.05),而是否母乳喂养、感染类型、是否雾化吸入、是否使用激素、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等不是影响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史、低出生体质量、先天畸形、治疗延迟、营养不良、侵入性治疗、呼吸道感染史是重症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产史:优势比(OR)=2.346,95%可信区间(95%CI)为1.452~3.785;低出生体质量:OR=15.784,95%CI为5.201~47.946;先天畸形:OR=7.135,95%CI为1.519~33.681;治疗延迟:OR=11.541,95%CI为2.734~48.742;营养不良:OR=14.453,95%CI为4.264~49.018;侵入性治疗:OR=6.373,95%CI为1.542~26.343;呼吸道感染史:OR=5.512,95%CI为1.891~16.101,均P<0.05〕。结论早产史、低出生体质量、先天畸形、治疗延迟、营养不良、侵入性治疗、呼吸道感染史是5岁以下肺炎患儿发展为重症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儿童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腱糖蛋白C在脓毒症小鼠模型及细胞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顾洁 殷江文 +2 位作者 张梦洁 缪红军 李军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536-539,I0005,共5页
目的探讨腱糖蛋白C(TNC)在脓毒症盲肠结扎穿孔模型(CLP)小鼠及脓毒症小鼠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中表达的意义。方法3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即对照组(Sham组)和盲肠结扎穿孔组(CLP组,构建脓毒症CLP模型),每组15只;取小鼠... 目的探讨腱糖蛋白C(TNC)在脓毒症盲肠结扎穿孔模型(CLP)小鼠及脓毒症小鼠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中表达的意义。方法3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即对照组(Sham组)和盲肠结扎穿孔组(CLP组,构建脓毒症CLP模型),每组15只;取小鼠肺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从心脏大血管中取血并检测血清TNC水平,取小鼠肝、心、肺、肾组织样本并检测重要脏器组织TNC mRNA相对表达量。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设空白对照组(Con组)、脂多糖组(LPS组,加入浓度100ng/ml的LPS进行处理,分别在0、2、4、8、12、24h收集细胞及上清液);检测并比较各时点细胞上清液TNC水平及细胞中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Sham组小鼠术后一般情况尚可,可正常活动,无死亡;CLP组小鼠术后精神萎靡,心率、呼吸增快,可见口唇发绀,共死亡5只。CLP组小鼠肺组织损伤较Sham组严重,肺组织TNC特异性表达增多。与Sham组比较,CLP组小鼠血清TNC水平及心、肺、肾组织TNC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0.05),肝组织TNC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LPS处理RAW264.7细胞后,各时点细胞上清液TNC水平及细胞中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呈一定的时间依赖,8h达峰值。结论在脓毒症炎症发展过程中,TNC呈现一定的组织及时间特异性,可作为早期诊断脓毒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腱糖蛋白C 小鼠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在免疫应答及肺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梦洁 缪红军 《医学综述》 2019年第7期1287-1291,共5页
环状RNA作为非编码RNA家族中的新成员,具有作为微RNA海绵、调控亲本基因的表达、结合RNA结合蛋白、编码蛋白质等重要功能。近年来,随着对环状RNA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诸多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被不断揭示,大多集中在肿瘤... 环状RNA作为非编码RNA家族中的新成员,具有作为微RNA海绵、调控亲本基因的表达、结合RNA结合蛋白、编码蛋白质等重要功能。近年来,随着对环状RNA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诸多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被不断揭示,大多集中在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等方面。目前发现环状RNA在与包括肺结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毒性肺炎在内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中差异表达,可能与环状RNA作为微RNA海绵来调节免疫反应、巨噬细胞极化以及诱导先天免疫基因表达等机制有关。这提示环状RNA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干预方面提供了新的潜力并且可以作为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免疫应答 肺部感染性疾病 巨噬细胞 抗病毒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抗601合剂的抗病毒抗炎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曾静霞 周维 +1 位作者 姜彧腾 薛春玲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7-583,共7页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中药复方制剂抗601合剂抗病毒抗炎的潜在作用机制。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抗601合剂中的黄芪、黄柏、大黄、板蓝根、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中药复方制剂抗601合剂抗病毒抗炎的潜在作用机制。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抗601合剂中的黄芪、黄柏、大黄、板蓝根、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进而运用Cytoscape 3.7.2建立药材-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再通过Webgestalt行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抗病毒、抗炎作用机制。药材-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包含药材5个、化合物100个、靶点207个。功能富集分析得到基因本体(GO)条目717个(P≤0.05),其中生物过程(BP)条目240个,细胞组成(CC)条目240个,分子功能(MF)条目237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209条信号通路(P≤0.05)。分子对接技术显示抗601合剂的活性成分豆甾醇、槲皮素、木犀草素、刺槐黄素、β-谷甾醇、山柰酚等与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靶点的亲和力较强,可能通过PTGS2靶点调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多种通路,从而发挥抗病毒、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601合剂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抗病毒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的影像学分析技术在儿童感染性肺炎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陶赟熙 葛许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儿童支气管管腔相对狭窄、肺部间质发育优于弹性组织、纤毛清除能力弱的生理结构使儿童更易发生肺部感染形成肺炎。人工智能(AI)的发展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的疾病诊断、评估及治疗模式。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AI越来越多应用... 儿童支气管管腔相对狭窄、肺部间质发育优于弹性组织、纤毛清除能力弱的生理结构使儿童更易发生肺部感染形成肺炎。人工智能(AI)的发展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的疾病诊断、评估及治疗模式。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AI越来越多应用于儿童肺炎的诊断以及病情预后评估,有利于对患儿进行早期诊断、准确评估病情。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外,研究者很少关注其他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同时目前仍存在数据集少、样本量少、算法不完备等问题,且对于区分肺炎类型、亚型给予的关注度不够,有待改进。未来应建立儿童肺部感染的大样本数据集,开展医学生、医务人员对AI的学习,探索AI在儿童肺部感染中的更多价值,以推动其在诊疗相关临床决策时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 人工智能 影像分析 深度学习
原文传递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Delta分型)临床特征与核酸转阴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俊 李心瑶 +5 位作者 胡志亮 范铭兴 胡晓晨 郝晶 李灼 缪红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3161-3165,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德尔塔临床发病特征,探究核酸转阴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1年8月南京市公共卫生中心定点集中收治的66例COVID-19(德尔塔分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 目的总结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德尔塔临床发病特征,探究核酸转阴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1年8月南京市公共卫生中心定点集中收治的66例COVID-19(德尔塔分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临床分型和诊治情况,总结临床发病特征及核酸转阴的影响因素。结果66例COVID-19患儿中男30例,女36例,男女比例为0.83∶1.00,年龄范围4个月~18岁,中位年龄9岁6个月,轻型37例,普通型29例。1岁以下2例,>1~3岁9例,>3~7岁15例,>7岁40例。3例患儿存在基础疾病。平均住院天数(21.58±6.58)天,抗体形成时间(13.15±5.29)天。常见症状前三位分别为发热(46.97%,31/66)、咳嗽(46.97%,31/66)、咽痛(28.79%,19/66);轻型和普通型患儿抗体形成时间分别为(14.52±5.79)和(11.30±3.95)天、出现咳嗽分别为(35.14%,13/37)和(62.07%,1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儿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血降钙素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计数和新冠核酸抗体形成时间是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转阴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Delta分型)临床总体发病较轻,无重型和危重型病例,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咽痛;普通型儿童新冠病毒抗体形成时间较短,平均11.30天。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形成时间与核酸转阴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德尔塔变异株 临床特征 核酸转阴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腱糖蛋白C与儿童脓毒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顾洁(综述) 李军(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690-692,共3页
儿童脓毒症发病率高,是儿童临床危重症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多种炎症途径参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腱糖蛋白C(TNC)作为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不仅在炎症反应中高度表达,而且可通过Toll样受体4(TLR4)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影响炎症因子的... 儿童脓毒症发病率高,是儿童临床危重症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多种炎症途径参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腱糖蛋白C(TNC)作为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不仅在炎症反应中高度表达,而且可通过Toll样受体4(TLR4)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影响炎症因子的释放,共同参与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过程。但目前其在脓毒症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深入探究TNC在脓毒症中的特异性表达及疾病发生机制研究,可能为儿童脓毒症的早期发现提供生物标志物,以及为脓毒症干预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糖蛋白C 脓毒症 TOLL样受体4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预后的预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成承 吴利辉 胡亮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5期638-64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儿童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58例ARDS患儿的临床基本资料,并选择同期入院的45例普通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同时根据氧合指数将收治入院的ARD...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儿童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58例ARDS患儿的临床基本资料,并选择同期入院的45例普通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同时根据氧合指数将收治入院的ARDS患儿分为轻中度ARDS组(PaO2/FiO2100~300 mm Hg)44例与重度ARDS组(PaO2/FiO2≤100 mm Hg)14例,并按照患儿28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44)与死亡组(n=14)。检测入PICU 6 h内时患儿的sTM、N末端B型利钠肽(NT-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I)、乳酸脱氢酶(LDH)、血乳酸等指标,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sTM对ARDS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轻中度ARDS组和重度ARDS组患儿的sTM、CK-MB、NT-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ARDS组各指标水平高于轻中度ARDS组(P<0.01),但三组LDH、cTnI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PICU 6 h内,两组患儿的左心室短袖缩短率、LVEF、左心房内径以及CK-MB、cTnI、LDH、NT-BNP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存活组血浆sTM水平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sTM作的曲线下面积为0.779,95%CI为(0.528~0.845),截点值为6.5 ng/ml,预测28 d病死率的敏感度为73.9%,特异度为86.8%。结论血浆sTM水平在ARDS儿童中显著升高,可作为患儿发生心肌损害的敏感指标,能够反映疾病严重程度,且对于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儿童 预后
原文传递
儿童脓毒症相关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疗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涵(综述) 缪红军(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693-697,共5页
脓毒症相关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脓毒症常见的并发症,是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脓毒症发生时炎症因子风暴会引起机体多种组织器官损伤,而其并发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会进一步加剧机体的器官功能障碍。因此,弥散性血... 脓毒症相关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脓毒症常见的并发症,是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脓毒症发生时炎症因子风暴会引起机体多种组织器官损伤,而其并发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会进一步加剧机体的器官功能障碍。因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检测在儿童脓毒症治疗中至关重要,自日本卫生福利部于1983年提出第一个诊断标准后,近年来相继有新的诊断标准提出。同时,及时的诊断有助于早期干预,改善预后,故各种治疗方案相继出现。该文对脓毒症相关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的创建历史和优缺点,以及各种抗凝制剂和抗凝疗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脓毒症相关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诊疗
原文传递
危重患儿肾脏清除率增加的临床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浩楠 缪红军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744-748,共5页
肾脏清除率增加(augmented renal clearance,ARC)是危重患儿中的常见现象,可显著影响经肾代谢药物的分布与代谢,进而造成治疗失败甚至选择性耐药等风险并导致不良结局,因此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ARC的发病原因尚无定论,通常认为与液体复... 肾脏清除率增加(augmented renal clearance,ARC)是危重患儿中的常见现象,可显著影响经肾代谢药物的分布与代谢,进而造成治疗失败甚至选择性耐药等风险并导致不良结局,因此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ARC的发病原因尚无定论,通常认为与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使用等因素所介导的肾脏灌注上调有关。目前,虽然已有一定数量的国内外研究聚焦于ARC现象的预测及药学干预,但儿童ARC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病例数量有限、诊断标准不统一以及患者异质性显著等。PICU医师应了解危重患儿ARC的临床评估的临床意义并积极监测与干预,以期帮助患儿在早期、足量的药物治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危重症 抗生素 肾脏清除率增加 药物清除
原文传递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脓毒症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缪红军 王丹 +1 位作者 葛许华 李晓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5-360,共6页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脓毒症大鼠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80只7~8周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传统脂肪乳剂治疗组(每日0.1 g/kg)、ω-3PUFAs低剂量治疗组(每日0.1 g/kg)、ω-3PUFAs中剂量治疗组(...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脓毒症大鼠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80只7~8周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传统脂肪乳剂治疗组(每日0.1 g/kg)、ω-3PUFAs低剂量治疗组(每日0.1 g/kg)、ω-3PUFAs中剂量治疗组(每日0.2 g/kg)和ω-3PUFAs高剂量治疗组(每日0.3 g/kg)。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造模后各治疗组分别给予脂肪乳剂和不同剂量ω-3PUFAs葡萄糖稀释液尾静脉注射给药,模型组予等量葡萄糖注射液尾静脉注射。按处死时间将各组大鼠随机分为24 h和72 h两个亚组,每组8只大鼠。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胸腺和脾脏的病理改变;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脾脏和胸腺淋巴细胞凋亡指数。结果不同剂量ω-3PUFAs组大鼠胸腺小叶结构完整,皮髓质结构清晰,模型组和传统脂肪乳剂治疗组皮髓质界限不清,淋巴细胞明显减少;ω-3PUFAs组脾脏红髓和白髓结构尚能保持,可见脾小结存在,而模型组和传统脂肪乳剂治疗组红髓和白髓结构紊乱,脾小结明显缩小或消失。不同剂量ω-3PUFAs组24 h和72 h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率均较模型组、传统脂肪乳剂治疗组显著降低(P<0.01),ω-3PUFAs高剂量治疗组24 h和72 h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率均较ω-3PUFAs低剂量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减轻脓毒症大鼠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且可能与剂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淋巴细胞 凋亡 大鼠
原文传递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预后与康复 被引量:8
19
作者 葛许华 缪红军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9-421,共3页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是脓毒症的严重并发症,大大增加了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此外,SAE的幸存者可能表现出长期的认知功能障碍,在危重症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关于SAE不良预后的机制及可能的预测指标,目前研究较少;而关于其康复手段...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是脓毒症的严重并发症,大大增加了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此外,SAE的幸存者可能表现出长期的认知功能障碍,在危重症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关于SAE不良预后的机制及可能的预测指标,目前研究较少;而关于其康复手段,目前尚无针对性的方法报道。现就SAE的预后及康复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以期为临床儿童严重脓毒症的远期预后及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预后 康复
原文传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以驱动压为导向的机械通气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金徽 缪红军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758-761,共4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急性弥漫性炎症性肺损伤。机械通气作为治疗ARDS的基石,目标是在维持有效氧合的基础上将呼吸机相关肺损伤降低到最小。驱动压的水平影响着ARDS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急性弥漫性炎症性肺损伤。机械通气作为治疗ARDS的基石,目标是在维持有效氧合的基础上将呼吸机相关肺损伤降低到最小。驱动压的水平影响着ARDS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的容积伤、压力伤、生物伤、剪切伤,以驱动压为导向的呼吸机参数设置可以降低患者死亡风险,改善预后。本文就ARDS患者以驱动压为导向的机械通气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压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