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言语听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及其研究方向
1
作者 黄昭鸣 杜晓新 孙喜斌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0年第1期68-70,共3页
2009年6月“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该实验室的成立将加速我国言语听觉科学各个领域的发展,对相关学科及我国残疾人事业与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刊将从2010年起开设“言语听觉科学”专栏... 2009年6月“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该实验室的成立将加速我国言语听觉科学各个领域的发展,对相关学科及我国残疾人事业与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刊将从2010年起开设“言语听觉科学”专栏,对该实验室的研究概况与进展进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言语听觉 科学 国家教育部 2009年 残疾人事业 特殊教育 相关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听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及其研究方向(二)
2
作者 黄昭鸣 杜晓新 孙喜斌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0年第2期68-69,共2页
《“言语听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及其研究方向(一)》一文介绍了“言语听觉科学”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向二,本文将详细介绍研究方向三与研究方向四。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言语听觉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前言语、非言语沟通与语言康复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伟锋 杜晓新 黄昭鸣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9年第4期30-33,共4页
随着康复手段日益丰富,听障儿童康复效果明显改善,因其他原因导致语言障碍的人群也涌入到语言康复机构,成为语言康复的对象。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和自身实践经验,笔者分析了语障儿童的前言语能力、非言语沟通与语言康复之间的关系,... 随着康复手段日益丰富,听障儿童康复效果明显改善,因其他原因导致语言障碍的人群也涌入到语言康复机构,成为语言康复的对象。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和自身实践经验,笔者分析了语障儿童的前言语能力、非言语沟通与语言康复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儿童前言语能力、非言语沟通的内涵,指出了儿童前言语能力是语言康复的前提和基础,非言语沟通是语言康复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障儿童 语言康复 非言语沟通 前言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校言语康复专用仪器设备配置标准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卢红云 黄昭鸣 周红省 《现代特殊教育》 2010年第6期31-34,共4页
言语康复就是对言语障碍学生的呼吸、发声、共鸣、构音以及语音的功能进行评估和训练的治疗过程。言语康复的对象为培智学校和聋校中具有言语功能障碍的智力残疾学生和听障儿童。言语功能障碍主要指由智力发育迟缓、脑性瘫痪、自闭症、... 言语康复就是对言语障碍学生的呼吸、发声、共鸣、构音以及语音的功能进行评估和训练的治疗过程。言语康复的对象为培智学校和聋校中具有言语功能障碍的智力残疾学生和听障儿童。言语功能障碍主要指由智力发育迟缓、脑性瘫痪、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等原因所导致的言语发育迟缓或言语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障碍 配置标准 仪器设备 康复 解读 特校 功能障碍 智力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康复专用仪器设备配备标准解读
5
作者 刘巧云 黄昭鸣 +1 位作者 卢红云 周红省 《现代特殊教育》 2010年第12期34-36,共3页
听觉是指个体将耳朵所接受到的刺激音分析并整合成有意义的意象的过程。它是特殊儿童上课能否有效听讲以及语言能力能否正常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听觉能力方面的问题可能出现在两大类人群中,一类是听觉障碍者,这类人群主要由于外周听觉器... 听觉是指个体将耳朵所接受到的刺激音分析并整合成有意义的意象的过程。它是特殊儿童上课能否有效听讲以及语言能力能否正常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听觉能力方面的问题可能出现在两大类人群中,一类是听觉障碍者,这类人群主要由于外周听觉器官如外耳、中耳、内耳等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损伤,从而听不到或听不清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康复 配备标准 仪器设备 解读 语言能力 特殊儿童 听觉能力 听觉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位对比式听觉识别训练的研究
6
作者 黄昭鸣 张红云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9年第5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与听觉音位对比相关的训练材料在聋儿集体康复主题教育中的有效性,以及听觉音位对比识别训练与主题教育衔接的可行性。方法抽取12名聋儿为被试,年龄3.5~4.5岁,智力正常,经测定听力补偿后听觉音位对比识别能力均处于同一... 目的探讨与听觉音位对比相关的训练材料在聋儿集体康复主题教育中的有效性,以及听觉音位对比识别训练与主题教育衔接的可行性。方法抽取12名聋儿为被试,年龄3.5~4.5岁,智力正常,经测定听力补偿后听觉音位对比识别能力均处于同一水平。将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在主题教育中使用与听觉音位对比相关的训l练材料,对照组仍沿用原教材,对两组被试实验前后的听觉音位对比能力分别进行评估,采集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实验组聋儿在使用实验材料前后的听觉音位对比识别能力评估结果有显著性差异;②对照组聋儿前后评估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聋儿的听觉音位对比识别评估结果与对照组实验后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本研究所编制的听觉音位对比相关训练材料是有效的;②在主题教育中,应当增加听觉音位对比识别能力的训练,二者的结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识别 音位对比 主题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听儿童与听障儿童舌根塞音构音异常声学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昭鸣 朱群怡 +2 位作者 张蕾 张磊 张晓丹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9年第6期60-64,共5页
本研究探讨了120名健听儿童/g/./k/时长和频区的特征,并将52名听障儿童主客观评估结果与健听儿童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健听儿童习得/g//k/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长和频区均无显著变化;女孩时长大于男孩,男女频区无... 本研究探讨了120名健听儿童/g/./k/时长和频区的特征,并将52名听障儿童主客观评估结果与健听儿童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健听儿童习得/g//k/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长和频区均无显著变化;女孩时长大于男孩,男女频区无显著差异;/k/与/g/相比时长长,频区高;舌根塞音与/ao/和n/u/分别相拼时相比,时长短、频区高。临床上若/kao/和/ku/的时长小于健听儿童参考范围或/gao/、/gu/和/ku/的频区大于健听儿童参考范围时,可以推测可能存在发音部位前移问题。研究得到了健听儿童/g/、/k/时长和频区的参考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音异常 构音测量技术 舌根塞音 声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障碍,多重干预”综合康复体系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昭鸣 杜晓新 +2 位作者 孙喜斌 卢红云 周红省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8年第1期67-69,共3页
本文论述了"多重障碍,多重干预"综合康复体系理论的内涵、基本框架及其特点。该体系的建构对于落实残疾人"十一五"发展纲要及提升特殊需要儿童的康复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 多重障碍 多重干预 综合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部按摩法治疗功能性嗓音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肖永涛 郑钦 +1 位作者 周静 黄昭呜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9年第3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喉部按摩法在功能性嗓音障碍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33名功能性嗓音障碍患者进行喉部按摩治疗,比较分析其治疗前后平均言语基频(MSFF)、基频标准差(SD),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5... 目的探讨喉部按摩法在功能性嗓音障碍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33名功能性嗓音障碍患者进行喉部按摩治疗,比较分析其治疗前后平均言语基频(MSFF)、基频标准差(SD),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5个参数的变化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平均言语基频,基频标准差、基频微扰.振幅微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并达到正常值范围;而标准化噪声能量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喉部按摩法对大多数功能性嗓音障碍有较好疗效;嗓音治疗中应将现代化的客观测量技术与传统治疗手段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部按摩 功能性嗓音障碍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音构音障碍个案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昭鸣 施雅丹 张磊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9年第1期68-71,22,共5页
本研究通过对一例塞音构音障碍患者进行干预,采用单一被试基线A-B实验设计和A—B—A实验设计,进行了塞音/t/与/k/的评估和治疗,并跟踪评估其治疗效果,旨在为塞音构音障碍患者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治疗方案,为治疗师提供有效的... 本研究通过对一例塞音构音障碍患者进行干预,采用单一被试基线A-B实验设计和A—B—A实验设计,进行了塞音/t/与/k/的评估和治疗,并跟踪评估其治疗效果,旨在为塞音构音障碍患者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治疗方案,为治疗师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t/、/k/的发音正确率有显著性提高:患者《塞音构音语音评估表》的主观评估得分有显著性提高,从而证实了塞音构音语音治疗方法是科学有效的,在临床上具有显著性效果,为研究者后续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音构音障碍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智学校教学康复专用仪器设备配置标准解读——培智学校教学康复专用仪器设备配置原则及内容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昭鸣 卢红云 周红省 《现代特殊教育》 2010年第2期35-37,共3页
随着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我国政府对特殊教育予以高度关注,强调大力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残疾儿童康复教育,近几年来,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从政策和经费上都给予大力支持。目前我国政府正投入巨资,加... 随着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我国政府对特殊教育予以高度关注,强调大力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残疾儿童康复教育,近几年来,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从政策和经费上都给予大力支持。目前我国政府正投入巨资,加强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2008年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了《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教学、康复训练仪器设备配置指导目录》,来规范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发挥项目建设效益。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这些专用的教学、康复训练仪器设备是特殊教育学校面临的新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我们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理解好、选择好、使用好这些仪器设备,本刊特邀相关专家对这些专用教学、康复仪器设备配置标准进行系列解读。本期首先解读培智学校教学康复专用仪器设备配置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设备配置 学校教学 康复教育 配置标准 配置原则 解读 特殊教育学校 教育部办公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部按摩结合降调训练矫治男声女调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永涛 陶波 +1 位作者 郑钦 黄昭鸣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9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通过对1例男声女调患者进行定量测量和实时矫治,寻找男声女调的有效矫治方法。方法:采用喉部按摩结合降调训练的方法进行矫治,隔天1次,并在矫治前后对其音调进行测量,监控对比其疗效。采用单一被试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1个月... 目的:通过对1例男声女调患者进行定量测量和实时矫治,寻找男声女调的有效矫治方法。方法:采用喉部按摩结合降调训练的方法进行矫治,隔天1次,并在矫治前后对其音调进行测量,监控对比其疗效。采用单一被试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1个月的嗓音矫治,患者的音调降至成年男性正常范围。结论:喉部按摩和降调训练相结合的矫治方法,是男声女调患者嗓音矫治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将男声女调患者的音调降低至满意程度,恢复其自然音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声女调 喉部按摩 嗓音矫治 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听器配戴者音调、音质异常干预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金野 肖永涛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8年第5期43-45,共3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音调异常的测量和实时矫治,探索男声女调的有效矫治方法。方法采用喉部按摩、降调训练、哈欠叹息法、重读治疗法等方法进行矫治,每周一次,并在矫治前后对其音调和音质进行测量,监控对比疗效。采用单一被试法进行统计分...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音调异常的测量和实时矫治,探索男声女调的有效矫治方法。方法采用喉部按摩、降调训练、哈欠叹息法、重读治疗法等方法进行矫治,每周一次,并在矫治前后对其音调和音质进行测量,监控对比疗效。采用单一被试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两个月的矫治,患者的音调降至成年男性正常范围,音质恢复正常。结论本矫治方法是有效的,不仅能大大降低男声女调患者的音调,而且可以改善其音质的异常;可以将喉部按摩和发声训练的方法相结合,对男声女调患者进行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听器配戴者 男声女调 音调音质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儿童言语干预的理论与实践(Ⅰ)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钦 黄昭鸣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8年第2期68-70,共3页
《特殊儿童言语矫治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旨在探索出一套符合汉语特点的、系统的、科学的特殊需要儿童言语干预的理论体系及方法。经过几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初步形成了我国特殊需要儿童言语干预理论与实践相对完整的体系。该体... 《特殊儿童言语矫治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旨在探索出一套符合汉语特点的、系统的、科学的特殊需要儿童言语干预的理论体系及方法。经过几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初步形成了我国特殊需要儿童言语干预理论与实践相对完整的体系。该体系在结合现代言语病理学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RPRAP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儿童 言语矫治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共鸣功能障碍评估与治疗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昭鸣 李燕珍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9年第3期67-70,共4页
目前,国内许多特殊需要儿童存在鼻腔共鸣功能障碍。鼻腔共鸣功能障碍”[1],是指由于鼻咽机制闭合不全.导致产生错误的鼻腔共鸣,使得鼻音错发为非鼻音或非鼻音错发为鼻音.从而影响言语的清晰度。患有此类障碍的患者,其日常生活交际... 目前,国内许多特殊需要儿童存在鼻腔共鸣功能障碍。鼻腔共鸣功能障碍”[1],是指由于鼻咽机制闭合不全.导致产生错误的鼻腔共鸣,使得鼻音错发为非鼻音或非鼻音错发为鼻音.从而影响言语的清晰度。患有此类障碍的患者,其日常生活交际会受影响.甚至造成自信心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障碍 鼻腔 个案 治疗 评估 闭合不全 鼻音 清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运动障碍评估与治疗的个案研究
16
作者 黄昭鸣 范梦嫕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9年第4期64-68,共5页
1引言舌是重要的构音器官.它由大量的肌束构成,舌部能够向口腔的任意方向移动,并且能够最大可能地改变形状和大小,以较快的速度向四周转动。舌部肌群对言语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舌运动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舌精细运动发育缓慢... 1引言舌是重要的构音器官.它由大量的肌束构成,舌部能够向口腔的任意方向移动,并且能够最大可能地改变形状和大小,以较快的速度向四周转动。舌部肌群对言语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舌运动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舌精细运动发育缓慢、舌远端无力、舌向两侧的运动发育不全、舌肌张力低、舌肌张力高、口部触觉敏感性障碍、器质性问题和口部习惯问题。目前.我国许多特殊需要儿童(听觉障碍、脑瘫、轻度智障、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舌运动及其构音障碍,严重影响了特殊需要儿童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个性品质、沟通交往以及其社会性发展。由此可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障碍 舌部 个案 治疗 评估 语言发育迟缓 肌张力低 构音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聋校教学康复专用仪器设备配置标准解读——聋校教学康复专用仪器设备配置原则及内容
17
作者 黄昭鸣 卢红云 周红省 《现代特殊教育》 2010年第4期34-36,共3页
2007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我国《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其课程设置原则中指出:‘课程设置要按照聋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发潜能,补偿缺陷,增设具有聋教育特点的课程,注重发展聋生的语言和交往能力。”该方案科学地、... 2007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我国《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其课程设置原则中指出:‘课程设置要按照聋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发潜能,补偿缺陷,增设具有聋教育特点的课程,注重发展聋生的语言和交往能力。”该方案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积极开发潜能,补偿缺陷”的主要原则。这对于推动我国聋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设备 配置原则 聋校 配置标准 课程设置原则 康复 教学 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调障碍评估与治疗的个案研究
18
作者 黄昭鸣 丁迎春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9年第2期67-71,共5页
本研究以1例存在音调障碍的特殊需要儿童为对象,对被试的音调障碍进行了主观评估和客观测量。根据评估及测量的结果,分析其音调障碍的类型并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收集基线期和处理期数据,在治疗过程中... 本研究以1例存在音调障碍的特殊需要儿童为对象,对被试的音调障碍进行了主观评估和客观测量。根据评估及测量的结果,分析其音调障碍的类型并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收集基线期和处理期数据,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一定方法进行干预。结果表明:①平均言语基频在基线期和处理期不存在自相关;②平均言语基频在基线期和处理期进行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③集基本训练、针对性训练和综合训练为一体的综合疗法对于改善患者的音调偏低障碍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调障碍 平均言语基频 单一被试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结合发声训练治疗功能性发音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飞 肖永涛 黄昭明 《现代实用医学》 2010年第8期853-854,864,共3页
目的探讨发声训练在功能性发音障碍治疗中的疗效及意义。方法运用药物结合发声训练的方法对66例功能性发音障碍患者进行嗓音治疗,并与69例单纯药物治疗者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其治疗前后基频微扰、振幅微扰、标准化噪声能量三个参数的变... 目的探讨发声训练在功能性发音障碍治疗中的疗效及意义。方法运用药物结合发声训练的方法对66例功能性发音障碍患者进行嗓音治疗,并与69例单纯药物治疗者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其治疗前后基频微扰、振幅微扰、标准化噪声能量三个参数的变化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和标准化噪声能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0.01),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在治疗后达到正常值范围;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患者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和标准化噪声能量治疗后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0.01)。结论在功能性发音障碍治疗中,发声训练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应将药物治疗与发声训练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声训练 功能性发音障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需要儿童可视音乐干预的原理与方法 被引量:12
20
作者 黄昭鸣 李立勤 金野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8年第6期67-69,共3页
可视音乐治疗是音乐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它是在传统音乐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技术,将视觉系统与听觉系统有机结合,使音色、旋律、节奏、色彩、形状的变化融为一体。在多重感官刺激下,起到唤醒、催进、激励、抚慰、宣泄等精神心理... 可视音乐治疗是音乐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它是在传统音乐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技术,将视觉系统与听觉系统有机结合,使音色、旋律、节奏、色彩、形状的变化融为一体。在多重感官刺激下,起到唤醒、催进、激励、抚慰、宣泄等精神心理作用。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与可视音乐刺激的紧密结合,能够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产生更为积极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干预 儿童 音乐治疗 现代化技术 主观能动性 听觉系统 视觉系统 感官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